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1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解建军 张永欢 +3 位作者 杜然 史晓兰 刘芳 李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CRC)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CRC卵巢转移14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及免疫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7~79岁,中位年龄59岁。9例见网膜/腹膜结节或腹水,8例单侧卵巢转移,3例双侧病变不对称性增...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CRC)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CRC卵巢转移14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及免疫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7~79岁,中位年龄59岁。9例见网膜/腹膜结节或腹水,8例单侧卵巢转移,3例双侧病变不对称性增大,肿瘤直径2.5~23.0 cm,平均12.7 cm。镜下多数病例以膨胀性浸润为主,可见类似卵巢原发黏液性肿瘤形态改变,少数呈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形态,易见上皮间质裂隙。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20、SATB2、CDX2阳性,CK7阴性或弱阳性。3例术中快速误诊为卵巢原发性肿瘤。结论CRC卵巢转移单侧多见,双侧卵巢转移中,病变可呈不对称增大,诊断需结合病史、术中情况、组织学特征并辅以免疫组化综合分析。需主要与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卵巢转移 卵巢黏液性肿瘤 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D44 mRNA和CD2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滕玲玲 马广贞 +2 位作者 石可 吕颖欣 徐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胎盘中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cell surface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 molecules,CD)44 mRNA,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24(CD2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表达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胎盘中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cell surface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 molecules,CD)44 mRNA,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24(CD2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表达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SPE患者,根据发病孕龄的不同,进一步将其分为早发型SPE组(孕龄≤34周,n=45)和晚发型SPE组(孕龄>34周,n=55)。选取同期产检正常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E患者胎盘中CD44和CD24表达,Pearson法分析其表达水平差异以及与SPE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PE的影响因素。结果相较于对照组,SPE胎盘组织中CD44 mRNA(0.55±0.12 vs 1.02±0.33),CD24 mRNA的表达水平(0.68±0.19vs 1.05±0.11)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85,16.853,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44,CD24在SPE组胎盘组织中多呈阴性表达或弱阳性表达,而在对照组中多呈阳性表达,且SPE胎盘组织中CD44,CD24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96,14.346,P<0.05)。相较于早发型SPE组,晚发型SPE胎盘组织中CD44(0.65±0.17 vs 0.42±0.11),CD24(0.77±0.23 vs 0.58±0.13)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30,4.932,P<0.05)。相较于对照组,SPE组BMI,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Cr,LDH和BUN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0~30.241,均P<0.05);SPE组分娩孕周较早、MPV,ALB较低、新生儿出生身长较短和体质量较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32~11.109,均P<0.05)。且SPE胎盘组织中CD44与CD24表达呈正相关(r=0.698,P<0.05),SPE胎盘组织中CD44的表达分别与CD24,分娩孕周、MPV和新生儿出生身长呈正相关(r=0.611,0.639,0.612,0.465,均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和LDH呈负相关(r=-0.604,-0.569,-0.593,均P<0.05)。CD24的表达分别与分娩孕周、MPV和新生儿出生身长呈正相关(r=0.605,0.584,0.640,均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和LDH呈负相关(r=-0.637,-0.593,-0.561,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95%CI:1.429~4.350),尿蛋白(95%CI:1.529~2.709),LDH(95%CI:1.425~3.932)均是发生SP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水平CD44(95%CI:0.561~0.940),CD24(95%CI:0.495~0.814)是发生SPE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SPE患者胎盘中CD44,CD24表达水平较低,高水平CD44,CD24均是SP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为后续SPE的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44 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分子24
下载PDF
转录共激活因子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田佳 王敏 刘英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 目的 研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8例,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TAZ表达情况并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TAZ表达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8例肺癌患者中,癌组织中TAZ阳性表达70例,癌旁组织阳性表达41例,癌组织TAZ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TAZ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低于TAZ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Z表达阳性、肿瘤直径≥3 cm、淋巴结转移、TNMⅢ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Z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TAZ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共激活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4 位作者 任玉波 白彬 马广贞 周莉 王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3例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8~69岁,平均56岁,2例发生于升结肠,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病... 目的探讨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3例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8~69岁,平均56岁,2例发生于升结肠,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病变长度范围5~10cm,光镜下,3例均可见局灶性高-中分化腺管状腺癌,但主要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组成,微乳头状成分位于肿瘤边缘及浸润部。免疫组化染色EMA显示特征性"外翻性"结构。随访:例1肿瘤切除后3个月肺转移,7个月后死亡;例2同时伴有腹壁转移结节;例3切除后6个月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结论结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预后较差,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结肠外侵犯,形态学上应与淋巴管内癌栓、人为脱水因素及其它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微乳头状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5
作者 马青松 陈冰 +3 位作者 王敏 梁凤泉 解建军 马广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2期933-934,I001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3例纤维性错构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软组织浅表无痛性肿物。镜下见纤维性错构... 目的:探讨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3例纤维性错构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软组织浅表无痛性肿物。镜下见纤维性错构瘤由梭形纤维成分、成熟脂肪组织及未成熟间叶细胞混合组成器官样结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好。免疫组化3例均vimentin阳性,脂肪细胞s-100蛋白阳性;部分梭形纤维细胞区域结蛋白desmin、SMA阳性。结论: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类型,几乎都发生在2岁以前,形态学特征为3种成分混合组成器官样结构。需与婴儿纤维瘤病、弥漫性肌纤维瘤病、钙化性腱膜纤维瘤、纤维脂肪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s-100,desmin,SMA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观察
下载PDF
肺唾液腺型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冬梅 梁文清 +1 位作者 左淑英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最多见(6/13,46. 2%),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次之(4/13,30. 8%),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2/13,15. 4%)及肌上皮癌少见(1/13,7. 7%)。ACC肿瘤细胞呈筛孔状或小管状排列,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细胞嗜酸性,形成真性腺腔结构。MEC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衬里细胞由典型的黏液细胞构成,周边中间型细胞胞质透亮。肺肌上皮癌细胞圆形、胞质透亮,由纤维血管间隔分割,可见肿瘤性坏死。肺PA由两种细胞构成,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腔内含红染分泌物,部分区域由梭形细胞构成,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CK、p63、S-100、SMA等。结论肺原发唾液腺肿瘤非常罕见,诊断需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唾液腺型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晶 李建民 +2 位作者 杜书强 侯燕 解建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见卵巢肿瘤术中涂片的细胞学特点,并与术中冷冻切片进行比较,探讨细胞学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术中卵巢病理标本同时做细胞学检查和冷冻切片检查,并与术后石蜡切片对比,分析各自的准确性。结果冷冻切片和细胞冷... 目的分析常见卵巢肿瘤术中涂片的细胞学特点,并与术中冷冻切片进行比较,探讨细胞学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术中卵巢病理标本同时做细胞学检查和冷冻切片检查,并与术后石蜡切片对比,分析各自的准确性。结果冷冻切片和细胞冷冻切片学涂片的准确率分别为94.8%(91/96)和95.8%(92/96),二者相结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7.9%。结论熟悉并掌握各种类型卵巢肿瘤的涂片细胞学特点,并与冷冻切片相结合,可提高卵巢肿瘤的术中分型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冷冻切片 卵巢肿瘤 快速病理诊断
下载PDF
乳腺微浸润性(T1mic)小叶癌:16例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4-884,共1页
迄今为止,乳腺微浸润性小叶癌(MILC,〈0.1 cm)仍是一类组织学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的肿瘤。2010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系统中对乳腺微浸润性癌界定在微浸润区域〈1mm。作者复习18年问(1991~2009年)75250例乳腺病例,对可疑或已诊断MILC... 迄今为止,乳腺微浸润性小叶癌(MILC,〈0.1 cm)仍是一类组织学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的肿瘤。2010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分类系统中对乳腺微浸润性癌界定在微浸润区域〈1mm。作者复习18年问(1991~2009年)75250例乳腺病例,对可疑或已诊断MILC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复习,仅少部分MILC病例可能无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小叶癌 病理学特点 乳腺 临床 组织学特征 2009年 浸润性癌 分类系统
下载PDF
腮腺坏死性涎腺化生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凤泉 马广贞 +3 位作者 陈冰 马青松 解建军 周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14-216,i0015,共4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涎腺化生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腮腺坏死性涎腺化生并运用光镜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涎腺组织凝固性坏死、导管结构存在、涎腺导管鳞状上皮化生... 目的探讨坏死性涎腺化生的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腮腺坏死性涎腺化生并运用光镜观察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涎腺组织凝固性坏死、导管结构存在、涎腺导管鳞状上皮化生、被覆上皮或邻近黏膜上皮的假上皮瘤样增生以及炎症反应是N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论坏死性涎腺化生是一种极少见的涎腺组织独立的炎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涎腺化生 腮腺 炎症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病理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鹏 周小鸽 +2 位作者 邱兆友 解建军 商建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8-71,I0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整理8例PCNS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明确其具体病理类型,总结形态学特点与临床·86·表现的关系。结果8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整理8例PCNS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明确其具体病理类型,总结形态学特点与临床·86·表现的关系。结果8例的临床表现各异,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的额叶、颞叶等部位,影像学为低密度灶。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一例为血管内生长的特殊亚型。结论按照WHO新版淋巴瘤分类,多数淋巴瘤为侵袭性的DLBCL,其临床表现多样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病理学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WHO分类 临床表现
下载PDF
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11
作者 田佳 李震 +1 位作者 陈云浩 刘英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12-14,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查体者、肺部良性结节者、肺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查体组、良性结节组和肺癌组。应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应配套试剂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SCC水平,选用适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三组受试者SOX2-Ab蛋白含量,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A125、SCC、SOX2-Ab的水平分别为38.50(22.75,51.25)U/ml、3.08(1.40,3.60)ng/ml、13.45(10.80,15.43)ng/ml,均高于查体组、良性结节组;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的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1%、86%,除特异性外均优于CA125、SCC、SOX2-Ab单独检测。结论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敏感度较高,可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糖类抗原125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 刘昆 王辅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细胞具有上皮性肿瘤特...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3例,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细胞具有上皮性肿瘤特征,有乳头状结构和细胞致密区.在乳头状区域,血管周围被覆多层嗜酸性上皮样肿瘤细胞;在细胞致密区,细胞质透亮或空泡状,局部表现为室管膜分化,可见血管周假菊形团或真菊形团结构,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点彩状,有明显小核仁.核分裂象2~6个/10HPF,常见坏死灶,微血管增生少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和CK18(+),尤其在乳头状区域呈强阳性;同时vimentin、S-100、NSE和MAP2(+);GFAP仅局灶(+),EMA呈点状(+).Ki-67增殖指数1% ~3%.结论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是一类新提出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上皮性肿瘤,组织学以肿瘤的乳头状生长模式为特征,光镜下需与肺、肾转移性乳头状癌、乳头状室管膜瘤、脉络丛肿瘤及乳头状脑膜瘤等鉴别.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容易复发,预后不佳,目前治疗方案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肿瘤 松果体区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发性巨大胸膜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
13
作者 李建亮 张秋月 田佳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27-1130,共4页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的具有神经分化潜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1/100000左右,占软组织肉瘤的1/20~1/10。MPNST几乎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主要分布于四肢(尤其上下肢近...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的具有神经分化潜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1/100000左右,占软组织肉瘤的1/20~1/10。MPNST几乎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主要分布于四肢(尤其上下肢近端)、躯干及头颈部、腹膜后[1];胸部神经鞘瘤多见于后纵隔、胸壁,发生于肺内、胸膜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则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胸膜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软组织肉瘤 后纵隔 临床医生 治疗及预后 近端 文献分析 侵袭性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琳 周莉 +2 位作者 秦东瑞 迟亚松 马广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 目的探讨淋巴结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复习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对其行HE及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内膜呈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盆腔淋巴结被膜及髓质内见增生的LAM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角形,围绕腔隙排列,细胞质嗜酸性或空泡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SMA、Caldesmon、desmin、vimentin、ER和PR均阳性,腔隙内衬细胞CD34和D2-40均阳性,上皮样瘤细胞HMB-45阳性,Melan-A阴性,Ki-67增殖指数<1%。结论 L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肺部,子宫内膜样腺癌合并盆腔淋巴结LAM极为罕见,结合组织学形态、临床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为今后进一步分析LAM的机制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管肌瘤病 淋巴管肌瘤 盆腔淋巴结
下载PDF
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冰 朱琳 +2 位作者 白彬 马广贞 李君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丰富,圆形或卵圆形,密集围绕血管,胞质均匀透明淡染,核圆,较一致,位于中央,部分区细胞增生活跃,偶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vimentin均阳性,Syn、CD56、Cg A、CK、CK7、Napsin A和TTF-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0%。结论肺GT非常罕见,活检、冷冻及细胞学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通过对肺GT进行观察,为进一步提高G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球瘤 恶性潜能未定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液病骨髓活检的病理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立成 解建军 李玉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528-530,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活检 病理诊断 贫血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症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田佳 李震 张秋月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选择同时期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1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选择同时期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测定,比较二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率的差异;分析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根据随访情况分析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结果阳性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阳性结果与肺癌患者肿瘤直径≥3cm、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可能有助于评估肺癌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探讨 被引量:19
18
作者 任玉波 马青松 梁风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及误诊因素。方法:对3939例甲状腺结节进行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其中581例获病理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分四类: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和标本不足。结果:细胞学诊断良性占42%(248/58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及误诊因素。方法:对3939例甲状腺结节进行了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其中581例获病理组织学对照。细胞学诊断分四类: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和标本不足。结果:细胞学诊断良性占42%(248/581),恶性占17%(98/581),可疑恶性占29%(167/581),标本不足占12%(68/581)。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68%(95/140),特异性为99%(438/441)。结论:仔细检查甲状腺、坚持严格的细胞学诊断标准、标本不足重复穿刺,对提高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吸取活检 细胞学诊断 准确性 误诊
下载PDF
B超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块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冰 梁凤泉 +4 位作者 马青松 解建军 马广贞 周莉 任玉波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1890-189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块与涂片细胞学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应用细胞块切片检查和涂片细胞学检查方法观察168例临床疑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细针穿刺标本,其中肝恶性肿... 目的:探讨经皮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块与涂片细胞学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应用细胞块切片检查和涂片细胞学检查方法观察168例临床疑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细针穿刺标本,其中肝恶性肿瘤101例。结果: FNA细胞块切片诊断正确率98.0%(99/101), FNA细胞学定性诊断率为90.1%(91/101)而分型诊断正确率仅为75.2%(76/10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9,P<0.01。结论:经B超引导下FNA细胞块切片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细胞排列及组织结构,并且可多张切片做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组织定性和分型诊断接近术后病理诊断,与涂片细胞学结合诊断可优势互补,有很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超声检查 穿刺术 细胞学技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任玉波 吴立成 +1 位作者 解建军 马青松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活检( F N A B) 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对照,光镜下观察不同级别乳头状癌的针吸涂片中的单个细胞参数、细胞团参数和继发性改变。结果 在126 例乳头状癌中,细胞...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活检( F N A B) 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对照,光镜下观察不同级别乳头状癌的针吸涂片中的单个细胞参数、细胞团参数和继发性改变。结果 在126 例乳头状癌中,细胞学诊断正确者116 例( 占92 .1 % ) ,可疑者2 例( 占1 .6 % ) ,假阴性者8 例( 占6 .3 % ) 。在诊断正确的116 例中,细胞学分级正确者113 例( 占97 .4 % ) 。同期细胞学诊断为乳头状癌者未见假阳性。结论  F N A B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定性和分级诊断均准确可靠。还探讨了假阴性的原因和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细针吸取 细胞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