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与问中重新发现徐兆寿——《西行悟道》笔谈
1
作者 何平 宋明炜 +3 位作者 张定浩 丛治辰 曾攀 唐翰存 《艺术广角》 2023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是徐兆寿先生一直以来所专注的一个方向,在西北这座精神的高原之上,他默默地为此做着卓越的努力,成果斐然。从《荒原问道》到《鸠摩罗什》《问道知源》,再到最新出版的著作《西行悟道》,他从西北出发,以笔为... 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梳理和解读是徐兆寿先生一直以来所专注的一个方向,在西北这座精神的高原之上,他默默地为此做着卓越的努力,成果斐然。从《荒原问道》到《鸠摩罗什》《问道知源》,再到最新出版的著作《西行悟道》,他从西北出发,以笔为羽,穿大河,越群山,在这辽阔的旷野之上,用文字为我们重新建构中华古老的文明,特别是在当下的语境之下,如何拨开现代性的迷雾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徐兆寿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给出了可信的答案,他的新作《西行悟道》就是为此发出的一种呼声和呐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兆寿 《鸠摩罗什》 西行 悟道 重新建构 现代性 问道 呐喊
下载PDF
现代性之后,如何理解我们的世界——宋明炜教授访谈录
2
作者 宋明炜 陈济舟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可否谈一谈,在写作这本书时是否对自己之前的理论和学说做出了某些修正?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和它们的早期版本又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是《看的恐惧》和《中国科幻新浪潮》(2020)之间的关系(异同、承接、断裂、转向、改变)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文章 恐惧 新浪潮 访谈录 再阐释 现代性
下载PDF
漫漫长冬的开始——张惠雯小说集《在北方》
3
作者 宋明炜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6,共5页
一、有选择权的女性张惠雯一家从休斯敦搬到波士顿,2018年7月底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她送给我一本新出的小说集《在南方》,而那时,她已经完成了本书收录的小说中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沉默的母亲》,故事发生地点明确标明是波士顿,有一段... 一、有选择权的女性张惠雯一家从休斯敦搬到波士顿,2018年7月底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她送给我一本新出的小说集《在南方》,而那时,她已经完成了本书收录的小说中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沉默的母亲》,故事发生地点明确标明是波士顿,有一段情节甚至就发生在新英格兰水族馆。接下来的几年中,张惠雯许多小说都以新英格兰为背景。我们这些熟悉的朋友都开玩笑一样说,下一本书应该是《在北方》了。张惠雯在2021年出版《飞鸟与池鱼》,书中收入的都是“返乡”故事--“回到自己外省小城的家乡”,有意识地没有收入任何一篇新英格兰故事,直到今年,她果真不负众望,把这一组以新英格兰为背景的小说,结集为《在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新英格兰 故事 水族馆 初次见面 波士顿 选择权
下载PDF
在崇高宇宙与微纪元之间:刘慈欣论 被引量:6
4
作者 金雪妮(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刘慈欣是21世纪初期中国科幻文学复兴中最重要的作家,他和同时代的作家创造了一次新浪潮,重写了科幻的类型成规。本文在中国科幻历史语境中讨论刘慈欣的作品,尝试对刘慈欣及其他作家代表的新浪潮的美学、政治、伦理意义做理论化的解释。
关键词 刘慈欣 新浪潮 不可见 道德 后人类 乌托邦/恶托邦
下载PDF
从科幻研究走向新巴洛克美学:宋明炜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5
作者 江玉琴 宋明炜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6期11-23,共13页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爆科幻文学研究热点,科幻文学是否仍然是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任教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的宋明炜教授多年致力于科幻研究,对此提出了前沿性观点。他认为科幻文学应走出类型文学...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爆科幻文学研究热点,科幻文学是否仍然是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任教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的宋明炜教授多年致力于科幻研究,对此提出了前沿性观点。他认为科幻文学应走出类型文学窠臼,回归文学本身的特性,因为科幻也是我们认识和再现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摹仿论的超越,它反映出一种文学本质上的变化。他提出超越二项性的科幻诗学建构,认为科幻作品让我们看见“看不见”的世界,科幻改变人们的世界认知。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分析了二十一世纪文学与新巴洛克观念的发展关系,提出建构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巴洛克美学。宋明炜还详细探讨了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密切关系、中国科幻本身就在构建世界文学等问题,认为科幻就是打破等级制和差异性,呈现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炜 中国科幻 科幻的文学性 新巴洛克 世界文学
下载PDF
在摹仿论的废墟上,如何建立真实性——科幻诗学问题与当代文学的知识论
6
作者 宋明炜 《新华文摘》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科幻新浪潮在21世纪初期造就“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势头;如今,新世纪已经快要过去四分之一,科幻不仅用高密度的方式突出了文学“不合时宜”的当代性——这一当代性恰恰发生在“现代性”文明遭遇末日打击、线性时间中出现了不可超越的深... 科幻新浪潮在21世纪初期造就“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势头;如今,新世纪已经快要过去四分之一,科幻不仅用高密度的方式突出了文学“不合时宜”的当代性——这一当代性恰恰发生在“现代性”文明遭遇末日打击、线性时间中出现了不可超越的深渊、目的论与二元论遭遇挑战之际——而且科幻作为一种前沿的表现形式,在将一种超出人类中心的知识结构纳人文学艺术的表达系统。从科幻发生的艺术表达,在“感觉结构”上打破了人的感官限制。曾经被奉为文艺理论的金科玉律的“艺术是摹仿”的观点,在后人类的视点上变成一种人类感官局限性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问题 当代文学 文艺理论 超新星爆发 摹仿论 线性时间 科幻 表达系统
原文传递
在摹仿论的废墟上,如何建立真实性——科幻诗学问题与当代文学的知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明炜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8,共6页
科幻新浪潮在21世纪初期造就“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势头;如今,新世纪已经快要过去四分之一,科幻不仅用高密度的方式突出了文学“不合时宜”的当代性——这一当代性恰恰发生在“现代性”文明遭遇末日打击,线性时间中出现了不可超越的深渊... 科幻新浪潮在21世纪初期造就“超新星爆发”一般的势头;如今,新世纪已经快要过去四分之一,科幻不仅用高密度的方式突出了文学“不合时宜”的当代性——这一当代性恰恰发生在“现代性”文明遭遇末日打击,线性时间中出现了不可超越的深渊,目的论与二元论遭遇挑战之际^(①)——而且科幻作为一种前沿的表现形式,在将一种超出人类中心的知识结构,纳入了文学艺术的表达系统。从科幻发生的艺术表达,在“感觉结构”上打破了人的感官限制。曾经被奉为文艺理论的金科玉律的“艺术是摹仿”(mimesis)的观点,在后人类的视点上变成一种人类感官局限性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问题 当代文学 文艺理论 超新星爆发 摹仿论 线性时间 科幻 表达系统
原文传递
科幻新浪潮与乌托邦变奏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明炜 王振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41,共10页
开端:1989/2185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也许是专门研究科幻小说的一位最重要的文学学者,他曾把科幻小说描述为“至少是间接地从乌托邦小说衍生而来;它即便不是乌托邦的亲生女儿,也至少是乌托邦的一个侄女——侄女通常羞... 开端:1989/2185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也许是专门研究科幻小说的一位最重要的文学学者,他曾把科幻小说描述为“至少是间接地从乌托邦小说衍生而来;它即便不是乌托邦的亲生女儿,也至少是乌托邦的一个侄女——侄女通常羞于谈论其家世血统,但是却无法回避其家族遗传之命运。”这个有趣的隐喻式的对比,说明了两种文类都有在现实之外寻找另类替代社会理想的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小说 科幻小说 变奏 新浪 思想倾向 社会理想 隐喻式 文学
原文传递
《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论鲁迅与科幻的渊源,兼论写实的虚妄与虚拟的真实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明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5,共18页
本文从文学史、科幻诗学、再思写实主义的角度,对鲁迅《狂人日记》做出尝试性的新解读。《狂人日记》与科幻小说的关联有三个层面的启示:青年鲁迅的科幻翻译与他后来文学创作之间有一些重要关联;鲁迅《狂人日记》从主题到写作风格上对... 本文从文学史、科幻诗学、再思写实主义的角度,对鲁迅《狂人日记》做出尝试性的新解读。《狂人日记》与科幻小说的关联有三个层面的启示:青年鲁迅的科幻翻译与他后来文学创作之间有一些重要关联;鲁迅《狂人日记》从主题到写作风格上对中国科幻新浪潮发生深刻影响;在科幻的视野中重读《狂人日记》,有助于重新思考写实主义和文学想象力之间的关系。科幻小说反直觉的写作,打破了熟悉的文学常规,试图重建有关真实的知识。如果把《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阅读,那么这篇小说中发生的叙事结构变化,正对应着将"眼前熟悉的现实"悬置而发出虚拟的问题,也对应着鲁迅生活的时代发生在美学、科学、文学诸多领域的变革。本文旨在从文学史线索和小说诗学的角度,提供考量文学再现、现实、知识之间关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翻译 写实主义 科幻诗学 真实
原文传递
在“世界”中的中国科幻小说——科幻作为一种全球文类,及其成为世界文学的可能与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明炜 汪晓慧(译)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100,共20页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全球”影响,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中的世界建构;科幻小说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科幻小说将一个原来不可见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表现形态。本...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全球”影响,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中的世界建构;科幻小说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科幻小说将一个原来不可见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表现形态。本文引用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概念,以及伊斯塔范·西瑟瑞-罗内有关“全球科幻小说”的论点,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充分意识到它们在中文语境中导致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刘慈欣的作品及其翻译,同时也延伸讨论韩松、陈楸帆及其他作家。本文并且追问当中国科幻小说已经占据世界科幻舞台中心位置之后,它还有哪些方面是不可见的,以此来更深入认知科幻小说的伦理承担与文化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世界文学 全球文类 翻译 新浪潮 不可见
原文传递
当我们在谈论元宇宙的时候,我们没有在谈论什么?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明炜 《上海文化》 CSSCI 2022年第4期98-101,共4页
元宇宙(metaverse)在近几个月内的中国学术环境中引起超强热度的广泛讨论,是一次罕见的跨学科、跨知识的跨界讨论。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媒体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技术专家、商业领袖,以及许许多多的言论... 元宇宙(metaverse)在近几个月内的中国学术环境中引起超强热度的广泛讨论,是一次罕见的跨学科、跨知识的跨界讨论。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媒体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技术专家、商业领袖,以及许许多多的言论家、普通网民,都在针对这个话题发表意见。人们似乎早已在等待这一时刻。自从世界进入信息管理和数字化时代,人们长期以来赖以思考“未来问题”的目的论思维模式,为未来想象带来一个新的“目的地”:奇点(singularity)。;但这样一个时刻,同时意味着巨大未知的降临,提示着与过去长达400年的“现代”历史的断裂,意味着一种不可逆转的变化,一个只会发生一次、不可重复的危机与时机。面对这样一个时刻,从科幻、影视、游戏到都市传说、民间科学、文学艺术,都在为大众想象准备一个决定着人类存续的“决战”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环境 商业领袖 信息管理 政治学家 数字化时代 都市传说 未来想象 跨学科
原文传递
在“世界”中的中国科幻小说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明炜 汪晓慧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8期57-59,共3页
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引发了引人注目的“全球”影响。本文引用大卫·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概念,以及伊斯塔范·西瑟瑞-罗内有关“全球科幻小说”的论点,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 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引发了引人注目的“全球”影响。本文引用大卫·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概念,以及伊斯塔范·西瑟瑞-罗内有关“全球科幻小说”的论点,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中的世界建构,科幻小说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科幻小说将一个原来不可见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表现形态。科幻文学与世界建构在《三体》发表前几个月,刘慈欣发表了中篇小说《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三体》 刘慈欣 世界建构 科幻文学 新浪潮运动 大卫·达姆罗什 不可见的
原文传递
中国科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3
作者 宋明炜 吕广钊(译)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0,共6页
一、导论作为一种现代文类,科幻小说早在清末时期便已同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他文类一起传入中国。与五四时期占据中国文学界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历史甚至要更为悠久。和其他一些现代文类类似的是,中国科幻... 一、导论作为一种现代文类,科幻小说早在清末时期便已同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他文类一起传入中国。与五四时期占据中国文学界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历史甚至要更为悠久。和其他一些现代文类类似的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源头同样来自海外,在译介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了科幻作品在世界建构方面展现出的想象力,描绘现代世界在先进技术加持下蓬勃发展的愿景。作为一种译入中国的文类,早期中国科幻展现出了某种含混性,结合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以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中国文学界 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科幻 现代文 科幻作品 侦探小说 文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