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外周血H-FABPMBPBDNF表达与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罗云波 李宗琴 +1 位作者 魏月 许学杰 《安徽医学》 2023年第7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9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ACI合并END组(n=43)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9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ACI合并END组(n=43)和单独ACI组(n=51),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N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CI合并END组血清H-FABP水平为(0.49±0.14)µg/L、MBP为(6.94±1.45)µg/L,均高于单独ACI组,BDNF为(1.23±0.61)µg/L,低于单独A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ABP(OR=1.532,95%CI:1.240~1.895)、MBP(OR=1.133,95%CI:1.058~1.214)是ACI并发END的独立危险因素,BDNF水平(OR=0.802,95%CI:0.668~0.962)是保护性因素(P<0.05);FMAS评分与血清H-FABP、MBP呈负相关(r=-0.678,-0.625,P<0.05),与BDNF水平呈正相关(r=0.546,P<0.05)。结论H-FABP、MBP是ACI患者并发END的独立危险因素,BDNF是保护性因素,均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髓鞘碱性蛋白 急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运动功能恢复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兰 邱爽 +3 位作者 李宗琴 廖杰 罗欣 陈秀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796-801,808,共7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心源性脑梗死(CE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8例住院的CE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幅分为END发生组(81例)及未发生组(187例);收集2组患者一...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心源性脑梗死(CE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8例住院的CE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幅分为END发生组(81例)及未发生组(187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生活习惯(吸烟史与饮酒史)、入院时NIHSS评分、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和入院后血液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肌酐、尿酸、血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24 h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24 h变异系数(24 h DBP-CV,24 h SBP-CV)];对有差异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ECI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血压变异性指标对EN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责任血管重度狭窄、血清Hcy、hs-CRP水平、24 h MDBP、24 h MSBP、日间和夜间DBP及SBP、24 h DBP-CV、24 h SBP-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 MSBP、24 h MDBP、日间DBP、夜间DBP及SBP、24 h DBP-CV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是CECI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压变异性参数联合诊断的AUC=0.866,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701和0.901。结论血压变异性与CECI患者END关系密切,24 h MDBP、24 h MSBP、日间DBP、夜间DBP、SBP、DBP-CV及血清Hcy及hs-CRP均是CECI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变异性指标的检测对CECI患者EN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卒中 栓塞 血压变异性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相关分析 危险因素 ROC曲线
下载PDF
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舒艳 许学杰 夏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其对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318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查...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其对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318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查确认治疗成功,并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256例)。另取同期该院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化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受试者眩晕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DBP水平,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DBP与25(OH)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DBP对BPPV患者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的比例、DBP及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复发组患者血清DBP及25(OH)D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 <0.05)。Pearson法结果显示,BPPV患者血清DBP水平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549,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DBP、25(OH)D是BPPV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2.035(95%CI:1.608,2.575)]、25(OH)D[■=1.679(95%CI:1.271,2.218)]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截断值为665.320μg/ml时,血清DBP预测BPPV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4.1%。结论 BPPV患者血清DBP、25(OH)D水平降低,两者呈正相关,均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BP对BPPV患者复发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维生素D结合蛋白 25羟基维生素D 复发
下载PDF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Cys C、S-100 β、NSE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涂杰霞 王安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观察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合并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障碍的患者比例变化,Cys C、S-100β、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头晕、呕吐、嗜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合并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ys C、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PD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可显著改善其Cys C、S-100β、NSE水平,积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 多巴丝肼片 血清胱抑素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椎动脉狭窄术后再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景良 许学杰 +1 位作者 罗军 舒艳 《大医生》 2023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 调查椎动脉狭窄术后再次狭窄发生情况,并分析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接受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次狭窄分为狭窄组(12例,术后... 目的 调查椎动脉狭窄术后再次狭窄发生情况,并分析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接受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次狭窄分为狭窄组(12例,术后再次狭窄)和非狭窄组(38例,无再次狭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半年发生再狭窄12例,发生率为24.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合并钙化、术前后循环供血不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高是术后再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椎动脉内径≥3.5 mm是术后再次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 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次狭窄发生率较高,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钙化、术前后循环血供不足及LDL-C/HDL-C异常升高是再次狭窄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注意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术后再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NCA rs356221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夏静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CA rs356221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3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CA rs356221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3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和Stroop色词测验(SCWT)。利用SNaPShot方法进行SNCA rs356221的基因分型。结果利用SCWT量表,发现卡片C耗时SNCA rs356221携带者组较SNCA rs356221野生型组耗时延长(199.80±0.15 s vs 153.40±0.15 s,P<0.001)。SNCA rs356221携带者组的干扰指数要比SNCA rs356221野生型组显著增高(3.75±0.15 vs 2.88±0.24,P<0.001)。结论SNCA rs356221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帕金森病的执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执行功能 认知功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幽灵梗死核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安娜 景良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4期1-3,1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幽灵梗死核心(GIC)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幽灵梗死核心(GIC)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资料,评估所有患者GIC(初始核心梗死区-最终梗死区>10 mL)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存在GIC分为GIC组和非GIC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再灌注治疗GIC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入选228例患者,其中43例出现GIC为GIC组,其余185例未出现GIC为非GIC组;两组入院时血糖、达峰时间、症状发作至开始CTP时间、症状发作至再通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16、5.124、3.601、4.959,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高、达峰时间长、症状发作至开始CTP时间短、症状发作至再通时间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出现GIC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1.993(1.414~2.810)、2.657(1.815~3.889)、0.972(0.951~0.993)、0.971(0.958~0.985),均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达峰时间、症状发作至开始CTP时间、症状发作至再通时间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GIC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再灌注治疗 幽灵梗死核心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伴急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8
作者 景良 许学杰 +1 位作者 舒艳 罗军 《大医生》 2023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伴急性卒中的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75例VBD伴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6例,改...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伴急性卒中的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75例VBD伴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75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6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和预后良好组(59例,mRS评分≤3分)。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病后90 d内mRS评分>3分者16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1.33%。预后不良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较预后良好组显著延长,基底动脉直径长于预后良好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椎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梗死部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IHSS评分高、发病至入院时间长、发病至再通时间长、Hcy水平高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高是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VBD伴急性卒中不良预后较高,其发生与患者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或再通时间、Hcy及收缩期峰值流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急性卒中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云波 彭思璐 +1 位作者 许学杰 唐兴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13-4215,共3页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片1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1次/d,之...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片1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1次/d,之后每周增加25 mg,最大剂量≤20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个月后<1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较单用卡马西平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托吡酯 部分性癫痫 发作频率
原文传递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和预后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学杰 陈文燕 +1 位作者 舒艳 罗云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小面积梗死5例,中等面积梗死50例,大面积梗死31例;临床神经功能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小面积梗死5例,中等面积梗死50例,大面积梗死31例;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轻型50例,中型45例,重型37例。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616.76±424.8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6±38.5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T—proBNP水平大面积梗死患者[(842.22±328.54)ng/L]和中等面积梗死患者[(290.26±204.16)ng/L]均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137.38±89.6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中等面积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梗死部位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临床神经功能损害重型患者[(1184.82±262.58)ng/L]明显高于中型患者[(542.82±228.84)ngZL]和轻型患者[(356.62±204.38)n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患者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T-proBNP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梗死面积呈正相关,NT—proBN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预后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原文传递
多西环素对EAE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凤娟 杨元 +1 位作者 许学杰 李作孝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EAE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多西环素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EAE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多西环素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测定高峰期脑组织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脑脊液和血清清蛋白水平,计算脑脊液与血清清蛋白比值(QA值)。结果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临床症状较EAE对照组均减轻。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较EAE对照组降低,分泌IL-4水平均较EAE对照组升高(P<0.01);高剂量多西环素组IL-4水平较中剂量多西环素组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剂量多西环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发病高峰期脑组织IL-1β、TNF-α水平及QA值较EAE对照组降低,IL-10水平较EAE对照组升高(P<0.05)。随多西环素剂量增加,各剂量多西环素组IL-1β、TNF-α水平及QA值越低,IL-10水平越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明显减轻EAE大鼠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多西环素降低大鼠Th1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Th1/Th2细胞平衡,从而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西环素 TH1细胞 TH2细胞 QA值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宗琴 胡兰 +3 位作者 罗军 田朕轩 王志琴 许学杰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血管内治疗后早期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某院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血管内治疗后早期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某院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1日-2021年2月28日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收集其基础资料及血压变异性参数。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转归,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14例和转归良好组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压变异性参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24hSSD、dSSD、nSSD分别为15.26±2.03、13.58±1.83、12.76±1.69,均高于良好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指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24hSSD、dSSD及nSSD的优势比分别为2.708、2.289、3.139,3者均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24hSSD、dSSD及nSSD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紧密相关。重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监测及其变异性有助于临床管理和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 变异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四川南部地区人群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对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兰 邱爽 +3 位作者 李宗琴 廖杰 罗欣 陈秀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基于四川南部地区人群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对心源性脑栓塞(CE)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313例及同期单纯房颤(AF)患者34例... 目的基于四川南部地区人群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对心源性脑栓塞(CE)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313例及同期单纯房颤(AF)患者34例、健康体检者3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将ACI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CE、小动脉闭塞型(SAO)、不确定分类型(UT)],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比较CE组与单纯AF组、健康组血清NT-proBNP、D-二聚体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E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对CE的诊断效能。结果ACI各亚组间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入院时SBP及DBP、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NT-proBNP、AF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组与CE组患者的PT、入院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及AF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CE组患者的D-二聚体、NT-proBNP、FDP、SB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F组及健康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二聚体及NT-proBNP是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1.015 mg/L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95%CI:0.856~0.935,P<0.01),灵敏度为0.878,特异度为0.833,阳性预测值为0.705,阴性预测值为0.953;血清NT-proBNP最佳截断值为657.145 ng/L时,AUC为0.987(95%CI:0.977~0.998,P<0.01),灵敏度为0.959,特异度为0.963,阳性预测值为0.922,阴性预测值为0.981;血清D-二聚体、NT-proBNP联合检测诊断CE的准确度更高,AUC为0.988(95%CI:0.978~0.998,P<0.01),灵敏度为0.960,特异度为0.977,阳性预测值为0.950,阴性预测值为0.982。结论CE患者血清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及D-二聚体是CE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对CE有较高诊断效能,两者联合诊断特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心源性 D-二聚体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以不宁腿综合征首发的克雅病1例并文献分析
14
作者 李宗琴 罗军 +3 位作者 胡兰 许学杰 任香兰 何琴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不宁腿综合征(RLS)起病的散发型克雅病(sCJD)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方法对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sCJD患者1例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59岁,女性,汉族,慢性起病,以左下肢不... 目的探讨以不宁腿综合征(RLS)起病的散发型克雅病(sCJD)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方法对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2019年10月收治的sCJD患者1例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59岁,女性,汉族,慢性起病,以左下肢不宁腿样表现18 d首诊于骨科,治疗后症状无改善;20 d后转入神经内科,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无任何影响,头颅MRI、脑电图、脑脊液(CSF)常规和生化均阴性;5 d后出现左侧轻微共济失调,随后快速进展,先后出现右侧共济失调,左下肢痉挛内收,不自主运动,肌阵挛,认知下降,无动缄默,反复高热,反复复杂部分癫痫发作;2周后复查头颅MRI见扣带回、额叶皮质、右侧岛叶皮质DWI高信号,小脑萎缩,脑电图三相波;4周后CSF14-3-3蛋白阳性,朊蛋白基因(PRNP)无相关遗传突变,从起病至死亡约8个月。结论sCJD为朊蛋白病的一种常见亚型,以RLS起病后病情可稳定1个月余,早期临床和辅助检查无任何特异性,多巴丝肼、营养神经治疗均无效,随后病情快速进展,复查头颅MRI及脑电图可发现线索,CSF14-3-3蛋白可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克雅病 病人病情 朊病毒蛋白质类 脑脊髓液 脑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