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花卉业在罗源县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金荣
余德生
《福建果树》
1998年第4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罗源县
花卉
花卉业
现状
发展
福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2
作者
阮海东
余金荣
林更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阮海东(福州市农业局350003)余金荣(罗源县农业局)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食用菌生产是罗源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仅1994年,全县的食用菌产值就达15亿多元,...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阮海东(福州市农业局350003)余金荣(罗源县农业局)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食用菌生产是罗源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仅1994年,全县的食用菌产值就达15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45%。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源县
食用菌
产业化
发展
福州
支柱产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源县无公害茶园建设工作小结
3
作者
江月平
《茶叶科学技术》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茶叶卫生标准和品质,最终实现茶叶绿色食品的目的。罗源县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1997年开始承担实施了“九五”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项目,1998年建立了2000亩县级示范...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茶叶卫生标准和品质,最终实现茶叶绿色食品的目的。罗源县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1997年开始承担实施了“九五”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项目,1998年建立了2000亩县级示范片,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1万亩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无公害茶园
建设
罗源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约罗源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江月平
辛锡连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罗源县
茶叶生产
组织领导
龙头企业
投入
科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优航2号在罗源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幼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较好地将产量与优质结合在一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43),2008年通过福建(闽...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较好地将产量与优质结合在一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43),2008年通过福建(闽审稻2008024)和云南[滇特(红河)审稻2008008]省品种审定,笔者于2004年将该品种引进罗源试种,先后连续4a在罗源的起步、松山、白塔、西兰、洪洋等乡镇试验,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水稻新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
两系不育系
水稻研究所
两系杂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源仙山有机茶产业化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开发生产有机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开发生产有机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这在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意义尤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有机茶
产业化
环境保护
保健饮品
保健意识
市场潜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
9
7
作者
黄庭旭
郑建华
+7 位作者
于幼雄
赵明富
郑家团
涂诗航
王乌齐
董瑞霞
谢鸿光
谢华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5-7,12,共4页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介绍了两优航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选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薯75-55”抗病性与生产力鉴定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联顺
卢同
+2 位作者
王清中
杨家育
林新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8-22,共5页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高产、优质、贮藏性好并能兼抗蔓刈病、疮...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高产、优质、贮藏性好并能兼抗蔓刈病、疮痂病等特点。经室内多菌株、田间小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多年多点、多重复鉴定,抗瘟力强于一般抗瘟病品种"329"和"华北48"。在病区种植其丰产性分别比329、华北48和"新种花"提高25.07%、41.44%和2.3倍;在无病区多点测试其生产力分别比329和新种花提高7.7%~7.6%和16.8%~21.3%。1992年"湘薯75-55"种植面积达65万亩以上,占我省薯区面积20.17%,占薯瘟区面积90%以上。1986~1992年在惠安、安溪、罗源、宁德等3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达170万多亩,比种植一般抗瘟品种增产原粮1.7亿公斤,增收薯粮1.53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3.23亿元。"湘薯75-55"1990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我省新的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湘薯75-55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适制性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雅玲
李纪艳
+4 位作者
刘汉炳
江月平
陈思聪
黄江
许长同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以榕春早鲜叶为供试材料,按扁形绿茶工艺和功夫红茶工艺加工,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审评方法,评价榕春早适制性。结果表明:早春采制鲜叶加工扁形绿茶,以一芽一叶初展最好,香气具有清新花香的品种香,加工温度升高,具有栗香,滋味浓但微带苦,...
以榕春早鲜叶为供试材料,按扁形绿茶工艺和功夫红茶工艺加工,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审评方法,评价榕春早适制性。结果表明:早春采制鲜叶加工扁形绿茶,以一芽一叶初展最好,香气具有清新花香的品种香,加工温度升高,具有栗香,滋味浓但微带苦,回甘,汤色嫩绿亮;叶底嫩绿微黄,主脉明显;夏季采制红茶,外形尚紧色泽乌润,香气具甜香,也有类似枣香型,滋味浓强度较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稍平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榕春早
适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榕春绿的鲜叶特性与加工适制性研究初报
10
作者
赖凌凌
郭雅玲
+1 位作者
陈思聪
黄江
《福建茶叶》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榕春绿是罗源县中房镇沙坂村从篱笆式菜茶茶园中选出的早芽株系,鉴于其早生特性,而对其进行了农艺性状、加工性质、生化成分等方面的早期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系为小乔木型,鲜叶性状良好:叶色黄绿,叶形偏椭圆,中叶型偏小,新梢平均长度在1...
榕春绿是罗源县中房镇沙坂村从篱笆式菜茶茶园中选出的早芽株系,鉴于其早生特性,而对其进行了农艺性状、加工性质、生化成分等方面的早期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系为小乔木型,鲜叶性状良好:叶色黄绿,叶形偏椭圆,中叶型偏小,新梢平均长度在1.40cm~4.35cm,匀度好,芽密种;适制扁形茶,品质优良。该品系水浸出物含量为39.95%~42.76%、茶多酚为32.56%~35.02%、水溶性总糖为2.18%~2.81%、酚氨比值为5.18~5.88、游离氨基酸为5.70%~6.64%、咖啡碱为3.14%~3.96%、黄酮为2.89mg/g~4.42mg/g。这些是该品系具有特殊花香、浓爽滋味的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品种
榕春绿
鲜叶特性
加工适制性
农艺性状
加工性质
生化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主要农艺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江月平
郭雅玲
+2 位作者
黄江
陈思聪
许长同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5期184-185,共2页
针对‘榕春早’特早芽、芽密度高、育芽能力强、小乔木直立型、分枝位较高、分枝能力强、感炭疽病、受红蜘蛛为害等主要农艺性状,介绍建园、幼龄茶园及投产茶园的培育管理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茶树
'榕春早’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榕春绿芽梢生长与鲜叶特性研究
12
作者
许长同
郭雅玲
+2 位作者
江月平
陈家波
陈思聪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榕春绿(暂定名)属特早生芽密型茶树新品系,1芽1叶3月2-8日开采,全年可采5轮20多批次,至12月上旬结束,历时275 d左右。叶色黄绿,茸毛较少,叶中等偏小,椭圆形,叶芽匀整。首轮芽叶适制高级扁形茶,鲜叶嫩采产量高,早采制优率高。1芽1叶鲜叶...
榕春绿(暂定名)属特早生芽密型茶树新品系,1芽1叶3月2-8日开采,全年可采5轮20多批次,至12月上旬结束,历时275 d左右。叶色黄绿,茸毛较少,叶中等偏小,椭圆形,叶芽匀整。首轮芽叶适制高级扁形茶,鲜叶嫩采产量高,早采制优率高。1芽1叶鲜叶水浸出物含量45.69%、茶多酚35.54%、游离氨基酸4.47%、咖啡碱5.06%、黄酮类6.11 mg·g-1、叶绿素0.79 mg·g-1、可溶性总糖4.07%、酚氨比7.95。榕春绿具有高茶多酚、高氨基酸含量、低叶绿素含量的生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榕春绿
芽梢物候期
生化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黑刺粉虱示范推广小结
被引量:
2
13
作者
江月平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茶黑刺粉虱
茶树害虫
生物防治
韦伯虫座孢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境堂绿茶及其工艺流程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思聪
黄红
辛锡连
《福建农业》
1995年第3期19-19,共1页
七境堂绿茶为福建名茶,1981年、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茶,1983年参加全国十大名茶评比,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再获殊荣。 七境堂绿茶属炒青绿茶,在我省炒青绿茶中一枝独秀。它产于罗源七境堂,“境”是划分自然村的单位,“七境”...
七境堂绿茶为福建名茶,1981年、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茶,1983年参加全国十大名茶评比,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再获殊荣。 七境堂绿茶属炒青绿茶,在我省炒青绿茶中一枝独秀。它产于罗源七境堂,“境”是划分自然村的单位,“七境”是指罗源西部的西竹、施俱、张湾、呈洋、廷洋、洪洋、青磹等七个境,以七境堂所产绿茶为主,拼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的绿茶,统称“七境堂绿茶”,俗称“七境绿”。七境堂所产的为“正七境茶”。作为传统名茶,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七境堂地处半山区,海拔450~500米,四面环山,境内有梅峰溪自东向西蜿蜒而出,又与罗源湾相隔,受其影响,常年云雾缭绕,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昼夜温差大,从而构成了有利于七境茶生长的良好生境。 七境绿有“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绝。毛茶条索紧结细短,稍弯曲,形如鞭炮引心,故当地称之为“炮仗心”;色泽绿中透黄,微黄灰色,有光泽,谓之“宝兰色”;干茶有明显爆点,称为“青蛙皮”或“花斑”;香气鲜嫩持久,含兰花香;汤色嫩绿鲜亮、持久不变;滋味鲜甜甘爽,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青绿茶
工艺流程
摊晾
茶坯
罗源湾
揉捻
干茶
毛茶
爆点
传统名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稻新品种谷优92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于幼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8-9,共2页
谷优92是用谷丰A与兴恢92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抗稻瘟病、熟期早、丰产、稳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介绍了其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谷优92
制种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区域试验报告
16
作者
许长同
郭雅玲
+2 位作者
陈思聪
江月平
黄江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5期15-17,共3页
介绍‘榕春早’茶树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阐述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鲜叶特征和适制性、鲜叶和制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等。
关键词
茶树
'榕春早’
区域
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动力——2003”在荔枝上喷施效应
17
作者
余金荣
《福建农业》
1998年第8期8-8,共1页
我县罗源湾老年荔枝,近年来连年花而不实,而且罗源湾的地域环境往往在荔枝花期阴雨连绵,严重影响荔枝授粉和座果。为此我们于1997年4月开始在荔枝上喷施“植物动力——2003”,以探讨适合本地荔枝保花保果最佳药物和方法。
关键词
植物动力
荔枝
罗源湾
保花保果
阴雨连绵
年花
合本
地域环境
花蕊
授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榕春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初报
18
作者
许长同
江月平
+1 位作者
黄江
陈思聪
《福建茶叶》
2004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榕春绿茶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建园
品种选择
田间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眼内海湾基地开发技术规程
19
作者
余金荣
《福建果树》
1998年第3期34-34,42,共2页
关键词
龙眼
内海湾基地
开发
技术规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境绿品质特征与机制工艺
20
作者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七境堂绿茶为罗源县历史名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属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极为费力、技术要求高。本文介绍了七境绿的品质特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七境绿机制新工艺及加工参数。
关键词
绿茶
品质特征
工艺
加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卉业在罗源县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金荣
余德生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福州市
农业局
出处
《福建果树》
1998年第4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罗源县
花卉
花卉业
现状
发展
福建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2
作者
阮海东
余金荣
林更生
机构
福州市
农业局
罗源县农业局
福建
农业
大学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文摘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阮海东(福州市农业局350003)余金荣(罗源县农业局)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食用菌生产是罗源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仅1994年,全县的食用菌产值就达15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45%。近几年...
关键词
罗源县
食用菌
产业化
发展
福州
支柱产业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5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源县无公害茶园建设工作小结
3
作者
江月平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茶技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茶叶卫生标准和品质,最终实现茶叶绿色食品的目的。罗源县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1997年开始承担实施了“九五”福建省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示范项目,1998年建立了2000亩县级示范片,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1万亩无?..
关键词
茶园
无公害茶园
建设
罗源县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约罗源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4
作者
江月平
辛锡连
黄江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茶技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罗源县
茶叶生产
组织领导
龙头企业
投入
科技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优航2号在罗源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幼雄
机构
福建省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摘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较好地将产量与优质结合在一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43),2008年通过福建(闽审稻2008024)和云南[滇特(红河)审稻2008008]省品种审定,笔者于2004年将该品种引进罗源试种,先后连续4a在罗源的起步、松山、白塔、西兰、洪洋等乡镇试验,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等特点,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种植表现
水稻新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
两系不育系
水稻研究所
两系杂交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源仙山有机茶产业化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江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茶技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文摘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与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相适应,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开发生产有机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减少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壤与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这在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其意义尤为深远。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有机茶
产业化
环境保护
保健饮品
保健意识
市场潜力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
9
7
作者
黄庭旭
郑建华
于幼雄
赵明富
郑家团
涂诗航
王乌齐
董瑞霞
谢鸿光
谢华安
机构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福建省
农业
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建省
罗源县农业局
种子管理站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5-7,12,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水稻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项目编号:2007AA100101)
农业部项目"华南稻区超级早
+2 种基金
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4NZ01)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资助(编号:STIF-Y04)
文摘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介绍了两优航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选育
Keywords
Two - line hybrid rice
Liangyouhang 2
Breed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薯75-55”抗病性与生产力鉴定
被引量:
7
8
作者
张联顺
卢同
王清中
杨家育
林新华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摘
"湘薯75-55"系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1974年用"新大紫"与"河北69-419"的杂交后代,我所1978年引进,经10多年鉴定试验示范不断提纯复壮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瘟、高产、优质、贮藏性好并能兼抗蔓刈病、疮痂病等特点。经室内多菌株、田间小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多年多点、多重复鉴定,抗瘟力强于一般抗瘟病品种"329"和"华北48"。在病区种植其丰产性分别比329、华北48和"新种花"提高25.07%、41.44%和2.3倍;在无病区多点测试其生产力分别比329和新种花提高7.7%~7.6%和16.8%~21.3%。1992年"湘薯75-55"种植面积达65万亩以上,占我省薯区面积20.17%,占薯瘟区面积90%以上。1986~1992年在惠安、安溪、罗源、宁德等3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达170万多亩,比种植一般抗瘟品种增产原粮1.7亿公斤,增收薯粮1.53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3.23亿元。"湘薯75-55"1990年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成为我省新的抗病品种。
关键词
甘薯
湘薯75-55
抗病性
鉴定
Keywords
Sweetpoteto
Blast-resistance
Stem rot-resistance
Scabresistance
Productivity
Quality
分类号
S53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适制性分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郭雅玲
李纪艳
刘汉炳
江月平
陈思聪
黄江
许长同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武平县桃溪农技站
罗源县农业局
福州市
农业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重点项目(2005-12)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47)
文摘
以榕春早鲜叶为供试材料,按扁形绿茶工艺和功夫红茶工艺加工,采用化学分析和感官审评方法,评价榕春早适制性。结果表明:早春采制鲜叶加工扁形绿茶,以一芽一叶初展最好,香气具有清新花香的品种香,加工温度升高,具有栗香,滋味浓但微带苦,回甘,汤色嫩绿亮;叶底嫩绿微黄,主脉明显;夏季采制红茶,外形尚紧色泽乌润,香气具甜香,也有类似枣香型,滋味浓强度较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稍平展。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榕春早
适制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榕春绿的鲜叶特性与加工适制性研究初报
10
作者
赖凌凌
郭雅玲
陈思聪
黄江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州市
农业局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茶叶》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局项目<早春茶"榕春绿"品种选育及加工技术研究>部分内容
文摘
榕春绿是罗源县中房镇沙坂村从篱笆式菜茶茶园中选出的早芽株系,鉴于其早生特性,而对其进行了农艺性状、加工性质、生化成分等方面的早期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系为小乔木型,鲜叶性状良好:叶色黄绿,叶形偏椭圆,中叶型偏小,新梢平均长度在1.40cm~4.35cm,匀度好,芽密种;适制扁形茶,品质优良。该品系水浸出物含量为39.95%~42.76%、茶多酚为32.56%~35.02%、水溶性总糖为2.18%~2.81%、酚氨比值为5.18~5.88、游离氨基酸为5.70%~6.64%、咖啡碱为3.14%~3.96%、黄酮为2.89mg/g~4.42mg/g。这些是该品系具有特殊花香、浓爽滋味的生化基础。
关键词
茶叶品种
榕春绿
鲜叶特性
加工适制性
农艺性状
加工性质
生化成分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主要农艺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江月平
郭雅玲
黄江
陈思聪
许长同
机构
福建省
罗源县农业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
农业局
出处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5期184-185,共2页
基金
2005年福州市科技重点项目(2005-12)
2006年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47)
文摘
针对‘榕春早’特早芽、芽密度高、育芽能力强、小乔木直立型、分枝位较高、分枝能力强、感炭疽病、受红蜘蛛为害等主要农艺性状,介绍建园、幼龄茶园及投产茶园的培育管理关键栽培技术。
关键词
茶树
'榕春早’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榕春绿芽梢生长与鲜叶特性研究
12
作者
许长同
郭雅玲
江月平
陈家波
陈思聪
机构
福州市
农业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罗源县农业局
罗源县
中房镇农技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基金
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1350102000678)。
文摘
榕春绿(暂定名)属特早生芽密型茶树新品系,1芽1叶3月2-8日开采,全年可采5轮20多批次,至12月上旬结束,历时275 d左右。叶色黄绿,茸毛较少,叶中等偏小,椭圆形,叶芽匀整。首轮芽叶适制高级扁形茶,鲜叶嫩采产量高,早采制优率高。1芽1叶鲜叶水浸出物含量45.69%、茶多酚35.54%、游离氨基酸4.47%、咖啡碱5.06%、黄酮类6.11 mg·g-1、叶绿素0.79 mg·g-1、可溶性总糖4.07%、酚氨比7.95。榕春绿具有高茶多酚、高氨基酸含量、低叶绿素含量的生化特性。
关键词
茶
榕春绿
芽梢物候期
生化特性
Keywords
Tea
Rongchunlü
Phonological perio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黑刺粉虱示范推广小结
被引量:
2
13
作者
江月平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茶技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茶黑刺粉虱
茶树害虫
生物防治
韦伯虫座孢菌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境堂绿茶及其工艺流程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思聪
黄红
辛锡连
机构
福州市
农业局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农业》
1995年第3期19-19,共1页
文摘
七境堂绿茶为福建名茶,1981年、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茶,1983年参加全国十大名茶评比,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再获殊荣。 七境堂绿茶属炒青绿茶,在我省炒青绿茶中一枝独秀。它产于罗源七境堂,“境”是划分自然村的单位,“七境”是指罗源西部的西竹、施俱、张湾、呈洋、廷洋、洪洋、青磹等七个境,以七境堂所产绿茶为主,拼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的绿茶,统称“七境堂绿茶”,俗称“七境绿”。七境堂所产的为“正七境茶”。作为传统名茶,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七境堂地处半山区,海拔450~500米,四面环山,境内有梅峰溪自东向西蜿蜒而出,又与罗源湾相隔,受其影响,常年云雾缭绕,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昼夜温差大,从而构成了有利于七境茶生长的良好生境。 七境绿有“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绝。毛茶条索紧结细短,稍弯曲,形如鞭炮引心,故当地称之为“炮仗心”;色泽绿中透黄,微黄灰色,有光泽,谓之“宝兰色”;干茶有明显爆点,称为“青蛙皮”或“花斑”;香气鲜嫩持久,含兰花香;汤色嫩绿鲜亮、持久不变;滋味鲜甜甘爽,回味无穷。
关键词
炒青绿茶
工艺流程
摊晾
茶坯
罗源湾
揉捻
干茶
毛茶
爆点
传统名茶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稻新品种谷优92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于幼雄
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8-9,共2页
文摘
谷优92是用谷丰A与兴恢92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抗稻瘟病、熟期早、丰产、稳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介绍了其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谷优92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9.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区域试验报告
16
作者
许长同
郭雅玲
陈思聪
江月平
黄江
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
农业局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省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5期15-17,共3页
基金
2005年福州市科技重点项目(2005-12)
2006年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6N0047)
文摘
介绍‘榕春早’茶树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结果,阐述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鲜叶特征和适制性、鲜叶和制品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等。
关键词
茶树
'榕春早’
区域
试验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动力——2003”在荔枝上喷施效应
17
作者
余金荣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农业》
1998年第8期8-8,共1页
文摘
我县罗源湾老年荔枝,近年来连年花而不实,而且罗源湾的地域环境往往在荔枝花期阴雨连绵,严重影响荔枝授粉和座果。为此我们于1997年4月开始在荔枝上喷施“植物动力——2003”,以探讨适合本地荔枝保花保果最佳药物和方法。
关键词
植物动力
荔枝
罗源湾
保花保果
阴雨连绵
年花
合本
地域环境
花蕊
授粉
分类号
S667.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榕春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初报
18
作者
许长同
江月平
黄江
陈思聪
机构
福州市
农业局
罗源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茶叶》
2004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榕春绿茶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建园
品种选择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眼内海湾基地开发技术规程
19
作者
余金荣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经作站
出处
《福建果树》
1998年第3期34-34,42,共2页
关键词
龙眼
内海湾基地
开发
技术规程
分类号
S667.2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境绿品质特征与机制工艺
20
作者
黄江
机构
罗源县农业局
茶技站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文摘
七境堂绿茶为罗源县历史名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属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极为费力、技术要求高。本文介绍了七境绿的品质特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七境绿机制新工艺及加工参数。
关键词
绿茶
品质特征
工艺
加工技术
Keywords
green tea, quality characteristic, process,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花卉业在罗源县的现状与发展
余金荣
余德生
《福建果树》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源县食用菌发展现况及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阮海东
余金荣
林更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罗源县无公害茶园建设工作小结
江月平
《茶叶科学技术》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制约罗源茶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与发展对策
江月平
辛锡连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两优航2号在罗源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于幼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罗源仙山有机茶产业化栽培管理技术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
黄庭旭
郑建华
于幼雄
赵明富
郑家团
涂诗航
王乌齐
董瑞霞
谢鸿光
谢华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湘薯75-55”抗病性与生产力鉴定
张联顺
卢同
王清中
杨家育
林新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适制性分析
郭雅玲
李纪艳
刘汉炳
江月平
陈思聪
黄江
许长同
《茶叶科学技术》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榕春绿的鲜叶特性与加工适制性研究初报
赖凌凌
郭雅玲
陈思聪
黄江
《福建茶叶》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主要农艺特性与栽培技术
江月平
郭雅玲
黄江
陈思聪
许长同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榕春绿芽梢生长与鲜叶特性研究
许长同
郭雅玲
江月平
陈家波
陈思聪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黑刺粉虱示范推广小结
江月平
《茶叶科学技术》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七境堂绿茶及其工艺流程
陈思聪
黄红
辛锡连
《福建农业》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杂交稻新品种谷优92高产制种技术
于幼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茶树新品种‘榕春早’区域试验报告
许长同
郭雅玲
陈思聪
江月平
黄江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植物动力——2003”在荔枝上喷施效应
余金荣
《福建农业》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榕春绿”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初报
许长同
江月平
黄江
陈思聪
《福建茶叶》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龙眼内海湾基地开发技术规程
余金荣
《福建果树》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七境绿品质特征与机制工艺
黄江
《茶叶科学技术》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