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续一)
1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风景名胜》
1994年第12期8-9,共2页
我们从感性上把城市看成是重要的活动场所;大量的人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产生丰富的感觉,有时使人兴奋,有时使人压抑。这些感觉环境可以是一种创造性文化生长的沃土,也可能压制和淹没任何知觉的感受性。由此可见,城...
我们从感性上把城市看成是重要的活动场所;大量的人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产生丰富的感觉,有时使人兴奋,有时使人压抑。这些感觉环境可以是一种创造性文化生长的沃土,也可能压制和淹没任何知觉的感受性。由此可见,城市首先是一个美学环境,就像其它任何人类环境一样,也是人类勤奋劳动的产物。由于时间、自觉的知觉过程和无节制发展带来的教训,我们终于懂得,这种环境的形成和改变不能再受到利润或政治的任意支配。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产生一种富于美学情趣和价值的环境的城市设计特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人类环境
设计特点
城市生活
性文化
美学情趣
主要特点
知觉过程
感受性
活动场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的“OCLC”可能诞生—中国图书馆技术服务集中处理活动简评
2
作者
苏珊.S薛
谭乃立
《北京高校图书馆学刊》
1998年第1期14-20,共7页
关键词
图书馆
技术服务
OCLC
集中处理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3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风景名胜》
1994年第7期8-9,共2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像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像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土和沥青覆盖着的沙漠里,私人花园和公园提供了一些绿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为什么会终结:西方学界的四种解读路径与争论
4
作者
夏亚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6,共15页
历经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为什么在1991年终结,西方学者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冷战终结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叙事路径:关注物质因素的作用,主要考察苏联力量的衰退、世界科技进步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影...
历经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为什么在1991年终结,西方学者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冷战终结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叙事路径:关注物质因素的作用,主要考察苏联力量的衰退、世界科技进步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影响;关注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考察其对苏联领导集团和苏联东欧国家的影响;关注历史人物,主要考察其在冷战终结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另类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认为东欧国家是相互连接的世界的塑造者,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1989年东欧剧变是当地精英对全球化形式的一次选择。研究冷战终结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体系的变化,既要重视历史人物的作用,也要兼顾较长时段的经济、社会、观念的变化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影响。冷战终结不是某项政策或某个人所能单独主宰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终结
物质因素
思想观念
历史人物
另类全球化
原文传递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被引量:
5
5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新蔚
《第欧根尼》
1987年第2期51-66,118,共17页
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象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
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象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土和沥青覆盖着的沙漠里,私人花园和公园提供了一些绿洲;但城市生活的主要特色是机械和电子造成的噪音、垃圾、巨石般矗立着的摩天大厦和来来往往的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工业城市
感受力
嘈杂声
道德方面
环境模式
社会机体
商业城市
人类经验
威廉斯堡
原文传递
城市生态学的审美范型
被引量:
2
6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阿劳
《第欧根尼》
1987年第2期67-92,118,共27页
一近年来,环境美学成为许多不同社团——自然风景保护主义者、立法者、工业家(虽然并非出于本愿)乃至广大公众关注的一个问题。这种关注态度看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表明人们想努力——虽然为时已晚和希望渺茫——抢救自然资源和大自然...
一近年来,环境美学成为许多不同社团——自然风景保护主义者、立法者、工业家(虽然并非出于本愿)乃至广大公众关注的一个问题。这种关注态度看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表明人们想努力——虽然为时已晚和希望渺茫——抢救自然资源和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使之避免竭泽而渔式的不计后果开采的可能前景,避免面目全非的破坏及由此必然带来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计后果
城市生态学
范型
保护主义者
一个问题
环境美学
希望渺茫
滑稽可笑
科比西埃
城市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重评1961—1968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7
作者
夏亚峰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7年第1期174-201,10,共30页
在中美关系激烈冲突与对抗的1960年代,华盛顿和北京竭力维持着双方惟一的直接对话渠道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关20世纪60年代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原始档案及美国外交文件集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为肯尼迪...
在中美关系激烈冲突与对抗的1960年代,华盛顿和北京竭力维持着双方惟一的直接对话渠道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关20世纪60年代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原始档案及美国外交文件集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为肯尼迪及约翰逊两届政府对中美华沙谈判渠道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努力在谈判桌上引入新议题。同时,中文资料显示,中国领导人也重视华沙渠道。即使在中国最激进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府并没有取消大使级会谈。这是因为华盛顿和北京都看到华沙渠道对处理紧张而脆弱的中美关系的作用,因而竭力维持其存在。根据以上档案材料,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60年代中美两国所处国际国内背景,研究探讨每次大使级会谈前双方相互的策略分析与预测、会谈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以及会谈后的对策及跟踪措施。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中美双方是如何看待相互关系中所存在的利益与威胁,进一步论证这种对利益与威胁的考量是如何在谈判桌上反映出来的。本文结论部分分析中美双方维系大使级会谈的理由,剖析60年代大使级会谈未出现实质性突破的原因以及会谈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大使级会谈
肯尼迪及约翰逊政府时期
原文传递
题名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续一)
1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教授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本刊顾问
出处
《风景名胜》
1994年第12期8-9,共2页
文摘
我们从感性上把城市看成是重要的活动场所;大量的人从事各式各样的活动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产生丰富的感觉,有时使人兴奋,有时使人压抑。这些感觉环境可以是一种创造性文化生长的沃土,也可能压制和淹没任何知觉的感受性。由此可见,城市首先是一个美学环境,就像其它任何人类环境一样,也是人类勤奋劳动的产物。由于时间、自觉的知觉过程和无节制发展带来的教训,我们终于懂得,这种环境的形成和改变不能再受到利润或政治的任意支配。那么,如何才能形成产生一种富于美学情趣和价值的环境的城市设计特点呢?
关键词
城市美学
人类环境
设计特点
城市生活
性文化
美学情趣
主要特点
知觉过程
感受性
活动场所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的“OCLC”可能诞生—中国图书馆技术服务集中处理活动简评
2
作者
苏珊.S薛
谭乃立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图书馆
出处
《北京高校图书馆学刊》
1998年第1期14-20,共7页
关键词
图书馆
技术服务
OCLC
集中处理
计算机网络
分类号
G259.23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3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出处
《风景名胜》
1994年第7期8-9,共2页
文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像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土和沥青覆盖着的沙漠里,私人花园和公园提供了一些绿洲;
关键词
城市美学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为什么会终结:西方学界的四种解读路径与争论
4
作者
夏亚峰
机构
华东师范
大学
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45—2001)”(21&ZD2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暨南宁静致远工程之暨南领航项目)“二战后美国海外海军基地调整变化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研究”(23JNLH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与菲律宾军事基地谈判研究(1953-1960)”(23BSS039)。
文摘
历经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为什么在1991年终结,西方学者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冷战终结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叙事路径:关注物质因素的作用,主要考察苏联力量的衰退、世界科技进步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影响;关注思想观念的变化,主要考察其对苏联领导集团和苏联东欧国家的影响;关注历史人物,主要考察其在冷战终结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另类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认为东欧国家是相互连接的世界的塑造者,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1989年东欧剧变是当地精英对全球化形式的一次选择。研究冷战终结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体系的变化,既要重视历史人物的作用,也要兼顾较长时段的经济、社会、观念的变化对这一历史进程的影响。冷战终结不是某项政策或某个人所能单独主宰和决定的。
关键词
冷战终结
物质因素
思想观念
历史人物
另类全球化
Keywords
Conclusion of the Cold War
Material Factors
Ideology
Historical Figures
Alternative Globalization
分类号
K0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被引量:
5
5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新蔚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C.W.波斯特中心
出处
《第欧根尼》
1987年第2期51-66,118,共17页
文摘
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和美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尽管城市在某几个区里还保留着某种魅力,但大大小小的汽车已经侵占了马路,行人在这种入侵面前退避三舍,就象被征服的人民在征服者的军队面前那样。在这片被混凝土和沥青覆盖着的沙漠里,私人花园和公园提供了一些绿洲;但城市生活的主要特色是机械和电子造成的噪音、垃圾、巨石般矗立着的摩天大厦和来来往往的车辆。
关键词
城市美学
工业城市
感受力
嘈杂声
道德方面
环境模式
社会机体
商业城市
人类经验
威廉斯堡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生态学的审美范型
被引量:
2
6
作者
阿诺德.伯利恩特
阿劳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C.W.波斯特中心
出处
《第欧根尼》
1987年第2期67-92,118,共27页
文摘
一近年来,环境美学成为许多不同社团——自然风景保护主义者、立法者、工业家(虽然并非出于本愿)乃至广大公众关注的一个问题。这种关注态度看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它表明人们想努力——虽然为时已晚和希望渺茫——抢救自然资源和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使之避免竭泽而渔式的不计后果开采的可能前景,避免面目全非的破坏及由此必然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
不计后果
城市生态学
范型
保护主义者
一个问题
环境美学
希望渺茫
滑稽可笑
科比西埃
城市生态系统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重评1961—1968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7
作者
夏亚峰
机构
美国纽约长岛大学
布鲁克林校区历史系
出处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7年第1期174-201,10,共30页
文摘
在中美关系激烈冲突与对抗的1960年代,华盛顿和北京竭力维持着双方惟一的直接对话渠道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美国国家档案馆有关20世纪60年代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原始档案及美国外交文件集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认为肯尼迪及约翰逊两届政府对中美华沙谈判渠道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努力在谈判桌上引入新议题。同时,中文资料显示,中国领导人也重视华沙渠道。即使在中国最激进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府并没有取消大使级会谈。这是因为华盛顿和北京都看到华沙渠道对处理紧张而脆弱的中美关系的作用,因而竭力维持其存在。根据以上档案材料,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60年代中美两国所处国际国内背景,研究探讨每次大使级会谈前双方相互的策略分析与预测、会谈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以及会谈后的对策及跟踪措施。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中美双方是如何看待相互关系中所存在的利益与威胁,进一步论证这种对利益与威胁的考量是如何在谈判桌上反映出来的。本文结论部分分析中美双方维系大使级会谈的理由,剖析60年代大使级会谈未出现实质性突破的原因以及会谈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中美大使级会谈
肯尼迪及约翰逊政府时期
Keyword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ino-American Ambassadorial Talks
Kennedy and Johnson administrations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K71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续一)
阿诺德·伯利恩特
《风景名胜》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的“OCLC”可能诞生—中国图书馆技术服务集中处理活动简评
苏珊.S薛
谭乃立
《北京高校图书馆学刊》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阿诺德.伯利恩特
《风景名胜》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冷战为什么会终结:西方学界的四种解读路径与争论
夏亚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5
培植一种城市美学
阿诺德.伯利恩特
新蔚
《第欧根尼》
1987
5
原文传递
6
城市生态学的审美范型
阿诺德.伯利恩特
阿劳
《第欧根尼》
1987
2
原文传递
7
重评1961—1968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夏亚峰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