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脂肪CT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韦洁治 《大医生》 2023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脂肪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8例)和重度组(30... 目的 探讨腹部脂肪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8例)和重度组(30例),另选取同期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腹部脂肪CT检查参数、炎症指标,分析腹部脂肪CT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组、轻度组研究对象内脏脂肪面积(VFA)、总脂肪面积(TFA)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3组研究对象皮下脂肪面积(SFA)、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轻度组研究对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FA、TFA、TNF-α、IL-6及hs-CRP水平可用于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645、0.715、0.745、0.801(P<0.05)。结论 腹部脂肪CT中的VFA、TFA能够用于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临床检测指标评估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脂肪CT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情 炎症指标
下载PDF
急危重患者CT室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小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在CT室检查时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8-01~2010-01收治的124例行CT检查的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顺利完成CT检查,并安全护送至相关科室。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能缩...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在CT室检查时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8-01~2010-01收治的124例行CT检查的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顺利完成CT检查,并安全护送至相关科室。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能缩短抢救时间,为后面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患者 CT室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度造影剂渗漏5例护理体会
3
作者 罗小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使用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冰块冷敷,患肢抬高,制动,24 h后用50%硫酸镁热敷,用红外线照射。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除1例... 目的探讨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使用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冰块冷敷,患肢抬高,制动,24 h后用50%硫酸镁热敷,用红外线照射。同时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除1例不能完成扫描检查外,其余4例患者都能经过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扫描检查,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对重度造影剂渗漏患者用50%硫酸镁+2%利多卡因+冰块冷热敷,同时用红外线照射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渗漏 重度 护理体会
下载PDF
转移疗法在2~7岁小儿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小东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134-2134,共1页
目的:探索转移疗法在小儿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精致玩具、音乐盒等小儿喜爱的物品来转移小儿的注意力,以取得配合,提高CT扫描的成功率。结果:扫描成功率达到90%。结论:采用心理诱导、转移疗法、合理的引导,可以减少镇静剂... 目的:探索转移疗法在小儿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精致玩具、音乐盒等小儿喜爱的物品来转移小儿的注意力,以取得配合,提高CT扫描的成功率。结果:扫描成功率达到90%。结论:采用心理诱导、转移疗法、合理的引导,可以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提高小儿头颅CT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疗法 小儿 头颅CT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小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讨论改良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门诊注射室肌注苄星青霉素4次以上的患者8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即首次及第3次采用传统肌注方法"三快"法。第2次及第4次采用改良的注射方法。同时,选择2名经验丰... 目的:讨论改良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门诊注射室肌注苄星青霉素4次以上的患者8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即首次及第3次采用传统肌注方法"三快"法。第2次及第4次采用改良的注射方法。同时,选择2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为操作者。结果:改良的注射法1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肌注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结论:改良的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能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注射方法 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