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化学微课教学理论与实践探析
1
作者 穆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255-256,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逐步深入,微课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巨大作用。有关微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了广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代教育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逐步深入,微课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巨大作用。有关微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因此受到了广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代教育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而微课教学以微视频为载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满足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本文在对微课教学理论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就中学化学微课教学实践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微课教学理论 实践策略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月华 李爱峰 +3 位作者 付崇罗 张丽 刘红英 玄红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procaspase-3和LC3B的表达。结果木犀草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上调MDA-MB-231、MCF-7、A549细胞内的ROS和自噬特异标志物LC3-Ⅱ的水平,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抗肿瘤 细胞凋亡 活性氧
下载PDF
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月华 杨红英 +2 位作者 付崇罗 李爱峰 玄红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7(ANXA7)、P62、procaspase3和LC3的表达。结果表明,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MCF-7、A549的增殖和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LC3-Ⅱ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自噬。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核片段凝集,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下调caspase3和LC3-Ⅱ的水平。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香叶木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能成为一种保护HUVEC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细胞凋亡 自噬 活性氧
下载PDF
三种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月华 李爱峰 +3 位作者 张丽 付崇罗 赵洁 玄红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白麻苷和次野鸢尾黄素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肺腺癌细胞(A549)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白麻苷和次野鸢尾黄...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白麻苷和次野鸢尾黄素三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正常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肺腺癌细胞(A549)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白麻苷和次野鸢尾黄素(20,40,80,160μmol·L^(-1))分别处理24 h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金丝桃苷和白麻苷对三种肿瘤细胞均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但抑制去除血清条件下HUVECs细胞凋亡;次野鸢尾黄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抑制较强,对乳腺癌MCF-7和肺癌A549细胞抑制较弱。结论金丝桃苷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功效,而次野鸢尾黄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白麻苷 次野鸢尾黄素 抗肿瘤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酸混合水溶液的热响应特性(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传红 耿培培 +5 位作者 郭严 陈肖肖 郭晓冬 张军红 刘杰 魏西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3-871,共9页
用稳态和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有机酸3-甲基水杨酸(3MS)的混合水溶液随浓度和温度变化的流变特性。在加热过程中混合溶液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温度响应。其中最有趣的是,当3MS的浓度在80与10... 用稳态和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有机酸3-甲基水杨酸(3MS)的混合水溶液随浓度和温度变化的流变特性。在加热过程中混合溶液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温度响应。其中最有趣的是,当3MS的浓度在80与100 mmol?kg^(-1)之间时,有浅蓝色的稀溶液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由浅蓝色溶液转化成透明的粘弹性溶液,同时聚集态从囊泡转变成长的蠕虫状胶束,且开始转化的温度随溶液中3M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利用流变温度扫描和电导率测定对此转变进行了验证。定性解释这个转化是因为在高温下吸附的3MS分子从囊泡上解吸被溶解到水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胶束 囊泡 热敏性 流变性能
下载PDF
D-甘露醇与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明芝 范传刚 孙德志 《化学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技术测定了298.15 K下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的稀释焓,利用M cM illan理论计算了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焓相互作用系数.结果表明,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技术测定了298.15 K下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的稀释焓,利用M cM illan理论计算了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焓相互作用系数.结果表明,D-甘露醇和D-山梨醇在纯水和卤化钠水溶液中的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均为正值,并随着卤离子半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且同种溶剂中,D-甘露醇的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要大于D-山梨醇的.结合两分子结构的差异,通过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剂-溶质相互作用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醇 D-山梨醇 稀释焓 二阶焓相互作用系数
下载PDF
一种可溶喹吖啶酮衍生物LB膜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云龙 高学喜 +3 位作者 李淑红 王文军 柳仁民 张爱梅 《光散射学报》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表面压-分子面积(π-A)等温曲线、紫外-可见吸收谱和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喹吖啶酮衍生物材料LB膜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实验表明,这种喹吖啶酮衍生物能够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它与花生酸(AA)混合后不仅可以形成很... 采用表面压-分子面积(π-A)等温曲线、紫外-可见吸收谱和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喹吖啶酮衍生物材料LB膜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实验表明,这种喹吖啶酮衍生物能够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它与花生酸(AA)混合后不仅可以形成很好的单分子膜,而且可以较好的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制备成LB膜多层膜。这种喹吖啶酮衍生物LB膜的紫外-可见吸收谱的吸收峰位较稀溶液发生了红移,这是由极性溶剂分子与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溶液有很强的荧光效应,但LB膜没有荧光现象,原因是在LB膜中QACl6的浓度过高发生“自我猝息”而失光。它在溶液和LB膜中都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吖啶酮衍生物 Langmuir—Blodgett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三联苯-2,5,2′,5′-四羧酸的两个配位聚合物(N(Ⅱ),Zn(Ⅱ))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修堂 范黎明 +6 位作者 孙忠 张伟 李大成 魏培海 李斌 刘光增 窦建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9-1816,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配合物{[Ni(H2qptc)(4,4′-bpy)(H2O)2].2(H2O)}n(1)和[Zn2(H2O)2(qptc)(4,4′-bpy)]n(2)(H4qptc:三联苯-2,5,2′,5′-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红外光谱和、磁性和X-射...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配合物{[Ni(H2qptc)(4,4′-bpy)(H2O)2].2(H2O)}n(1)和[Zn2(H2O)2(qptc)(4,4′-bpy)]n(2)(H4qptc:三联苯-2,5,2′,5′-四羧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红外光谱和、磁性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化合物1和2都是三维结构,分别显示(65.8)-cds、(42.6)2(43.62.8)(45.64.8)2.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苯-2 5 2′ 5′-四羧酸 4 4′-联吡啶 镍(Ⅱ)配合物 锌(Ⅱ)配合物
下载PDF
In-situ formation of cobalt phosphide nanoparticles confined in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for high-performing zinc-air battery and water splitting 被引量:1
9
作者 Xinxin Shu Maomao Yang +2 位作者 Miaomiao Liu Huaisheng Wang Jintao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107-3115,共9页
The rational design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energy dens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rechargeable zinc-air ba... The rational design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energy dens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ies(ZABs).Herein,a general and controllable synthesis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prepare three-dimensional(3D)porous carbon composites embedded with diverse metal phosphide nanocrystallites by interfacial coordin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with phytic acid-doped polyaniline networks and subsequent pyrolysis.Phytic acid as the dopant of polyaniline provides favorable anchoring sites for metal ions owing to th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pecifically,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dsorbed cobalt ions can achieve the phase regul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phosphides.Thus,with abundant cobalt phosphide nanoparticles and nitrogen-and phosphorus-doping sites,the obtained carbon-based electrocatalysts exhibited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ies toward oxygen reduction and evolution reactions.Consequently,the fabricated ZABs exhibited a high energy density,high power density of 368 mW cm^(-2),and good cycling/mechanical stability,which could power water splitting for integrated device fabrication with high gas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phosphid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ELECTROCATALYSIS Zinc-air battery Water splitting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Sr_9Zn_(1.5)(PO_4)_7: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金锋 李宝慧 +4 位作者 刘学霞 李怀勇 胡成超 郑彬 孙文芝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材料Sr_9Zn_(1.5)(PO_4)_7:xEu^(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Rietveld结构精修分别确定了材料的相纯度和晶体结构.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该荧光粉可以被3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材料Sr_9Zn_(1.5)(PO_4)_7:xEu^(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Rietveld结构精修分别确定了材料的相纯度和晶体结构.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该荧光粉可以被395nm近紫外光有效激发,这与商品近紫外芯片的发射光谱吻合.在近紫外光激发下,样品可以发射出明亮的红光,其最大发射峰在617nm,归属于Eu^(3+)的5 D0-7F2跃迁.SZPO:0.70Eu^(3+)的色坐标为(0.616,0.382).此外,还对材料的荧光衰减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r9Zn1.5(PO4)7:Eu^(3+)可以作为潜在的白光LED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红光 荧光材料 SZPO:Eu 3+ 白光LED
下载PDF
由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形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11
作者 韩传红 李杰飞 +1 位作者 刘杰 魏西莲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在298.15 K下使用目测法和浊度法绘制了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鎓([Bmim]BF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组成的三元体系相图,得到了一个靠近离子液体和水一侧的狭窄双水相(ATPS)区域。从双水相区域周围选择不同组成的样品,用等温滴... 在298.15 K下使用目测法和浊度法绘制了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鎓([Bmim]BF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组成的三元体系相图,得到了一个靠近离子液体和水一侧的狭窄双水相(ATPS)区域。从双水相区域周围选择不同组成的样品,用等温滴定微量热(ITC)方法测定了这些样品中逐滴加入纯水后体系热量的变化,发现随样品中水含量的增加,量热曲线上分别出现了较弱的吸热和放热过程,而且这两个过程的位置与三元相图中双水相的形成和消失的位置基本吻合,这说明ITC对于双水相体系的热力学研究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双水相的形成是一个吸热过程(ΔH>0),而消失是放热过程(ΔH<0)。由于双水相的形成是等温等压下的热力学自发过程(ΔG<0),因此可以判断该体系中双水相的形成是一个熵驱动过程,而消失是一个熵-焓共驱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相图 双水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等温滴定微量热
原文传递
SDS对香豆素在SB-16胶束增溶行为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艳艳 曹月欣 +4 位作者 张宪玺 张鲁格 孙德志 延辉 张翀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了模拟药物香豆素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SB-16)复配体系中的分配规律,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香豆素分子(C-343)在SB-16水溶液中的增溶行为,在上述溶液的基础上又继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SDS,并研究了SDS对香... 为了模拟药物香豆素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SB-16)复配体系中的分配规律,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香豆素分子(C-343)在SB-16水溶液中的增溶行为,在上述溶液的基础上又继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SDS,并研究了SDS对香豆素在SB-16胶束增溶行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98 K,101.3 k Pa下的平衡条件下,C-343可以自发地增溶到SB-16球形胶束中。SDS分子的烷基尾链部分插入到SB-16球形胶束内部,并在SB-16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基团在内,亲水基团在外的SDS分子薄层。C-343分子在SDS分子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下,从SB-16胶束内部逐步迁移至SDS胶束的外层表面上。从理论证实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对药物分子在胶束溶液中的增溶与释放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期为该类体系的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硫酸钠 香豆素分子 增溶 药物释放
原文传递
双功能[2.2]对环蕃基氮杂环卡宾催化查尔酮的不对称硼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叶梦 申盼盼 +2 位作者 段文增 宋淳 马玉道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19-2928,共10页
为了达到无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硼化反应高选择性的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基于[2.2]对环蕃的手性氮杂环卡宾前驱体.应用该双功能的卡宾催化剂实现了商业化的联硼酸频哪醇酯[B_2(pin)_2]对查尔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了高达99%收率和97%对映体... 为了达到无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硼化反应高选择性的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基于[2.2]对环蕃的手性氮杂环卡宾前驱体.应用该双功能的卡宾催化剂实现了商业化的联硼酸频哪醇酯[B_2(pin)_2]对查尔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了高达99%收率和97%对映体选择性的有机硼化合物.研究还发现,水作为添加物在该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催化 不对称催化 卡宾 硼化合物 [2.2]对环蕃
原文传递
卡宾催化对亚甲基苯醌的不对称硼化反应的研究
14
作者 吴逾诸 申盼盼 +1 位作者 段文增 马玉道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3-1492,共10页
使用商业化的手性三氮唑盐和联硼酸频哪醇酯[B_(2)(pin)_(2)],实现了N-杂环卡宾催化的对亚甲基苯醌的1,6-不对称硼加成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且有良好的反应收率及对映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无过渡金属... 使用商业化的手性三氮唑盐和联硼酸频哪醇酯[B_(2)(pin)_(2)],实现了N-杂环卡宾催化的对亚甲基苯醌的1,6-不对称硼加成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且有良好的反应收率及对映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无过渡金属存在下,即使催化剂用量降至底物的0.1 mol%,反应仍能保持高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催化 有机催化 卡宾 硼化合物 对亚甲基苯醌
原文传递
布洛芬纳米晶制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杨杨 丁壮 +2 位作者 赵燕娜 高岩 韩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6,共9页
以水难溶性药物布洛芬(1)为考察对象,运用湿法介质研磨技术、冷冻干燥制备1纳米晶制剂。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并考察了稳定剂种类、研磨介质规格及药物浓度对纳米晶粒径[d(0.5)和d(0.9)]的影响。随后,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以水难溶性药物布洛芬(1)为考察对象,运用湿法介质研磨技术、冷冻干燥制备1纳米晶制剂。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并考察了稳定剂种类、研磨介质规格及药物浓度对纳米晶粒径[d(0.5)和d(0.9)]的影响。随后,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剂处方工艺,以粒径、多分散系数及ζ电位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研磨时间、稳定剂浓度的影响。优化得到的纳米晶制备工艺为1含量5%、羟丙纤维素含量1.2%、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0.5%,选用0.3 mm研磨介质作用52 min。最终结果验证,所得到的1纳米晶晶型稳定,颗粒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263.1±1.7)nm、0.162±0.09、(-20.0±0.21)m V。体外释药评价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相比,该制剂物理稳定性好,药物溶解度、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湿法介质研磨 星点设计-响应面方法 难溶性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