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程延长,运河开挖、维护、通航、管理技术明显提高。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由运河交通带来的异地文化与本土源文化的融汇碰撞,使运河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运河区域文化由此形成。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走向规划合理,水量相对充足,疏浚培护及时,管理制度完善,四五百年间,河道稳定,持续畅通,在它所流经和辐射的地区,不仅形成了前后传承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且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区域内外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人口的迁移流动等等,更使这个区域逐渐融汇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的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运河文化 文化交流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下载PDF
明清京杭运河区域仕宦宗族的社会变迁——以聊城“阁老傅、御史傅”为中心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欣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2,共6页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区域宗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探讨运河区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与宗族社会组织发展、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宗族组织的内在发展脉络,是本文的研究旨趣与所要解决的...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区域宗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探讨运河区域社会的地方性特征与宗族社会组织发展、衰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宗族组织的内在发展脉络,是本文的研究旨趣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区域社会 宗族组织 官宦世家
下载PDF
清末民初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与区域戏剧文化交流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7,共8页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及两侧室内壁上,布满了道光至民国年间各地艺人书写涂画的墨记,记有戏班名称、演出剧目、艺人名字、艺人生活等内容。从墨记中数十个戏班名称看,来此演出的戏班以山西各地为最多,陕西、安徽、河北及聊城本地的戏班...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及两侧室内壁上,布满了道光至民国年间各地艺人书写涂画的墨记,记有戏班名称、演出剧目、艺人名字、艺人生活等内容。从墨记中数十个戏班名称看,来此演出的戏班以山西各地为最多,陕西、安徽、河北及聊城本地的戏班也曾来此演出。在上百个内容可考的剧目中,政治故事、战争故事戏约有60余种,公案戏、侠义戏10余种,民间故事戏30余种。演出活动丰富了山陕商人及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带动了鲁西地区戏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戏剧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城山陕会馆 戏楼墨记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明代德州运河水次仓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民德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9-13,共5页
水次仓是中国古代为转运存储漕粮而在人工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粮食仓库,明代是中国水次仓制度发展的最高峰。通过对德州水次仓的设置沿革、管理运作、功能作用、兴衰变迁等方面的考察,了解其地位嬗变与漕法的变化、河道的变迁、国家重... 水次仓是中国古代为转运存储漕粮而在人工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粮食仓库,明代是中国水次仓制度发展的最高峰。通过对德州水次仓的设置沿革、管理运作、功能作用、兴衰变迁等方面的考察,了解其地位嬗变与漕法的变化、河道的变迁、国家重视程度分不开,水次仓与德州城的兴建、城市商品贸易的繁荣、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次仓 运河 德州 明代
下载PDF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云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6,共10页
明清两代,穿鲁西平原而过的山东运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北系京师,南控江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山东段运河的畅通,引起了沿岸城乡及辐射区域剧烈的社会变迁,其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山东运河区域的社会... 明清两代,穿鲁西平原而过的山东运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北系京师,南控江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山东段运河的畅通,引起了沿岸城乡及辐射区域剧烈的社会变迁,其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山东运河区域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一个从荒僻到繁荣、又渐渐沉寂的类似马鞍形的过程。其特点是:社会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交通环境改善与漕运政策等外部因素;以开放的态势吸纳融汇各区域物质文化精华;濒河城镇与运河腹地社会发展不平衡。该区域大起大落的变革态势及特点,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和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东运河区域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基督教与近代运河流经省份习俗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树好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共5页
近代时期,来自西方的洋迷信基督教与运河流经省份以风水、祈雨、演戏为代表的土迷信,以及祭孔活动和传统的妇女观念发生激烈冲突,使运河流经省份的传统习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动摇瓦解,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教会还大力发展教徒,创办学校... 近代时期,来自西方的洋迷信基督教与运河流经省份以风水、祈雨、演戏为代表的土迷信,以及祭孔活动和传统的妇女观念发生激烈冲突,使运河流经省份的传统习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动摇瓦解,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教会还大力发展教徒,创办学校,从事慈善事业,从而使本地区出现了一个与传统习俗尖锐对立、奉行基督教习俗的群体。此外,教会还带来西方健康文明的新习俗。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近代运河流经省份的习俗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近代 运河流经省份 习俗变迁
下载PDF
谢肇淛履职北河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云 崔建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谢肇淛是明代后期重要学者、诗人及诗论家,曾以工部都水司郎中一职负责北河河务。由于官小事微,学界关于谢氏履职北河之经历状况罕有关注和研究。但是谢氏诗文集中很大部分内容是其治河生涯、思想状况的纪述,其学术论著《北河纪》等不... 谢肇淛是明代后期重要学者、诗人及诗论家,曾以工部都水司郎中一职负责北河河务。由于官小事微,学界关于谢氏履职北河之经历状况罕有关注和研究。但是谢氏诗文集中很大部分内容是其治河生涯、思想状况的纪述,其学术论著《北河纪》等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还体现了一位位卑河官独到的治河理念和方法论。我们通过对谢氏作品的深入研读,大体梳理出谢肇淛履职北河的过程和相关细节,揭示出谢氏三年河官生涯中的思想状态、履职情况、官德人品及学术成就等,以期对谢肇淛研究及明代运河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肇淛 北河 张秋 《北河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