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0例门诊阴道炎患者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洪芳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辖区内妇女阴道炎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各种阴道炎的好发年龄及人群构成。方法:检测在本中心就诊的260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结果:26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216例(83.1%),其中细菌性阴道炎96例(... 目的:了解辖区内妇女阴道炎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各种阴道炎的好发年龄及人群构成。方法:检测在本中心就诊的260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结果:26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216例(83.1%),其中细菌性阴道炎96例(36.9%),真菌性阴道炎58例(22.3%),滴虫性阴道炎38例(14.6%),滴虫与真菌混合感染24例(9.2%)。结论:本辖区患有阴道炎的女性中以细菌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为主,外来人口中滴虫感染率较高,而本地户籍人员混合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病原体 阴道炎症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柏梁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722-723,共2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10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治疗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在皮疹结痂、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与阿昔洛韦治疗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10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治疗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在皮疹结痂、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与阿昔洛韦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带状疱疹 疗效
下载PDF
舒利迭吸入治疗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3
作者 毛建军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541-,543,共2页
目的: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中心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茶碱缓释片(0.3g/d),1天2次,按需使用沙丁胺酸(万托林)... 目的: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中心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茶碱缓释片(0.3g/d),1天2次,按需使用沙丁胺酸(万托林)气雾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记分、PaCO2均明显下降,PaO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记分、PaO2及PaCO2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分、PaO2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探讨治疗COPD的新途径,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疗效
下载PDF
动脉硬化的检测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明忠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的临床检测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74例,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Y脓GYD)测定动脉硬化指数,根据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动脉硬化指数正常组(297例)和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的临床检测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74例,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Y脓GYD)测定动脉硬化指数,根据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动脉硬化指数正常组(297例)和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组(77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组年龄[(59.13±6.42)岁]、男性比例[63.6%(49/77)]、舒张压[(63.5±7.9)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146.3±15.8)mmHg]、脉压[(72.8±12.9)mmHg]、总胆固醇[(5.64±1.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1±0.91)mmol/L]与动脉硬化指数正常组[分别为(52.47±2.91)岁、52.9%(157,297)、(73.3±12.3)mmHg、(119.4±13.9)mmHg、(50.3±10.4)mmHg、(4.79±0.98)mmol/L、(2.91±0.79)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t=8.997,P〈0.01)、高血压病史(t=14.923,P〈0.01)和脉压(t=5.143,P〈0.01)是影响动脉硬化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和脉压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防治动脉硬化的重要手段为高血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