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皎皎青铜镜 绵阳市博物馆藏湖州镜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津津 杨伟(图) 《大众考古》 2023年第7期58-65,共8页
镜背铭文有产地、铸镜作坊字号,甚至是价格等信息是宋代铜镜的特点。此类铜镜的产地以湖州最为著名,湖州镜存世和出土数量最多,其他产地还有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成都、吉州(今江西吉安)、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学界对... 镜背铭文有产地、铸镜作坊字号,甚至是价格等信息是宋代铜镜的特点。此类铜镜的产地以湖州最为著名,湖州镜存世和出土数量最多,其他产地还有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成都、吉州(今江西吉安)、饶州(今江西鄱阳)等。学界对这类铜镜的称呼有“纪地镜”“铭文镜”“牌记镜”“商铭镜”“商标名号镜”“商标字号镜”“官私作坊铭文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镜 博物馆藏 江苏南京 商标名 江西吉安 铜镜 绵阳市 字号
下载PDF
绵阳市博物馆藏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再认识
2
作者 吴津津 未小妹 《陶瓷研究》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绵阳市博物馆庋藏的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1986年出土于绵阳市红星街窖藏,现为国家二级文物。本文从泥料、造型、风格、形制、款识铭文几个方面依次进行考察,得出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符合明末江阴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一书所载时大彬... 绵阳市博物馆庋藏的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1986年出土于绵阳市红星街窖藏,现为国家二级文物。本文从泥料、造型、风格、形制、款识铭文几个方面依次进行考察,得出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符合明末江阴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一书所载时大彬制壶工艺特点的结论。文中通过将该壶与其他国内考古发现的大彬款紫砂壶作对比,认为壶腹的铭文款识和窖藏出土的身份是其最具独特之处。从窖藏同出的景德镇、漳州窑等民窑外销瓷器有明显使用痕迹,以及盖纽中有通气小孔等方面,可知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是把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日用壶。明代大彬仿古款莲子壶属于时大彬娄东之游后壶艺改良的小壶,是时大彬壶艺成熟期甚至是晚期难能可贵的佳作,在紫砂工艺美术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大彬 紫砂壶 大彬仿古 《阳羡茗壶系》 窖藏
下载PDF
民间收藏与基层博物馆的结合发展探索
3
作者 顾红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前基层博物馆藏品单一、数量少,对观众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民间收藏方兴未艾,藏品丰富但无处安身,两者可互为补充。基层博物馆与民间收藏相结合,不仅能充实和补缺基层博物馆馆藏,还能推动整个文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基层博物馆 民间收藏 结合发展
下载PDF
绵阳市出土摇钱树述考 被引量:18
4
作者 何志国 朱俊辉 +1 位作者 黄全祥 曾国明 《四川文物》 1999年第2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西王母 绵阳市 摇钱树 叶片 涪城区 青铜铸造 图案 画像砖 博物馆 佛教
下载PDF
四川绵阳出土的西汉饱水漆木器的前期保护工作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普军 赵树中 +1 位作者 吕春林 杨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保护四川绵阳出土的西汉饱水漆木器,使用脱水定型法对20件文物进行了保护。选用甲醇脱水,十八烷醇加固定型的方法,继而作旧,封护。结果表明,经保护处理的文物,其弦向平均收缩率为8%左右,径向平均收缩率为1%左右,说明保护处理是成功... 为保护四川绵阳出土的西汉饱水漆木器,使用脱水定型法对20件文物进行了保护。选用甲醇脱水,十八烷醇加固定型的方法,继而作旧,封护。结果表明,经保护处理的文物,其弦向平均收缩率为8%左右,径向平均收缩率为1%左右,说明保护处理是成功的。实验说明,甲醇一十八烷醇脱水定型法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 漆木器 保护
下载PDF
绵阳双包山一、二号西汉木椁墓出土漆器的检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映福 唐光孝 《四川文物》 2005年第3期80-81,86,共3页
本文介绍了绵阳市双包山一、二号西汉木椁墓出土部分漆器的物理检测数据和情况,并对遗物现存环境条件作出初步判断。
关键词 双包山 西汉 木椁墓 漆器
下载PDF
绵阳双包山出土汉代漆器概谈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普军 赵树中 唐光孝 《四川文物》 2004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通过介绍古代中国、四川地区髹漆业的发展概况 ,分析绵阳双包山出土汉代漆器纹饰、制作工艺等特点 ,揭示了古代四川地区髹漆业在中国漆器制作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关键词 四川 绵阳 漆器
下载PDF
绵阳“天浩公寓”工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建民 周科华 +3 位作者 赵树中 夏良明 杨伟 巩三 《四川文物》 2004年第1期18-32,共15页
为配合绵阳“天浩公寓”工程建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绵阳市博物馆对该工程涉及文物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灰沟 1条 ,新莽至东汉时期砖墓 4座 ,宋代灰坑 6个 ,出土各类文物一百余件 ,钱币近百枚 ,为研究绵阳城市的... 为配合绵阳“天浩公寓”工程建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绵阳市博物馆对该工程涉及文物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灰沟 1条 ,新莽至东汉时期砖墓 4座 ,宋代灰坑 6个 ,出土各类文物一百余件 ,钱币近百枚 ,为研究绵阳城市的变迁 ,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市 “天浩公寓”工地 考古发掘 简报 灰沟 砖墓 灰坑
下载PDF
绵阳人体经脉漆雕年代考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志国 谢克庆 +1 位作者 梁繁荣 和中浚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46-47,45,共3页
从出土墓葬特征、出土漆雕反映的经脉学说的内容和历史文献等3方面的考察,对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的制作年代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该文物制作年代不晚于西汉中期,早于北宋针灸铜人1000多年,是现今发现的... 从出土墓葬特征、出土漆雕反映的经脉学说的内容和历史文献等3方面的考察,对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的制作年代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该文物制作年代不晚于西汉中期,早于北宋针灸铜人1000多年,是现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学史 西汉 经络模型
下载PDF
绵阳边堆山文化初探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志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15,共6页
边堆山遗址位于四川绵阳市市中区新皂乡姜家湾,边堆山海拔553米,北面陡峭,俯临涪江支流安昌江,宝成铁路绕其山麓而过;山南坡缓,已辟为多级耕地。遗址位于山南,距山顶约20米。该遗址于五十年代,筹建宝成铁路时调查发现,出土有灰、黑色陶... 边堆山遗址位于四川绵阳市市中区新皂乡姜家湾,边堆山海拔553米,北面陡峭,俯临涪江支流安昌江,宝成铁路绕其山麓而过;山南坡缓,已辟为多级耕地。遗址位于山南,距山顶约20米。该遗址于五十年代,筹建宝成铁路时调查发现,出土有灰、黑色陶片和石斧、凿等标本。一九八八年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山 考古调查 四川绵阳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物 社科院 宝成铁路 四川汉源 调查简报 广汉三星堆
下载PDF
试谈绵阳出土东汉佛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志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30,共8页
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东汉崖墓(编号HM1)出土一件摇钱树,其树干所铸五尊人像格外引人注目。形制相同,人像与树干融为一体,接近圆雕。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环,头顶有大髻,双眼微合,上唇有口髭,穿通肩衣.领口下垂,衣袖皱纹明显;... 1989年11月,绵阳何家山东汉崖墓(编号HM1)出土一件摇钱树,其树干所铸五尊人像格外引人注目。形制相同,人像与树干融为一体,接近圆雕。单像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环,头顶有大髻,双眼微合,上唇有口髭,穿通肩衣.领口下垂,衣袖皱纹明显;右手竖掌,掌心向外,左手握衣角,衣角甚长,延经右手腕下垂,中央形成“U”形.双腿盘屈,呈坐姿。①(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像 摇钱树 东汉佛教 身毒 四川地区 传人 麻浩崖墓 西南夷 印度 文物
下载PDF
试析绵阳永兴双包山西汉二号墓墓主身份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光孝 《四川文物》 1999年第2期6-18,共13页
关键词 诸侯王 楚文化 墓主 郡守 县令长 后汉书 楚墓 文物 发掘简报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下载PDF
绵阳市公安干校发现的汉墓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70,共3页
1990年3月,绵阳市公安干校施工时发现了菱纹花边砖和陶、铜、铁器等文物。我馆闻知后赶赴现场,发现是两座汉代砖室墓,随即进行了清理。并从民工手中收回出土文物8件,据介绍,其中的铜灶出土时上置一陶釜(釜已毁坏)。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 1990年3月,绵阳市公安干校施工时发现了菱纹花边砖和陶、铜、铁器等文物。我馆闻知后赶赴现场,发现是两座汉代砖室墓,随即进行了清理。并从民工手中收回出土文物8件,据介绍,其中的铜灶出土时上置一陶釜(釜已毁坏)。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GM<sub>1</sub>出土文物共8件。 1.铜器,5件。灶,1件。GM<sub>1</sub>:I,平面呈“D”形,灶面开三个圆孔,呈三角形排列,另开一小排烟孔,侧开一长方形灶口。直壁,直腹,平底,底置四个小蹄足,长38、宽27、高10.2厘米(图一,1)。钫,1件。GM<sub>1</sub>:2,俯视为方形,盖为盝顶,上置四钮。直口,束颈,弧腹,方形高圈足,腹上部饰一对铺首,圆鼻横穿成钮。口边长8.4、足边长10.1,通高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市 出土文物 情况介绍 公安 出土器物 砖室墓 三角形 平底 腹上部 长方形
下载PDF
绵阳杨家镇汉代崖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志国 《四川文物》 1988年第5期76-77,81,共3页
1987年6月,绵阳市中区杨家镇农民在龙王洞山挖土时,发现崖墓2座,并取出一些文物。绵阳市博物馆闻讯后,当即派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龙王洞山,距杨家镇约200米,位于绵阳至中江的公路右侧,山下为农田,崖墓就凿造在... 1987年6月,绵阳市中区杨家镇农民在龙王洞山挖土时,发现崖墓2座,并取出一些文物。绵阳市博物馆闻讯后,当即派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龙王洞山,距杨家镇约200米,位于绵阳至中江的公路右侧,山下为农田,崖墓就凿造在山腰上。距地表约150米,距山顶约20米;两墓相距10米,均凿有墓道、甬道和墓室。M1保存完好,墓向正北,墓道长2.25、宽1.1米;甬道平面呈梯形,长1.2、前宽0.78、后宽1.08、高1.17米。过甬道即为墓室,系单室券顶,平面亦成梯形,长3、前宽1.62、后宽2、高1.6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理简报 崖墓 博物馆 梯形 文物 单室 腹径 随葬器物 绵阳市 底径
下载PDF
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部分漆器的制作工艺及老化程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海艳 王静 +1 位作者 刘宇 钟治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9,共10页
四川绵阳双包山二号汉墓发掘于1995年,为西汉早中期的墓葬,其规模巨大,是四川省迄今发现最大的一座木椁墓。尽管早期被盗,但仍然出土了1000余件遗物。该墓葬出土的8片银缕玉衣残片,以及数量较多的漆木马、骑马俑和车舆组成的仪仗队,足... 四川绵阳双包山二号汉墓发掘于1995年,为西汉早中期的墓葬,其规模巨大,是四川省迄今发现最大的一座木椁墓。尽管早期被盗,但仍然出土了1000余件遗物。该墓葬出土的8片银缕玉衣残片,以及数量较多的漆木马、骑马俑和车舆组成的仪仗队,足以证明其墓主身份的高贵。为保护修复双包山汉墓出土的漆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漆盘、漆耳杯、漆钵和漆木仓4件文物样品(编号分别为Q1、Q2、Q3和Q4)的截面形貌、颜料成分等髹漆工艺及漆膜的成分、老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双包山汉墓漆器所用漆料为大漆,且不含桐油;截面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样品均无漆灰层,Q1、Q2、Q4号样品内侧均是黑色的底漆层之上涂红色大漆,而Q3号样品内侧及Q1、Q2、Q3号样品外侧均是在黑色底漆层之上描绘红色纹饰,而Q4号样品外侧只有一层黑色底漆层。即大部分漆器为木材胎体表面直接髹黑色底漆层,其上再刷一层红色漆膜或绘制红色纹饰的工艺,少部分只有一层黑色大漆层,而无色漆和纹饰。红色漆膜表面平整,厚度比较均匀,而黑色漆膜厚度相差较大;EDS及XRD分析结果表明,黑、红两色漆膜的主要成分分别为炭黑和朱砂。该制作工艺不同于楚地漆器,但与马王堆M2、广州东山大墓、长沙市风篷岭M1出土漆器制作工艺类似,说明巴蜀地区与岭南、长沙地区可能存在漆器工艺或成品的交流。另外,SEM及FTIR分析结果表明,Q3表层无明显龟裂,且未出现降解所致红外吸收峰,相较于其他样品保存状况相对良好。相较于以往对双包山汉墓的研究,本研究更侧重于科技分析,如对漆器样品的截面形貌、颜料及漆膜的成分、老化程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了双包山汉墓漆器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状况,并与不同地区的漆器制作工艺进行了对比,对研究漆器工艺或成品的交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包山汉墓 漆器 制作工艺 老化程度
下载PDF
绵阳仙云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光孝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8-71,共4页
绵阳仙云观唐光孝仙云观,俗称西山观,位于绵阳市西山(市博物馆内)。创建于隋唐,尔后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该观是一处结构较为完整,儒、释、道三教同居一堂的古观。仙云观原有殿宇三重,前为山门... 绵阳仙云观唐光孝仙云观,俗称西山观,位于绵阳市西山(市博物馆内)。创建于隋唐,尔后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该观是一处结构较为完整,儒、释、道三教同居一堂的古观。仙云观原有殿宇三重,前为山门,已毁不存,中为玉皇殿,后为蜀八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三教合一” 社会思潮 唐末五代 佛教圣地 越王 绵阳市 儒家 宋元时期 敦煌莫高窟
下载PDF
蒋琬葬于绵阳考辨
17
作者 何志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0-63,共4页
三国时,诸葛亮伐魏临行之际,向后主奏出了著名后世的《出师表》,他在向刘禅推荐贤臣时说道:“长史、参军,此皆贞亮死节之臣也。”这里提到的“参军”即指蒋琬。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市)人,东汉末年,蒋琬跟随刘备入蜀。他办... 三国时,诸葛亮伐魏临行之际,向后主奏出了著名后世的《出师表》,他在向刘禅推荐贤臣时说道:“长史、参军,此皆贞亮死节之臣也。”这里提到的“参军”即指蒋琬。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市)人,东汉末年,蒋琬跟随刘备入蜀。他办事干练,诸葛亮伐魏,他负责军需粮草供给,常以“足兵足食”补充军队,为伐魏立下了汗马功劳。蒋琬历任广都长、尚书郎、参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出师表 东汉末年 大司马 考辨 元和郡县图志 李吉甫 入蜀 三国志 军队
下载PDF
绵阳刘家河出土的宋代文物
18
作者 胥泽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7-68,共2页
1986年10月中旬,绵阳市刘家河乡九村七组一农民,在开荒造田时,出土宋代铜壶、铁刀、铁锄、陶罐等文物。铜壶内盛约10公斤钱币。钱币质地分铁钱、铜钱两种,多已锈蚀难辩。铜壶1件。平口、卷唇,长颈,圆腹,喇叭形高圈足。颈饰三道凸弦纹。... 1986年10月中旬,绵阳市刘家河乡九村七组一农民,在开荒造田时,出土宋代铜壶、铁刀、铁锄、陶罐等文物。铜壶内盛约10公斤钱币。钱币质地分铁钱、铜钱两种,多已锈蚀难辩。铜壶1件。平口、卷唇,长颈,圆腹,喇叭形高圈足。颈饰三道凸弦纹。分上、中、下三区,上、下区为素面,中区由四方连续的圆圈构成团花图案,并有两道回纹。颈置两兽耳,耳套环,腹饰一圈凸弦纹和四道扉棱,底饰波纹和四方连续的团花图案。圈足处饰蝉纹和雷纹,口径13,腹径23,底径18.7,高57厘米。该壶制作工艺细致。(图一) 陶壶1件。上沿及颈部残,腹呈橄榄形,高圈足,颈部置双耳,套环,一耳残,腹部绘黑彩花卉图案,瓦缸胎,胎上施一层化妆土,后施釉,陶壶残高28.5厘米。铁刀1把。单面作刃,有把,长37,宽8厘米(图二)。铁锄1把。方銎,单面作刃,窄条形,长28.宽7厘米。(图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连续 绵阳市 文物 宋代 铜壶 制作工艺 出土 图案 钱币 化妆土
下载PDF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繁荣 谢克庆 +1 位作者 和中俊 何志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9-52,共4页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梁繁荣,谢克庆,和中俊,何志国(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主题词经络学说/历史,医学史,汉朝1993年2月,四川省绵阳永兴镇二砖厂施工时发现-西汉木椁墓(编...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梁繁荣,谢克庆,和中俊,何志国(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主题词经络学说/历史,医学史,汉朝1993年2月,四川省绵阳永兴镇二砖厂施工时发现-西汉木椁墓(编号YSMZ),并从该墓中出土一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医学史 经脉 漆雕
下载PDF
人体经脉漆雕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志国 谢克庆 +1 位作者 梁繁荣 和中浚 《四川文物》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人体经脉漆雕 相关问题 成都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 《阴阳》 张家山汉简 马王堆汉墓 元狩五年 博物馆 随葬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