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伟 陈玉 +3 位作者 仇秋娟 龚华玉 李海畅 杨涛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4,共7页
采用生物活性因子拼接的方法将肟酯引入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中,通过醚化、肟化、酰化,最后酯化合成11个不对称1,5-二取代-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其结构经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采用生物活性因子拼接的方法将肟酯引入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化合物中,通过醚化、肟化、酰化,最后酯化合成11个不对称1,5-二取代-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姜黄素衍生物,其结构经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肟酯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贵州地方稻种黎平杂边禾成熟胚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振 曾晓芳 赵德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2-658,共7页
本研究以黎平杂边禾成熟胚为材料,建立其组培再生体系,并对农杆菌介导黎平杂边禾的遗传转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附加2.0mg/L2,4-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3.3%;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N6+6-B... 本研究以黎平杂边禾成熟胚为材料,建立其组培再生体系,并对农杆菌介导黎平杂边禾的遗传转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N6基本培养基附加2.0mg/L2,4-D,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3.3%;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N6+6-BA3.0mg/L+KT0.5mg/L+NAA0.5mg/L,分化率达93.51%;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侵染用菌液浓度OD600为0.6、侵染时间15min、共培养3d、除草剂草丁膦(PPT)筛选压为3.0mg/L。分子鉴定结果证明获得黎平杂边禾转基因植株,为对其进行定向矮化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平杂边禾 成熟胚 再生体系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贵州地方稻种来拢黄叶突变体yl-1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昭松 曾晓芳 赵德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866,共8页
本研究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黄酸乙脂(EMS)处理贵州禾来拢,从M2代中筛选出一份黄叶突变体yl-1。在贵阳和三亚连续自交5代,其突变性状和各种农艺性状均已稳定。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黄叶突变体yl-1进行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黄酸乙脂(EMS)处理贵州禾来拢,从M2代中筛选出一份黄叶突变体yl-1。在贵阳和三亚连续自交5代,其突变性状和各种农艺性状均已稳定。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黄叶突变体yl-1进行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yl-1孕穗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62.30%、41.07%和75.64%;在强光条件下(12:00-14:00),突变体yl-1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且没有出现"午休现象";突变体yl-1的初始荧光产量(Fo)为野生型的72.50%,最大光合效率(Fv/Fm)比野生型高4.17%,光化学淬灭(qP),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的光化学效率(ΦPSII)分别比野生型高10.61%、36.34%和37.03%,而非光化学淬灭(qN)下降比野生型下降2.38%。结果说明突变体yl-1比野生型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在强光条件下没有"午休现象",而且有更高的光合速率。突变体yl-1不仅可作为标记性状在杂种优势中加以应用,还可以应用到水稻的高光效育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叶突变体 光合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