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康复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蓓 钮易蓓 +1 位作者 焦青川 龚剑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探讨康复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7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3.... 探讨康复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7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2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3.9%(281/2027),例次感染率为16.0%(324/20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泌尿道、皮肤、消化道、血液及其他。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住院天数≥14天、意识障碍、卧床体位、侵入性操作、脑出血、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其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住院天数≥14天、意识障碍以及脑出血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康复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而年龄≥65岁、住院天数≥14天、意识障碍以及脑出血为康复中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康复中心
下载PDF
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何玲燕 冯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EMGBF)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胫前肌EMGB...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EMGBF)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胫前肌EMGBF治疗,观察组则选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给予穴位EMGB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A-LE)]、患侧最大自主背屈状态胫前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收缩率(CR)、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踝关节AROM、FMA-LE、胫前肌iEMG、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CR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EMGBF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步行功能
下载PDF
不同训练方式对卒中患者步速提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剑秋 司马振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5-1212,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对不同初始步速的卒中患者采用不同步行训练方式的疗效,观察各种训练方式在提高卒中患者步行速度方面的优劣。方法:检索200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关于机器人步行训练、跑台步行训练、... 目的:通过比较对不同初始步速的卒中患者采用不同步行训练方式的疗效,观察各种训练方式在提高卒中患者步行速度方面的优劣。方法:检索200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关于机器人步行训练、跑台步行训练、平地步行训练、家庭锻炼或不包含步行训练的日常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步速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评估衡量指标,合并各单个研究的结果,获得总效应值。结果:从9195篇文献中筛选出12个(n=822)符合条件的高质量研究。根据其初始步速((1)<0.3m/s,(2)0.3—0.5m/s,(3)>0.5m/s)和训练方式的不同共分为27个组。比较跑台与非跑台步行训练对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各组训练前后的步速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初始步速>0.5m/s的脑卒中患者(两者P值均为0.007)。比较减重与不减重跑台步行训练对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初始步速为0.3—0.5m/s之间的卒中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减重组P=0.005,n=187,不减重组P=0.001,n=53);但在初始步速<0.3m/s的组别,两者结果不一致(减重组P=0.06,n=57,不减重组P=0.0005,n=13),在大多数初始步速<0.3m/s的组别中,其异质性检验值>50%。结论:根据初始步速的水平对卒中患者进行分层,有助于降低分析结果的异质性。步速>0.5m/s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步行训练模式而达到相同效果;步速为0.3—0.5m/s的卒中患者可能是最适宜进行跑台步行训练的对象;步速<0.3m/s的卒中患者,以跑台支持训练提高步行能力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步速 步行训练 脑卒中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防治腰痛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剑秋 司马振奋 +2 位作者 张芳 吴月峰 马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体位下核心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值变化,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防治腰痛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痛患者5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联合常规理疗(中频脉冲...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体位下核心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值变化,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防治腰痛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痛患者5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联合常规理疗(中频脉冲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理疗,总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平均频率(MNF)值。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NRS、JOA、ODI评分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最大前屈位和最大后伸位时MNF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2、8.23、-4.77、-6.24、4.28、5.28、-2.71、-4.56、-5.46、-7.12、-4.76、-6.18,-4.79、-6.24、-7.14、-8.69,-5.31、-6.92、-2.20、-4.01、-2.73、-4.87、-5.14、6.87、-3.78、-5.12;9.00、5.69、-6.20、-3.96、3.35、2.48、-2.48、-4.01、-5.01、-5.32、-3.75、-4.09、-4.20、-4.96、-5.07、-5.57、-2.67、-3.01、-1.98、-2.19、-2.68、2.98、-4.89、-5.15、-3.48、-4.12,P均<0.05)。试验组治疗8周后上述值与治疗4周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67、-5.29、5.64、-5.76、-8.51,-4.25、-8.77,-8.92、-9.34,-4.71、-5.55,-2.71、-3.36,P均<0.05),而对照组中治疗8周时上述值与治疗4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4周的JOA、NRS、ODI评分和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最大前屈位和最大后伸位的MN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治疗8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4.01、-2.66、2.65、2.61、2.04、2.18、6.65、3.24,2.53、2.80、2.57、2.36,P均<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短期内与常规理疗效果相近,但延长疗程后在减轻腰痛、改善功能障碍及增加核心肌效能方面较一般理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肌群 腰痛 平均频率值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特征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焦青川 龚剑秋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6期33-36,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步态往往存在问题,而异常的步态又会加剧腰痛症状。目前国内外常采用三维步态分析法对患者的步态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相关肌肉表面肌电参数变化展开综述。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步态 腰痛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分析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龚剑秋 张芳 +1 位作者 司马振奋 吴月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的疗效及核心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的疗效及核心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共治疗8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分别进行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表面肌电图(sEMG)的检测.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NRS、JOA、ODI功能评分,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的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较组内治疗4周时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8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与组内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时NRS、JOA、ODI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NRS[(1.35-±-1.27)分]、JOA[(25.90±3.65)分]、ODI[(6.95:±:8.27)%]功能评分和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中肌的iEMG、RMG、M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短期内与常规物理治疗的改善效果相近,但延长训练时间可持续提高核心肌群的募集能力和耐疲劳性,同时改善腰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肌群 核心稳定性训练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基于平均频率变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价值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龚剑秋 张芳 +1 位作者 司马振奋 吴月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3期475-47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种体位下核心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值变化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腰痛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两种体位下核心肌表面肌电图的平均功率值变化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在临床腰痛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训练组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联合常规理疗(中频脉冲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理疗,总疗程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时分别进行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DI评估和平均频率(mean frequency,MNF)值提取,选取腹直肌、竖脊肌和多裂肌为MNF提取肌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提取肌肉接受核心肌治疗后在最大前屈位、后伸位上,上述值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比较:相比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训练组内治疗后4周和8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8周时,ODI百分比、JOA评分及MN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短期内与常规理疗效果相近,但延长疗程后在减轻腰痛、改善功能障碍及增加核心肌效能方面较一般理疗更为有效,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肌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平均频率
原文传递
常规康复干预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冯玲 范虹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干预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分为常规组及针刺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干预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分为常规组及针刺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头针及体针治疗,其中头针为统一选穴,体针则根据患肢运动功能分级选择相应穴位,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数字消去试验、线段删除试验评定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项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针刺组数字消去试验评分[(0.59±O.71)分]、线段删除试验评分[(0.64±0.74)分]、FMA评分[(38.55±22.19)分]及MBI评分[(47.98±20.66)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肩痛发生率(34.04%)则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症状,提高其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减少脑卒中后肩痛发生,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单侧空间忽略 康复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非特异性下背痛康复中的疗效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争一 龚剑秋 张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2期2080-208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核心稳定训练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下背痛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 目的通过对核心稳定训练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下背痛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模式,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2组患者治疗均持续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T1)、疗程结束时(T2)、疗程结束后3个月(T3)背部疼痛VAS评分、躯干各方位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背伸肌肌力,疗程结束时(T2)、疗程结束后3个月(T3)患者康复训练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背伸肌肌力明显增强(均P<0.05),躯干各方位活动范围均明显扩大(均P<0.05),ODI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康复训练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核心稳定训练相比常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背伸肌肌力,明显增大躯干活动范围,对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十分有效,每一位患者都感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非特异性下背痛 康复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龚剑秋 司马振奋 +1 位作者 张芳 梁文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通过核心肌群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变化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 目的通过核心肌群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变化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2组治疗4周、8周后的疼痛NR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表面肌电图测试结果。采集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及臀中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值(M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疼痛NR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及臀中肌的IEMG、RMG、M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各部位肌肉IEMG、RMG、M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持续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肌群的募集能力和耐疲劳性能,并同时改善其腰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效果优于常规物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肌群 核心稳定性训练 表面肌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