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
1
作者 俞国成 鲁海勤 王松根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脊柱源性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组(研究组)和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 目的探讨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脊柱源性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组(研究组)和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对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主要临床体征评分、胸腰段脊柱屈曲度、VAS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腰部疼痛、患肢发凉、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L3横突尖部压痛评分、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段脊柱屈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临床价值较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高,其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胸腰段脊柱屈曲度及治疗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 脊柱源性腰腿痛 机理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洁 宋丽静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S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BI、FAC、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BI、FAC、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BI、FAC、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与平衡能力,疗效优于单用常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针刺 常规康复运动疗法
下载PDF
胰腺手术后胰瘘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析
3
作者 陈炯君 赵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专性需氧不发酵糖革兰氏阴性杆菌,作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致病力强,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在胰腺手术后患者中,一旦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专性需氧不发酵糖革兰氏阴性杆菌,作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致病力强,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在胰腺手术后患者中,一旦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手术 胰瘘 假单胞菌
下载PDF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3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应丹丹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2期71-74,共4页
观察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绍兴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瘫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Vojta疗法,治疗组... 观察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绍兴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瘫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Vojta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运动发展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及智力发展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PDI、MD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DI、MD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2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脑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血管阻力指数(blood vessel resistance index,RI)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PDI及MDI评分,显著改善其脑部血流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头针 康复训练 运动发育指数 智力发育指数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