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英进
-
机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共9页
-
文摘
迄今为止,西方学界对中国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具多学科性质的。近十多年来活跃于这一新兴学科的学者,运用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美学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来进行中国电影领域的学术研究。笔者将引述一些论文以廓清这些方法和议题,但所引的作者和著作意在其启发性,而不在其全面性,因为本文的目的是勾勒这一领域的大体的学科地形图。
-
关键词
西方学界
中国
电影艺术
研究方法
电影产业
美学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性别研究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动感摹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张英进
-
机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
-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视觉消费
现实主义
都市文化
审美意识
电影艺术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中国电影明星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张英进
胡敏娜
西飏
-
机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文学系
澳大利亚格利菲斯大学亚洲研究院
-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
文摘
中国的影星现象因为历史、观众、类型和政治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其中充满了偶像崇拜和颠覆性的形象。作为世界电影的核心建制之一,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为不同的观众,影星呈现不同的社会意义、文化身份和意识形态。
-
关键词
电影明星
中国
偶像崇拜
社会意义
意识形态
文化身份
复杂性
多面性
-
分类号
J903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英进
-
机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
文摘
近年来,我陆续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二十一世纪》(香港)等中文刊物上发表文章。介绍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中的兴起和90年代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表示相当的兴趣。我的介绍当时基本截止于2000年。此后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发展更为迅速,由原来每年大约3-4部学术专著(包括论文集)到目前的7-8部(2003、2005每年都高达12部以上),期刊论文的数量就更多了。《电影艺术》编辑部邀请我定期向国内读者介绍海外的研究信息,经过酝酿,我拟组织一批在美国就读的博士研究生参加这个简评栏目的写作,先以电影书籍介绍为主。
-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电影研究
中国
《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博士研究生
当代电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张英进
-
机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术界“后社会主义”的种种观念,重新勾勒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9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生产分为三大类:主旋律影片、艺术片、娱乐片或商业片。到了90年代末,艺术、政治和资本结成了新联盟,而跨国文化的运作使代表“边缘”的“独立电影”逐渐形成新的势力。本文最后列图阐述艺术、政治、资本、边缘作为四个竞争的力量,如何把市场作为核心舞台,展开它们相互间的抗衡、协商和共谋。
-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政治经济格局
中国电影
主旋律影片
艺术片
社会主义
电影生产
独立电影
跨国文化
学术界
-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