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半月板成形术与修补缝合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方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对比半月板成形术与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关节镜手术的6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其手术方案分为成形术组(n=32,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和修补缝合术组(n=30,关节... 目的:对比半月板成形术与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关节镜手术的6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其手术方案分为成形术组(n=32,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和修补缝合术组(n=30,关节镜半月板修补缝合术)。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膝关节疼痛指数(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等评价手术前、术后3 m和6 m的膝关节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93.75%vs 90.00%,P>0.05);修补缝合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成形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P均<0.05),且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KSS及ROM均有明显增高趋势(P均<0.05),且成形术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修补缝合术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半月板缝合修补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相当;应用成形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成形术 半月板修补缝合术 效果对比
下载PDF
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维全 郑炎 喻学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的优点。[方法]本组16例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按AO分类,C1型3例,C2型9例,C3型4例,均采用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骨折全部愈合。...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的优点。[方法]本组16例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按AO分类,C1型3例,C2型9例,C3型4例,均采用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骨折全部愈合。术后2周即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按Noyes的评分标准,优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81.31%。[结论]选择股骨远端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型骨折,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
下载PDF
开放椎板开窗术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包祥成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比较开放椎板开窗术(OD)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LID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D组31例和MED组26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开放椎板开窗术(OD)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LIDP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D组31例和MED组26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OD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OD组(P<0.01)。根据Nakia判定标准,OD组优20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7.1%;MED组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D与MED治疗LIDP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放椎板开窗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骨阻挡术
4
作者 喻学军 陈东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833-83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腓骨肌健滑脱症 外踝骨阻挡术 手术方法 随访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及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炎 杨维全 张超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36例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个月。结果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至创面修复完整时...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软组织大面积损伤慢性创面36例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术后均随访1个月。结果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至创面修复完整时间较创面换药治疗缩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6-8d,能有效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软组织损伤 慢性创面
下载PDF
骶管内囊肿9例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84-85,共2页
目的骶管囊肿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间经手术治疗的9例骶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型骶管囊肿4例,神经根型囊肿5例。结果术后2例腰骶部钝痛、会阴部麻木患者明显减轻;3例会阴部烧灼感3完... 目的骶管囊肿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间经手术治疗的9例骶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型骶管囊肿4例,神经根型囊肿5例。结果术后2例腰骶部钝痛、会阴部麻木患者明显减轻;3例会阴部烧灼感3完全缓解;2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1例缓解,1例减轻;2例下肢放射痛并间歇性跛行患者1例减轻,1例改善不明显。1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消失,无感染病例出现。囊液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脑脊液,囊壁病理检查为纤维结缔组织。结论有明确症状的骶管内囊肿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临床应严格适应证选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内囊肿 MRI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经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完全复位26例,不完全复位6例,未达完全复位者均为Ⅱ度滑脱患...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经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完全复位26例,不完全复位6例,未达完全复位者均为Ⅱ度滑脱患者,残留滑脱≤Ⅰ度;融合率96.9%;优11例,良12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71.8%。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确切,术中对滑脱椎体不必强求解剖复位,是否应用椎间融合器依滑脱严重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后路椎间融合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包祥成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膝关节功能的近期随访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43例(对照组)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43例(治疗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膝关节功能的近期随访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43例(对照组)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43例(治疗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对2组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全部患者出院后均予以12个月的随访,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93.0%vs76.7%)及随访1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6.0%vs 67.4%)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骨折复位效果及近期膝关节功能较传统切开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福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在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损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87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为对象,46例采用改良的双侧钢板治疗,41例以单侧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疗效。结果本次研究的8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双钢板组患者中44例...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在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损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87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为对象,46例采用改良的双侧钢板治疗,41例以单侧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疗效。结果本次研究的8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双钢板组患者中44例的疗效评级为优良,比例为95.65%,单侧钢板组评为优良的患者31例,比例为75.61%,双侧组比单侧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以改良的双侧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的复杂骨折伤,疗效显著,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双钢板法 疗效
下载PDF
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鹏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2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罗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17例行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无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n=39)...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罗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17例行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无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n=39)和非感染组(n=178),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SSI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长>3 h、合并糖尿病、有内固定置入、有异体输血、住院时间≥10d、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年龄>60岁、手术时长>3 h、合并糖尿病、异体输血、置入内固定、住院时间≥10 d、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为患者术后早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手术时长>3 h、合并糖尿病、异体输血、置入内固定、住院时间≥10 d、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为早期SSI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术后应予以相关措施并密切关注其状况,降低早期S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超 李贵星 +3 位作者 包祥成 杨维全 喻学军 郑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0-40,共1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对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病例,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满意率达9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对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病例,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满意率达91.3%。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粉碎及移位是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恰当的手术入路方式、术中良好的解剖复位、牢固的双钢板内固定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手术入路 双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皮大军 王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2例,双侧踝关节骨折时采用内踝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外踝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行前后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损伤不稳者,行下胫腓关节固定术...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2例,双侧踝关节骨折时采用内踝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外踝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行前后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损伤不稳者,行下胫腓关节固定术,对胫骨关节面粉碎者,固定大的骨折块,恢复胫骨长度和关节面解剖,必要时行植骨术。结果随访6~36月,平均12.6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踝关节评定标准,从疼痛程度(40分)、踝关节功能(50分)和骨折力线(10分)方面进行评定。本组优56例,良18例,优良率为90.2%。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骨折良好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获得满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贵星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及手术组,各25例,应用Kienst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掌侧型Bart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及手术组,各25例,应用Kienst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疗法治疗掌侧型Barton骨折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型BARTO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15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杨维全 张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2449-245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椎管狭窄/外科学 再手术
下载PDF
远端开放性胫腓骨折诊疗方法研究
15
作者 包祥成 《中外医疗》 2012年第8期80-80,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82例,术后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踝关节功能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组骨折愈合并发症4例,踝关... 目的探讨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82例,术后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踝关节功能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组骨折愈合并发症4例,踝关节功能优26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组各种并发症20例。结论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和采用分期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可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和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应用RF系统治疗腰椎骨脱症32例疗效观察
16
作者 郑炎 喻学军 +2 位作者 张超 袁福成 李贵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应用RF系统提拉撑开复位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采用RF椎弓根系统在C臂下,通过机械拉、撑力使滑脱椎体进行复位,以恢复脊椎序列正常.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年,平均16个月,30例完全复位,复位率94%.术后30例患者肢体疼痛症状消失,2例... 目的:应用RF系统提拉撑开复位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采用RF椎弓根系统在C臂下,通过机械拉、撑力使滑脱椎体进行复位,以恢复脊椎序列正常.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年,平均16个月,30例完全复位,复位率94%.术后30例患者肢体疼痛症状消失,2例Ⅲ度滑脱患者术后对症处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RF作为脊柱短节段内固定系统,设计简便合理,操作技术易于掌握.使用钛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不影响后期CT,MRI的检查.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RF系统复位良好,固定可靠,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腰椎骨脱症 内固定 RF椎弓根系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体会
17
作者 张超 杨维全 +1 位作者 喻学军 郑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应用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医源性神经损伤,无... 目的:总结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的相关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应用S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医源性神经损伤,无感染病例.结论:SF内固定系统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使伤椎撑开复位、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内固定系统 手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改良的指神经阻滞麻醉300例体会
18
作者 杨维全 张桂芳 李玲 《中原医刊》 1996年第12期24-25,共2页
改良的指神经阻滞麻醉300例体会杨维全,张桂芳,李玲传统的指神经阻滞麻醉法教科书及文献上早已介绍,为弥补传统的指神经麻醉法之不足,寻找一种确实可靠而又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作者设计并采用了改良的指神经阻滞麻醉法处理手指... 改良的指神经阻滞麻醉300例体会杨维全,张桂芳,李玲传统的指神经阻滞麻醉法教科书及文献上早已介绍,为弥补传统的指神经麻醉法之不足,寻找一种确实可靠而又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作者设计并采用了改良的指神经阻滞麻醉法处理手指外伤30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外伤 指神经 阻滞麻醉
下载PDF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19
作者 袁福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9期120-120,12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病症的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135例伤患,对其实施研究,以人工的肱骨头置换术为其中63例伤患进行手术治疗,为置换组,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另外72例伤患实施治疗,为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患者骨折部位的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病症的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135例伤患,对其实施研究,以人工的肱骨头置换术为其中63例伤患进行手术治疗,为置换组,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另外72例伤患实施治疗,为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置换组58例优良,内固定组64例优良,优良率分别为92.06%、88.89%,两组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发生复杂性的肱骨近端骨折之后,采用人工置换或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包祥成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7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前进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及跟骨冠状面和水平CT检查,其中Bohler角为10.98°±6.15°,Gissane角为78.7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7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前进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及跟骨冠状面和水平CT检查,其中Bohler角为10.98°±6.15°,Gissane角为78.71°±13.72°,跟骨高度为(32.8±7.1)mm。并在骨折后8~17 d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全部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结果 79足中优41足,良30足,可8足,优良率为89.9%。64例患者术后Bohler角为29.45°±9.67°,Gissane角为133.46°±21.02°,跟骨高度为(41.3±4.1)mm,显著高于术前的以上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予以经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恢复跟骨的整体外形及长、宽、高等参数,重建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使其稳定性得到保证,能够早期进行活动,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