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直觉的证据地位——认知科学是否有一席之地 被引量:5
1
作者 阿尔文.戈德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20世纪中叶的心理学研究降低了目击证言证据的分量和强度,实验哲学家通过在受控制的环境系统中测试受访者,同样找到了质疑直觉状态作为可靠证据来源的理由,而一些传统主义者却否认认知科学能够质疑哲学直觉判断的可靠性。我们不应该急... 20世纪中叶的心理学研究降低了目击证言证据的分量和强度,实验哲学家通过在受控制的环境系统中测试受访者,同样找到了质疑直觉状态作为可靠证据来源的理由,而一些传统主义者却否认认知科学能够质疑哲学直觉判断的可靠性。我们不应该急于对哲学直觉的错误成分做出最终的判断。一方面,在个人认知的分类形成过程中,还有许多研究需要去实施;另一方面,根据孔多赛的"陪审团定理",一旦我们意识到哲学需要利用群体共同发生的直觉,那么就可以大幅提高直觉方法在哲学上的证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 认知科学 证据
下载PDF
完好之知:信念作为一种“表现”的规范性
2
作者 尔尼.索飒 米建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
适切的信念,动物性的知识,比起不适切但成功达到目标的真信念还要来得好。适切地注意到的适切信念,反省性的知识,比起只是适切的信念或者动物性的知识还要来得好,尤其是当这个反省性的知识有助于引导第一层次的信念,而使它成为适切的。... 适切的信念,动物性的知识,比起不适切但成功达到目标的真信念还要来得好。适切地注意到的适切信念,反省性的知识,比起只是适切的信念或者动物性的知识还要来得好,尤其是当这个反省性的知识有助于引导第一层次的信念,而使它成为适切的。如此一来,这个信念便是完全适切的,并且这个主体具有完好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 完好之知 知识论 适切的信念 真信念
下载PDF
现象证据与事实证据
3
作者 苏珊娜.舍伦伯格 李大强 刘冠帅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2期130-140,199,共12页
知觉指引我们的行为,也给予我们关于周遭世界的证据;幻觉和错觉则会误导我们,它们会促使我们以并不与我们身边世界相契合的方式来误行,也会误导我们形成关于世界的错误信念。"能力观点"给证据提供了一种公平对待这两个事实的... 知觉指引我们的行为,也给予我们关于周遭世界的证据;幻觉和错觉则会误导我们,它们会促使我们以并不与我们身边世界相契合的方式来误行,也会误导我们形成关于世界的错误信念。"能力观点"给证据提供了一种公平对待这两个事实的解释。它展示出为何幻觉和错觉会误导我们并促使我们误行。它进一步展示出了为何产生知觉而不是错觉的时候,我们才处于一个更好的认识位置上。"能力观点",即一种认为知觉经验因为应用在知觉过程中的知觉能力所具有的认知和形而上学的优先性,而具有认知力的观点。通过将经验的认知力奠基于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结构的事实,能力观点并不只是一个外在主义的观点,而更多地是一个带有知觉经验认识论的自然主义观点。所以它是一个可靠论的外在主义和自然主义替代物。讨论这个观点的影响,既是为了给信念以辩护,给心智状态以认知透明,也是为了给那些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证据 事实证据 知觉 能力 辩护 认知透明
下载PDF
作为行动的知识
4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知识和判断是意向性行动的形式。一个判断是一个企图,这就是那种意向性行动的形式。然而,知道P就是去判断p,并实现该判断所固有的目的,即适切地断定的目的。适切地断定就是达到以某种方式展示一个人的相关胜任力的断定所带来的成功。如... 知识和判断是意向性行动的形式。一个判断是一个企图,这就是那种意向性行动的形式。然而,知道P就是去判断p,并实现该判断所固有的目的,即适切地断定的目的。适切地断定就是达到以某种方式展示一个人的相关胜任力的断定所带来的成功。如果一个人做判断,那么他必须瞄准那个目标:一个人必须真势地断定——也就是说,致力于真或正确性——并且我们必须也致力于这个企图适切的成功。一个人必须致力于通过他的相关认知胜任力的某种展示来确保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判断 意向性行动 适切 胜任力
下载PDF
消除主义、读心术与实验哲学:访斯蒂芬·斯蒂奇教授
5
作者 斯蒂芬·斯蒂奇 郑伟平 方玄子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16,共7页
斯蒂芬·斯蒂奇(Stephen Stich)教授是美国人文与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罗格斯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讲席教授,是美国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2018年12月份,斯蒂奇教授受邀访问了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过相关学术活动... 斯蒂芬·斯蒂奇(Stephen Stich)教授是美国人文与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罗格斯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讲席教授,是美国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2018年12月份,斯蒂奇教授受邀访问了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过相关学术活动,他与中国哲学家们交流了彼此的哲学理念与研究成果。受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知识论专业委员会的委托,我们在厦门大学对其进行了专访,希望借此让读者进一步理解其富有影响的心灵哲学、知识论与实验哲学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主义 心灵哲学 知识论 实验哲学
原文传递
实验哲学和哲学直觉
6
作者 欧内斯特·索萨 刘冠帅(译) 李大强(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380-392,共13页
本文讨论的话题是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运动的实验哲学及它对于直觉在哲学中的价值的影响。这篇文章首先探寻了这一运动如何可能对哲学更普遍地产生影响,以及它如何可能发展得有新意与前景。而后本文转而讨论这一运动反复宣称自己已实现的... 本文讨论的话题是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运动的实验哲学及它对于直觉在哲学中的价值的影响。这篇文章首先探寻了这一运动如何可能对哲学更普遍地产生影响,以及它如何可能发展得有新意与前景。而后本文转而讨论这一运动反复宣称自己已实现的一个成就——使那些在哲学中被运用的扶手椅直觉名誉扫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哲学 直觉 决疑论 规范性 德性 能力
原文传递
道德哲学家能向刑法学家学到什么? 被引量:1
7
作者 道格拉斯·胡萨克 高山林(译)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7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有一小部分学者,他们既会读法学评论(law review),也会看哲学期刊(philosophy journal),我就属于这部分人。可以说,本人对刑法理论和道德哲学同样熟悉。因此我认为自己颇有资格来评论一下,其中一门学科能从另一门身上学到些什么。我所... 有一小部分学者,他们既会读法学评论(law review),也会看哲学期刊(philosophy journal),我就属于这部分人。可以说,本人对刑法理论和道德哲学同样熟悉。因此我认为自己颇有资格来评论一下,其中一门学科能从另一门身上学到些什么。我所仰慕并效仿的刑法学家,他们所采用的论证思路(argumentation),与道德哲学家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效仿 论证 哲学家 法律 理论 评论家 评论
原文传递
一个“自然化”形而上学的程序及其在事件存在论上的应用
8
作者 阿尔文·戈德曼 王佳鑫(译) 李大强(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410-433,共24页
形而上学,至少就它始于并终将'超越'我们的朴素世界观这一点而言,需要认知科学,因为在做出判断和掌握概念时所发生的超出了通过内省可知的范围。就事件的个体化问题而言,主要存在着统一论和多重论两种观点。但认知科学提供的证... 形而上学,至少就它始于并终将'超越'我们的朴素世界观这一点而言,需要认知科学,因为在做出判断和掌握概念时所发生的超出了通过内省可知的范围。就事件的个体化问题而言,主要存在着统一论和多重论两种观点。但认知科学提供的证据表明,这场争论的两派是在对两类不同的心理呈现——时空系统中的事件呈现以及基于种类的系统中的事件呈现——的所指对象进行理论化。我们应该摒弃统一论和多重论的原初假设,即两种观点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相反,我们应该得出结论:二者都是正确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容许事件的两个形而上学范畴。这就是认知科学在形而上学建构中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认知科学 精神科学 事件存在论
原文传递
本体实在论
9
作者 西奥多·赛德 卢耀俊(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473-513,共41页
关于桌子这样的由若干部分所构成的复合物体,本体论哲学家之间有一场大争论。一派持日常观点,认为复合物体存在;另一派认为,只有基本的构成单位存在,而复合物体不存在。减缩主义者则认为这场争论本身就有问题。西奥多(泰德)·赛德表... 关于桌子这样的由若干部分所构成的复合物体,本体论哲学家之间有一场大争论。一派持日常观点,认为复合物体存在;另一派认为,只有基本的构成单位存在,而复合物体不存在。减缩主义者则认为这场争论本身就有问题。西奥多(泰德)·赛德表明,减缩主义的若干论题都基于伊莱·赫实所主张的'量词多义',即存在量词有若干同样好的意义。在本文中,赛德辩护本体实在论,对减缩主义作出了批评。赛德首先论证,我们应该相信现实世界有客观结构。赛德进一步论证,量化结构是世界客观结构的一部分。具体地,本体论争论中的双方所使用的存在量词有一个最好的意义,这个量词意义有更强的(大卫·刘易斯所说的)'自然性'。根据这个量词意义,减缩主义的诸多论题都不成立。最后赛德总结,本体实在论之外的其他进路终究还是关于世界结构的方案,任何一个形而上学理论都必须选择一组根本概念来描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本体实在论 量词多义 客观结构 自然性
原文传递
认知科学与形而上学:揭穿过程中的搭档
10
作者 乔纳森·谢弗 刘金山(译)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434-472,共39页
戈德曼认为,认知科学通过揭穿计划而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本文认为,第一,认知科学不是特别地只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是普遍地与任何运用直觉的理智探究相关;第二,在揭穿计划中,形而上学本身与认知科学一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揭穿计划的一... 戈德曼认为,认知科学通过揭穿计划而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本文认为,第一,认知科学不是特别地只与形而上学相关,而是普遍地与任何运用直觉的理智探究相关;第二,在揭穿计划中,形而上学本身与认知科学一道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揭穿计划的一个关键部分是选择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揭穿,而选择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揭穿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评估这个直觉是否与实在相符合,这种评估是形而上学的评估。因此,在更广泛的揭穿计划中,认知科学和形而上学是一对搭档。与'认知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相关性'这个戈德曼的用语相比,'认知科学和形而上学与更宽泛的揭穿直觉之计划的联合相关性'这个表述更不易产生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形而上学 直觉 揭穿计划
原文传递
知识与默认
11
作者 欧内斯特·索萨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我们将为德性知识论引入一种独特的默认假设(default assumptions)概念,后者一般地构成了胜任力。一个默认假设就是一个特定背景条件获得的假设,即(a)是一种相应的SSS胜任力处于适当位置所必需的,但是(b)允许不安全地处于适当位置,而且... 我们将为德性知识论引入一种独特的默认假设(default assumptions)概念,后者一般地构成了胜任力。一个默认假设就是一个特定背景条件获得的假设,即(a)是一种相应的SSS胜任力处于适当位置所必需的,但是(b)允许不安全地处于适当位置,而且不为行动者所知。因此,行动者可能要冒一个背景条件失败的风险,以及紧接着而来的胜任力的丧失,而且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冒了这种风险。一种实用论入侵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在日常语境中能够诉诸默认假设。所以,我们的德性知识论包含默认假设之后,我们能够对哲学怀疑论进行一种全新的处理,从而为摩尔和笛卡尔施以援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默认假设 目标概念 实用入侵 哲学怀疑论
原文传递
自然化认识论:蒯因、西蒙和实用主义的前景
12
作者 斯蒂芬·施蒂奇 戴益斌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年第1期393-409,共17页
'自然化认识论'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三种不同的计划可以归入这个标签之下。它们分别是:蒯因式的自然化认识论,可靠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实用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蒯因式的自然化认识论是不融贯的,因为它没有向我们交待应研究... '自然化认识论'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三种不同的计划可以归入这个标签之下。它们分别是:蒯因式的自然化认识论,可靠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实用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蒯因式的自然化认识论是不融贯的,因为它没有向我们交待应研究哪种人的认识。可靠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令人感兴趣,因为根据是否能形成真信念这个标准来评估推理策略可能会导致我们最终的研究对象都是错误的思想者。与可靠主义不同,实用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没有特别的认知目标。西蒙的计划是实用主义的自然化认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西蒙和他的同事试图通过模拟成功的科学家构建科学发现的逻辑,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被视为认识论的实用主义自然化的一个优秀起点。沿着这条路径继续,认识论有望获得更多令人兴奋的领域,更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化认识论 实用主义 推理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