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翁同龢纪念馆藏翁同龢书法作品摭谈
1
作者 秦健 《书法》 2023年第2期78-83,共6页
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是在翁氏故居的基础上所辟建,两朝帝师翁同龢在此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翁同龢纪念馆已成为古建园林游览、翁氏文化研究、翁氏文物收藏等的重要场所,也是常熟的一张历史文化名... 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是在翁氏故居的基础上所辟建,两朝帝师翁同龢在此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翁同龢纪念馆已成为古建园林游览、翁氏文化研究、翁氏文物收藏等的重要场所,也是常熟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而承载这张“名片”厚度之一的当属翁同龢纪念馆所藏的翁氏文物和翁氏藏品。值得一提的是,翁同龢纪念馆建馆之初就是以“翁同龢文物陈列室”为名来筹建的,即通过陈列各种翁同龢的文物和翁同龢的藏品来展现翁同龢的生平事迹,以缅怀这位著名的常熟先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收藏 翁同龢 纪念馆 书法作品 古城区 古建园林 文化名片 陈列室
原文传递
翁同龢绘画研究:收藏、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忠良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翁同龢不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在书画诗文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文化艺术家。就其绘画领域而言,翁同龢既有以王翚、王原祁为中心的绘画收藏,也形成了"正统"、"尚古"、"深厚"的绘画美学观,并且... 翁同龢不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在书画诗文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文化艺术家。就其绘画领域而言,翁同龢既有以王翚、王原祁为中心的绘画收藏,也形成了"正统"、"尚古"、"深厚"的绘画美学观,并且落实于以"藏"养"作"的绘画实践。在绘画中摆脱世俗烦恼、净化心灵,成为翁同龢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绘画收藏 审美理念 创作实践
下载PDF
晚清帝师翁同龢的科举人生
3
作者 邹学 陈斌 《镇江高专学报》 2021年第1期94-96,共3页
翁同龢与科举结下不解之缘,作为考生,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状元及第;作为考官,任乡试、会试、殿试、朝考等主副考官,校士抡才;作为学官,历学政、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管理监事大臣等职,兴贤育才。
关键词 翁同龢 科举考试 校士抡才 国子监
下载PDF
晚清政局中的翁同龢
4
作者 何玉英 《艺术科技》 2012年第4期97-98,共2页
翁同龢,先高中状元、两入军机,且为两朝帝师、官阶显赫,在满清一代实属仅见。同时,由于翁同龢在晚清身居要职,也是晚清政坛上的关键人物。其对两朝重大内政都有参与,如洋务新政、晚清军制改革、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等。同时,翁同... 翁同龢,先高中状元、两入军机,且为两朝帝师、官阶显赫,在满清一代实属仅见。同时,由于翁同龢在晚清身居要职,也是晚清政坛上的关键人物。其对两朝重大内政都有参与,如洋务新政、晚清军制改革、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等。同时,翁同龢在从政期间,他的言论、主张也直接影响了朝局的变化与历史进程。翁同龢也留给世人很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革新勇气、爱国精神,而其在书法上的造诣更令人敬佩。本文则就翁同龢于晚清从政活动进行浅显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晚清政局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家学家风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光前 王忠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6-129,共4页
5月19日,“传统与现代:家学家风的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在常熟翁同铄纪念馆松禅书院隆重开幕。来自北京故宫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以及翁氏后人等30余人参会... 5月19日,“传统与现代:家学家风的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在常熟翁同铄纪念馆松禅书院隆重开幕。来自北京故宫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以及翁氏后人等30余人参会,名人之后和专家学者就文化世家的家学、家风、家教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学及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研讨会分上、下两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与常熟理工学院教授沈潜主持,以主题演讲与自由发言的形式展开。现将研讨会内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研究 专家学者 研讨会综述 家风 传承 现代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下载PDF
基于“言述身修”的优秀家风孕育与传承——以清代翁氏家族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斌 邹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6期130-133,共4页
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常熟翁氏家族是清代誉冠江南的名门望族。翁氏代有闻人、累世不衰的秘诀就是家族秉持“富贵不足保而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齐家理念,通过修谱、著文、家书等“言述”与祭祀、修祠堂、办义庄等“身修”来孕育传承优... 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常熟翁氏家族是清代誉冠江南的名门望族。翁氏代有闻人、累世不衰的秘诀就是家族秉持“富贵不足保而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齐家理念,通过修谱、著文、家书等“言述”与祭祀、修祠堂、办义庄等“身修”来孕育传承优秀家风,以世泽绵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氏家族 优秀家风 言述身修 孕育传承
下载PDF
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常熟翁氏的家族文化及当代价值
7
作者 王忠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5-68,共4页
常熟翁氏家族耕读传家,读书振家,以诗书忠厚之泽传家为训,身教言传,培育价值理性,由此人才辈出。翁氏子孙走上仕途后,"总期不负圣主,不玷家声",公忠体国,勤政廉洁,翁同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翁氏家族文化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常熟翁氏家族耕读传家,读书振家,以诗书忠厚之泽传家为训,身教言传,培育价值理性,由此人才辈出。翁氏子孙走上仕途后,"总期不负圣主,不玷家声",公忠体国,勤政廉洁,翁同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翁氏家族文化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家学家风绵延不息,对当今文化建设、官风官德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性 诗书忠厚 身教言传 家学家风
下载PDF
知止而后能得——论翁同龢的“齐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忠良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8年第3期67-71,共5页
翁同龢是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践行“齐家”,孝为人子,悌为人弟,义为人夫,慈为人父,在“齐家”中体现其修身,这对当今的家风、官风建设颇有启示。
关键词 翁同龢 齐家 修身 家风
原文传递
试论翁同龢的爱国思想及其成因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丽峰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5年第4期80-83,41,共5页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在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不畏强敌,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割地,维护国家主权;从赞同洋务到支持维新,推动社会改革,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爱国主义品格。他的爱国思想既有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痕迹,又在新的历史条...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在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不畏强敌,抵抗外来侵略;反对割地,维护国家主权;从赞同洋务到支持维新,推动社会改革,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爱国主义品格。他的爱国思想既有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痕迹,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展出了新的时代特色。究其成因,应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爱国思想 成因
原文传递
翁同龢晚年思想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立人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爱国政治家翁同龢(1830—1904)是近代中国颇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因主张革新、支持变法事业,1898年7月遭顽固派开缺革职乃至编管严惩的政治迫害。至1904年7月去世前.翁同龢在故乡常熟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六年旅程。证诸《翁文恭公... 爱国政治家翁同龢(1830—1904)是近代中国颇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因主张革新、支持变法事业,1898年7月遭顽固派开缺革职乃至编管严惩的政治迫害。至1904年7月去世前.翁同龢在故乡常熟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六年旅程。证诸《翁文恭公日记》及有关诗文,不难窥见其非同寻常的晚年心迹及其思想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思想 翁同龢 《翁文恭公日记》 述论 历史人物 近代中国 政治迫害 政治家
原文传递
翁同龢与光绪朝的立嗣风波
11
作者 王忠良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晚清光绪朝立嗣危机以及随之风潮骤起的继统之争中,翁同徘以帝师之尊的身份,参与了选储立嗣的廷议决策。他主张“在继穆宗之统绪,非别立一君”,排除将来废立的可能性,从而为光绪立嗣寻求合乎情理的解释。翁同貅敢于任事、办法得... 在晚清光绪朝立嗣危机以及随之风潮骤起的继统之争中,翁同徘以帝师之尊的身份,参与了选储立嗣的廷议决策。他主张“在继穆宗之统绪,非别立一君”,排除将来废立的可能性,从而为光绪立嗣寻求合乎情理的解释。翁同貅敢于任事、办法得体的解决之道,更加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和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立嗣危机 继统之争
原文传递
論翁同龢修改日記的真相
12
作者 王忠良 《文津学志》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翁同龢爲救世而密保康有爲乃當時政壇人士所共見,没有必要爲避禍而修改日記。古人日記是傳給後代子孫看的,翁氏家族以'詩書忠厚之澤'傳家,當他在'戊戌政變'後得知康有爲圖謀兵圍頤和園捕殺慈禧,以'聖賢義理之學'... 翁同龢爲救世而密保康有爲乃當時政壇人士所共見,没有必要爲避禍而修改日記。古人日記是傳給後代子孫看的,翁氏家族以'詩書忠厚之澤'傳家,當他在'戊戌政變'後得知康有爲圖謀兵圍頤和園捕殺慈禧,以'聖賢義理之學'衡之,已是'大逆不道'的名教罪人,爲了不讓後世子孫知道這一令人難堪的事實,纔修改日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保 康有爲 日記 修改 詩書忠厚之澤
原文传递
膠澳事件和翁同龢——兼釋翁氏在膠澳事件中二題詩
13
作者 趙平 《文津学志》 2014年第1期9-17,共9页
膠澳事件,德國爲列强瓜分中國當了前驅。翁同龢和同僚張蔭桓奉命跟德駐華公使海靖交涉,爲解决此事件嘔心瀝血,結果無補於事,讓翁氏切身感受到'彼合縱謀我,我爲魚肉',决心輔助光緒帝變法自强。本文又對翁氏二題詩作了闡釋。
关键词 膠澳事件 强盜行徑 瓜分中國 變法自强
原文传递
翁同龢的政治改革思想分析
14
作者 陈斌 《才智》 2016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翁同龢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有着40余年的宦海生涯,他参政的年代正是当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艰难过渡,由洋务思潮向维新思潮递相流转的重要历史时期。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位帝王的老师,身居清朝统治中心枢纽,是晚清政坛上有影响的历史人... 翁同龢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有着40余年的宦海生涯,他参政的年代正是当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艰难过渡,由洋务思潮向维新思潮递相流转的重要历史时期。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位帝王的老师,身居清朝统治中心枢纽,是晚清政坛上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和著名政治家。其思想演进的历程大体上涵化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随社会变革步伐,趋时更新的走向;但究其思想取向,有着因循保守的特征。这一融新旧于一体的思想,烙下了过渡时代的印记。在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背景下,翁同龢的政治革新思想经历了一个演变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同龢 政治思想 洋务运动 儒家文化
原文传递
浅谈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研究范围
15
作者 顾颖谦 《新丝路(下旬)》 2021年第3期0190-0190,0192,共2页
历史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大类别,研究遗产文物的独特内容,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历史文物的基本鉴定、内涵价值、理论思想、展示陈列、文化传播五大方面,深入探讨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研究范围,并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的... 历史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大类别,研究遗产文物的独特内容,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历史文物的基本鉴定、内涵价值、理论思想、展示陈列、文化传播五大方面,深入探讨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研究范围,并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的内容对促进文博工作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为一些历史博物馆扩大历史研究范围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博物馆 历史研究 文物保护 文博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