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货币盟友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解释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外交
被引量:
36
1
作者
李巍
朱艺泓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54,159-160,共27页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中国政府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高度依赖美元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与政治困境。为此,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中国政府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高度依赖美元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与政治困境。为此,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国际货币地位的确立不仅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产物,而且需要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2008年后中国对外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在经济上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却是缔结协议的双方政府在货币领域传达的一种彼此相互支持的信息,是中国政府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争取货币盟友的重要步骤。这是一种战略安排而非技术安排。中国对外开展的货币互换外交的对象覆盖经济往来频繁的周边发达经济体、地理上相对较远的区域枢纽经济体、经济欠发达但具有重要地缘意义的周边战略经济体这三种类别,旨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初步构建一个宏大的货币盟友体系,以不断夯实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基础。作者通过对这些潜在的货币盟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货币盟友体系的网络布局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上述三种类别的货币互换对象仅仅是各自基于经济、战略和地缘的考虑;通过分析,本文也辨明出这些潜在的货币盟友的质量(高/低)和层次(内层/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互换
货币盟友
货币外交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简析复兴“新丝绸之路”中的次国家行为者——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宗媛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18,共17页
传统的国际政治研究以国家行为者为单一研究对象,忽视了次国家的省市级行为主体。实际上,它们是比国家行为者更为直接、更具有先锋开拓作用的力量。仅以国家行为者为唯一研究对象来分析目前并存的多种方兴未艾的"复兴丝绸之路"...
传统的国际政治研究以国家行为者为单一研究对象,忽视了次国家的省市级行为主体。实际上,它们是比国家行为者更为直接、更具有先锋开拓作用的力量。仅以国家行为者为唯一研究对象来分析目前并存的多种方兴未艾的"复兴丝绸之路"的概念及模式,存在一个将参与主体过分简单化的问题,不能够全方位地分析这一国家主体与非国家主体多层次互动的跨区域融通的动态过程。对参与在"复兴丝绸之路"中次国家行为者的忽略,是造成目前西方学界和政界对中国所倡导的"新丝绸之路"不信任的原因之一。实际上,中国地方省市级行为主体是落实"复兴丝绸之路"的更直接有效的催化剂。"渝新欧"铁路的协同贯通,主要是重庆地方政府的推动,而非中央政府的行政指令。当然,中央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是地方政府作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推动欧亚大陆跨区域融通的过程中,省市级次国家行为主体在一些情况下有可能取得国家行为主体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次国家行为主体的一些倡议不仅能够促进跨欧亚大陆地区的跨区域融通,而且能够为这一日益深化的互相依存增添新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次国家行为者
互联互通
大欧亚
原文传递
题名
货币盟友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解释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外交
被引量:
36
1
作者
李巍
朱艺泓
机构
中国人民
大学
国际
关系学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54,159-160,共2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4XNJ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中国政府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高度依赖美元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与政治困境。为此,中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国际货币地位的确立不仅仅是市场扩张的自然产物,而且需要坚实的国际政治基础。2008年后中国对外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在经济上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却是缔结协议的双方政府在货币领域传达的一种彼此相互支持的信息,是中国政府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外争取货币盟友的重要步骤。这是一种战略安排而非技术安排。中国对外开展的货币互换外交的对象覆盖经济往来频繁的周边发达经济体、地理上相对较远的区域枢纽经济体、经济欠发达但具有重要地缘意义的周边战略经济体这三种类别,旨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初步构建一个宏大的货币盟友体系,以不断夯实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基础。作者通过对这些潜在的货币盟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货币盟友体系的网络布局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上述三种类别的货币互换对象仅仅是各自基于经济、战略和地缘的考虑;通过分析,本文也辨明出这些潜在的货币盟友的质量(高/低)和层次(内层/外层)。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互换
货币盟友
货币外交
金融危机
Keywords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urrency swap
monetary ally
monetary diplomacy
financial crisis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简析复兴“新丝绸之路”中的次国家行为者——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宗媛
机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18,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GJW011)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与上海发展重点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GR-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传统的国际政治研究以国家行为者为单一研究对象,忽视了次国家的省市级行为主体。实际上,它们是比国家行为者更为直接、更具有先锋开拓作用的力量。仅以国家行为者为唯一研究对象来分析目前并存的多种方兴未艾的"复兴丝绸之路"的概念及模式,存在一个将参与主体过分简单化的问题,不能够全方位地分析这一国家主体与非国家主体多层次互动的跨区域融通的动态过程。对参与在"复兴丝绸之路"中次国家行为者的忽略,是造成目前西方学界和政界对中国所倡导的"新丝绸之路"不信任的原因之一。实际上,中国地方省市级行为主体是落实"复兴丝绸之路"的更直接有效的催化剂。"渝新欧"铁路的协同贯通,主要是重庆地方政府的推动,而非中央政府的行政指令。当然,中央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是地方政府作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推动欧亚大陆跨区域融通的过程中,省市级次国家行为主体在一些情况下有可能取得国家行为主体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次国家行为主体的一些倡议不仅能够促进跨欧亚大陆地区的跨区域融通,而且能够为这一日益深化的互相依存增添新元素。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次国家行为者
互联互通
大欧亚
Keywords
One Belt One Road, New Silk Road, Sub-national Actors,interconnectivity, Broader Euro-Asian Continent
分类号
D503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货币盟友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解释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外交
李巍
朱艺泓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6
原文传递
2
简析复兴“新丝绸之路”中的次国家行为者——以重庆市为例
刘宗媛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