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技术在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鲁临 曾宪忠 +7 位作者 陈健 赵清喜 丰义宽 姜开通 吉布席 黄传兰 孔庆印 鲁华荣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插管方法在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5例接受胆管ERCP治疗时反复插入胰管的选择性插管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管留置导丝组(A组)42例,采用胰管留置导丝技术,胰管预切开组(B组)43例... 目的比较两种插管方法在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5例接受胆管ERCP治疗时反复插入胰管的选择性插管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管留置导丝组(A组)42例,采用胰管留置导丝技术,胰管预切开组(B组)43例,采用胰管预切开技术。记录两组的成功率、ERCP术后4h、24h血淀粉酶、ERCP术前及术后24h白血球计数、体温、腹痛以及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率:A组为85.7%(36/42),B组为88.4%(38/43)。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A组4.8%(2/42),B组16.3%(7/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A组7.1%(3/42),B组20.9%(9/43),差异有统计意义。腹痛发生率:A组11.9%(5/42),B组16.3%(7/43)。术后发热或血象升高发生率:A组4.8%(2/42),B组4.7%(2/43)。结论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采用胰管导丝留置法可有效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青年人和老年人胃癌及癌旁组织p53 PCNA ER PR表达及病理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宝珍 李国庆 +2 位作者 丰义宽 张建 金世禄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对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p53、PCNA、ER、PR表达的对比研究 ,以便明确青年人胃癌和老年人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部分分子机制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 目的 :对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p53、PCNA、ER、PR表达的对比研究 ,以便明确青年人胃癌和老年人胃癌发生和发展的部分分子机制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研究 45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 ,其中青年人患者 (≤ 35岁 ) 2 0例 ,老年人患者 (≥ 60岁 ) 2 5例。观察胃癌及癌旁组织的p53、PCNA、ER、PR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点 ,并进行分析。结果 :p53和PCNA在青年人和老年人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5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论是在青年人还是老年人患者中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ER、PR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 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中 ,男性患者占大多数并且胃癌的分化相对较好。 35岁以下的青年人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多数并且分化程度较差。老年人较青年人胃癌的癌旁组织中有着更多更严重的癌前病变共存。结论 :青年人胃癌和老年人胃癌及癌旁组织有着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应区别对待。p53的检测有助于判断胃内病变的良恶性质 ,特别是在青年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及癌旁组织 患者年龄 免疫组化 病理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