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食用菌菌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热解液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宇 罗嘉 +3 位作者 齐卫艳 苗霞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7-1460,共4页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wo kinds of secondary biomass,auricularia residue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residue,we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raw material.The pyrolysis of the three kinds of material was als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wo kinds of secondary biomass,auricularia residue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residue,we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raw material.The pyrolysis of the three kinds of material was also performed.Compared with the raw material,the cellulose,hemicellulose,lignin contents of both the mushroom residues decrease significantly,and the content of ash increases.The change of chemical components not only lessens the yield of bio-oil,but also alters the component of bio-oil.The uppermost composition in the bio-oil from the raw material is cyclobutanol,whereas acetic acid or 2,2,6,6-tetramethyl-4-piperdone is dominant in the bio-oil from Auricularia residue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residue respectively.The selectivity of 2,2,6,6-tetramethyl-4-piperdone and 4-methyl-3-penten-2-one in the bio-oil from pleurotus ostreatus residue reached 35.3 % and 33.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二次生物质 热解液化
下载PDF
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清洁生产技术
2
作者 李贤均 陈华 +2 位作者 黎耀忠 李瑞祥 陈骏如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1-162,共2页
介绍了在水/有机两相反应体系中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醛的小试和中试研究,证明了利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剂,以炼油厂尾气提浓的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醛,以纯丙烯,1-丁烯或1-丁烯和2-丁烯混合物为原料合成丁醛和戊醛... 介绍了在水/有机两相反应体系中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制备醛的小试和中试研究,证明了利用水溶性铑-膦络合物催化剂,以炼油厂尾气提浓的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醛,以纯丙烯,1-丁烯或1-丁烯和2-丁烯混合物为原料合成丁醛和戊醛是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路线,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膦络合物 两相催化体系 乙烯 丙烯 丁烯 氢甲酰化反应 丙醛 丁醛 戊醛
下载PDF
手性二胺修饰的镍配合物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朝芬 付海燕 +4 位作者 熊伟 薛芳 林棋 陈华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由手性修饰剂(S,S)D-DPEN(DPEN:1,2一二苯基乙二胺)在反应条件下与NiCl2(PPh3)2原位生成的手性催化剂对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S,S)-DPEN浓度等变化因素对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 本文研究了由手性修饰剂(S,S)D-DPEN(DPEN:1,2一二苯基乙二胺)在反应条件下与NiCl2(PPh3)2原位生成的手性催化剂对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不对称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S,S)-DPEN浓度等变化因素对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氢气压力为8.0MPa,乙醇作溶剂时,苯乙酮加氢产物(R)-苯乙醇的对映选择性达到了77.2%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 NiCl2(PPh3)2 (S S)-DPEN 对称催化加氢 对映选择性
下载PDF
聚苯乙烯的催化裂解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静 杨宇 +1 位作者 周晓东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48-1652,共5页
Fe/Al2O3,Co/Al2O3 and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The catalytic pyrolysis catalyzed by Al2O3 and the above mentioned catalysts as well as the direct pyrolysis of polystyrene(PS)were investi... Fe/Al2O3,Co/Al2O3 and Ni/Al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The catalytic pyrolysis catalyzed by Al2O3 and the above mentioned catalysts as well as the direct pyrolysis of polystyrene(PS)were investigated comparably.Comparing with direct pyrolysis of PS,a high conversion of PS and a high selectivity of styrene monomer(61.5%)could be obtained over Co/Al2O3,furthermore reduced carbon deposition was observed.The selectivity of monomer increased over Fe/Al2O3 and Ni/Al2O3 while the oil yield decreased.The loading of transition metal enhanced the basicity of Al2O3 support,which led to increase of β-chain-breaking and resulted in higher selectivity of styrene monomer(about 60 %)over Fe/Al2O3,Co/Al2O3 and Ni/Al2O3 than that over Al2O3.The three catalysts prevented effectively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of the newly formed monomers in PS py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催化裂解 苯乙烯单体 再聚
下载PDF
Y型分子筛固载(1S,2S)-DPEN-Ru(TPP)2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建红 夏峰 +2 位作者 范彬彬 李瑞丰 陈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0-985,共6页
采用自由配体法将(1S,2S)-DPEN(1,2-diphenyl-1,2-ethylene-diamine)-Ru(TPP)2(TPP=三苯基膦,triphenylphosphine)配合物封装于NaY沸石分子筛超笼中,制备了(1S,2S)-DPEN-Ru(TPP)2/Y主客体材料((1S,2S)-DPEN=1,2-二苯基-1,2-乙二胺)。采... 采用自由配体法将(1S,2S)-DPEN(1,2-diphenyl-1,2-ethylene-diamine)-Ru(TPP)2(TPP=三苯基膦,triphenylphosphine)配合物封装于NaY沸石分子筛超笼中,制备了(1S,2S)-DPEN-Ru(TPP)2/Y主客体材料((1S,2S)-DPEN=1,2-二苯基-1,2-乙二胺)。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粉末X射线衍射(XRD)、紫外光谱(UV-Vis)、氮吸附等物理化学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S,2S)-DPEN-Ru(TPP)2配合物封装于Y型分子筛超笼中保持了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能;作为苯乙酮不对称加氢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苯乙酮的转化率可达100%,(R)-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ee值)可达61.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S 2S)-DPEN-Ru(TPP)2/Y NAY分子筛 不对称加氢 苯乙酮
下载PDF
Ni^(2+)与双甘氨肽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建华 胡常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22-1626,共5页
使用密度泛函的B3PW91方法研究了Ni2+离子与二肽的相互作用,优化了各种可能复合物的三重态、五重态和单重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配合物的基态为三重态,基态复合物基本上是以二肽分子中碳链上的两个O原子和末端N原子形成的二齿或三齿配合物... 使用密度泛函的B3PW91方法研究了Ni2+离子与二肽的相互作用,优化了各种可能复合物的三重态、五重态和单重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配合物的基态为三重态,基态复合物基本上是以二肽分子中碳链上的两个O原子和末端N原子形成的二齿或三齿配合物.在气相中基态的最稳定复合物构型为三配位的3I,而在溶液中为两性离子配合物3VIII.在配合过程中,静电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三重态的配位过程中配体的电子主要转移到空3d轨道和4s4p上而五重态中配体的电子主要转移到单占据d轨道上,导致自旋密度转移到配体上去.溶剂化过程中,溶剂与溶质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甘氨肽 镍(II)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效应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杂质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棋 娄本勇 +3 位作者 陈毅挺 蒋维东 陈华 李贤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无卤化物路线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bmim][p-CH3C6H4SO3]),并作为水溶性铑膦络合物Rh-TPPTS(TPPTS为三(间-磺酸钠盐苯基)膦)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溶剂,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杂质来模拟反应,研究了离子液体... 利用无卤化物路线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bmim][p-CH3C6H4SO3]),并作为水溶性铑膦络合物Rh-TPPTS(TPPTS为三(间-磺酸钠盐苯基)膦)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溶剂,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杂质来模拟反应,研究了离子液体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存在的杂质对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卤化物杂质引起催化体系的反应活性和总醛(包括庚醛和2-甲基己醛)的选择性大幅度下降;对甲苯磺酸杂质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不大,能很好地抑制1-己烯的加氢副反应,但加剧了1-己烯的异构化副反应,导致总醛的选择性降低;当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35%时,水对反应没有明显影响,只有当水的体积分数超过35%时,催化活性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杂质 1-己烯 氢甲酰化 卤化物 对甲苯磺酸
下载PDF
FeCH2+H2→Fe+CH4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五重态和三重态的Fe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三重态和五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2)FeCH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16.6(五重态)和20.3kJ/mol(三重态);第二步是H2的加成形成HFeCH3中间体,第三步是CH4的消除反应.其中CH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H-H键的活化在五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五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300.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H2 H2 CH4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膦配体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霞 付海燕 +3 位作者 袁茂林 黎耀忠 陈华 李贤均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8-552,共5页
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水溶性膦配体:三(4 甲氧基3 磺酸钠苯基)膦(简称:4 MOTPPTS)和三(2 甲氧基3 磺酸钠苯基)膦(简称:2 MOTPPTS).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以RhCl(CO)(TPPTS)2为催化剂前体,考察了4 MOTPPTS和2 MOTPPTS作为配体时,膦/铑... 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水溶性膦配体:三(4 甲氧基3 磺酸钠苯基)膦(简称:4 MOTPPTS)和三(2 甲氧基3 磺酸钠苯基)膦(简称:2 MOTPPTS).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以RhCl(CO)(TPPTS)2为催化剂前体,考察了4 MOTPPTS和2 MOTPPTS作为配体时,膦/铑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压力变化对1 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三(3 磺酸钠苯基)膦(简称TPPTS)相比,在苯环上引入甲氧基后,其供电特性使催化剂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活性和生成醛的选择性不利,而邻位甲氧基的引入所造成的空间位阻,使2 MOTPPTS表现出较4 MOTPPTS更低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与相应的油溶性膦配体相比,对生成醛的选择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有机两相体系 水溶性膦配体 烯烃氢甲酰化 1-十二烯
下载PDF
对烷氧苯基二苯基膦的合成及其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诚 袁茂林 +2 位作者 付海燕 陈华 李贤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合成了4种不同链长的对烷氧苯基二苯基膦,研究了其与Rh(CO)2(acac)原位形成的催化剂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膦/铑比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铑浓度为1.2×10-3mo1/L,膦/铑比为20,100... 合成了4种不同链长的对烷氧苯基二苯基膦,研究了其与Rh(CO)2(acac)原位形成的催化剂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膦/铑比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铑浓度为1.2×10-3mo1/L,膦/铑比为20,100℃,2.0 MPa的条件下,1-癸烯转化率可达89%以上,生成醛的正/异比达到3.8,并且随着膦配体中烷氧基碳链的增长,生成醛的正/异比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烷氧苯基二苯基膦 氢甲酰化反应 1-癸烯 膦配合物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膦配体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11
作者 王霞 付海燕 +3 位作者 袁茂林 黎耀忠 陈华 李贤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44-946,共3页
合成了两种水溶性膦配体:三(4-甲氧基-3-磺酸钠苯基)膦(简称4-MOTPPTS)和三(2-甲氧基-3-磺酸钠苯基)膦(简称2-MOTPPTS).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以RhCl(CO)(TPPTS)2[TPPTS:P(m-C6H4SO3Na)3]为催化剂前体,考察了4-MOTPPTS和2-MOTPPTS作为配... 合成了两种水溶性膦配体:三(4-甲氧基-3-磺酸钠苯基)膦(简称4-MOTPPTS)和三(2-甲氧基-3-磺酸钠苯基)膦(简称2-MOTPPTS).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以RhCl(CO)(TPPTS)2[TPPTS:P(m-C6H4SO3Na)3]为催化剂前体,考察了4-MOTPPTS和2-MOTPPTS作为配体时,膦/铑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压力变化对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氧基的存在使催化剂对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下降,生成醛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有机两相体系 水溶性膦配体 烯烃氢甲酰化 1-十二烯
下载PDF
水-有机两相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变化对催化性能影响
12
作者 付海燕 李敏 +4 位作者 林棋 王霞 杨朝芬 陈华 李贤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69-1570,共2页
在RhCl(CO)(TPPTS)2-TPPTS(三苯基膦三磺酸钠盐)催化的水-有机两相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以双长链表面活性剂C16H33CnH2n+11N(CH3)2Br(n=2,4,8,12,16)和C22H45CmH2m+1N(CH3)2Br(m=2,4,8,12,16)为模型物,考察了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对催化性... 在RhCl(CO)(TPPTS)2-TPPTS(三苯基膦三磺酸钠盐)催化的水-有机两相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以双长链表面活性剂C16H33CnH2n+11N(CH3)2Br(n=2,4,8,12,16)和C22H45CmH2m+1N(CH3)2Br(m=2,4,8,12,16)为模型物,考察了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下,固定一条疏水长链的链长不变,随着另外一条疏水长链碳数的增加,催化性能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碳链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可形成不同的分子聚集体结构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十二碳烯 氢甲酰化反应 分子聚集体
下载PDF
硅胶固载Ru(Ⅱ)Cl_2(PPh_3)_3催化苯乙酮不对称加氢
13
作者 刘建红 范彬彬 +2 位作者 郭永 李瑞丰 陈华 《工业催化》 CAS 2010年第12期6-12,共7页
通过共价键联的方法将RuCl_2(PPh_3)_3配合物固载于手性二胺修饰的硅胶表面,制备了多相不对称加氢催化剂。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Vis)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Cl_2(PPh_3)_3配... 通过共价键联的方法将RuCl_2(PPh_3)_3配合物固载于手性二胺修饰的硅胶表面,制备了多相不对称加氢催化剂。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Vis)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Cl_2(PPh_3)_3配合物固载于硅胶表面保持了原有的结构性能。在苯乙酮不对称加氢反应中,不同手性二胺对催化反应具有明显的影响,(1S,2S)-1,2-二苯基乙二胺的手性诱导能力强于其他二胺,优化条件下,苯乙酮转化率达100%,(R)-苯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达50%,固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多相手性催化剂 RuCl2(PPh3)3 硅胶 不对称加氢 苯乙酮 固载
下载PDF
钼钒磷杂多酸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进 唐英 +2 位作者 罗茜 简敏 胡常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35-940,共6页
Three heteropoly acid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V and Mo have been prepared by multi-step method. The methed was simple, economic in raw materials’ cost, and with relatively higher yield. ICP, TGA, Potentiomet... Three heteropoly acids contain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V and Mo have been prepared by multi-step method. The methed was simple, economic in raw materials’ cost, and with relatively higher yield. ICP, TGA,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s, Infrared, XRD and 51V NMR characteriz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unds synthesized in present work had Keggin structur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heteropoly acids obtained for the direct hydroxylation of benzene to phenol was also investigated, 26% phenol yield with more than 90% selectivity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钒磷杂多酸 合成 催化性能 催化剂
下载PDF
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代举 李圣峰 +1 位作者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进行研究,得到了反应气氛、热解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对共热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毛竹与聚丙烯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两者共热解时的液体收率和产物分布均与两者单独热解... 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进行研究,得到了反应气氛、热解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对共热解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毛竹与聚丙烯在热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两者共热解时的液体收率和产物分布均与两者单独热解时不同,油相液体产物的辛烷值随毛竹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聚丙烯和毛竹的最佳配比下,两者共热解的协同作用最明显,不仅原料的转化率最大,而且所得液体产物的收率最高,H2气氛较之N2气氛更有利于油相产物的生成和毛竹中木质素成分的热解。本文条件下,获得最佳油相液体收率的条件为,聚丙烯/毛竹配比8∶2,热解温度520℃,反应时间4h,H2气氛,油相液体收率达53.9wt.%,辛烷值为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共热解 辛烷值(RON)
下载PDF
含咪唑基的铜配合物催化蔗糖水解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平 孟祥光 +3 位作者 杜娟 李建梅 曾伟鹏 胡常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1-137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含双咪唑功能团的铜配合物,研究了双咪唑、组氨酸以及咪唑-丙氨酸铜配合物在较温和条件下(70℃,pH=7.0)的Tris(三羟基氨基甲烷)-H+缓冲溶液中对蔗糖水解的催化作用。研究了金属铜离子、咪唑、氨基酸3类功能团的组分配比以及... 合成了一种含双咪唑功能团的铜配合物,研究了双咪唑、组氨酸以及咪唑-丙氨酸铜配合物在较温和条件下(70℃,pH=7.0)的Tris(三羟基氨基甲烷)-H+缓冲溶液中对蔗糖水解的催化作用。研究了金属铜离子、咪唑、氨基酸3类功能团的组分配比以及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氨基酸与铜离子在物质的量的配比为1∶1∶1时,催化效果最好;pH=7.0的中性溶液中,组氨酸铜配合物在70℃反应6h后蔗糖的水解率可达80%以上。该论文也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3种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阳离子CTAB胶束对催化反应起到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铜配合物 蔗糖 胶束 纤维素
下载PDF
Al-MCM-48中Al含量对高密度聚乙烯催化裂解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大鹏 杨宇 +2 位作者 刘文武 燕鸿鹏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4-1008,共5页
本文用常温合成方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8,并研究了硅铝比不同对Al-MCM-48催化裂解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影响。发现Al-MCM-48存在的催化裂解可以提高HDPE的转化率和液体收率;硅铝比的变化对转化率和液体收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转化... 本文用常温合成方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8,并研究了硅铝比不同对Al-MCM-48催化裂解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影响。发现Al-MCM-48存在的催化裂解可以提高HDPE的转化率和液体收率;硅铝比的变化对转化率和液体收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转化率和液体收率随硅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当硅铝比达到100时达最大值,然后液体收率和转化率开始逐步下降;液体产物中的烯烃的含量随硅铝比的增加而增加;重复实验表明Al-MCM-48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结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Al-MCM48 裂解 硅铝比
下载PDF
Co-Ni/γ-Al2O3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共活化同时制取乙烯和合成气研究
18
作者 张海丽 吴晶晶 +1 位作者 梅大江 胡常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3-265,共3页
采用微反-色谱法和TPR技术研究了负载型Co-Ni/γ-Al2O3系列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共活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并对其表面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另外还考察了催化剂上Co/Ni质量比、催化剂的活化程序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 采用微反-色谱法和TPR技术研究了负载型Co-Ni/γ-Al2O3系列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共活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并对其表面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另外还考察了催化剂上Co/Ni质量比、催化剂的活化程序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过800~850℃煅烧后,由于与载体发生了固相反应而生成了铝酸盐,使得C5N5和C7N3两个催化剂C2烃选择性和收率得到较大的提高,而催化剂C9N1上C2烃选择性和甲烷转化率都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γ-Al2O3 甲烷与二氧化碳共活化 铝酸盐 乙烯 合成气
下载PDF
钒取代对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氧化性能的影响——DFT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金月 傅小红 +1 位作者 王健 胡常伟 《中国科学(B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83-1592,共10页
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HPA)簇合物[XM12O40]^n-(X=Si,P;M=Mo,W)的氧化还原性能主要取决于构成其外围结构的金属氧笼{M12O36},它就如同一个“仓库”,电子和质子的转移和跃迂主要发生在该笼上.改变金属氧笼M(如进行钒V取代)... 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HPA)簇合物[XM12O40]^n-(X=Si,P;M=Mo,W)的氧化还原性能主要取决于构成其外围结构的金属氧笼{M12O36},它就如同一个“仓库”,电子和质子的转移和跃迂主要发生在该笼上.改变金属氧笼M(如进行钒V取代)以及中心杂原子X的组成,可以实现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对。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能进行调控的目的.本文结合实验研究,对最近该类杂多阴离子簇合物的金属笼上发生钒取代前后的氧化性能所作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理论模拟和计算表明,当电负性较小的V取代Keggin金属氧笼上的M后,所形成物种的氧化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首次建立了钒取代的α-Keggin型HPA[PMo12-nVnO40]^(n+3)-(n=1—3)的微观结构与其基于单个钒的催化氧化能力之间的线性关系.最新理论分析显示,该关系不仅适用于苯的氧化羟基化反应,而且也适用于异丁酸的氧化脱氢,金刚烷的硝化等反应.该构性关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理解和阐释该类钒取代型的杂多阴离子簇合物参与的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催化体系的选取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α—Keggin型 杂多阴离子 钒取代 氧化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钒取代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PVnMo(12-n)O(40)]^(3+n)^-(n=1~3)氧化性能的DFT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月 王健 +1 位作者 胡常伟 肖慎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9-1194,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DFT-DVM)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将不同个数V取代的α-Keggin型磷钼杂多阴离子簇合物以及它们的各个异构体区分开来,探讨了V的取代效应对所形成物种[PVnMo12-nO40](3+n)-(n=1~3)的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DFT-DVM)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将不同个数V取代的α-Keggin型磷钼杂多阴离子簇合物以及它们的各个异构体区分开来,探讨了V的取代效应对所形成物种[PVnMo12-nO40](3+n)-(n=1~3)的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单钒取代的簇阴离子的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二钒取代的物种,三钒取代的物种活性最低.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得的还原电势进行关联后发现,这些杂多阴离子簇合物的费米能级(Ef)与其第一还原电势(ERP)之间呈现反比变化,随着V取代个数n的增加,簇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逐渐增大,Ef值也随之增大,而相应物种的ERP却逐渐减小.进一步对含钨杂多阴离子簇合物[XW12O40]n-(X=CoII,FeIII,SiIV,PV)的计算分析证实,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此基础上推测了杂多阴离子新物种[SW12O40]2-的存在,并预测了其可能具有的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阴离子 α-Keggin型 钒取代效应 氧化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