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就是金钱”新解—浅谈美国医院的时间价值观
1
作者 朱晓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1999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医院 时间价值 工作效率
下载PDF
鱼藤酮长期作用对海马NO和脂质过氧化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强 杨和平 +2 位作者 林海 乐卫东 董兆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鱼藤酮 农药 长期作用 海马 NO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肌卫星细胞功能异常在慢性肾脏病骨骼肌消耗中的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会玲 张丽萍 张金元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5,255,共6页
目的:骨骼肌消耗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特征,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是具有自我增殖和更新能力的成肌干细胞,MSC功能异常可引起肌肉萎缩。本研究探讨MSC在CKD小鼠骨骼肌消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制作小鼠... 目的:骨骼肌消耗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特征,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SC)是具有自我增殖和更新能力的成肌干细胞,MSC功能异常可引起肌肉萎缩。本研究探讨MSC在CKD小鼠骨骼肌消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制作小鼠CKD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标记胫骨前肌层粘连蛋白(laminin),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并计算面积百分位图;RT-PCR检测腓肠肌Pax-7、MyoD、Myf-5、Myogenin及myostatin mRNA表达水平;分离并原代培养骨骼肌MSC,原位免疫组化检测Pax-7和MyoD表达,检测分化后新形成的肌纤维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eMyHC)。结果:造模一个月后,CKD小鼠体重和骨骼肌重量明显下降,形态学表现为胫骨前肌明显变细,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面积百分位图明显左移;肌肉组织的Pax-7、MyoD、Myf-5和Myogenin 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myostatin mRNA表达则明显上调;原代培养的MSC中,CKD组的Pax-7和MyoD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化后新形成的eMyHC阳性肌纤维数目也明显降低。结论:CKD可引起显著的骨骼肌萎缩,使MSC增殖和分化功能下降,myostatin水平升高可能是抑制肌卫星细胞功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肌卫星细胞 MYOSTATIN MYOD Pax-7
下载PDF
冠状血管张力的局部调节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小鹰 RobertoBolli 黄宛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5-199,共5页
本文阐述血管内皮诸因子对冠状血管舒张和收缩机理的作用。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张力 局部调节
下载PDF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的高分辨成像及其三维重构的初步结果(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玉尧 Joanita Jakana +3 位作者 余学奎 Wah Chiu 张景强 周正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这是第一个基于Microsoft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软件包。从得到的一个初步的CPV三维结构 ,可以看出CPV是具有T =1的病毒壳体 ,它的核心半径为 2 8 5nm ,在二十面体的顶点有十二个具有五次对称的突起 ,使它的半径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高分辨成像 三维重构 冷冻电子显微镜 CPV 图像管理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早期圆锥角膜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肖启国 罗丽辉 +3 位作者 陈媛 张梅 刘祖国 费志刚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了解早期圆锥角膜共焦显微镜的影像特征,评价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对早期圆锥角膜(keratoconus)的临床检查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对Orbscan角膜地形图检查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的患者18例(19只眼)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 目的了解早期圆锥角膜共焦显微镜的影像特征,评价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对早期圆锥角膜(keratoconus)的临床检查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对Orbscan角膜地形图检查诊断为早期圆锥角膜的患者18例(19只眼)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对正常人14例(28只眼)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组之间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特征、角膜基质、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角膜厚度的差异。结果共焦显微镜下,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19只眼),有8例(9只眼)的角膜组织结构出现变化,表现为后基质层出现微小皱折,上皮层、前基质层及内皮层未发现异常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的角膜中央厚度轻度变薄(P=0.000),角膜基质、内皮细胞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早期圆锥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病理改变,为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及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血样中p53PIN3基因与散发性卵巢癌危险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晓文 顾美皎 +2 位作者 娄高峰 芦运萍 D.G.Kieback 《华中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68-69,共2页
为对照研究散发性卵巢癌患者血样中的p53PIN3等位基因频率,将卵巢癌75例和健康女性208例周围血白细胞提取DNA,用PCR引物扩增p53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现象(p53PIN3).结果:两组杂合p53PIN3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在75例卵巢癌中发现1例纯合p53... 为对照研究散发性卵巢癌患者血样中的p53PIN3等位基因频率,将卵巢癌75例和健康女性208例周围血白细胞提取DNA,用PCR引物扩增p53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现象(p53PIN3).结果:两组杂合p53PIN3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在75例卵巢癌中发现1例纯合p53PIN3,而208例女献血员无1例检出.提示:我国湖北省卵巢癌及健康妇女p53PIN3等位基因频率比德国女性显著为低,但尚需扩大样本以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53基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PG静注减轻清醒狗缺血后心肌顿抑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鹰 Marcel Zughaib +1 位作者 Selim Sekili Roberto Bolli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解自由基清除剂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MPG)能否减轻缺血后心肌顿抑,本文报告了在清醒狗模型中氧自由基清除剂MPG对缺血后心肌顿抑的疗效。39只清醒狗模型阻闭前降支15min后再灌注48h。治疗组(n=17)于阻闭... 为了解自由基清除剂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MPG)能否减轻缺血后心肌顿抑,本文报告了在清醒狗模型中氧自由基清除剂MPG对缺血后心肌顿抑的疗效。39只清醒狗模型阻闭前降支15min后再灌注48h。治疗组(n=17)于阻闭前15min始静脉给予MPG(100mg/kg·h),共持续60min,对照组(n=22)给予生理盐水。结果表明,二组缺血区侧支血流、缺血区大小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室壁收缩增厚指数(一种局部心肌功能指标)于再灌注后2、3、4、5、6h明显大于对照组,当侧支血流低于10%时,改善更明显。指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侧支血流越低,收缩功能恢复程度越明显。结论,MPG可以促进缺血后心肌顿抑的恢复,这种有益的疗效在低侧支血流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G N-2-巯基丙酰基 甘氨酸 心肌顿抑 心肌缺血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结核杆菌 抗药性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P-选择素对角膜上皮创伤修复及其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
10
作者 徐志钢 李志杰 C.Wayne Smith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P-选择素对角膜上皮创伤修复及其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选用P-选择素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对比,观察角膜上皮创伤修复过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角膜的迁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角膜... 目的观察P-选择素对角膜上皮创伤修复及其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选用P-选择素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对比,观察角膜上皮创伤修复过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中性粒细胞在角膜的迁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角膜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选择素基因敲除小鼠的角膜创伤修复延迟,向角膜迁移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与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有密切的关系。结论P-选择素表达缺陷可导致角膜上皮创伤修复的延迟。这种延迟可能与创伤后中性粒细胞向创伤区迁移数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角膜上皮 创伤修复 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迁移
下载PDF
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与狼疮肾炎肾组织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伟英 李广然 +4 位作者 余学清 梁英杰 陈立新 关伟明 蓝辉耀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患者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是否升高及其与LN肾组织MIF表达、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狼疮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LN患者血、尿MIF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患者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是否升高及其与LN肾组织MIF表达、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狼疮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LN患者血、尿MIF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观察肾组织MIF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了解尿MIF水平与狼疮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的关系。结果LN患者肾组织MIF表达及尿MIF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尤以增生及炎症明显的Ⅲ、Ⅳ型LN为明显,尿MIF浓度与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小管损害显著相关,但与血MIF水平、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结论LN患者尿MIF浓度明显增高,并与肾组织MIF表达及狼疮肾组织活动情况显著相关,可作为一种监测狼疮肾活动及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组织损害 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 LN 免疫介导
原文传递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活体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启国 刘祖国 +2 位作者 罗丽辉 黎明 张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形态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2.0共焦显微镜对13例(26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眼前基质细胞及16/26眼后基质细胞结构不清... 目的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形态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2.0共焦显微镜对13例(26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眼前基质细胞及16/26眼后基质细胞结构不清,排列紊乱,并可见短棒状多形性强反光;6/26眼前弹力层不规则并增厚,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下降;6/26眼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可见不定型的强反光;2/26眼角膜上皮细胞边界不清,排列呈疏松的蜂窝状,并出现不透明的强反光;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视力0.3以下的患眼角膜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细胞层、前弹力层、后基质层发生形态异常的比例高于0.3以上的患眼(P<0.05)。结论1.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组织各层结构,起到类似病理组织切片的作用。2.前基质层形态异常可能是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最基本的共焦显微镜形态特征,病情越重,前基质层以外的其它层次发生形态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但内皮细胞层一般不受累。3.共焦显微镜检查对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形态 病理组织切片
原文传递
小檗碱对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会玲 丁婷婷 +1 位作者 胡兆永 张金元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db/db小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及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表达的影响。方法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为对照组。予小檗碱(5mg·kg-1·d-1)腹腔注射3周,观察体重和食量;3...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db/db小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及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表达的影响。方法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为对照组。予小檗碱(5mg·kg-1·d-1)腹腔注射3周,观察体重和食量;3周末处死,分离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胫骨前肌冰冻切片行层黏连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并计算肌纤维面积分布图;同位素[14C].苯丙氨酸掺入法检测肌肉蛋白合成,[3H]-酪氨酸释放率分析检测肌肉分解代谢;Northern印迹检测腓肠肌Atrogin-1和肌环指蛋白1(MurF-1)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翻译水平。结果小檗碱能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水平[(18.55±3.79对26.32±4.02)mmol/L,P〈O.01],降低脂肪重量[(2.75±0.30对3.77±0.52)g,P〈O.05],使胫骨前肌的肌重/胫骨长度比值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肌纤维面积分布图明显左移;小檗碱使野生型小鼠和db/db小鼠的蛋白质合成率下降18%~22%;蛋白质分解率升高24%~26%,使肌肉特异性的Atrogin-1、MurF-1转录和翻译水平增高,同时使真核转录因子3调节亚基(eIF3-f)蛋白水平降低。结论小檗碱具有降糖降脂作用,但可引起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下降,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糖尿病的骨骼肌消耗,其机制与上调Atrogin-1和MurF-1表达,同时下调eIF3-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小檗碱 骨骼 ATROGIN-1 肌环指蛋白1 真核转录因子3调节亚基
原文传递
用DNA体外扩增法产前检测PAH 111 Arg→Ter突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淑帧 周霞娣 +2 位作者 任兆瑞 曾溢滔 胡流清 《遗传与疾病》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62+66,共2页
本文报道用聚合酶链(PCR)DNA扩增和寡核苷酸分子杂交技术对1例高危胎儿进行产前检查的研究结果。RFLP连锁分析虽然提示胎儿已从其母亲处遗传到一个致病基因,但其父方的PAH基因尚不能阐明,PCR扩增PAH基因第3外显子以及旁侧共300bp的核苷... 本文报道用聚合酶链(PCR)DNA扩增和寡核苷酸分子杂交技术对1例高危胎儿进行产前检查的研究结果。RFLP连锁分析虽然提示胎儿已从其母亲处遗传到一个致病基因,但其父方的PAH基因尚不能阐明,PCR扩增PAH基因第3外显子以及旁侧共300bp的核苷酸顺序,然后与一对相应于上述特异突变型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结果表明,胎儿从父亲处遗传到这个PAH 111 Arg→Ter基因,产前诊断胎儿为PKU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产前诊断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治疗卵巢癌的动物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晓文 施维 +1 位作者 顾美皎 D.G.Kieback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12-714,I045,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Rous肉瘤病毒驱动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ADV/RSV-tk)基因及丙氧鸟苷(GCV)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首先以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系Ov-ca-2774建立荷人卵巢癌裸鼠腹水瘤模型...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Rous肉瘤病毒驱动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ADV/RSV-tk)基因及丙氧鸟苷(GCV)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首先以卵巢浆液性腺癌细胞系Ov-ca-2774建立荷人卵巢癌裸鼠腹水瘤模型,再分别单用ADV/RSK-tk或GCV(单药组)或联合应用ADV/RSK-tk及GCV(联合用药组)进行治疗。观察空白对照组、单药组及联合用药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及药物毒性。结果:单药组裸鼠在用药后14.4±1.7天~19.3±3.5天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联合用药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比单药组至少延长两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开始用药时间越早,平均生存期越长;且疗效与用药剂量及裸鼠肿瘤负荷有依赖关系。结论:对荷人卵巢癌裸鼠腹水瘤模型的ADV/RST-tk基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胸苷激酶 基因治疗 腺病毒
全文增补中
胶质细胞与神经变性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卫华 乐卫东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年第3期316-319,共4页
胶质细胞在神经变性病的发病机制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胶质细胞分类及其在AD、PD、ALS中的作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何调控胶质细胞的功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神经变性病 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