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申卫军
彭少麟
+1 位作者
邬建国
林永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0-699,共10页
以南亚热带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湿地松(Pirms elliotii)和荷木(Schima superba)3种代表性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物等方面的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参数化,模拟了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的C...
以南亚热带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湿地松(Pirms elliotii)和荷木(Schima superba)3种代表性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物等方面的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参数化,模拟了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的C、N累积动态及其分配格局变化,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的双尾£检验,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995)。模拟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指数函数形式下降,约在20龄(2005年)时趋于稳定;荷木林的NPt,持续缓慢增加;湿地松林的NPP基本维持恒定;20龄以前3种林分的年均.NPP分别为12.2 t·hm-2·a-1、6.7 t·hm-2·a-1和2.5 t·hm-2·a-1。马占相思林生物量呈对数函数形式增加,20龄后增加很少;荷木林与湿地松林的生物量呈直线增加,约在2050年时,荷木林的NPP和生物量将超过马占相思林;2100年时马占相思、荷木与湿地松林的生物量将分别达到252.7 t·hm-2、352.4 t·hm-2和226.3 t·hm-2。荷木林具有更大C累积潜力。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N累积动态与其生物量累积动态相似,但马占相思林生态系统的N累积量远高于荷木林与湿地松林,至2100年时它们的N累积量将分别达到7.2 t·hm-2、1.9 t·hm-2和2.2 t·hm-2。3种林分的C、N随着林分的发育将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人工林生态系统
N累积
分配格局
C累积
南亚热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被的组织有序度及其全球格局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化永
邬建国
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自然界的植被格局是多样、壮观和永恒变化的。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写照 ,也是生态有序性在时空上的展示。然而 ,这千变万化 ,但又富有秩序的自然植被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寻求其答案 ,传统生态学中的主导思想是在植被分类基础上...
自然界的植被格局是多样、壮观和永恒变化的。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写照 ,也是生态有序性在时空上的展示。然而 ,这千变万化 ,但又富有秩序的自然植被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寻求其答案 ,传统生态学中的主导思想是在植被分类基础上进行归纳的。与传统生态学方法不同 ,本文基于统计热力学的一般理论和植被生态学的经验结果 ,推导出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方程和一般判据。在演绎基础上 ,建立了适用于大尺度现象的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模型。模型的结果与Whittaker(1975 )的经验结果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尺度植被格局的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格局
组织有序度
统计热力学
模型
全球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申卫军
彭少麟
邬建国
林永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
植物
研究所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植物学系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0-69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02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10551)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鹤山站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以南亚热带鹤山的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湿地松(Pirms elliotii)和荷木(Schima superba)3种代表性人工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物等方面的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了参数化,模拟了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1985-2100年的C、N累积动态及其分配格局变化,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的双尾£检验,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995)。模拟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指数函数形式下降,约在20龄(2005年)时趋于稳定;荷木林的NPt,持续缓慢增加;湿地松林的NPP基本维持恒定;20龄以前3种林分的年均.NPP分别为12.2 t·hm-2·a-1、6.7 t·hm-2·a-1和2.5 t·hm-2·a-1。马占相思林生物量呈对数函数形式增加,20龄后增加很少;荷木林与湿地松林的生物量呈直线增加,约在2050年时,荷木林的NPP和生物量将超过马占相思林;2100年时马占相思、荷木与湿地松林的生物量将分别达到252.7 t·hm-2、352.4 t·hm-2和226.3 t·hm-2。荷木林具有更大C累积潜力。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N累积动态与其生物量累积动态相似,但马占相思林生态系统的N累积量远高于荷木林与湿地松林,至2100年时它们的N累积量将分别达到7.2 t·hm-2、1.9 t·hm-2和2.2 t·hm-2。3种林分的C、N随着林分的发育将更?
关键词
湿地松
人工林生态系统
N累积
分配格局
C累积
南亚热带
Keywords
CENTURY model, C and N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Fores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被的组织有序度及其全球格局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化永
邬建国
韩兴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植物学系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5 6 0 0 2 3和 30 0 2 80 0 2 )
文摘
自然界的植被格局是多样、壮观和永恒变化的。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写照 ,也是生态有序性在时空上的展示。然而 ,这千变万化 ,但又富有秩序的自然植被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寻求其答案 ,传统生态学中的主导思想是在植被分类基础上进行归纳的。与传统生态学方法不同 ,本文基于统计热力学的一般理论和植被生态学的经验结果 ,推导出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方程和一般判据。在演绎基础上 ,建立了适用于大尺度现象的植被的组织有序度模型。模型的结果与Whittaker(1975 )的经验结果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尺度植被格局的形成和演化。
关键词
植被格局
组织有序度
统计热力学
模型
全球格局
Keywords
Vegetation pattern, Organizational order,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Model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亚热带鹤山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C、N累积及分配格局的模拟研究
申卫军
彭少麟
邬建国
林永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被的组织有序度及其全球格局
张化永
邬建国
韩兴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