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芒硝外敷防治腹部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彭宣福 王德良 王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芒硝外敷防治腹部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及术后... 目的:观察中药芒硝外敷防治腹部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3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常规无菌敷料覆盖切口及术后处理,观察组于术后48 h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芒硝封包进行手术区域的持续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炎性指标、随访期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6.88%(1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8%(23例)(P<0.05)。术后切口愈合等级中,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类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换药费用、住院期间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芒硝外敷可显著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且本法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外敷 腹部外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原发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1例
2
作者 赵攀 黄坤 +2 位作者 赵江映 何运胜 赵平武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834-837,共4页
原发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属软组织肉瘤的一类,发病率约为1/10万[1],瘤体大小和部位决定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致其不能早期诊断治疗[2],今报告我科收治1例。1病例介绍患者女,68岁,因“腰椎间盘突出”于2022年4月29日行腰椎CT检查发现下腔静... 原发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属软组织肉瘤的一类,发病率约为1/10万[1],瘤体大小和部位决定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致其不能早期诊断治疗[2],今报告我科收治1例。1病例介绍患者女,68岁,因“腰椎间盘突出”于2022年4月29日行腰椎CT检查发现下腔静脉旁肿物。全腹部增强CT显示:下腔静脉右肾上腺区域外侧见不规则、混杂密度影的占位性病变,约3.7 cm×2.5 cm×5.0 cm,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向内侧推挤下腔静脉并与之无分界,肿块与十二指肠、腹主动脉分界不清楚(图1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平滑肌肉瘤
下载PDF
食管、结肠双原发癌同期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王静茹 何运胜 +3 位作者 赵平武 刘洋 肖玲花 任璐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多原发癌十分罕见,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疾病的整体认识,易与肿瘤的转移、复发混淆,进而发生漏诊、误诊,此类患者的治疗也十分复杂,需做到个体化,且对于第二原发癌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就本院收治... 多原发癌十分罕见,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疾病的整体认识,易与肿瘤的转移、复发混淆,进而发生漏诊、误诊,此类患者的治疗也十分复杂,需做到个体化,且对于第二原发癌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食管、结肠双原发癌同期手术进行报道,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癌 食管鳞癌 结肠腺癌 同期手术
下载PDF
基于护场理论下箍围法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体会
4
作者 彭宣福 王德良 王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1-0024,共4页
探索在护场理论指导下箍围法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绵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需行外科手术的同时合并糖尿病及超重或肥胖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于术后常规换药,干预组... 探索在护场理论指导下箍围法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绵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需行外科手术的同时合并糖尿病及超重或肥胖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于术后常规换药,干预组手术切口在术后72小时内常规换药基础上加用护场理论下箍围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后切口疼痛情况(VAS评分),手术后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WBC、血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26.15%:15.38%,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切口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72小时切口疼痛评分,对照组高于干预组(P<0.05)。两组术前血WBC、血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WBC、血超敏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有所升高,对照组升高数值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场理论指导下箍围法干预能降低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降低全身炎症反应,能有效的减轻外科手术后的切口疼痛,有效缩短手术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场 箍围药 切口感染 中医外科
下载PDF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
5
作者 赵攀 赵平武 +4 位作者 黄坤 贾顺虎 李健波 王德良 何运胜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以进行性黄疸为主要症状就诊,易误诊为胰腺癌。注重影像学特征、免疫相关抗体检测和“激素”药物治疗变化可作鉴别诊断。本文就收治的一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案例作报道。
关键词 自生免疫性疾病 胰腺炎 IGG4
下载PDF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孔布局方式的选择及可视逆向穿刺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剑辉 左志豪 何丽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根据腹股沟疝类型确定手术方案,选择合理的操作孔布局并采用可视逆向穿刺建孔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为9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根据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根据腹股沟疝类型确定手术方案,选择合理的操作孔布局并采用可视逆向穿刺建孔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为9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根据腹股沟疝类型(通过术中腹腔镜探查明确)选择手术方案,确定操作孔布局方式,采取可视逆向穿刺建孔技术(研究组),46例采用常规中线位操作孔布局、正向穿刺建孔(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6例顺利完成TEP,研究组中1例改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照组中4例中转开放。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腹膜损伤、术中血管损伤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术中根据腹股沟疝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合理选择操作孔布局方式,采用可视逆向穿刺建孔技术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腹膜与血管损伤,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操作孔布局 可视逆向穿刺技术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胰腺导管腺癌预后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7
作者 张业光 赵攀 +2 位作者 章慧 黄正红 黄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9-1472,共14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远期预后差,缺乏个体化的预后评价工具。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中的大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PDAC患者预后列线图,旨在精准化、个体化评价PDAC患者的预后,... 背景与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远期预后差,缺乏个体化的预后评价工具。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中的大样本真实世界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PDAC患者预后列线图,旨在精准化、个体化评价PDAC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提取SEER数据库2000—2018年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DA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分别采用单(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LASSO回归模型和随机生存森林模型筛选影响PDAC预后的独立因素,构建预测6、12、36个月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和总生存期(OS)的列线图模型。随后,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生存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37例患者,其中训练集2965例,验证集1272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8(9~36)个月和18(9~37)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系统治疗和化疗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和化疗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LASSO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M分期、化疗、手术、淋巴清扫范围、放疗和系统治疗与OS相关;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M分期、化疗、手术、淋巴清扫范围、放疗和系统治疗与CSS相关。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显示,影响OS的重要性评分前五位变量分别为:系统治疗、分化程度、N分期、化疗和T分期;而影响CSS的重要性评分前五位变量分别为:系统治疗、分化程度、N分期、化疗和AJCC分期。基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LASSO回归模型和随机生存森林模型的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重要性,最终选择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和化疗,共七个临床特征成功构建预测6、12、36个月的OS和CSS的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对于OS,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C指数分别为0.692(95%CI=0.681~0.704)和0.680(95%CI=0.664~0.698);对于CSS,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C指数分别为0.696(95%CI=0.684~0.707)和0.680(95%CI=0.662~0.698)。ROC曲线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校准曲线均靠近理想的45°参考线。结论: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和化疗是PDA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有助于临床医师为PDAC患者制定精准的、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预后 SEER规划 机器学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全乳晕入路3D腔镜与开放切口手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疗效对比临床研究
8
作者 赵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9-0013,共5页
对全乳晕入路3D腔镜甲状腺与开放切口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评估前者安全、疗效。方法 对我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筛查后回顾性研究,符合入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乳晕入路3D腔镜甲... 对全乳晕入路3D腔镜甲状腺与开放切口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评估前者安全、疗效。方法 对我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筛查后回顾性研究,符合入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乳晕入路3D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组(3D腔镜组)和开放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组(开放切口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D腔镜组较开放切口组:1、手术时间更长(99.1±22.4 VS 69.3±12.4)、术后住院日更短(2.9±0.7 VS 3.8±1.2)、住院总费用更高(13046±881 VS 10685±6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淋巴结检出数目(2.3±1.7 VS 2.6±1.7)、术后第2小时(4.4±1.1 VS 4.6±1.1)和术后第24小时(3.3±1.2 VS 3.4±1.0)疼痛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乳晕入路3D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且美容性佳,疗效不劣于开放切口手术,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3D腔镜 甲状腺手术 完全乳晕入路
下载PDF
胰腺癌肝转移核心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坤 何运胜 +3 位作者 李建波 赵攀 肖春波 赵平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0-399,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11.5%,有将近半数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而肝转移则占到其中的37.0%~41.9%。探索新的胰腺癌肝转移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11.5%,有将近半数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而肝转移则占到其中的37.0%~41.9%。探索新的胰腺癌肝转移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在胰腺癌肝转移过程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并验证。方法:下载GEO数据库中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高通量测序数据集GSE151580(该数据集中包含胰腺癌肝转移病灶组织样本和原发病灶组织样本),使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出肝转移病灶组织样本和原发病灶组织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间的相关作用关系,使用Cytoscape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利用CytoHubba插件根据MCC拓扑分析方法,挑选MCC分数最高的前10位基因,确定为候选的核心基因。利用TCGA、GEPIA、UALCAN和HPA数据库的验证对候选的核心基因加以验证。结果:总共纳入分析基因数为46512个,符合筛选条件的差异表达基因数为491个,其中上调162个,下调329个。挑选MCC分数最高的前10位基因后,通过候选基因经验证显示,APOB基因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其表达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免疫组化中等强度阳性。APOB基因的突变与患者的M分期有关,表现为该基因突变组中,M1患者构成比更大(P=0.0221);而该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此外,APOA4基因表达产物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免疫组化染色呈中等强度阳性。APOA4基因的突变与患者的TNM分期有关,表现为突变组中,TNM分期更早(P=0.0183)。该基因低表达患者的DFS更高(HR=1.75,P=0.025),但与患者的OS无关(P>0.05)。结论:APOB基因可能与胰腺癌的肝转移相关,有望作为胰腺癌肝转移早期筛查的分子标志物。APOA4基因与胰腺癌患者的DFS相关,有望成为新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评价患者预后,监测肿瘤复发,或作为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载脂蛋白A类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胆囊鳞状细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坤 黄正红 +3 位作者 赵攀 赵平武 何运胜 白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87-119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胆囊鳞状细胞癌(GSCC)是胆囊癌中一种罕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胆囊癌的1%~4%。该类型肿瘤预后差,目前关于GSCC的文献报道主要是个案报道和小样本系列病例报道,由于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GSCC的治疗... 背景与目的:胆囊鳞状细胞癌(GSCC)是胆囊癌中一种罕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胆囊癌的1%~4%。该类型肿瘤预后差,目前关于GSCC的文献报道主要是个案报道和小样本系列病例报道,由于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GSCC的治疗指南、共识和个体化的预后评价工具。因此,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中的大样本数据构建GSCC患者预后列线图,旨在精准化、个体化评价GSCC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00—2019年期间经病理确诊的G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分别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ASSO回归筛选影响G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利用这些因素,构建用于预测GSCC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和总生存期(OS)的列线图模型。随后,在训练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以评估模型的准确度和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7例患者,其中训练集179例,验证集78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1~7)个月和4(2~8)个月。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是GSCC患者OS和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EER分期、放疗、手术和化疗与GSCC患者的OS相关;年龄、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与GSCC患者的CSS相关。基于这些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构建了用于预测GSCC患者在3、6个月的OS和CSS的列线图。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中,OS的C指数分别为0.739(95%CI=0.700~0.780)和0.729(95%CI=0.660~0.800);CSS的C指数分别为0.750(95%CI=0.710~0.790)和0.741(95%CI=0.670~0.810)。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均>0.8;校准曲线分析表明,通过模型预测的3、6个月的OS和CSS与GSCC患者真实的3、6个月的OS和CSS有较好的重合,两者均靠近理想的45°参考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年龄、SEER分期、手术、放疗和化疗是G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对GSCC患者选择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鳞状细胞 预后 SEER规划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预后分析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坤 赵平武 +2 位作者 白斗 杨雪兰 王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2-1228,共17页
背景与目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其发病率低,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不同病理学类型之间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理学类型腹膜后... 背景与目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其发病率低,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不同病理学类型之间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理学类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别探讨手术、放射、化疗在他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SEER数据库提取1975—2016年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且有完整随访记录的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病例,依据ICD-O-3分为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混合脂肪肉瘤5类,比较不同病理学类型患者间肿瘤特异生存(CSS)和总生存(OS)的差异,并分析患者CSS与O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296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其中,高分化脂肪肉瘤917例,去分化脂肪肉瘤847例,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302例,多形性脂肪肉瘤135例,混合脂肪肉瘤95例。中位随访42个月(IQR:13~90个月)。估算的5年OS分别为高分化脂肪肉瘤74.99%(95%CI=71.65%~78.01%)、去分化脂肪肉瘤42.83%(95%CI=38.87%~46.73%)、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50.13%(95%CI=47.02%~58.86%)、多形性脂肪肉瘤34.69%(95%CI=26.39%~43.11%)、混合脂肪肉瘤57.67%(95%CI=46.43%~67.37%),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4,P<0.0001)。估算的5年CSS分别为高分化脂肪肉瘤87.98%(95%CI=85.23%~90.25%)、去分化脂肪肉瘤57.78%(95%CI=50.46%~61.85%)、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64.99%(95%CI=58.64%~70.62%)、多形性脂肪肉瘤46.02%(95%CI=36.22%~55.25%)、混合脂肪肉瘤67.33%(95%CI=55.71%~76.53%),Log-rank检验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2,P<0.0001)。不同病理学类型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各病理学类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在高分化组脂肪肉瘤患者中,根治性和非根治性手术均能提高OS(根治性:HR=0.42,95%CI=0.19~0.92,P=0.031;非根治性:HR=0.40,95%CI=0.18~0.88,P=0.023)和CSS(根治性:HR=0.32,95%CI=0.16~0.63,P=0.001;非根治性:HR=0.23,95%CI=0.12~0.44,P=0.001);化疗会降低患者的OS(HR=2.29,95%CI=1.54~3.40,P<0.001)和CSS(HR=3.55,95%CI=2.16~5.83,P<0.001)。在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中,根治性和非根治性手术均能提高OS(根治性:HR=0.25,95%CI=0.18~0.35,P<0.001;非根治性:HR=0.34,95%CI=0.24~0.47,P<0.001)和CSS(根治性:HR=0.22,95%CI=0.15~0.33,P<0.001;非根治性:HR=0.31,95%CI=0.21~0.45,P<0.001);放疗能提高CSS(HR=0.75,95%CI=0.57~0.99,P=0.043);化疗会降低OS(HR=1.33,95%CI=1.05~1.69,P=0.018)和CSS(HR=1.64,95%CI=1.24~2.18,P=0.001)。放疗能提高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患者的OS(HR=0.66,95%CI=0.47~0.92,P=0.015)和CSS(HR=0.54,95%CI=0.34~0.84,P=0.007)。结论:年龄是影响不同病理学类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治疗,应以病理学分类为导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是高分化和去分化脂肪肉瘤最佳适应证。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价患者全身情况。在高分化脂肪肉瘤患者中R0切除不是必须的,R1切除或者局部治疗(包括微波、射频等)也能达到提高患者OS和CSS的作用。而对于去分化脂肪肉瘤,则应争取达到R0切除。放疗是黏液样/圆形细胞脂肪肉瘤的最佳适应证,同时也是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在高分化和去分化病理学类型中,化疗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危险因素 预后 SEER规划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对胆囊小细胞癌患者预后价值的SEER数据库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坤 何运胜 +5 位作者 张红梅 黄正红 袁心柱 赵攀 李建波 赵平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7-1005,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胆囊小细胞癌(SCCG)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癌,目前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手术治疗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数据库分析评价探讨手术治疗在SCCG中的价值。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00—2018年期间... 背景与目的:胆囊小细胞癌(SCCG)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癌,目前缺少针对该类患者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手术治疗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数据库分析评价探讨手术治疗在SCCG中的价值。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中2000—2018年期间,经病理确诊的SCC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共纳入116例,依据是否接受手术将患者划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间肿瘤特异生存(CSS)和总生存(OS)的差异,并分析患者CSS与OS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病例的中位年龄64岁(IQR:54~75岁)。其中男35例(30.17%),女81例(69.83%)。手术组63例(54.31%),非手术组53例(45.69%)。中位随访9个月(IQR:3~19.5个月)。手术组63例中,共死亡45例(71.43%),其中肿瘤相关性死亡42例(66.67%)。非手术组53例中,共死亡48例(90.57%),其中肿瘤相关性死亡44例(83.02%)。估算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年OS分别为62.40%和23.70%;估算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年CSS分别为64.81%和26.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χ2=8.53,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情况、放疗、手术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肝转移情况、放疗、手术是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OS(HR=0.54,95%CI=0.33~0.89,P=0.017)和CSS(HR=0.52,95%CI=0.31~0.87,P=0.014)。进一步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分析显示,手术治疗提高年龄60岁以下(HR=0.14,95%CI=0.05~0.38,P<0.001)、女性(HR=0.45,95%CI=0.25~0.81,P=0.008)、未婚(HR=0.41,95%CI=0.17~0.94,P=0.037)、无肝转移(HR=0.16,95%CI=0.04~0.67,P=0.012)、未接受放疗(HR=0.56,95%CI=0.32~0.96,P=0.037)、接受过化疗(HR=0.33,95%CI=0.17~0.63,P<0.001)患者的OS。手术治疗提高年龄60岁以下(HR=0.14,95%CI=0.05~0.38,P<0.001)、女性(HR=0.43,95%CI=0.23~0.80,P=0.008)、未婚(HR=0.31,95%CI=0.12~0.79,P=0.013)、无肝转移(HR=0.13,95%CI=0.02~0.69,P=0.017)、未接受放疗(HR=0.51,95%CI=0.29~0.90,P=0.022)、接受过化疗(HR=0.35,95%CI=0.18~0.67,P=0.002)患者的CSS。结论:手术治疗能提高SCCG患者的OS和CSS。尤其是年龄<60岁、女性、未婚、无肝脏转移、未接受放疗和接受化疗的SCCG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小细胞 外科手术 预后 SEER规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