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3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预后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盟 田丽丽 冯庆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浆和组织中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3(KLK13)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同步放化疗反应和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96例OSCC活检组织样本和32例健康对照组志... 目的: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浆和组织中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3(KLK13)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同步放化疗反应和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96例OSCC活检组织样本和32例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正常组织样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LK13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84例O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样本和对照组血浆KLK13水平进行测定。对患者至少完成2年同步放化疗反应的随访。结果:OSCC肿瘤组织KLK13蛋白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正常组织(67.71%vs.93.75%,P=0.004)。O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前血浆KLK13水平[(1307.91±566.71)pg·ml^(-1)vs.(1869.16±377.36)pg·ml^(-1),P<0.001)]和组织KLK13 mRNA相对表达量[0.126±0.062 vs.1.00±0.082,P<0.001]均低于对照组。而且O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血浆KLK13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1533.83±725.04)pg·ml^(-1)vs.(1307.91±566.71)pg·ml^(-1),P=0.026]。OSCC中KLK13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对同步放化疗有更好的临床应答率(P<0.001),且2年总生存率更高(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同步放化疗反应(P=0.005)和组织KLK13蛋白表达(P=0.035)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是独立的。结论:KLK13可能是OSCC患者预测同步放化疗反应性和预后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3 同步放化疗 预后
下载PDF
自体DC-CIK细胞回输在MWA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然 胡荣鹏 +2 位作者 冯庆亮 李永杰 巩合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CIK)回输在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76例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CIK)回输在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76例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8例,MWA联合化疗后给予>5次的DC-CIK细胞输注;对照组38例,MWA联合化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随访率100.0%。两组均未出现因治疗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均降低,研究组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均P<0.05)。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36.8%、7.9%,中位生存期17月;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1%、26.3%、2.6%,中位生存期14月,两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自体DC-CIK细胞回输在微波消融联合化疗的基础上治疗局部晚期腺细胞肺癌更有生存优势,而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杀伤细胞 天然/药物作用 树突细胞 细胞因子类/药理学 微波 导管消融术 预后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爱平 梁洪亮 +2 位作者 王媛 谭亭昭 陈宗祥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短期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56例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三...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短期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56例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2Gy/次,每周5次,腹主动脉旁总剂量60Gy.联合治疗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第1天起给予卡培他滨1 250 mg/m2,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休息7d为1个周期,行2个周期同步化疗,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单纯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7.1%(16/28),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23/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增强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卡培他滨 放射疗法 适形 主动脉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