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VA动态增强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维娟 赵建农 +3 位作者 郭大静 谢微波 邢海芳 宁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LAVA)增强扫描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临床疑似或钼靶提示为乳腺肿瘤的病人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8例采用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其余20例采用FAME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比分...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LAVA)增强扫描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临床疑似或钼靶提示为乳腺肿瘤的病人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8例采用LAVA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其余20例采用FAME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比分析两种动态增强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及其对病灶的显示,并采用4分法评分。结果4分法原则评分,LAVA组:4分13例(72.2%),3分4例(22.2%),2分1例(5.6%),无1分病例;FAME组:4分3例(15%),3分11例(55%)2分5例(25%),1分1例(5%)。肿瘤血管显示情况。LAVA组: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动脉分支、异常增粗段及引流静脉清晰显示且走行连续,管径小于2 mm的血管得以显示;FAME组:肿瘤供血动脉异常增粗段及引流静脉显示,管径小于2 mm的血管显示困难,且走行连续性较差。结论LAVA动态增强序列图像质量优于FAME序列,能更清楚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特点及其供血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最佳扫描条件选择(心脏体模模拟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罗银灯 赵建农 +7 位作者 李杰 谢微波 曹新山 吴伟 敬永勇 沈霞 廖静敏 陈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心率下的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选择。材料与方法采用GE公司研制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置为40-95次/min(间隔5次/min)共12组。采... 目的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心率下的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选择。材料与方法采用GE公司研制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置为40-95次/min(间隔5次/min)共12组。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以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体模进行扫描,X线球管转速(即扫描速度)设置为0.5s/r和0.6s/r。所有的扫描数据在R-R间期90%时相分别以单扇区(Snapshot segment)、双扇区(Burst-2)和四扇区重组(Burst-4)3种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所有重组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分别对不同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总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5,P〈0.0001)。不同心率(F=11.99,P〈0.0001)、不同转速(F=5.76,P=0.00196)、不同重组算法(F=9.21,P=0.0003)对图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三者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差别(P〉0.05);(2)不同心率间比较,心率≤65次/min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3)不同扫描速度比较,0.5s/r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4)不同重组算法之间比较:重组算法为Burst-4和Burst-2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与图像质量间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94、-0.16449和0.27341,F=34.43,P〈0.0001),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等是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进行评估。合理利用扫描参数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模 图像质量 析因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正常人脑结构的显示及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钟维佳 赵建农 +2 位作者 谢微波 邢海芳 陈维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信号特点及各向异性。资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行DTI,分析其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 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扩散张量成像(DTI)中的信号特点及各向异性。资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行DTI,分析其平均扩散系数(ADC)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的特点,并对不同感兴趣区(ROI)进行ADC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其扩散和各向异性特点。结果男女之间比较,同一部位的ADC及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结构而言,左右侧的ADC或FA值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图上脑脊液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其余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较低信号,且信号差别不大。侧脑室体部内的脑脊液与其他ROI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ROI之间的ADC值则无差异(P>0.05)。FA图可以清晰反映脑白质纤维,呈明显的高信号。不同白质纤维的FA值不一致,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最大,并与胼胝体膝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测量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按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外囊逐渐降低。侧脑室体部内脑脊液的FA值最低。结论不同部位脑组织的各向异性及信号不同。ADC图主要体现脑脊液与其他脑组织的差异,而FA图可以清晰显示脑内的白质纤维,并能定量反映不同部位各向异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