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绥化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
作者 柏金凤 滕月 《黑龙江气象》 2018年第1期13-14,共2页
2017年8月3-4日受高空槽和南部低压系统共同影响,自南至北绥化市出现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MICAP3.2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雷达资料对暴雨产生进行分析,这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槽与南部的低压系统... 2017年8月3-4日受高空槽和南部低压系统共同影响,自南至北绥化市出现一次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MICAP3.2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雷达资料对暴雨产生进行分析,这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槽与南部的低压系统共同影响,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带来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充分的动力条件和大量的水汽是导致本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大暴雨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大气电场资料在黑龙江雷电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眺 张春龙 +2 位作者 李春影 吴岩 寇思聪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3期27-29,共3页
文章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2014年5月18日的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由午后强对流活动引发的雷暴过程分布不均,具有局地性、突发性。负地闪所占比例较高... 文章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2014年5月18日的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由午后强对流活动引发的雷暴过程分布不均,具有局地性、突发性。负地闪所占比例较高,平均雷电流强度为中等,其中首次地闪的雷电流强度最大;大气电场能够较好地反映带电云的产生、聚集、消亡过程;此次雷暴过程中大气电场仪曲线在雷暴发生前15min剧烈快变抖动,对雷电监测预警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能够提高雷电预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电场 地闪 雷电预警 雷达
下载PDF
一次持续缓动型东北冷涡及其强降水落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影 张春龙 +1 位作者 刘亚玲 刘立岩 《黑龙江气象》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6月29日-7月5日的一次东北冷涡系统,发现冷涡东侧的高压脊形成阻塞形势,东侧偏南急流和西侧西北急流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冷涡移动方向偏北,并在黑龙江中西部维持直至衰亡的两大重要因素。东侧具有阻塞形势的冷涡,冷涡... 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6月29日-7月5日的一次东北冷涡系统,发现冷涡东侧的高压脊形成阻塞形势,东侧偏南急流和西侧西北急流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冷涡移动方向偏北,并在黑龙江中西部维持直至衰亡的两大重要因素。东侧具有阻塞形势的冷涡,冷涡的移向为北上,东移较少。冷涡的形成和消亡与高层阻塞形势的建立和消亡相关。同时冷涡的活动可能与副高脊线南北活动相关。偏南暖湿急流的水汽输送和冷涡中心西南的干切入是冷涡活动过程中产生强降水的重要因素。降水落区与偏南急流的位置相关,初期围绕偏南急流,成熟期整个冷涡气旋云带附近均有降水,冷涡中心南部暖湿急流和干冷空气交界地区量级较大,是发生暴雨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强降水 急流 阻塞
下载PDF
一次寒潮的降水相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柏金凤 回玉香 柏金明 《黑龙江气象》 2014年第3期14-15,共2页
本文利用MICAP3.2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4年5月2日一次寒潮天气背景下降水相态的成因。结果表明:此过程是高空较强冷空气与南部低压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由雨转为雨夹雪后转雪的降水相态的变化。从... 本文利用MICAP3.2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14年5月2日一次寒潮天气背景下降水相态的成因。结果表明:此过程是高空较强冷空气与南部低压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由雨转为雨夹雪后转雪的降水相态的变化。从高空形式场分析,0℃层迅速下降,850 h Pa已达-2℃以上及地面气温在0℃左右是产生降雪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相态 雨转雨夹雪 降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