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纠正中美间的“文化交流逆差”
1
作者 赵启光 《科技潮》 2000年第11期76-77,共2页
美国哈瑞斯民意测验(HarrisPoll)最近调查了美国各地1010人对世界18个国家的态度。据其8月3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朋友的比例最低,认为是敌人的比例最高。把中国看作“亲密盟友”的只有百分之三,把中国看作朋友的只有24%。... 美国哈瑞斯民意测验(HarrisPoll)最近调查了美国各地1010人对世界18个国家的态度。据其8月3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朋友的比例最低,认为是敌人的比例最高。把中国看作“亲密盟友”的只有百分之三,把中国看作朋友的只有24%。27%的人把中国看作敌人,这一比例几乎比排在第二位的敌人俄罗斯高一倍。哈瑞斯民意测验自称这一测验误差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文化交流 异质文化 文化冲突
下载PDF
可预见性与不确定性:《史记》人物的结构性分析
2
作者 杨蕾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1期36-55,共20页
本文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司马迁(约前145-前86)史学著作《史记》中的人物塑造。其高超的人物塑造一直被认为是正史中艺术水平的高峰,原因一直被归结为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若干类别的生动描绘。然而,这些互相割裂的类别过度... 本文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司马迁(约前145-前86)史学著作《史记》中的人物塑造。其高超的人物塑造一直被认为是正史中艺术水平的高峰,原因一直被归结为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若干类别的生动描绘。然而,这些互相割裂的类别过度强调人物单一方面的描绘,实则造成了对各类人物特征之间内在关系的忽视。叙事学关于"人物"的定义强调人物的整体性,揭示出人物多个特征之间的互动。人物的文本本质实则是一个依托于稳定、统一叙事文本的,且逻辑合理的多个特征的综合体。《史记》与更早的历史叙述之间在人物塑造上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文本结构的不同:早期独立片段式的叙事单元仅仅支持碎片化的人物塑造,而《史记》统一、完整的文本结构则可实现在篇章层面上连贯、融合的人物描绘。从先秦叙事文本到《史记》,中国史学叙事经历了结构上的重大转变。司马迁创造的纪传体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本形式通过稳定文本次序建立了篇章内部的逻辑。因此,《史记》得以通过缜密的、特定的文本次序赋予人物特征;其文本的整体性锻造了连贯、有机、完整的人物形象,显著区别于其他早期史书中碎片化或前后矛盾的人物。同时,其故事情节合理地综合了不可预知因素,使主要人物曲折的人生道路得以展现。本文认为《史记》人物性格的预见性与事件的不确定性有机融合,强化了历史过程而非事件结果的重要性。这是其有别于其他历史著作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叙述 司马迁 《史记》 《左传》 人物塑造
下载PDF
道家与跨文化传播
3
作者 赵启光 《中国政协》 2011年第24期68-70,共3页
文化崛起有赖于交流管道的畅通,有赖于用因其言而为之言的钥匙打开跨文化交流的大门。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交流 道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