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NGAL,Kim-1及CTGF水平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晓一 刘彦君 +1 位作者 庞晓宁 梁君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判断糖尿病早... 目的探讨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4例患者中单纯糖尿病(糖尿病组)28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组)30例及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6例。比较三组患者u-NGAL,Kim-1及CTGF水平。分析u-NGAL,Kim-1及CTGF与UACR水平的相关性,分析u-NGAL,Kim-1及CTGF判断早期肾损伤的价值。结果尿清蛋白/肌酐比率(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与u-NGAL和CTGF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0.41;均P<0.01),UACR与Kim-1无显著相关性(r=0.13,P=0.21)。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u-NGAL,Kim-1及CTGF联合预测概率判断早期肾损伤的AUC为0.86(SE=0.05,95%CI=0.71~0.91,P=0.01)。u-NGAL,Kim-1及CTGF联合检测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AUC值高于单项检测(Z=-1.972,-2.021,-2.817;均P<0.05)。结论u-NGAL,Kim-1及CTGF联合预测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损伤 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尿肾损伤分子1
下载PDF
食管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君蓉 周永强 +3 位作者 刘彦君 胡康 李春燕 邹百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 56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脑转移组与非脑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 56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脑转移组与非脑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Kaplan-Meyer生存曲线和Log-rankχ2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2 563例食管癌患者中,脑转移48例(1.87%)。脑转移与非脑转移组的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颅外转移发生率、伴肺转移发生率、伴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4期、N2期和N3期、伴肺转移是食管癌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脑转移组1年生存率为18.64%,低于非脑转移组的86.93%(P <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数目≥3个、原发灶控制不稳定是影响食管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中手术综合治疗是保护性因素(P <0.05)。结论 T4期、N2期和N3期、伴肺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生存状况较差,手术综合治疗在增加生存获益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脑转移 危险因素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康 周永强 +2 位作者 邹百仓 李春燕 梁君蓉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61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为术后出血组和术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病灶直径、浸润深度、病灶部位、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61例患者中,20例(12.42%)ESD术后发生出血,141例(87.58%)未发生出血。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直径、浸润深度、病灶部位、手术时间是早期胃癌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4个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其回归系数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自抽样1000次,其区分度评价指标C指数(C-index)为0.852(95%CI 0.798~0.913),拟合优度(H-L)检验提示每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出血预测值的均值与实际值十分接近(χ^(2)=0.542,P=0.684)。结论 基于病灶直径、浸润深度、病灶部位、手术时间4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早期胃癌ESD术后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出血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晓一 李春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选取九八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Ala-9Val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方法选取九八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310例T2DM患者为T2DM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CAS亚组和CAS亚组。另随机选取同期16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Mn-SOD基因Ala-9Val位点基因型。分别比较各组间Ala-9Val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究T2DM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和T2DM组的Ala-9Val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10,P=0.122),两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34)。CAS亚组与无CAS亚组的Ala-9Val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3,P=0.002;χ^2=10.984,P=0.001)。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l/Val基因型是T2DM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65,95%CI 1.086~3.200,P=0.007)。结论T2DM患者Mn-SOD基因Ala-9Val位点多态性与CAS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 Ala-9Val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治疗性ERCR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永强 李春燕 梁君蓉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研究治疗性ERCR术运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2例,研究组(n=58)给予治疗性ERCR术,对照组(n=34)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出对照... 目的研究治疗性ERCR术运用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2例,研究组(n=58)给予治疗性ERCR术,对照组(n=34)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淀粉酶恢复、肝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ERCR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快速减轻相关症状,促进病情快速恢复,减少治疗时长,为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ERCR术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开腹手术 结石
下载PDF
LncRNA TUG1调节miR-140-3p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小伟 杨柳青 +2 位作者 严红卫 史乖利 周永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筛选最佳干预细胞。在胆管癌细胞QBC939中抑制LncRNA TUG1表达或同时抑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筛选最佳干预细胞。在胆管癌细胞QBC939中抑制LncRNA TUG1表达或同时抑制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分别检测QBC93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TUG1与mi R-140-3p的靶向关系。结果:LncRNA TUG1在胆管癌细胞表达水平升高,选择QBC93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抑制LncRNA TUG1表达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PCNA、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LncRNA TUG1可靶向调控mi R-140-3p表达;抑制mi R-140-3p表达可逆转抑制LncRNA TUG1表达对QBC939细胞的作用。结论:LncRNA TUG1在胆管癌细胞上调表达,抑制LncRNA TUG1表达可靶向上调mi R-140-3p表达,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140-3p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胰管支架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永强 梁君蓉 +3 位作者 胡康 杨柳青 樊小伟 严红卫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1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胰管支架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ERCP... 目的分析胰管支架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对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ERCP治疗,观察组术中留置胰管支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炎症指标、血淀粉酶值、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PEP)、术后腹痛、住院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7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降低,术后3和24 h血淀粉酶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重症PEP和腹痛发生率降低,腹痛评分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留置胰管支架,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腹痛、高淀粉酶血症、PEP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管支架
下载PDF
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梁君蓉 周永强 +2 位作者 胡康 李春燕 邹百仓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8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用药治疗方案分成2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8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用药治疗方案分成2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退出研究,对照组有2例患者退出研究。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6.6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和5-羟色胺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FD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多潘立酮,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和5-羟色胺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苏颗粒 肝胃不和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组织FoxP3表达水平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康 李春燕 +3 位作者 邹百仓 周永强 王延秋 梁君蓉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组织叉头样蛋白3(FoxP3)表达水平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行ESD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196例(早期胃癌组)、接受电子胃镜下胃黏膜活检且病理提示炎症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组织叉头样蛋白3(FoxP3)表达水平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行ESD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196例(早期胃癌组)、接受电子胃镜下胃黏膜活检且病理提示炎症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的FoxP3表达状况,并比较早期胃癌患者FoxP3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癌患者ESD后局部复发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早期胃癌组中有86例出现FoxP3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2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胃癌组中FoxP3阳性患者的年龄≥65岁、肿瘤直径≥3 cm、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浸润深度达到SM1的比例显著低于FoxP3阴性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组患者随访12~69个月,有16例患者出现术后局部复发,发生率为8.2%,其中FoxP3阳性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发生率显著低于FoxP3阴性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达到SM1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oxP3阳性表达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期胃癌ESD组织Fox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FoxP3阳性表达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叉头样蛋白3 复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