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2与标准SiO2对大鼠肺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应杏秋 郑一凡 +4 位作者 祝慧娟 金晶 曾群力 张群卫 朱心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纳米SiO2与标准SiO2对大鼠的肺部毒性作用。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纳米SiO2组、标准SiO2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纳米SiO2组或标准SiO2组分别一次性气管注入纳米SiO2或标准SiO2颗粒悬浮液0.5ml,分别观察3、7、14、28d后,... 目的 观察纳米SiO2与标准SiO2对大鼠的肺部毒性作用。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纳米SiO2组、标准SiO2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纳米SiO2组或标准SiO2组分别一次性气管注入纳米SiO2或标准SiO2颗粒悬浮液0.5ml,分别观察3、7、14、28d后,各处死6只大鼠,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和总蛋白含量;HE染色和胶原纤维(VG)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染尘3、7、14d纳米SiO2组大鼠BALF中自细胞总数[(16.0±6.0)×10^6、(11.1±4.0)×10^6、(12.2±4.6)×10^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纳米SiO2染尘3d时明显高于标准SiO2组[(5.7±3.7)×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尘14、28d纳米SiO2组大鼠BALF中总蛋白含量[(0.41±0.14、0.41±0.19)g/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标准SiO2组相应时间点的总蛋白含量,高于纳米SiO2染尘3和7d时的总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尘3d时,纳米SiO2组肺泡腔、支气管壁及血管壁周白细胞严重浸润,标准SiO2组肺泡腔及血管壁周也有炎性浸润,但比纳米SiO2组轻。两组VG染色均未见明显胶原纤维分布。结论 在该实验条件下,纳米SiO2引起大鼠早期肺部炎症反应比标准SiO2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引起肺部损害的颗粒负荷阈值可能比标准SiO2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肺灌洗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