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自然转归
1
作者
芦银江
任伟峰
+1 位作者
许汉荣
余春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4月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72例LDH患者资料(LDH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4月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72例LDH患者资料(LDH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TK)、胸腰椎交界角(TLJA)、腰椎前凸(LL)、腰骶前凸(LS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LDH组患者术前SVA、TK、PT明显高于对照组,LL、PI、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SVA、TK、LL、PI、SS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损伤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123例手术前后采用SF-36评分完成了临床疗效评价,术后6个月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4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LDH患者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有自发改善趋势,表现为SVA、TK、LL、PI、SS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骨盆测量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
2
作者
芦银江
余春华
+2 位作者
许汉荣
陈启明
朱仰义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匹配的低位LDH患者53例(低位组)及单纯下腰部疼痛的非LDH患者53例(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3组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腰骶前凸角(LSL)、骶骨倾斜角(ST)、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结果 高位组SVA、TK明显高于对照组,LL、ST、PI、PT及SS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位组TK明显高于低位组,LL、ST及PI明显低于低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位组L1/L2节段患者的LL、ST较L2/L3节段患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水平化导致的胸腰段过度代偿可能是高位LDH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肌肉骨骼平衡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11例的诊治分析
3
作者
许汉荣
芦银江
+2 位作者
景易彪
余春华
陈启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11例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8~68岁。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MRI及神经电生理表现,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或...
目的:探讨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11例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8~68岁。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MRI及神经电生理表现,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或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manual muscle test,MMT)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同时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11例均为单侧发病,主要表现以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萎缩为主,早期可以伴有同侧颈肩痛;MRI显示以C_(4,5)、C_(5,6)节段病变多见,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受累肌肉失神经支配,患侧支配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 MAP)波幅较健侧降低。所有手术患者获得骨性融合,1例行颈椎体次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对侧C_(5)神经根麻痹,经对症治疗10周后完全恢复。治疗后12个月时根据MMT疗效评估:保守治疗3例,优2例,良1例;手术治疗8例,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发病率低,表现为单侧近端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伴有同侧颈肩痛,结合MRI、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在发病早期尤其是髓核脱出导致神经压迫的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疼痛不能耐受时建议行前路减压手术,整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肌萎缩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自然转归
1
作者
芦银江
任伟峰
许汉荣
余春华
机构
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4月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72例LDH患者资料(LDH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TK)、胸腰椎交界角(TLJA)、腰椎前凸(LL)、腰骶前凸(LS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LDH组患者术前SVA、TK、PT明显高于对照组,LL、PI、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SVA、TK、LL、PI、SS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DH组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损伤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123例手术前后采用SF-36评分完成了临床疗效评价,术后6个月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4个维度的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LDH患者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有自发改善趋势,表现为SVA、TK、LL、PI、SS的改善。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骨盆测量
摄影测量法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Diskectomy
Pelvimetry
Photogrammetry
分类号
R681.5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
2
作者
芦银江
余春华
许汉荣
陈启明
朱仰义
机构
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摘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匹配的低位LDH患者53例(低位组)及单纯下腰部疼痛的非LDH患者53例(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3组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腰骶前凸角(LSL)、骶骨倾斜角(ST)、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结果 高位组SVA、TK明显高于对照组,LL、ST、PI、PT及SS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位组TK明显高于低位组,LL、ST及PI明显低于低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位组L1/L2节段患者的LL、ST较L2/L3节段患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水平化导致的胸腰段过度代偿可能是高位LDH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肌肉骨骼平衡
摄影测量法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c displacement
Musculoskeletal equilibrium
Photogrammetry
分类号
R681.5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11例的诊治分析
3
作者
许汉荣
芦银江
景易彪
余春华
陈启明
机构
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77-118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11例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8~68岁。分析其临床症状特点、MRI及神经电生理表现,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或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manual muscle test,MMT)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同时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9个月。11例均为单侧发病,主要表现以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萎缩为主,早期可以伴有同侧颈肩痛;MRI显示以C_(4,5)、C_(5,6)节段病变多见,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受累肌肉失神经支配,患侧支配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 MAP)波幅较健侧降低。所有手术患者获得骨性融合,1例行颈椎体次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对侧C_(5)神经根麻痹,经对症治疗10周后完全恢复。治疗后12个月时根据MMT疗效评估:保守治疗3例,优2例,良1例;手术治疗8例,优3例,良4例,可1例。结论: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发病率低,表现为单侧近端肌肉萎缩,早期可以伴有同侧颈肩痛,结合MRI、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在发病早期尤其是髓核脱出导致神经压迫的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疼痛不能耐受时建议行前路减压手术,整体疗效满意。
关键词
颈椎病
肌萎缩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Amyotrophy
Surger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自然转归
芦银江
任伟峰
许汉荣
余春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
芦银江
余春华
许汉荣
陈启明
朱仰义
《脊柱外科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11例的诊治分析
许汉荣
芦银江
景易彪
余春华
陈启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