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密的共同体和多元的思想广场——比较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系和维也纳大学哲学系
1
作者 武小西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2期518-522,共5页
在一个纯粹的分析哲学系受几年训练,再到一个选题自由度稍大的地方做博士论文,也算比较幸运的经历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哲学系,系里保持着排他的分析哲学传统,当代哲学的各个核心领域,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认... 在一个纯粹的分析哲学系受几年训练,再到一个选题自由度稍大的地方做博士论文,也算比较幸运的经历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哲学系,系里保持着排他的分析哲学传统,当代哲学的各个核心领域,形而上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等等,都分别有两三个教授,有人退休或跳槽, 便立即招聘新人来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系 维也纳
原文传递
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及其现象学传统简介
2
作者 索菲·罗伊道特 朱锦良(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437-440,共4页
现象学在维也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弗兰茨·布伦塔诺曾于1874-1896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授课。埃德蒙德·胡塞尔曾是其学生,受教于1884-1886年间。在维也纳,胡塞尔了解到布伦塔诺将心理现象刻画为意向性现象,从而找到了他... 现象学在维也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弗兰茨·布伦塔诺曾于1874-1896年间在维也纳大学哲学系授课。埃德蒙德·胡塞尔曾是其学生,受教于1884-1886年间。在维也纳,胡塞尔了解到布伦塔诺将心理现象刻画为意向性现象,从而找到了他后来现象学发展中的核心启示。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乌班图机器人:迈向跨文化机器人学的关系型概念框架
3
作者 周丽昀(译) 伍佳琪(译)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5,199,共16页
近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交机器人的文化维度。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框架将“机器人在什么意义上与文化相关以及如何与文化相关”这一议题概念化。此外,一种更具文化多样性和关系性的社交机器人学路径,能够强调技术在应对现代性挑战和... 近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交机器人的文化维度。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框架将“机器人在什么意义上与文化相关以及如何与文化相关”这一议题概念化。此外,一种更具文化多样性和关系性的社交机器人学路径,能够强调技术在应对现代性挑战和协助文化变革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参与文化对话,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化,并改变我们做事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可持续型机器人学 文化机器人学 社交机器人学 维特根斯坦 乌班图 文化变革
下载PDF
文化间哲学是哲学的一个新分支还是新方向? 被引量:3
4
作者 弗朗兹.马丁.维默 王蓉 王志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7,共12页
每一种人类文化都可能发展出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种文化对这个世界,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将来是否会出现单一的哲学形式或... 每一种人类文化都可能发展出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种文化对这个世界,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将来是否会出现单一的哲学形式或哲学方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同的传统在形成将来这种思想的过程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必须放弃这一观念,即哲学永远支持普遍接受的真理或洞见?对此,可通过探讨(欧洲)中心主义、分析不同的哲学语言在思考自身方面的影响等途径来处理上述哲学问题涉及的某些方面,并采取"多极对话"的方式来克服哲学上的中心主义的普救论和分离主义的个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间哲学 全球化 欧洲中心主义 普救论 个殊论
下载PDF
文化间哲学语境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宽容 被引量:2
5
作者 弗朗兹.马丁.维默 王蓉 王志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3-181,共9页
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会文... 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会文化中都能找到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促进或至少是发展共同思想观念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对"系统哲学是否可能"这一疑问的需要中产生。系统哲学预设在每一种哲学思想中都有不同的文化创新,这可能会影响到以下各层面的反思和论证:(1)哲学的文化性困境;(2)不同类型的文化中心主义;(3)文化宽容与文化超越。从文化中心主义、宽容与超越的视角看,文化宽容需要不同文化相互感兴趣,且要不断努力在需要理性的地方激发理性,建立人们对某种文化的信任感,并对此持宽容和超越的态度,这可能是当前一项主要的哲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间哲学 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宽容与超越
下载PDF
文化间哲学语境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宽容
6
作者 弗朗兹·马丁·维默 王蓉 王志成 《教育文化论坛》 2010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 哲学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尝试弄清楚那些与基本的实体论、认识论和标准化问题有关的见解,并充分表达这些见解。通过一种主体间方式,这些见解易于接近和论证。在轴心时代,技术意义上的哲学既不是希腊或欧洲唯一的遗产,也不是在其他社会文化中都能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心主义 哲学语境 宽容 标准化问题 轴心时代 社会文化 实体论 认识论
下载PDF
自然何以“人化”——论“巴黎手稿”中人与自然之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涂念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6-88,共1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学界对于“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的阐释要么是将自然当作人的认识表象,要么是将自然当作人的实践对象,然后根据对“自然”的理论定位讨论所谓的“人化”。由于这些阐释都受限于“主客二分”的理论立场和“人类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学界对于“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的阐释要么是将自然当作人的认识表象,要么是将自然当作人的实践对象,然后根据对“自然”的理论定位讨论所谓的“人化”。由于这些阐释都受限于“主客二分”的理论立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视野,“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与马克思的初始表述“人化的自然界”不尽相合。在根源意义上,对“自然的人化”的论证可以被看作一种“美学丑闻”。从现象学的视野出发,该命题所面临的上述疑难都能通过海德格尔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海德格尔的自然观对于理解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论述的人与自然之关系也有所裨益。此外,基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和《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自然”的追问,马克思的表述“人化的自然界”及其相关命题比如“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能得到现象学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人化 现象学 马克思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口述传统在哲学史中的地位:方法论考量
8
作者 闫书帝(译) 王卓斐(校)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3,共11页
今天,非洲、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哲学家们越来越一致地认为,在重建哲学史时必须同时考虑到书面和口述材料。尽管人们通常并不否认哲学同样在口述实践,比如在对话或教授中得到表达,但问题仍然在于,口述哲学传统如何能够成为哲学史... 今天,非洲、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哲学家们越来越一致地认为,在重建哲学史时必须同时考虑到书面和口述材料。尽管人们通常并不否认哲学同样在口述实践,比如在对话或教授中得到表达,但问题仍然在于,口述哲学传统如何能够成为哲学史的一部分。这取决于众多的方法论问题。文章以当代非洲哲学话语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例子为基础,讨论了口述传统对哲学史学构成的方法论挑战,重点关注了哲学与书面文本以及哲学与实践的关系。文章认为,转向哲学实践可以为我们认识口述社会中的哲学提供新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哲学 哲学史学 文本 实践 非洲
原文传递
日出前的天光:莊子和尼采論“超視角經驗”
9
作者 帕克斯 崔曉姣(譯) 《道家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78-211,共34页
世界充滿美的事物,然而它們得以展露的美妙時刻實在罕見。--尼采(1)莊子和尼采。二者之名具有相似的頓挫與尾韻。然而,這"和"意味着什麽呢?在此刻的語境下,它似乎意味着某種比較。但是,它究竟爲何?尼采和莊子所言説之物,以及... 世界充滿美的事物,然而它們得以展露的美妙時刻實在罕見。--尼采(1)莊子和尼采。二者之名具有相似的頓挫與尾韻。然而,這"和"意味着什麽呢?在此刻的語境下,它似乎意味着某種比較。但是,它究竟爲何?尼采和莊子所言説之物,以及二者的言説方式,皆有着某種引人注目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莊子 斯特拉 尼采 美的事物 一致性
下载PDF
现象学的新转向?——以德国与日本的哲学为例说明欧洲与东亚思想的互相丰富
10
作者 格奥尔格·施登尔 夏一杰(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441-466,共26页
本论文尝试重新思考和审查现象学研究的开端与哲学潜能。首先我通过分析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概念以及方法上的、系统化的观点,以胡塞尔为起点追溯了现象学的道路。我的第一个论点来自于这一个见解,即并没有唯一的现象学,而是有通向它... 本论文尝试重新思考和审查现象学研究的开端与哲学潜能。首先我通过分析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基本概念以及方法上的、系统化的观点,以胡塞尔为起点追溯了现象学的道路。我的第一个论点来自于这一个见解,即并没有唯一的现象学,而是有通向它的不同路径,它们各自带来了别的布局各异的基本概念与思想样式。因而我谈论'现象学的代际生成性'或者'现象学的谱系学',或者,用奥根·芬克与莫里斯·梅洛-庞蒂的话说,谈论一门'现象学的现象学',它直到21世纪前三分之一的开始还有后继者与当下的影响。第二个论点内容是,现象学的欧洲计划触碰到了它的边界,只要它仍停留在'欧洲精神'范围之内。鉴于全球化这一点表示一个新的挑战:全球化不仅涉及经济、技术与政治,而且涉及哲学思想本身。我把迄今为止锚定在西方的现象学的自我理解作为问题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讨论:1)我借助明治时期之后以现象学为指导的日本思想表明了,思想境域以及与之一起的基本概念与现象格局的变动以及如何变动的,确切地说,表明了它们的重新成为问题以及如何重新成为问题的;2)凭借对现象学基础研究的两个主要概念——即'体验'与'世界'或'多个世界'——的研究,给双方都带来丰富成果的对话得以可能,这场对话不仅使共同的基本特征而且也使固定于思想的与文化之中的差异显示出来。就此本论文的尝试也可以助于使得东亚与欧洲的对话在朝着中国思想及其在现象学上的开端的方向上拓展与加深,从而现象学分析在全球尺度上的一个新的非常值得欢迎的品质或许会随之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德国哲学 日本哲学 全球化 对话 新转向
原文传递
先验哲学和现象学中的观念论——思考现象学里的“甘泪卿之问”
11
作者 索菲·罗伊道特 朱锦良(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497-527,共31页
对先验观念论问题的态度,反映出21世纪的现象学在自我理解上的不同。从法国现象学背景来讲,他们宣称,借助一种意义-事件的现象学,'观念论已经被克服'(Tengelyi),而从心灵哲学的背景来讲,胡塞尔的哲学被视为'随附观念论'... 对先验观念论问题的态度,反映出21世纪的现象学在自我理解上的不同。从法国现象学背景来讲,他们宣称,借助一种意义-事件的现象学,'观念论已经被克服'(Tengelyi),而从心灵哲学的背景来讲,胡塞尔的哲学被视为'随附观念论'(Meixner)的最彻底形式。很明显,胡塞尔反表象主义的意向性理论不可混同于其它花样繁多的观念论,但这意味着我们最好避免谈论这个术语(Zahavi)而只去谈论'先验'?本论文旨在通过严格对比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和胡塞尔的先验'观念论'来弄清楚这一问题。决定性的区别在于,对于康德,表象的根基在于某种绝对独立于经验的东西,这使他成为一个偏离其经验实在论的'基础实在论者'(Allais)。相比而言,胡塞尔认为,先验还原的意识'不再有外部',他坚称'物自身'是个'荒谬的'思想。我的观点是,相信现象学也有可能如康德的先验概念那样划出一个针对形而上学的界限,这是一个误读。尽管如此,我要问,这样的划界是必要的么?或许它暗示了宣称主体性是从与世界和其他主体的交互之中发展出来的发生现象学?因为我并不同意,现象学的观念论格局是与'主体权威'绑定的,以及将构成性力量重新定位于关联的另一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现象学中的先验支柱,它以一种'强关联主义'(Meillassoux)的形式仍然是反驳将意识、世界和交互主体性自然主义化的最佳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先验观念论 强关联主义
原文传递
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兰凤利 Friedrich G. Wallner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4,128,共7页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的核心方法论。"观物-取象-比类-体道"贯穿于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医理阐述和临床发展等各个方面,体现着"象-比-喻"的思维过程,并最终形成中医学中的隐喻、指导着临床实践、促进着中医学的发展...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的核心方法论。"观物-取象-比类-体道"贯穿于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医理阐述和临床发展等各个方面,体现着"象-比-喻"的思维过程,并最终形成中医学中的隐喻、指导着临床实践、促进着中医学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隐喻研究的三大要素——"象、比、喻"提出并论证取象比类就是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中医学 隐喻
原文传递
什么是“未来短缩感”?——对心灵创伤、信任以及时间的现象学研究
13
作者 马修·莱特克里夫 马克·鲁道尔 +1 位作者 本尼迪克特·史密斯 李晶晶(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467-496,共30页
心灵创伤(trauma)的症状之一据说是'未来短缩感'。由于缺乏更近一步的定性,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该如何解释这种感觉。在本文中,我们将为这种经验的组成提供一个现象学解释。为此,我们将聚焦于折磨(torture)的后果。我们会描述心灵... 心灵创伤(trauma)的症状之一据说是'未来短缩感'。由于缺乏更近一步的定性,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该如何解释这种感觉。在本文中,我们将为这种经验的组成提供一个现象学解释。为此,我们将聚焦于折磨(torture)的后果。我们会描述心灵创伤性事件,特别是那些他人刻意施加的事件,如何能够导致人们对世界失去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这会渐渐破坏一个人对规划、关心和责任感的可理解性,最终折合成这个人的时间经验结构的变化。做为结尾,本文将简要提及其涵义以便我们找到如何回应心灵创伤的方式,同时结尾也将略论及心灵创伤和精神紊乱(psychosis)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anticipation) 胡塞尔 人际关系 时间经验 折磨 心灵创伤 信任
原文传递
我们-经验——与格尔达·瓦尔特一道(英文)
14
作者 汉斯·伯恩哈特·施密特 武小西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528-544,共17页
还原论关于集体意向性的观点主张集体的、共同的或者共享的意向性'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具有共有知识、信念或意识的结构的个体意向性复合体。在当前的争论中,许多作者论证还原主义是错的。还原主义的问题已经在20世纪早期的现象... 还原论关于集体意向性的观点主张集体的、共同的或者共享的意向性'不是别的而是'一个具有共有知识、信念或意识的结构的个体意向性复合体。在当前的争论中,许多作者论证还原主义是错的。还原主义的问题已经在20世纪早期的现象学中得到了处理。这篇论文着眼于还原主义的问题,检查格尔达·瓦尔特(1923)的关于我们-经验的现象学,并且探索了当前争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论 集体意向性 现象学 我们-经验
原文传递
走向关于暴力的关系型现象学(英文)
15
作者 迈克尔·施陶迪格尔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年第2期545-575,共31页
本文将详述如何用一个关系型范式来进行对于暴力的现象学研究。首先,笔者将探索感觉的建构是如何就其本身而言,与我们的俱身性(embodiment)和身体间性(intercorporality)相关。其次,笔者将论述诸多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现象学解... 本文将详述如何用一个关系型范式来进行对于暴力的现象学研究。首先,笔者将探索感觉的建构是如何就其本身而言,与我们的俱身性(embodiment)和身体间性(intercorporality)相关。其次,笔者将论述诸多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现象学解释无法适用于暴力这一主题。再次,笔者将展示如何使用一个关于感觉和建构的关系型概念来整合性地理解暴力的身体性和符号性组成部分。紧接下来,文章将为前文勾勒的概念提供关于暴力之具体现象的案例,即加入暴力现象的各种形式以及在相关语境中的重要意义。在第五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笔者将论述这些反思的总体结果,并进而确认关于暴力的关系型现象学之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暴力 感觉 关系
原文传递
关于《人道主义书信》的提示
16
作者 王宏健(译) 朱锦良(译) 《伦理学术》 2018年第2期35-44,共10页
这则材料汇集了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书信》的反复评注,共有27条评语。这些评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海德格尔对相关指责的回应;第二种是对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人的本质的总结;第三种是对一些基本词语(如存有、庇护者、同一... 这则材料汇集了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书信》的反复评注,共有27条评语。这些评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海德格尔对相关指责的回应;第二种是对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下的人的本质的总结;第三种是对一些基本词语(如存有、庇护者、同一者、自适应事件、绽—出等)的进一步注释,以及在此视域下对人的本质的重新思考。借助于这些回应、总结和注释,读者得以对转向后的海德格尔的思想格局有更加确切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书信 存有 自适应事件 庇护 形而上学
原文传递
响应伦理学:在回应与责任之间
17
作者 刘畅(译) 朱锦良(校) 《伦理学术》 2020年第2期-,共13页
响应伦理学不同于一切纯以共同目的、普遍规范和功利计算为导向的交往伦理学类别。对某人所行之事的责任与对他者的呼召和声言之回应的截然区分构成了响应伦理学的基础。响应的逻辑包含有如时态延迟性、不可回避性、礼物以及发轫于别处... 响应伦理学不同于一切纯以共同目的、普遍规范和功利计算为导向的交往伦理学类别。对某人所行之事的责任与对他者的呼召和声言之回应的截然区分构成了响应伦理学的基础。响应的逻辑包含有如时态延迟性、不可回避性、礼物以及发轫于别处的自由等诸多方面。"对……负有责任"与"对……进行回应"两者在一个以惯习和规则进行调停的第三方那里相遇,然而他人的超乎常规的诉求却并不能被纳入到这一机制当中。响应伦理学为社会性中的非社会元素进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伦理学 交往伦理学 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