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百色盆地州景矿第三系褐煤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研究——Ⅲ.多环芳烃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铁冠 B.R.T.Simoneit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9-20,共12页
本文详细总结了第三系州景矿褐煤的多环芳烃特征,主要包括芳香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和三萜烃类,其中以惹烯和西蒙内莉烯居优势,由陆源奥利烷、乌散烷和羽扇烷前生物衍生而来的单芳至五芳三萜烃类次之,此外,作为次要成分,还检测出一个... 本文详细总结了第三系州景矿褐煤的多环芳烃特征,主要包括芳香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和三萜烃类,其中以惹烯和西蒙内莉烯居优势,由陆源奥利烷、乌散烷和羽扇烷前生物衍生而来的单芳至五芳三萜烃类次之,此外,作为次要成分,还检测出一个四芳降藿烷、十一烷基甲苯和苝等,但大多数常规的多环芳烃仅以微量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地球化学 多环芳烃
下载PDF
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智民 Jeffrey Steiner 《测绘技术装备》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2,共5页
网络地图服务是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数字地图新的应用方法,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现势性很强的地图空间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网络数字地图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在讨论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 网络地图服务是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数字地图新的应用方法,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现势性很强的地图空间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网络数字地图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在讨论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对于网络地图服务的概念和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的优点和缺陷,探讨了利用MapObjects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网络地图服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图服务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MAPOBJECTS 开发方法
下载PDF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对中国卤虫(Artemia)同工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查尔斯.E.金 赵玉琪 +1 位作者 刘新 李明仁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提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我国山东半岛几个盐场中的卤虫的十一种同工酶变异进行分析。其中三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四唑氧化酶(TO),表现为多态酶,并且存在盐场内和盐场间的相对变异。该项技... 本文提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我国山东半岛几个盐场中的卤虫的十一种同工酶变异进行分析。其中三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四唑氧化酶(TO),表现为多态酶,并且存在盐场内和盐场间的相对变异。该项技术将有助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用来筛选和辨别卤虫的不同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分析法 中国卤虫 同工酶 变异研究 生物饵料
下载PDF
硒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4
作者 J. E. Oldfield 赵青祥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1年第6期59-60,共2页
长久以来,人们对硒应用于农业和环境时的安全性一直存有疑问,本文评述了最近对硒所作的一些研究。
关键词 农业 环境 应用 饲料
下载PDF
硒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续完)
5
作者 赵青祥 J.E.Oldflcld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2年第1期60-61,共2页
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面关于动物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对硒积聚的反应所作的论述,自然而然地使人们去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环境因子会影响动物体内的硒状态.许多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对加利福尼亚州圣·爵昆山谷情况的考虑.该地用含硒... 硒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面关于动物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对硒积聚的反应所作的论述,自然而然地使人们去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环境因子会影响动物体内的硒状态.许多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对加利福尼亚州圣·爵昆山谷情况的考虑.该地用含硒水灌溉农田使 Kestcrson 安全地带的野生动物发生了硒中毒,Ohlendorf 等(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琦 曹立华 +4 位作者 杨作升 沈渭铨 王新泰 G.H.Keller D.B.Prior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59-665,共7页
本文根据1985—1988年期间进行的综合海上调查及室内研究结果确定,黄河径流在口门处形成高密度潜流,是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主要搬运营力.由口门向外沉积物发生结构递变,与潜流及表层羽体流的逐渐衰减有关.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最大厚度为1... 本文根据1985—1988年期间进行的综合海上调查及室内研究结果确定,黄河径流在口门处形成高密度潜流,是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主要搬运营力.由口门向外沉积物发生结构递变,与潜流及表层羽体流的逐渐衰减有关.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最大厚度为16m,堆积时间为12—15a,沉积速率达110—130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下三角洲 三角洲 动力沉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