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夏志清的文学与生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小攀
-
机构
<羊城晚报>文艺部
-
出处
《华文文学》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
文摘
本刊因为夏志清先生农历正月90大寿而策划了"夏志清专辑",特意约请国内资深文化记者吴小攀对夏志清先生做了以下的电话采访。
-
关键词
夏志清
生活
文学
电话采访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小攀
-
机构
<羊城晚报>文艺部
-
出处
《华文文学》
2007年第3期40-43,共4页
-
文摘
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权威,196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他用英文写成的。由于身处异域,夏志清得以置身于"主流"之外的视角进行个性化批评。虽然作者一直声言,要用一种统一的文学标准来评价中国现代小说,但是,在这部小说史的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某种意识形态倾向,这种倾向是由于时代大环境及作者个人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
关键词
夏志清
小说史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关于文学与思想的答问--刘再复采访录
- 3
-
-
作者
刘再复
吴小攀
-
机构
不详
《羊城晚报》文艺部
-
出处
《华文文学》
2010年第4期63-68,共6页
-
文摘
吴小攀:您博览群书,阅读非常广泛,文、史、哲,古今中外,什么都读,能否简约地说说您读书的最基本经验?
-
关键词
采访录
刘再复
答问
文学
博览群书
基本经验
读书
-
分类号
G5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报纸副刊“变局”现在进行时
- 4
-
-
作者
何龙
-
机构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文艺部
香港中文大学
-
出处
《新闻实践》
2009年第7期11-13,共3页
-
文摘
不管怎么说,报纸的辉煌正在过去,副刊的危机正在逼近。因此,作为副刊编辑,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延缓危机的行进脚步。其实,内地报纸副刊目前所做的改良,走的大都是香港副刊的路子,比如副刊专栏化、小品化、时事化等等。资深报人金庸在办《明报》时,曾写下《副刊之五字真言》,贴在编辑部供大家参考:短、趣、近、物、图。
-
关键词
报纸副刊
现在进行时
副刊编辑
编辑部
专栏
报人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说杂文无用和即将死亡都是一种误判
- 5
-
-
作者
何龙
-
机构
《羊城晚报》文艺部
-
出处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0年第6期8-8,共1页
-
文摘
时间过得非常快,十八年前我到长春参加了第一届杂文笔会,现在十八年己经过去了。这十八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身体状态,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言论管束并没有多少改变。
-
关键词
八年
身体状态
散文和
韩寒
就这样
报纸副刊
副刊编辑
美国报纸
传播界
心理障碍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刘再复的鲁迅研究
- 6
-
-
作者
吴小攀
-
机构
<羊城晚报>文艺部
-
出处
《粤海风》
2016年第5期11-14,共4页
-
文摘
刘再复对于自己"两度人生"[1]的界定,是理解其学术思想的关键。他将自己去国前后的人生分别称为"第一人生""第二人生"。虽然所谓"第一人生""第二人生"在时间上有一个分界点,但其学术思想的变化却并非如此截然,反倒是其学术视角的转换相对明晰。透过刘再复的鲁迅研究在不同时期的视角转换,可见其学术研究的心路旅程。在"第一人生"里,刘再复的鲁迅研究基本都是注释鲁迅,以鲁迅的观点为观点,
-
关键词
刘再复
鲁迅研究
第二人生
学术研究
视角转换
学术视角
关于鲁迅
性格组合论
分界点
独出机杼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