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八二年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的作用与意义
1
作者 段纪宪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4期22-26,共5页
1982年是中国统计工作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同时进行了两次规模空前浩大的统计活动,其一是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另一次则是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人口普查是一次全民性的科学活动,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由五十六个中华民族... 1982年是中国统计工作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同时进行了两次规模空前浩大的统计活动,其一是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另一次则是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人口普查是一次全民性的科学活动,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由五十六个中华民族一无例外的全面的同村参加这样一次盛大有益的活动,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由于准备充分,设计科学和组织严密周详,所以获得了准确性很高的第一手资料,这已经是由国内外著名专家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为世界所承认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生育率 随机抽样调查 普查资料 作用与意义 千分之 面代表性 抽样率 壮年期 生数 抽样单位
下载PDF
前向死亡率与生命表
2
作者 韩京清 段纪宪 刘瑛瑛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给出了用宋健、于景元提出的前向死亡率/l(x)来编制的1981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期间的全国生命表。 为何不用死亡概率q(x)或表上死亡率m(x),而用前向死亡率"(x)来编制生命表呢?这种生命表又有什么优点?下面给予简单论述: 如... 本文给出了用宋健、于景元提出的前向死亡率/l(x)来编制的1981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期间的全国生命表。 为何不用死亡概率q(x)或表上死亡率m(x),而用前向死亡率"(x)来编制生命表呢?这种生命表又有什么优点?下面给予简单论述: 如果把年龄x当作连续变量,那么生命表中各量可用生存函数l(x)表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死亡率 生存函数 连续变量 死亡概率 近似计算 统计资料 计算过程 实际年龄 近似处理
下载PDF
中国妇女避孕的新阶段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德兴 段纪宪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8年第2期70-75,共6页
研究并评估中国妇女避孕节育的现状、特征、差别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肯定中国的计划生育成果,完善、稳定生育、节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推进中国避孕革命向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资料来源及评价 本... 研究并评估中国妇女避孕节育的现状、特征、差别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肯定中国的计划生育成果,完善、稳定生育、节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推进中国避孕革命向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资料来源及评价 本文资料,主要根据1988年中国妇女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提供的数据。此外,还引用了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有关数据。文中提及的印度等国家的避孕数据,摘自《100个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生育和存活子女》。1988年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的样本总规模为215万人,抽样比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妇女 避孕 避孕率
下载PDF
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伯华 段纪宪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4期19-23,共5页
一、对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1982年全国(除西藏、台湾,以下简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千分之一人口的生育率抽样凋查,获得了1930—1981年期间出生的818,876名婴儿性别比资料,其中男425,904名,女392,972名,其平均性别比为108.4。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 1981年 生育率 算术平均数 女婴 母亲年龄 标准差 人口普查 农村
下载PDF
1972-1980年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比例分析
5
作者 段纪宪 张淑娟 陈胜利 《人口学刊》 1986年第4期18-24,共7页
以1949~1958年的资料为基础,对世界80个地区出生性比例的研究工作,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了。1981年《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一份1972~1980年各年度分性别的出生数据,这份资料对研究出生婴儿性比例比以往的资料更有价值。首先... 以1949~1958年的资料为基础,对世界80个地区出生性比例的研究工作,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了。1981年《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一份1972~1980年各年度分性别的出生数据,这份资料对研究出生婴儿性比例比以往的资料更有价值。首先,这是一份最新材料,它不仅体现了完整登记的改进,而且也体现了地理区域范围的扩大。这份材料包括有84个地区14,700万育龄妇女的生育数据,为研究年龄别性比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对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该资料包括的地区范围是不平衡的,欧洲所有国家包括在其中,北美洲也同样如此。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些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比例 出生性比 婴儿 育龄妇女 妇女生育 六十年代 比较研究 置信区间 世界各国 资料
下载PDF
发展中国的根本措施
6
作者 段纪宪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8年第3期48-49,共2页
中国自1978年改革至今,所面临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如何使改革保持势头,使真正改革持续下去并渐入佳境的问题。在改革的探索中,有人主张承包制,有人设计责任制,也有人鼓吹实行股份制。而且可以肯定,党政和政企将会分开,等等。这... 中国自1978年改革至今,所面临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如何使改革保持势头,使真正改革持续下去并渐入佳境的问题。在改革的探索中,有人主张承包制,有人设计责任制,也有人鼓吹实行股份制。而且可以肯定,党政和政企将会分开,等等。这些改革也许都各具程度不同的价值,但是它们能否导致国民政治经济生活的根本好转,仍然是有待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中国 问题 根本措施 物价改革 政治经济生活 实行股份制 责任制 承包制 发展
下载PDF
人事秩序与现代化
7
作者 段纪宪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6年第10期51-54,57,共5页
任何一个社会发展走向的升沉和社会运转的兴衰,取决于该社会自身条件所规范的机会模式,及其成员对这种模式所作出反应的积极程度。积极性愈高,制度和机会模式的适合度愈大,人民就越能发挥他们的智能,社会的物质效益和道德水平就愈高,这... 任何一个社会发展走向的升沉和社会运转的兴衰,取决于该社会自身条件所规范的机会模式,及其成员对这种模式所作出反应的积极程度。积极性愈高,制度和机会模式的适合度愈大,人民就越能发挥他们的智能,社会的物质效益和道德水平就愈高,这个社会制变就愈受人民的拥护而得到发展并蒸蒸日上。因此寻求这个最佳机会模式,就成为社会所向往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度 升沉 结构性失业 活动关系 劳动效率 人口增长 贡献因素 数量变化 心情舒畅 动态结构
下载PDF
清代皇族人口统计初探
8
作者 李中清 卡梅伦.坎贝尔 王丰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23,共10页
20年前,中国的历史人口统计学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白。这方面有用的资料很少,同时一些有用的资料又未得到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封建帝国晚期的人口,既是现代文明之前数量最大的人口,又是人们知道得最少的人口。如此认识是不无道理的。
关键词 中国 人口统计学 数量 初探 资料 道理 清代 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生育率转变的近期态势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富德 王丰 阎瑞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共6页
从人口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70年代前期开始,中国的生育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势头。1970年到198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由5.01降至2.24,降低了55%。其中城市比农村下降得更快,城市街道的总和生育率从3.2降到1.2,下降了63%;县属乡从5.6降为2.6... 从人口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70年代前期开始,中国的生育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势头。1970年到198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由5.01降至2.24,降低了55%。其中城市比农村下降得更快,城市街道的总和生育率从3.2降到1.2,下降了63%;县属乡从5.6降为2.6,下降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转变 总和生育率 国民经济计划 城市街道 持续下降 农村 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生育年龄 生育水平
原文传递
中国家庭形成过程中的性别选择和生育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段纪宪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33,37,共17页
家庭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生理作用的过程,在有意识的生育控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传统认为家庭应在婚姻的前提下建立才是合适的,而婚姻可以因离婚和丧偶而解体。1982年中国大约31%的育龄妇女因未进入婚姻而被排除在生育过程之外。... 家庭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生理作用的过程,在有意识的生育控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传统认为家庭应在婚姻的前提下建立才是合适的,而婚姻可以因离婚和丧偶而解体。1982年中国大约31%的育龄妇女因未进入婚姻而被排除在生育过程之外。再加上丧偶和离婚,只有67%的妇女是已婚的。失婚率通常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总的看来,中国妇女的失婚率还是低的,已婚妇女中只有2%的人离婚或丧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妇女 胎次 FMM FFM 婴儿性别比 MFM 家庭 计划生育政策 性别选择 已婚妇女
原文传递
黄海圈发展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源培 武伟 《地理译报》 CSCD 1993年第2期7-13,共7页
导言从国际观点看,黄海圈(YSR)包括中国北部沿海从辽宁省到上海市的大部分,韩国的西海岸及日本的九州地区。这里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大约有三亿人口聚居在以汉城为中心二小时飞机航程的范围之内。由于人口众多,日本和韩国消费... 导言从国际观点看,黄海圈(YSR)包括中国北部沿海从辽宁省到上海市的大部分,韩国的西海岸及日本的九州地区。这里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大约有三亿人口聚居在以汉城为中心二小时飞机航程的范围之内。由于人口众多,日本和韩国消费需求旺盛,商品和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黄海圈位于日本和韩国正在兴起的边缘地区与中国和前苏联欠发达的资源区之间。如果存在于该区域的现有障碍能被克服,那么凭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开发利用日本与韩国的资本和技术,中国和朝鲜的劳动力以及该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设施,黄海圈就能够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而且,黄海圈的开发能够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并通过形成较大的市场,各组成部分之间或内部的工业专业化及资本和技术更为自由的流动使规模经济成为可能。从地理观点看,如果不存在政治障碍,黄海圈将会成为联结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重要陆桥。与城市和工业发展滞后的日本海沿海地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圈 经济 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