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圈地幔结构及其对中国大型盆地的演化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晓东 李思田 +2 位作者 李迎春 郑斯华 解习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1-538,共8页
Pn 波是通过莫霍面下方的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 .由于Pn 波的速度随温度和物质成分而变化 ,以及Pn 波各向异性可以反映地幔形变的历史 .因此Pn 波的速度以及各向异性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工具 .中国岩石圈地幔的Pn 速度的特征是很高... Pn 波是通过莫霍面下方的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 .由于Pn 波的速度随温度和物质成分而变化 ,以及Pn 波各向异性可以反映地幔形变的历史 .因此Pn 波的速度以及各向异性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工具 .中国岩石圈地幔的Pn 速度的特征是很高速的异常区和很低速的异常区呈镶嵌状出现 ,反映了地质结构的不均匀性 .西部大型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和四川盆地 )具有较高的Pn 速度和较弱的各向异性 ,反映出这些盆地的岩石圈是冷的和坚硬的 ,其变形较小 .大面积的华北地区 ,在太古代的基底下具有明显的Pn 波低速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这些地区裂谷、岩石圈减薄和地幔上涌区相一致 .Pn 波各向异性与在最新 (和目前正在进行 )的大规模变形期间 ,岩石圈地幔沿NNE向右旋简单剪切相一致 .华北的金矿藏以及华北和松辽盆地的石油储藏的位置明显地与该区的低Pn 波速度区相吻合 ,表明该区金属成矿和油储的形成与中、新生代以来在岩石圈地幔中的热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地幔结构 中国大型盆地 PN波
下载PDF
中国滇西腾冲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 被引量:19
2
作者 从柏林 陈秋媛 +2 位作者 张儒瑗 吴根耀 徐平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1-448,共8页
腾冲上新—全新世火山岩属高钾的钙碱性岩系,以强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为特征,明显具岛弧或活动陆缘属性。其形成与新特提斯演化有关,即:印度微大陆与东南亚微大陆间的洋盆于晚白垩—古新世向东消减,伴以岛弧形成... 腾冲上新—全新世火山岩属高钾的钙碱性岩系,以强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为特征,明显具岛弧或活动陆缘属性。其形成与新特提斯演化有关,即:印度微大陆与东南亚微大陆间的洋盆于晚白垩—古新世向东消减,伴以岛弧形成,始新世开始印度板块与该岛弧碰撞;作为弧后盆地的安达曼海及内缅甸盆地于中新世晚期扩张。腾冲的独特之处是岛弧型火山活动迟后于消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火山岩 岛弧属性 腾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