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慶幸欣慰求學路
1
作者 吴伏生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2期245-250,共6页
我的求學經歷,要從1980年高考説起。1976年初中畢業後,因爲我是獨生子,受國家照顧,被分配到天津毛織廠工作。記得當時母親覺得我尚未成年,不想讓我直接工作,爲此找到我那時就學的天津第四十二中學,要求允許我上高中。學校有關人員感到... 我的求學經歷,要從1980年高考説起。1976年初中畢業後,因爲我是獨生子,受國家照顧,被分配到天津毛織廠工作。記得當時母親覺得我尚未成年,不想讓我直接工作,爲此找到我那時就學的天津第四十二中學,要求允許我上高中。學校有關人員感到很困惑,因爲那時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兩年後便要被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能夠直接工作,乃是一種特殊的福分。爲此,他們拒絶了母親的要求。不料我開始工作僅半年後,所謂“文化大革命”便被宣告結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出版社 “文革”
下载PDF
隐喻、寓言与中西比较文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伏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9,共9页
"隐喻"和"寓言"是中西文学共有的古老修辞方式。在中西比较文学中,隐喻和寓言似乎是建立所谓"共同诗学"的理想切入点。但是,自20世纪后期始,它们曾一度成为争论中西文学异同的焦点,直接涉及中西比较文学... "隐喻"和"寓言"是中西文学共有的古老修辞方式。在中西比较文学中,隐喻和寓言似乎是建立所谓"共同诗学"的理想切入点。但是,自20世纪后期始,它们曾一度成为争论中西文学异同的焦点,直接涉及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定位以及方法和策略。其中一派认为,隐喻和寓言的基础是西方形上哲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比兴具有根本差异。另一派则强调,在中西诗学当中,比兴、隐喻和寓言都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和表现某种现象和意义,完全可以成为跨文化研究与阐释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学 中国传统诗学 中国诗歌 修辞方式 跨文化研究 METAPHOR 奥里根 中西诗学 宝琳 《关雎》
原文传递
阿瑟·韦利的汉诗翻译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伏生 《国际汉学》 CSSCI 2016年第1期95-104,203,共11页
在英语世界中,阿瑟·韦利(Arthur D.Waley,1889—1966)的汉诗翻译至今仍然影响深远。本文对他的汉诗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 阿瑟·韦利 汉诗翻译《汉诗一百七十首》字译 意译 转译 “重读”说
原文传递
选择切入点:奥尔巴赫与钱锺书的启示
4
作者 吴伏生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3期120-127,160,共9页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与现象,奥尔巴赫与钱锺书均主张以具体可感、具有启发放射功能的文本细节作为出发点,进而深入全面地探讨某种文学现象。深入讨论两位大师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在各自代表作《论模仿》(Mimesis)...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与现象,奥尔巴赫与钱锺书均主张以具体可感、具有启发放射功能的文本细节作为出发点,进而深入全面地探讨某种文学现象。深入讨论两位大师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在各自代表作《论模仿》(Mimesis)和《管锥编》中的几个例案,可以为今后比较文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巴赫 钱锺书 切入点/出发点 语文学 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选择切入点:奥尔巴赫与钱锺书的启示
5
作者 吴伏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2期66-67,共2页
在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明确可行的切入点不仅可为论者指明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而且还会为他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长期以来,海内外的文学批评都强调“理论框架”,虽然不乏观点上的新奇,却难免主观机械,牺牲... 在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明确可行的切入点不仅可为论者指明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而且还会为他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长期以来,海内外的文学批评都强调“理论框架”,虽然不乏观点上的新奇,却难免主观机械,牺牲了文本的多样与活力。21世纪伊始,随着理论热的降温,又听到了“回归文本”的呼唤。此刻,重温并审视奥尔巴赫与钱锺书这两位比较文学大师的研究理念与实践,尤其是他们有关选择切入点的建议,将为我们带来不少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入点 钱锺书 回归文本 方法与策略 奥尔巴赫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21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