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对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
1
作者 孙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对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对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踝与后足功能、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 d、1周、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量表中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可减轻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治疗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改善踝与后足功能,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微创小切口矫正术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 负性情绪 踝与后足功能 舒适度
下载PDF
品管圈护理模式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肘管综合征手术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高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肘管综合征(CuTS)手术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2017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CuTS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对肘管综合征(CuTS)手术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2017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CuTS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对比两组的患肢功能、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肢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肢麻木疼痛症状、感觉检查、肌肉萎缩(骨间肌)、握力、抓形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评分为(93.37±3.18)分,高于对照组的(89.20±4.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联合等速运动训练能够促进CuTS手术患者患肢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品管圈护理模式 等速运动训练 患肢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动力型支具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手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手握力和捏力的影响
3
作者 张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动力型支具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手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手握力及捏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4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究动力型支具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手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手握力及捏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4月于聊城市中医医院行手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动力型支具训练配合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的负面情绪、手握力、捏力、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前,两组负面情绪、手握力和捏力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指侧捏力、三点捏力、握力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型支具训练配合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手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握力和捏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屈肌腱断裂 动力型支具训练 心理干预 负面情绪 手握力和捏力 不良事件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手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孙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ST)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屈指肌腱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n=42)实...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ST)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屈指肌腱S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n=42)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n=42)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病情恢复、指关节活动度、手部功能。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手指功能分级评分分别为(1.24±0.31)分、(1.45±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7±0.52)分、(2.76±0.2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关节活动度为(70.73±5.47)°,大于对照组的(60.62±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中的捡小物体、翻纸牌、模拟进食及移动罐头方面评分分别为(6.05±1.05)s、(5.44±0.65)s、(4.22±0.65)s、(6.87±1.19)s,均短于对照组的(7.25±1.34)s、(6.96±0.68)s、(5.49±0.68)s、(8.14±1.25)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手指操在屈指肌腱ST术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促进病情康复,增加指关节活动度,改善手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手指操 阶段式康复护理 疼痛程度 手部功能
下载PDF
多样化护理联合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孙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样化护理联合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2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多样化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多样化护理联合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2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多样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掌指关节屈伸范围、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掌指关节屈伸范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掌指关节屈伸范围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掌指关节屈伸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护理联合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掌指骨骨折患者掌指关节屈伸范围及手部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骨骨折 多样化护理 早期针对性康复训练 关节屈伸范围 手部功能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愈合与安全性的影响
6
作者 杨法报 王云霞 崔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89-91,99,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观察组采取VSD处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9.14±1.48)周,短于对照组的(11.25±2.26)周,创面色泽、血管、柔软性、厚度、疼痛、瘙痒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采取VSD处理,能够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提高修复质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慢性难愈性创面 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7
作者 杨法报 王云霞 崔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TTT)在糖尿病足(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D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TTT)在糖尿病足(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D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TT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溃疡愈合时间、踝肱指数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4.81±0.47)mg/L、(3.35±0.32)ng/L、(0.51±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6.02±1.03)mg/L、(4.27±0.45)ng/L、(0.79±0.14)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为(2.32±0.36)个月,短于对照组的(3.12±0.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踝肱指数为(0.96±0.16),高于对照组的(0.8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中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87.53±5.19)分、(85.58±5.14)分、(88.31±5.25)分、(90.65±4.2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9.84±5.05)分、(78.35±5.09)分、(80.64±5.15)分、(83.75±5.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T治疗DF的效果理想,可加速溃疡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踝肱指数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血清炎性因子 溃疡愈合
下载PDF
可冲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晓宾 谢洪香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7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可冲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入的5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探究资料,依据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方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可冲洗式负压... 目的分析可冲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入的5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探究资料,依据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方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可冲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探究所有病例治疗后的感染情况及其他数据。结果研究组病例引流管堵塞率为4%,参照组病例引流管堵塞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0,P=0.006);研究组再次感染率为0%,参照组再次感染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P=0.018);参照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为(59.1±2.7)d,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为(43.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9,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0.6±1.8)d,显著少于参照组的住院时间(52.3±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1,P<0.05)。结论可冲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控制了患者的疾病进展,保证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式 负压封闭引流 糖尿病足 感染
下载PDF
Scarf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对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足踝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谢洪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6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Scarf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udloff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carf截骨... 目的分析Scarf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udloff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carf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至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足踝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评分及各维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arf截骨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足踝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拇外翻畸形 Scarf截骨 微型钢板内固定 足踝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应用于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李栋超 杨法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复元活血汤应用于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复元活血汤应用于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元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及手指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面色白光白、疼痛难忍、皮肤红肿评分分别为(1.12±0.36)分、(1.05±0.29)分、(0.94±0.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1±0.39)分、(2.27±0.30)分、(1.86±0.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周后视觉模拟评分为(2.05±0.20)分,低于对照组的(5.49±0.26)分,手指功能评分为(11.43±0.46)分,高于对照组的(8.42±0.4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应用复元活血汤能够有效缓解创面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手指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复元活血汤 皮瓣移植修复术 疼痛程度 手指功能
下载PDF
穿支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刘晓宾 谢洪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2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采用穿支皮瓣的可行性及对后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分析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采用穿支皮瓣的可行性及对后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46%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愈合时长、抗菌药物应用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长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修复治疗总有效率84.61%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瓣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不仅能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穴位贴敷对术后绝对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12
作者 周起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7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改善术后绝对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聊城市手足外科医院/聊城市中医医院分院收治的术后需要绝对卧床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穴位贴敷),每...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改善术后绝对卧床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聊城市手足外科医院/聊城市中医医院分院收治的术后需要绝对卧床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穴位贴敷),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临床情况(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24 h、治疗48 h中医症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肠鸣音每分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天枢穴位贴敷对术后绝对卧床患者腹胀消化不良的改善作用确切,能使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使生活质量提高,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术后绝对卧床 中医症候
下载PDF
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
13
作者 李栋超 杨法报 刘书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探讨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对42例第五掌骨骨折患者,采用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术后评估患手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克氏针拔除... 目的 探讨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对42例第五掌骨骨折患者,采用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治疗,术后评估患手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克氏针拔除时间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周,平均6周,拔除克氏针,所有患者各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对侧正常,掌指关节活动度(86.5±3.5)°,3例基底部位骨折疼痛,经康复治疗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根据TAM评定标准评分:优3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2.8%.结论 相邻掌骨横行固定联合克氏针直接固定适用于未累及掌指关节面及极远头下部位的第五掌骨单一段骨折,固定牢靠,能够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无需二次切开取出,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克氏针 横行固定
原文传递
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治疗骨性锤状指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书强 李栋超 +2 位作者 谢洪香 裴崇飞 杨法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对24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2~18个月,平均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均骨性愈合,无... 目的探讨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对24例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2~18个月,平均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情况。患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0°~75°3例,0°~70°7例,0°~60°12例,0°~50°1例,0°~30°1例。根据Patel等的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10例,良12例,中1例,1例;优良率为91%。结论采用双定点克氏针阻挡治疗骨性锤状指,开放复位精准,固定可靠,技术难度低,术后远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骨折固定术 锤状指 克氏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