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痛点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1
作者 孔维宽 王森立 +2 位作者 台杰 付丽娟 王世军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9-385,共7页
目的探究针刺激痛点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痛点针刺组(n=49)与常规针灸组(n=48),两组患者分... 目的探究针刺激痛点对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痛点针刺组(n=49)与常规针灸组(n=48),两组患者分别行激痛点针刺与阿是穴针刺。所有患者均留针20min,隔日治疗1次,10次1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1疗程。所有患者同时服用美洛昔康胶囊并贴敷吡罗昔康凝胶作为常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d与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有疼痛强度(PPI)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功能障碍问卷(RDQ),腰背屈曲以及伸展活动范围、表面肌电图的平均振幅值、平均频率斜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d、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PRI、PP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常规针灸组比较,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激痛点针刺组患者ODI与RDQ评分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激痛点针刺组患者腰背屈曲以及伸展活动范围,表面肌电平均振幅值与平均频率斜率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常规针灸组比较,治疗结束后1d、6个月时,激痛点针刺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皮下血肿、神经损伤以及晕针等并发症,亦未发生胃肠道反应、疼痛、头晕等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术 激痛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腰肌 疗效
原文传递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任保入 刘兆荣 展瑞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麻...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有效率、治愈率及疗程的长短.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为35%、有效率为82%,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合并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显著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传导阻滞 面神经炎 治疗
原文传递
全麻和高位硬膜外联合臂丛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保入 刘兆荣 展瑞静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6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B组54例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乳腺癌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B组54例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相对平稳;B组患者麻醉后MAP下降,HR减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后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脉搏氧饱和度(SpO2)在麻醉后、切皮时及切皮后10 min均低于基础值,A组麻醉后无呼吸抑制,特别在切除腋窝淋巴结时由于静脉注射氯胺酮而引起一过性SpO2下降.B组患者的术中知晓率及麻黄素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均高于A组(P均<0.05).结论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具有安全、麻醉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避免了由高位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硬膜外血肿等一系列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原文传递
吗啡联合氯胺酮皮下自控镇痛治疗顽固性中、重度癌痛
4
作者 任保入 刘兆荣 展瑞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氯胺酮皮下自控镇痛(PCSA)治疗顽固性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采用吗啡PCSA治疗,Ⅱ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SA治疗,两...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氯胺酮皮下自控镇痛(PCSA)治疗顽固性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采用吗啡PCSA治疗,Ⅱ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SA治疗,两组治疗后1h、24h、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两组镇痛效果、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h、24h、48h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Ⅱ组吗啡用量平均31.23mg明显少于Ⅰ组的56.43mg(χ^2=6.18,P〈0.05);Ⅱ组恶心呕吐4例(13.3%)、便秘2例(6.7%)、嗜睡2例(6.7%)、皮肤瘙痒0例(0.0),明显低于Ⅰ组的21例(70.0%)、18例(60.0%)、9例(30.0%)、8例(26.7%)(χ^2=8.96、5.63、3.32、8.67,均P〈0.05)。结论吗啡联合小剂量氯胺酮PCSA具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适合治疗中、重度顽固性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肿瘤 镇痛 病人控制 氯胺酮 吗啡
原文传递
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5
作者 高西杰 马亮 任保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5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DSA监视下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随访均>3个月。结果:显效率72.0%(36/50),有效率20.0... 目的:探讨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5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DSA监视下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随访均>3个月。结果:显效率72.0%(36/50),有效率20.0%(10/50),无效率8.0%(4/50),总有效率92.0%(46/5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穿刺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介入 侧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