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作用探讨
1
作者 陈钰 张静芝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罗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在职的20名免疫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研究,2022年5—10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22年11月—2023年5月实行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罗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在职的20名免疫检验工作人员进行研究,2022年5—10月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22年11月—2023年5月实行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的检验质量评分、管理总满意率以及管理效果评分、敬业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检验质量评分、总管理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科室管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急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生物安全与医院感染防控以及专科医疗质量与改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基本需求、管理者支持、团队合作、自我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能有效提升检验质量,获得更高的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免疫检验 质量管理 临床免疫检验 准确性
下载PDF
118株肠杆菌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澄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2943-2944,共2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肠杆菌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对2011年1~12月分离的118株肠杆菌科病原菌株,选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118株肠杆... 目的了解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肠杆菌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对2011年1~12月分离的118株肠杆菌科病原菌株,选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118株肠杆菌科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布为大肠埃希菌56.78%(67/118),肺炎克雷伯菌25.42%(30/118),肠杆菌属17.80%(21/118)。118株肠杆菌科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避免医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药敏分析 病原菌
下载PDF
关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方案的探究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胜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0期126-128,13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的优质教学方案。方法将该院临床20名实习学生均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另一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和微信网络平台。10周教学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操作... 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的优质教学方案。方法将该院临床20名实习学生均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另一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和微信网络平台。10周教学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操作、病例诊断分析考核,比较两种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总成绩、理论成绩、病原诊断分析、实践操作技能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技术结合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教学效率,促进院内培养出综合型人才、微生物学科建设,值得该院保留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带教方案 CBL MDT
下载PDF
关于精细化管理在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远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5期74-76,81,共4页
目的为降低该院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了解院内标本分析前阶段存在的工作问题,在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并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该院456名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找出既往检验分析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不... 目的为降低该院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了解院内标本分析前阶段存在的工作问题,在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并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该院456名护理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找出既往检验分析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具体因素,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标本合格情况。结果实施后该院标本合格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该院检验分析前阶段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精细化管理实践后,该院检验标本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且提出了有效的标本缺陷率管理措施,重新规范了该院标本采集到送检工作流程,对提高该院检验分析前阶段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医学检验 分析前阶段 检验合格率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检验方法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5
作者 肖远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3期63-66,共4页
目的为降低临床检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假阴性率,探究检出肺炎支原体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罗田县人民医院诊治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咽拭子分别进行... 目的为降低临床检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假阴性率,探究检出肺炎支原体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罗田县人民医院诊治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5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咽拭子分别进行LAMP检验和PCR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统计发现LAMP检验阳性检出人数为456例,阳性检出率91.2%,PCR检验阳性检出人数为403例,阳性检出率为80.6%,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92,P<0.05)。结论PCR和LAMP都可以准确地检出MP,但LAMP检测MP的敏感度要高于PCR,且其本身特异性强,操作更加简便,所需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可将LAMP作为临床检验MP的主要检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检验方法 肺炎
下载PDF
关于临床医学检验中提高质量控制的因素及相应对策分析
6
作者 刘继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0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该院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来减少出现风险问题。方法以该院临床医学检验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对其实施质量管理控制,通过收集实施前后相同时间范围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实施质量管... 目的通过对该院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来减少出现风险问题。方法以该院临床医学检验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对其实施质量管理控制,通过收集实施前后相同时间范围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价实施质量管理前后该院医学检验的质量。结果经质量控制实施后有效识别出该院医学检验工作前、中、后期存在的高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高风险因素进行改进后和控制该院医学检验质量水平较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实施后标本的运送时间有了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医学检验工作前中后期存在的高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和针对改进,不仅可有效提高标本运送的效率,还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临床医学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的作用及对策探析
7
作者 李喆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26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临床医学检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有效质量控制对策。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对该院临床医学检验科全体37名医护人员实施加强质量控制,分析实施前后该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区别。结果随机选取实施前后... 目的分析在临床医学检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提出有效质量控制对策。方法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对该院临床医学检验科全体37名医护人员实施加强质量控制,分析实施前后该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区别。结果随机选取实施前后各100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实施后该院临床医学各检验项目的合格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所有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可从制度、人员、仪器设备、监管等方面进行改善,经质量控制后该院医学检验结果合格率不仅有了明显提高,临床检验相关医护人员对检验质量管理知识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 作用 对策
下载PDF
结肠癌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静红 倪东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目前有报道认为淋巴细胞浸润与结肠癌(CRC)病理学变化相关,但CRC病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亚群各自的临床意义不清楚,本研究就此进行了探讨。方法我们使用了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7例CRC病人肿瘤组织中心区和边缘区CD4+和CD8+细胞密... 目的目前有报道认为淋巴细胞浸润与结肠癌(CRC)病理学变化相关,但CRC病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亚群各自的临床意义不清楚,本研究就此进行了探讨。方法我们使用了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7例CRC病人肿瘤组织中心区和边缘区CD4+和CD8+细胞密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我们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与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的分期/分级不相关,且CD4+T细胞在不同分期/分级病人的肿瘤中心区和边缘区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与M1级病人相比,M0级病人肿瘤边缘区有更高的CD8+T细胞密度,而肿瘤中心区CD8+T细胞在两者间无差别。结论肿瘤边缘区高密度的CD8+T细胞与低肿瘤转移率相关。结果还提示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且对开发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国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喻立平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77-679,共3页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使用以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日益普及,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及术后感染等。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使用以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日益普及,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及术后感染等。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本研究对国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预防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玲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1-572,共2页
目的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医院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结果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滞后、工作区域布局不够科... 目的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输血科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医院输血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结果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滞后、工作区域布局不够科学、污染分区不够规范、洗手依从性不达标、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力度不足等。结论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杜绝医院感染,输血科务必建立和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医院感染 现状 控制 管理
原文传递
血清可溶性CD30和CD40受体及配体异常表达与卵巢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亚衡 吴水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检测各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和CD40(sCD40)配体和受体蛋白水平及其与该疾病的关系,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队列包括60例卵巢肿瘤患者[含30例浆液性囊腺瘤,13例成熟性畸胎瘤和17例浆液性囊腺癌(卵巢... 目的检测各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和CD40(sCD40)配体和受体蛋白水平及其与该疾病的关系,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队列包括60例卵巢肿瘤患者[含30例浆液性囊腺瘤,13例成熟性畸胎瘤和17例浆液性囊腺癌(卵巢癌)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中sCD30/sCD30L、sCD40/sCD40L各自蛋白质量浓度。结果 3类卵巢肿瘤患者血清sCD30/sCD30L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卵巢癌患者血清质量浓度最高。3类卵巢肿瘤患者sCD40/sCD40L血清水平也均高于对照,其中卵巢癌患者sCD40质量浓度最高而成熟型畸胎瘤患者的sCD40L蛋白水平最高。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卵巢肿瘤患者sCD30、sCD30L、sCD40可作为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潜在指标,但这些指标的最终是否能应用于临床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 CD30L CD40 CD40L 卵巢癌
下载PDF
CD4^+效应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水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效应T细胞亚群Th1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I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AIHA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17细胞频率,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效应T细胞亚群Th1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AI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AIHA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17细胞频率,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17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IHA患者PBMC中IFN-γ+Th1和IL-17+Th17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且,AIHA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IFN-γ水平在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Th17与Th1细胞亚群可能参与AIHA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Th17细胞 TH1细胞
下载PDF
2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检测肌钙蛋白I在心肌损伤诊断中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卫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在心肌损伤诊断中比较情况,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心肌损伤患者52例(观察组)和健康对照者5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超顺磁性纳米微球法检测肌钙蛋白I。结果 2种测定方法都...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在心肌损伤诊断中比较情况,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心肌损伤患者52例(观察组)和健康对照者5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超顺磁性纳米微球法检测肌钙蛋白I。结果 2种测定方法都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cTnI的平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I平均值都大于对照组。超顺磁性纳米微球法检测的敏感性为100.0%(52/52),ELISA法检测的敏感性为86.7%(45/52),2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在临床上对特异性标志物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超顺磁性纳米微球的cTnI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系统,初步实现了对cTnI的简便、快速、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的定量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心肌肌钙蛋白I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超顺磁性纳米微球法
下载PDF
3H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龚佑红 余胜锋 彭建忠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1年第4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3H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研究组73例。对照组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3H护理模式,对比... 目的探讨3H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研究组73例。对照组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3H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实施不同护理后对PT、aPTT、TT、Fbg、D-D、CRP水平、SDS、SAS评分、血栓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S、SAS评分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时间长,Fbg、D-D、CRP水平低(P<0.05);研究组血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血栓的预防中,实施3H护理模式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护理 胃癌 血栓 预防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IgM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静芝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5-736,共2页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及荧光-AlphalisA 2种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EV71)IgM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EV71-IgM临床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899例血清,分别用GICA、Alpha...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及荧光-AlphalisA 2种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EV71)IgM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EV71-IgM临床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899例血清,分别用GICA、AlphalisA和ELISA法对EV71特异性IgM进行检测,计算各方法的总一致性和一致性百分比。结果 GICA法与AlphalisA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很高,但2种方法与ELISA法的阴性率一致性很高,但其阳性率低于ELISA法。结论 ELISA法阳性率高于GICA法和AlphalisA法,但由于ELISA法操作较复杂且结果易受外界影响,故在基层医院可以对GICA和AlphalisA 2种方法根据临床需要来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ELISA AlphalisA IGM
下载PDF
D-二聚体hs-CRP联合Wells评分早期诊断VTE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建忠 董海丹 罗晓军 《安徽医学》 202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究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深静脉血栓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早期诊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黄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VTE... 目的探究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深静脉血栓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早期诊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黄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与发生VTE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及其联合应用对早期VTE的诊断价值。结果96例患者中,共34例发生VTE(观察组),62例发生VTE(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48小时,观察组D-D、hs-CRP水平及Wells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2.394,95%CI:1.264~4.536)、hs-CRP(OR=1.990,95%CI:1.147~3.451)及Wells评分(OR=1.732,95%CI:1.210~2.479)均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及其联合均可用于早期诊断VTE,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51、0.869和0.927,以D-D、hs-CRP联合Wells评分的诊断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27,95%CI:0.870~0.966,灵敏度为83.19%,特异度为93.00%]。结论血浆D-D、hs-CRP水平和Wells评分及其联合均可用于早期诊断VTE,以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WELLS评分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GICA、PAT和ELISA法联合应用快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水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3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快速检测方法即明胶颗粒凝集法(PA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的各自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为临床合理选择使用这几种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对... 目的探讨3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快速检测方法即明胶颗粒凝集法(PA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的各自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为临床合理选择使用这几种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对临床疑似病人血清进行同步检测,采用四格表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ICA与ELISA对M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度一致;但这2种方法与PA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结论相对于ELISA方法,GICA法由于其经济、有效,更适合MP的早期快速筛查;虽然GICA/ELISA法与PAT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但它们的联合使用有助于快速判断MP感染时期,可为该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凝集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脑血管支架置入对CD4^+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杨静红 倪东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 CD4+T细胞参与了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支架置入已经用于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但是支架置入本身可能会引起局部甚至系统性炎症反应。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支架置入是否引起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应答及其机制。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 目的 CD4+T细胞参与了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支架置入已经用于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但是支架置入本身可能会引起局部甚至系统性炎症反应。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支架置入是否引起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应答及其机制。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入住我院的50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患者,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患者外周血Th1,Th17和Treg细胞频率,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了这3群CD4+T细胞的特征性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Treg细胞的频率、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因子TGF-β在支架置入后第1周显著下降,但3个月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Th17细胞则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即第1周其频率、转录因子RORγt和细胞因子IL-17显著升高,而3个月后逐渐降至对照组水平。Th1细胞各项指标在支架置入前后没有出现变化。结论支架置入后可导致由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应答,而这种应答可能是由Treg细胞所调控的;支架的长期效应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由于动脉狭窄所致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调节性T细胞 TH1 TH17 炎症
下载PDF
HepG2细胞中RORγ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19
作者 吴水英 丁玲桃 黄泽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377,381,共5页
目的筛选HepG2细胞中转录因子RORγ(the 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相互作用蛋白,并对这些蛋白进行初步鉴定,为阐述RORγ介导调节HepG2细胞中各种生理学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HepG2细胞中克隆RORγ基因并连接... 目的筛选HepG2细胞中转录因子RORγ(the 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相互作用蛋白,并对这些蛋白进行初步鉴定,为阐述RORγ介导调节HepG2细胞中各种生理学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HepG2细胞中克隆RORγ基因并连接入载体pCeMM CTAP(SG)中形成RORγ-CTAP(SG)融合基因,再将其亚克隆入含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质粒中,构建pMSCVpuro RORγ-CTAP(SG)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并对RORγ-CTAP(SG)融合基因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后,进行大规模扩增培养;用TAP(串联亲和纯化)方法捕获RORγ相互作用蛋白,通过银染找出差异性蛋白条带,质谱鉴定得到候选RORγ相互作用蛋白;用免疫共沉淀方法对候选蛋白RORγ相互作用蛋白进行验证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质粒pMSCVpuro RORγ-CTAP(SG)并得到稳定转染HepG2细胞株,同时RORγ-CTAP(SG)融合基因能定位表达于细胞核内;通过TAP方法获得了RORγ蛋白复合物,然后通过串联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从银染差异性显著蛋白条带中找到7个候选RORγ相互作用蛋白;用RORγ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对纯化出的7个RORγ相互作用蛋白分别检测,证实了RIP140,HSP90和RORγ在HepG2中有相互作用关系。结论筛选并鉴定了HepG2细胞中蛋白RORγ的相互作用蛋白RIP140和HSP90,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RORγ是共调解蛋白依赖的转录因子且以复合物形式行使功能的假说。其中,HSP90可能扮演分子伴侣角色,而RIP140在HepG2细胞中则可能充当RORγ蛋白的转录调控伙伴蛋白,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Rγ 蛋白质相互作用 串联亲和纯化 HSP90 RIP140
下载PDF
两种方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卫东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504-2504,共1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自动计数仪与草酸铵溶血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分别采用两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两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血小板自动计数仪法,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60例... 目的:探讨血小板自动计数仪与草酸铵溶血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分别采用两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两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血小板自动计数仪法,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60例,而草酸铵溶血计数法为58例,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铵法血小板计数数量总体高于自动计数仪法,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动计数法的标准差为3.2,而草酸铵溶血法的标准差为5.8,显著高于自动计数法。结论:血小板自动计数仪与草酸铵计数法在绝对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重复性优于草酸铵计数法,但因为自动计数仪部分出现假性低值现象,平时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如果患者计数出现明显异常,须用草酸铵计数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草酸铵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