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的区域主义
- 1
-
-
作者
李华锋
赵月峰
-
机构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学生处
-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
文摘
区域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与潮流,但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主义实践并不理想。朝鲜半岛问题是建设东北亚区域主义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双方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根据朝鲜半岛问题的多层面性和历史启示,从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开展适宜的工作,一定会创造出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区域主义建设的"双赢"局面。
-
关键词
朝鲜半岛问题
多层面性
东北亚
区域主义
-
Keywords
Korean Peninsula Issue
multidimensionality
Northeast Asia
Regionalism
-
分类号
D7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独联体“颜色革命”与美国“新布什主义”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林建华
李华锋
-
机构
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85-89,共5页
-
文摘
独联体国家是美国“新布什主义”对外政策的重点区域。在长期输出西方式民主,扶持政治反对派精英的基础上,美国借独联体各国选举之机发动“街头政治”,诱发了旨在建立亲美政权的所谓“颜色革命”。基于独联体国家存在的严重经济和社会问题,“颜色革命”仍可能在其他一些国家上演,但受美国自身因素的影响和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新布什主义”企图全盘“再西化”独联体的图谋也不可能完全得逞。
-
关键词
新布什主义
民主化战略
颜色革命
街头政治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刘子平
-
机构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处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10期58-61,共4页
-
文摘
新加坡虽为一小国,但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机制,那就是:制度生廉、监督督廉、教育倡廉、高薪养廉。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反腐倡廉经验,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新加坡
反腐倡廉
经验
启示
-
Keywords
Singapore
Anti-corruption
Experience
Inspiration
-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困境及其化解的制度性思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子平
-
机构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处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
文摘
从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东亚的真正合作开始,东亚共同体经历了设想的提出和实践的推行阶段。由于东亚各国的历史、现实及外部因素,导致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出现了曲折缓慢发展的过程。制度建设的缺乏与不完整是导致东亚共同体建设曲折前行的深层根源。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必须从东亚合作健康发展的高度来对东亚共同体建设进行多层级、全方位的制度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顺利发展。
-
关键词
东亚共同体
建设困境
制度建设
合作
-
Keywords
East Asi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system construction
cooperation
-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冷战时期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的嬗变述论
- 5
-
-
作者
李华锋
-
机构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62-68,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研究"(编号:08BKSZ01)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英国工党执政史研究"(编号:S07YG04)
-
文摘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
关键词
冷战时期
英国工党
英国工会
劳工运动盟友
社会伙伴关系
-
Keywords
the period of cold War
British Labor Party
Britich Trade Union
Labor campaign allies
social partnership
-
分类号
D7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冷战后中国的世界多极化思想分析
- 6
-
-
作者
李华锋
张有军
-
机构
聊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聊城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之间的辨证关系研究"(J04R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认为世界多极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在冷战后多极化趋势有多种表现形式,由加速发展向曲折发展转变。中国认为必须从战略高度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把国际目标定位于建设和谐世界,把提高综合国力和构建伙伴关系作为基本途径,把强化中欧、中俄关系作为重点。中国的世界多极化思想为中国制定适宜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促进世界的民主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涉外执政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世界多极化思想
和平发展
-
分类号
D829.10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