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Lifor器官保存液对猪小肠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24只白色杂种猪,随机分成Lifor液组和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组,分别采用4℃的Lifor液和UW液灌洗并低温保存移植小肠,每组再根据供肠保存时...目的探讨Lifor器官保存液对猪小肠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24只白色杂种猪,随机分成Lifor液组和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组,分别采用4℃的Lifor液和UW液灌洗并低温保存移植小肠,每组再根据供肠保存时间的不同随机分成两个亚组,分别为保存6h、9h组,每个亚组6只动物。建立猪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比较低温保存小肠结束时Lifor液组和UW液组小肠黏膜的组织病理学及三磷腺苷(ATP)含量的改变,并测定移植小肠造口输注麦芽糖后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观察移植后小肠吸收功能情况。结果供肠保存6h和9h后,Lifor液组与UW液组的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保存9h的小肠黏膜形态异常,损伤较保存6h的小肠黏膜严重。供肠保存6h和9h后,Lifor液组与UW液组的小肠黏膜AT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肠黏膜的ATP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移植后7、14d两组小肠吸收功能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or液低温保存小肠的效果与UW液相当,且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癌(ICC)之间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和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变异谱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这两种肝脏最常见恶性肿瘤在基因发生路径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微组织切割法,从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直接测序,对33例信息性(杂合性)HCC和22例ICC进行了6种TSG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检测,并对其中10例HCC和全部22例ICC做7个MS的LOH分析。结果:6种TSG的变异情况在HCC依次为:p53(4/5,80.0%)、OGG1(2/4,50.0%)、APC(5/12,41.7%)、RB1(1/5,20.0%)、DCC(0/4,0%)、MCC(0/3,0%);在ICC为:APC(11/16,68.8%)、DCC(6/13,46.2%)、OGG1(5/12,41.7%)、p53(6/16,37.5%)、RB1(2/9,22.2%)、MCC(1/7,14.3%)。HCC和ICC中7个MS的LOH发生率分别为30.0%(3/10)和59.1%(13/22)。7个MS在HCC中仅有2个发生LOH,而在ICC中则全部出现LOH,其中与p16/MTS-1和MXI-1基因连锁的4个MS仅在ICC中出现LOH。结论:HCC和ICC之间TSG和MS存在着明显不同的LOH谱,推测两者在发生过程中可能沿循各自不同的分子路径。对LOH基因谱成员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HCC和ICC发生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