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与小于胎龄儿的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彭婷婷 岳福娟 +5 位作者 王芳 冯永亮 邬惟为 王素萍 张亚玮 杨海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 探讨孕前BMI、孕期增重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关系,为预防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4 754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 目的 探讨孕前BMI、孕期增重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关系,为预防小于胎龄儿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4 754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健康状况、分娩情况等资料,测量其孕前身高、体重和分娩前体重,计算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并分组,收集新生儿出生结局,了解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SGA的影响.结果 SGA发生率为9.26%(440/4 754).孕前体重较低组、正常组及超重/肥胖组SGA发生率为9.85%、8.54%和9.45%,调整孕妇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后,孕前BMI过高和超重/肥胖者SGA发生率低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OR=0.714,95%CI:0.535 - 0.953);不同孕期增重组SGA发生率分别为孕期增重低于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建议范围下限组12.20%、增重在建议范围组9.23%、增重超过建议范围上限组8.45%;调整孕妇年龄、孕产史等因素后,孕期增重低于IOM建议范围下限增加SGA的发生风险(OR=1.999,95%CI:1.487- 2.685),无论是孕前BMI较低、适宜还是超重/肥胖,分别以增重适宜作为参照,孕期增重低于IOM建议范围下限均增加SGA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2.558(95%CI:1.313- 4.981)、1.804(95%CI:1.258-2.587)、3.108(95%CI:1.237 - 7.811).孕前高BMI和孕期增重不足间未发现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孕前BMI超重/肥胖者SGA发生率低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孕期增重不足增加SGA的发生风险,无论孕前BMI较低、正常还是超重/肥胖的孕妇增重均应避免低于IOM推荐的增重范围下限,以减少SG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原文传递
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芳 王素萍 +5 位作者 张亚玮 冯永亮 彭婷婷 邬惟为 杨海澜 李淑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5766-5769,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妊娠情况和疾病史等资料。结果:共调查3 293名孕妇,其中发生妊娠...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妊娠情况和疾病史等资料。结果:共调查3 293名孕妇,其中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88例(11.8%),子痫前期277例(8.4%)。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人均收入、居住地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66、130.800、8.209、79.322、94.41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18.5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孕前BMI>24.0和孕期增重过多是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前BMI>24.0和孕期增重过多均是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而孕前BMI<18.5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保护因素,应关注孕前BMI值和孕期体重变化,从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
原文传递
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玫 王颖 +8 位作者 解冰洁 郭朋鸽 程雁鹏 邬维为 冯永亮 张萍 王素萍 张亚玮 杨海澜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5-298,307,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以便为研究母亲宫内发育不良对子代发育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解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 目的探讨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以便为研究母亲宫内发育不良对子代发育的影响提供线索。方法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解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并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母亲出生体重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影响。结果 SGA的发生率为7.04%,LGA发生率为14.6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母亲出生体重每增加1 kg,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174 g(β=0.174,95%CI:0.134~0.213)。随母亲出生体重的增加,SGA发生率递减(χ_(趋势)~2=13.791,P<0.001),LGA的发生率递增(χ_(趋势)~2=7.900,P=0.005),母亲低出生体重(<2 500 g)是SGA的危险因素(OR=2.458,95%CI:1.333~4.534);以孕期增重分层分析后,结论一致,但出生体重较低的孕妇(<2 500 g)孕期增重不足会导致SGA发生风险增高。结论孕妇出生体重低是分娩SGA的危险因素,随着孕妇出生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大,但未发现LGA与孕妇出生体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小于胎龄 出生体重 宫内发育
原文传递
孕前BMI及孕期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8
4
作者 解冰洁 郭朋鸽 +7 位作者 彭婷婷 岳福娟 王芳 冯永亮 邬惟为 杨海澜 王素萍 张亚玮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6211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和体育活动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6211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和体育活动分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6211例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率为16.02%(995/6211)。孕前超重和肥胖者GDM发生率高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OR=2.288,95%CI:1.946~2.691);孕前BMI较低者GDM的发生率低于孕前BMI正常范围的孕妇(OR=0.692,95%CI:0.541~0.885);未发现体育活动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孕前BMI与孕期体育活动间不存在交互作用(OR=0.899,95%CI:0.370~1.534)。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妇应合理地控制孕前BMI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体育运动 糖尿病 妊娠
原文传递
孕前体质指数对围孕期增补叶酸与小于胎龄儿关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玲玲 申嘉欣 +8 位作者 汝首杭 王颖 李玫 冯永亮 张萍 邬惟为 王素萍 张亚玮 杨海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 探讨孕前不同BMI状态下,围孕期增补叶酸与小于胎龄儿(SGA)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8 523例单胎活产孕妇以1 066例SGA作为病例组,以7 457例适于胎龄儿(AGA)作为对照组,收集孕... 目的 探讨孕前不同BMI状态下,围孕期增补叶酸与小于胎龄儿(SGA)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8 523例单胎活产孕妇以1 066例SGA作为病例组,以7 457例适于胎龄儿(AGA)作为对照组,收集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和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及新生儿基本信息等资料。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对围孕期增补叶酸与SGA关系的影响。结果 SGA发生率为12.51%(1 066/8 523)。调整孕妇年龄等因素后,孕前体重较低者是SGA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2,95%CI:1.01~1.47),孕前超重/肥胖者可降低SGA的发生风险(OR=0.81,95%CI:0.68~0.97);调整孕妇年龄等因素后,围孕期增补叶酸是SGA的保护因素(OR=0.82,95%CI:0.68~0.98)。按孕前BMI分层后显示,孕前超重者围孕期增补叶酸可降低SGA的发生风险(OR=0.55,95%CI:0.36~0.85),未发现其他各BMI组围孕期增补叶酸与SGA有关。进一步按增补的叶酸种类分组后显示,围孕期单纯增补400 μg叶酸片是SGA的保护因素(OR=0.82,95%CI:0.69~0.99),且孕前超重者围孕期单纯增补400 μg叶酸片能降低SGA的发生风险(OR=0.56,95%CI:0.36~0.86)。未发现围孕期单纯增补含400 μg叶酸的复合维生素与SGA有关。结论 孕前超重者围孕期增补400 μg叶酸片能降低SGA的发生,而在其他各BMI组中未发现关联;孕前BMI可能影响围孕期增补叶酸与SGA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体质指数 叶酸
原文传递
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杨飞飞 韩天碧 +7 位作者 杜文琼 赵枫 王颖 冯永亮 杨海澜 王素萍 邬惟为 张亚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系,为GDM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妊娠时间及居住地1∶1频数匹配非GDM孕妇作为对照组,最终纳入324例病例和318例对照,提取孕妇外周血DNA并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in P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FTO基因及多态性位点与GDM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min P法结果显示,FTO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0.05)。在调整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且调整多重比较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FTO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rs11075995位点TT基因型与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CI:0.35~0.89),携带rs3826169位点G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0.59,95%CI:0.35~0.88),携带rs74245270位点GA基因型(OR=0.69,95%CI:0.49~0.98)、GA或AA基因型(OR=0.70,95%CI:0.50~0.97)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均是GDM的保护因素;相反,携带rs74018601位点GA基因型(OR=1.51,95%CI:1.07~2.12)、GA或AA基因型(OR=1.46,95%CI:1.06~2.02)与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7205009位点AA基因型(OR=1.83,95%CI:1.18~2.86)、GA或AA基因型(OR=1.53,95%CI:1.08~2.19)与携带GG基因型孕妇相比,携带rs9888758位点AG基因型与携带AA基因型孕妇相比(OR=1.43,95%CI:1.02~2.00),均是GDM的危险因素。结论FTO基因rs11075995、rs3826169、rs74245270、rs74018601、rs7205009与rs9888758位点多态性与GDM的发病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基因 基因多态性 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文琼 赵枫 +5 位作者 陈琼 冯永亮 杨海澜 王素萍 邬惟为 张亚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为GDM发病机理研究及其预防策略提供线索。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3月1日—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GDM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胎龄以及居住地址在非...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为GDM发病机理研究及其预防策略提供线索。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3月1日—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GDM孕妇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胎龄以及居住地址在非GDM孕妇中匹配对照组,最终对320例病例组和318名对照组孕妇提取DNA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min P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EPR基因多态性与GDM发病的关系。结果min P法分析结果显示,LEPR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无关(P>0.05)。在调整了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期被动吸烟情况、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和产次等混杂因素且调整多重比较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LEP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中,携带多态性位点rs2375675 CC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孕妇的2.01倍(OR=2.01,95%CI=1.11~3.75);携带多态性位点rs11208591 A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孕妇的1.86倍(OR=1.86,95%CI=1.02~3.48);携带多态性位点rs10789171 A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孕妇的1.64倍(OR=1.64,95%CI=1.05~2.58);携带多态性位点rs12074520 CA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CC基因型孕妇的1.54倍(OR=1.54,95%CI=1.02~2.35);携带rs12566370 AG基因型孕妇的GDM发病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孕妇的0.68倍(OR=0.68,95%CI=0.48~0.95)。结论LEPR基因rs2375675、rs11208591、rs10789171、rs12074520和rs12566370位点多态性与GDM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GDM) 发病 瘦素受体(LEPR) 基因多态性 关系
原文传递
孕期膳食与小于胎龄儿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枫 杜文琼 +9 位作者 申嘉欣 郭玲玲 王颖 王科科 张萍 冯永亮 杨海澜 王素萍 邬惟为 Zhang Yawei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701,共5页
目的研究孕妇不同孕期膳食摄入对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早、中、晚期膳食摄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新生儿基本信息... 目的研究孕妇不同孕期膳食摄入对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早、中、晚期膳食摄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新生儿基本信息。纳入研究对象8 102例,SGA组961例,适于胎龄儿(AGA)组7 141例。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将摄入食物转化为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以AGA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三分位数划分为高摄入量组、中等摄入量组及低摄入量组。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中、晚期膳食摄入营养素对SGA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中等摄入量组,孕早期(<51.60 g/d)、孕中期(<52.69 g/d)及孕晚期蛋白质摄入量低(<52.65 g/d)是SGA的危险因素(OR=1.534,95%CI:1.217~1.934;OR=1.268,95%CI:1.005~1.599;OR=1.310,95%CI:1.036~1.655)。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18.5 kg/m^2的孕妇早期蛋白质摄入量低(<51.60 g/d)及总能量摄入低(<1 146.22 kcal/d)是SGA的危险因素(OR=1.872,95%CI:1.033~3.395;OR=1.754,95%CI:1.125~2.734);孕前18.5≤BMI<24.0 kg/m^2的孕妇,孕早期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低(<51.60 g/d)是SGA的危险因素(OR=1.465,95%CI:1.089~1.972);在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未发现膳食摄入与SGA有关联。结论孕期膳食摄入影响SGA的发生风险,且不同孕前BMI人群膳食摄入对SGA的影响有差异,孕早期是膳食摄入对SGA作用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摄入 小于胎龄儿 体质指数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出生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92
9
作者 冯永亮 彭婷婷 +6 位作者 王芳 苏通 岳福娟 张临瑞 张亚玮 杨海澜 王素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对出生结局的危害,探讨HDCP的危险因素,为防制HDCP、降低不良出生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对出生结局的危害,探讨HDCP的危险因素,为防制HDCP、降低不良出生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由调查员在分娩期间对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调查孕期生活行为、疾病、用药及膳食摄入情况,孕妇一般情况、生育史、家族史及疾病史等;并收集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共收集1967例合格孕妇,发生HDCP164例(8.34%)。HDCP组出生缺陷(3.09%)、早产(42.24%)、低出生体重(44.03%)、小于胎龄儿(34.88%)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83%、5.45%、4.87%和5.34%)(x2=7.47、257.82、295.56和137.95,均有P〈0.01)。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前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OR介于2.00—6.39)。结论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孕前超重/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发生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出生结局的危险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及潜在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颖 李玫 +8 位作者 解冰洁 郭朋鸽 程雁鹏 冯永亮 张萍 邬惟为 王素萍 张亚玮 杨海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及潜在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及相乘交...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及潜在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及相乘交互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单胎活产孕妇6 297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13.28%(836/6 297),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2.53%(789/6 297)。与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相比,妊娠期高血压孕妇(aOR=2.185,95% CI:1.266~3.770)、子痫前期/子痫孕妇(aOR=5.322,95% CI:4.224~6.707)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孕妇(aOR=3.794,95% CI:2.190~6.573)发生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均明显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早产对小于胎龄儿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别为5.260、0.586和2.941,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加交互作用及相乘交互作用(OR=2.331,95% CI:1.443~3.76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RERI=5.631,AP=0.522,SI=2.352)、胎儿性别为女(RERI=3.660,AP=0.374,SI=1.714)、羊水偏少(RERI=10.619,AP=0.636,SI=3.093)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未发现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发生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且与胎盘早剥、胎儿性别为女、羊水偏少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与早产存在相加及相乘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小于胎龄儿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其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郭朋鸽 解冰洁 +7 位作者 彭婷婷 王芳 岳福娟 冯永亮 邬惟为 王素萍 张亚玮 杨海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2期2428-2431,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及其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妊娠合并SC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529例妊娠合并...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及其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妊娠合并SC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529例妊娠合并SCH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孕产史、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资料,查阅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用药情况及妊娠结局等信息。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不同阶段合并SCH及是否服药对妊娠结局(早产、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的影响。结果 与妊娠早中期合并SCH组孕妇相比,妊娠晚期合并SCH组早产(10.0%与1.4%,χ~2=18.673,P〈0.001)和低出生体重儿(11.6%与1.9%,χ~2=19.010,P〈0.001)的发生率较高;妊娠合并SCH服药组早产(0.8%与9.8%,χ~2=20.782,P〈0.001)、低出生体重儿(1.7%与11.1%,χ~2=18.031,P〈0.001)的发生率均低于妊娠合并SCH未服药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服药是妊娠合并SCH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可明显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其OR值(95%CI)为0.168(0.034~0.826)。结论 规律服药可降低妊娠合并SCH孕妇早产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2013年随访人群HBV感染及慢性肝病现患调查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陶阳 曲春枫 +8 位作者 姚红玉 陆玲玲 樊健 王宇婷 黄飞 陆建华 倪正平 樊春笋 张亚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罹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启东乙肝干预研究(QHBIS)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并行ALT、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sAg...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罹患慢性乙肝、肝硬化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启东乙肝干预研究(QHBIS)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并行ALT、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c、抗-HBe)检测及肝胆B超检查。计算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各指标的阳性率,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患病率,疫苗组及对照组人群按性别分层后,疋。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结果共获得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组(疫苗组)4421人和对照组3880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5.59±1.84)岁和(26.61±2.24)岁。疫苗组HBsAg、单独抗一HBs、抗一HBc、HBeAg、抗一HBe阳性率分别为2.38%、37.73%、3.78%、0.57%、2.15%,对照组分别为9.02%、29.41%、16.83%、2.73%、8.87%,两组问血清学标志物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慢性乙肝活动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0.45%和0.16%,对照组分别为1.29%和0.3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疫苗组男性慢性乙肝活动期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不管是慢性乙肝活动期患病率还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对慢性HBV感染的保护作用可延长至婚配年龄后,而不同性别人群慢性乙肝与肝硬化现患保护作用的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疫苗 慢性肝病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孕期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及对早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雁鹏 冯永亮 +11 位作者 段小丽 赵楠 王君 李春霞 郭朋鸽 解冰洁 张芳 温海秀 李玫 王颖 王素萍 张亚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2-577,共6页
目的 探讨空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对早产的影响情况。方法 以受孕日期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太原市区18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HO对早产的定义,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和足... 目的 探讨空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对早产的影响情况。方法 以受孕日期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太原市区18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HO对早产的定义,将研究对象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关联性分析时再将早产组分为轻度早产组、早期早产和极早早产组。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健康状况、分娩情况、家庭准确住址等资料;收集太原市8个监测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0日PM2.5日平均浓度,根据反距离加权法计算孕妇孕期每天PM2.5暴露浓度,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2.5对早产的影响情况。结果 1839例产妇的早产发生率为8.21%(151/1839)。调整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前BMI等因素后结果显示,在分娩前第2周PM2.5浓度暴露值每增加10μg/m^3,早产风险增加8.7%(OR=1.087,95%CI:1.001-1.182),轻度早产风险增加9.9%(OR=1.099,95%CI:1.007-1.200)。分娩前第2周孕妇处于PM2.5高水平环境(≥75μg/m^3)中,早产风险增加0.8%(OR=1.008,95%CI:1.000-1.017),轻度早产风险增加1.0%(OR=1.010,95%CI:1.001-1.018)。结论 孕妇在孕晚期尤其是在分娩前半个月,PM2.5高浓度暴露会导致早产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早产 反距离加权法
原文传递
启东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中慢性乙肝、肝硬化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红玉 陈陶阳 +9 位作者 曲春枫 樊健 陆健泉 樊春笋 陆玲玲 黄飞 陆建华 倪正平 王宇婷 张亚玮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0-884,共5页
目的 探索启东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干预研究人群患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月~10月,在启东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目的 探索启东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干预研究人群患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月~10月,在启东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个人及家族成员慢乙肝、肝硬化及肝癌史等;同时进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肝脏彩色超声检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疫苗干预研究随访人群罹患慢乙肝、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疫苗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有肝癌家族史、新生儿期未接种乙肝疫苗和出生于1986年以前四个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值分别为:3.60(2.04~6.34)、2.47(1.25~4.88)、2.68(1.57~4.56)和1.72(1.02~2.89)。肝硬化患者中男性因素,调整后的OR(95%CI)值为6.89(2.02~23.43)。结论 启东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降低青年期罹患慢乙肝、肝硬化的风险,男性、肝癌家族史及出生于1986以前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男性亦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危险因素 疫苗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启东乙肝干预研究30年随访人群烟酒嗜好、转氨酶及治疗史的横断面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严永锋 陈陶阳 +8 位作者 姚红玉 樊春笋 陆玲玲 陆建华 倪正平 黄飞 王宇婷 曲春枫 张亚玮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队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的社会学人口特征、烟酒嗜好及疾病史信息。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对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的疫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 目的了解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队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的社会学人口特征、烟酒嗜好及疾病史信息。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对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的疫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生活习惯、疾病史等资料。结果共随访调查8 423人,疫苗组及对照组中男性分别占47.61%和46.62%,两组间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2)。两组男性目前吸烟率分别为48.36%和4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疫苗组男性饮酒率22.84%低于对照组的2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4,P<0.001)。疾病史调查结果两组中2.86%和5.50%的研究对象有过转氨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74,P<0.001),1.18%和2.13%的研究对象进行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P=0.008)。结论本次研究获得了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转氨酶及乙肝治疗史等重要信息,为肝癌及其他慢性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问卷设计和实施,以获得更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队列研究 吸烟 饮酒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冯丹 姚添 +10 位作者 程雁鹏 潘明虎 李春霞 王君 冯永亮 石璟 黄洪浪 鲁鸿燕 蓝光华 王素萍 张亚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4-1628,共5页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 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 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史、性行为、乙型肝炎感染史等合并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采集血样检测HBsAg。采用EpiData 3.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为13.85%(113/8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5~45岁者比≥ 45岁者,OR=1.738,95% CI:1.031~2.931)、HBV感染家族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者比无HBV感染家族史者,OR=2.898,95% CI:1.678~5.005);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OR=1.744,95% CI:1.052~2.892)。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较高。25~45岁、有HBV家族史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的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建议针对HIV感染者加强HBV感染监测,控制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文琼 赵枫 +9 位作者 郭玲玲 申嘉欣 王科科 王颖 张萍 冯永亮 杨海澜 王素萍 邬惟为 张亚玮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1-98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以期早期评估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方法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于2012年3月-2016年9月分娩的所有产妇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收集合格问卷10319份,排除其... 目的分析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以期早期评估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方法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于2012年3月-2016年9月分娩的所有产妇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收集合格问卷10319份,排除其他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疾病后,共纳入9623例,随机抽取其中70%的对象作为训练样本,分析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其余30%的对象作为测试样本,验证模型效果。结果用训练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LogitP=-2.517-0.696×孕前偏瘦+0.200×孕前超重+0.944×孕前肥胖-1.295×居住在城市-0.409×孕前补充过叶酸+1.323×双胎及多胎妊娠+1.708×既往妊娠期高血压病史。Ho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377。模型AUC=0.767(95%CI:0.747~0.786,P<0.001)。用测试样本进行验证模型,得到模型灵敏度81.68%,特异度75.05%,阳性似然比为3.27,阴性似然比为0.24。测试样本模型AUC=0.771(95%CI:0.763~0.790,P<0.001)。结论建立了一个纳入可控因素,且简单、高效的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模型,模型拟合度好,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叶酸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ROC曲线
原文传递
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天碧 郭玲玲 +9 位作者 杨飞飞 赵枫 杜文琼 王颖 申嘉欣 冯永亮 杨海澜 张亚玮 邬惟为 王素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94-1899,共6页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P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9048例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882例PE孕妇为病例组,8166例非PE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与子痫前期(P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9048例单胎活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882例PE孕妇为病例组,8166例非PE孕妇为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前及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妊娠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孕前BMI对增补叶酸与PE关系的影响。结果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未增补叶酸者相比,增补叶酸者发生PE的风险降低(OR=0.79,95%CI:0.64~0.96)。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OR=0.63,95%CI:0.49~0.81);单纯增补叶酸片及增补叶酸片和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是PE的保护因素(OR=0.81,95%CI:0.66~0.99;OR=0.64,95%CI:0.49~0.85),单纯增补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与PE未显示关联;增补叶酸剂量<400、400及>400μg/d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OR=0.62,95%CI:0.42~0.91;OR=0.81,95%CI:0.66~0.99;OR=0.68,95%CI:0.49~0.94)。按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增补叶酸是PE的保护因素(OR=0.75,95%CI:0.59~0.96);在孕前BMI≥24.0 kg/m2的孕妇中未发现增补叶酸与PE有关。结论孕前和孕期均增补叶酸与PE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且孕前BMI可能影响增补叶酸与PE的关系,应对不同孕前BMI人群分别提出适宜的增补叶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子痫前期 体质指数
原文传递
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申嘉欣 郭玲玲 +8 位作者 汝首杭 王颖 李玫 邬惟为 冯永亮 张萍 杨海澜 王素萍 张亚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0-835,共6页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孕前1年、孕早期、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结果及膳食胆固醇摄入情况,根据对照组...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孕前1年、孕早期、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结果及膳食胆固醇摄入情况,根据对照组孕妇不同时期胆固醇摄入的P25、P50、P75将其分为4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1年、孕早期、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不同年龄段孕妇膳食胆固醇摄入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9 005人,其中妊娠期糖尿病1 38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1年胆固醇摄入量≥ 76.50 mg/d且孕中期摄入量为≥ 46.75 mg/d的孕妇患GDM的风险增加。按年龄分层后,年龄〈35岁孕妇的孕前1年和孕中期胆固醇摄入量≥ 76.50 mg/d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1.336,95%CI:1.083-1.647;OR=1.341,95%CI:1.087-1.654),孕妇年龄≥ 35岁组未发现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有关。结论 妊娠期妇女孕前1年及孕中期膳食胆固醇摄入高均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胆固醇 妊娠期 糖尿病 孕中期
原文传递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特征和HBsAg阳性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志宏 石璟 +6 位作者 姚添 冯丹 董爽 石珊 冯永亮 Zhang Yawei 王素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特征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