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病区被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祎檬 王海棠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3期66-67,共2页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病区被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实施常规病区被服管理时的住院患者40例为参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时的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参照组同...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病区被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实施常规病区被服管理时的住院患者40例为参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时的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参照组同观察组均进行60次被服管理检查。观察被服管理的合格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被服管理合格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方法可强化病区被服管理的效率,提高病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病区被服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能谱CT联合血清G-17、CEA在术前预测胃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李琰 郭洋洋 +2 位作者 赵森 杜森 周青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6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探究能谱CT联合血清G-17、CEA在术前预测胃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38例)和中高分化组(37例)两组。分析... 目的探究能谱CT联合血清G-17、CEA在术前预测胃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38例)和中高分化组(37例)两组。分析所有患者术前能谱CT检查结果和血清G-17、CEA表达水平。结果低分化组胃癌患者静脉期的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列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胃癌患者血清G-17、CEA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胃癌患者(P<0.05)。胃癌患者静脉期的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列及血清G-17、CEA各项指标指标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胃癌患者静脉期的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列及血清G-17、CEA在预测胃癌患者病理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778、0.702、0.749、0.7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P<0.05)。联合检测的AUC明显高于静脉期的碘基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列及血清G-17、CEA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术前通过评估胃癌患者能谱CT碘浓度变化,并结合血清G-17、CEA表达,对预测胃癌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血清G-17 血清CEA 术前预测 胃癌病理分级
下载PDF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祖华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 目的探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将通过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开放组(n=45),应用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镜下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以及外展90°外旋、前屈上举、外旋、内旋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高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均低于随访6个月时(P<0.05),且镜下组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优良率高于开放组(P<0.05);镜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镜下缝线锚钉修复治疗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并盂唇撕裂的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缝线锚钉修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盂唇撕裂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冠脉CTO行PCI失败与CCTA参数的相关性及联合CT衰减校正MPI的术前指导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琰 郭洋洋 +2 位作者 赵森 杜森 周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CTO)病变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失败与冠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参数的相关性及联合CT衰减... 目的 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coronary occlusion,CTO)病变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失败与冠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参数的相关性及联合CT衰减校正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85例。其中冠脉CTO患者58例,均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统计冠脉CTO患者的临床资料、CCTA参数。分析CT衰减校正MPI联合CCTA术前诊断CTO的价值。结果 冠脉CTO行PCI失败患者年龄为(65.98±7.41)岁,明显高于PCI成功患者(P<0.05)。冠脉CTO行PCI失败患者闭塞形态呈钝形、血管弯曲>45°、有钙化、有负性重构、闭塞长度≥20mm、J-CTO评分≥2分比例分别为64.29%、78.57%、50.00%、64.29%、71.43%和78.57%,明显高于PCI成功患者(P<0.05)。闭塞形态、血管弯曲、钙化、闭塞长度及J-CTO评分是冠脉CTO患者行PCI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CCTA联合CT衰减校正MPI诊断冠脉CTO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8%和99.16%,明显高于CCTA、CT衰减校正MPI单独诊断(P<0.05)。不同病变血管CTO患者中CCTA联合CT衰减校正MP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CTO患者行PCI效果受闭塞形态、血管弯曲等CCTA参数影响。CCTA联合CT衰减校正MPI有助于术前冠脉CTO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脉介入 冠脉CT血管成像 CT衰减校正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急进高原对人体循环系统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进举 仓宝成 +9 位作者 岳玮 娄云霄 陈涛 毛学超 孙庆国 陈圆圆 丁在亮 杨明 孙立东 谢峻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0-815,共6页
当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海拔≥2500 m)[1],由于低压低氧等环境因素的作用[2],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增快等[3],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可发展为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当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海拔≥2500 m)[1],由于低压低氧等环境因素的作用[2],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增快等[3],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可发展为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极少部分人甚至会发展成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4]或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5],威胁生命。本文从循环系统变化特点以及HAPE和HACE等急性重症高原病的发病特点及机制等方面,阐述急进高原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并简单介绍常见的AMS预防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循环系统 急性高原反应 高原肺水肿 高原脑水肿
下载PDF
红景天联合氨茶碱和地塞米松预防官兵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娄云霄 岳玮 +7 位作者 仓宝成 马进举 毛学超 孙庆国 陈圆圆 杨明 谢峻 孙立东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服用不同药物后空运急进高原官兵的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生情况,从中优化用药方案。方法以空运急进高原作训的某部官兵18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A、B、C、D组,每组47例。A组仅服用红景天,B组给予红景天联合氨茶碱,C组给... 目的分析服用不同药物后空运急进高原官兵的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生情况,从中优化用药方案。方法以空运急进高原作训的某部官兵18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A、B、C、D组,每组47例。A组仅服用红景天,B组给予红景天联合氨茶碱,C组给予红景天联合地塞米松,D组给予红景天联合氨茶碱和地塞米松。观察4组急进高原作训后第1、3、5、7天AMS症状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进驻高原后第1、7天,D组AMS症状轻于其他3组(P<0.05);进驻高原后第1、5、7天D组血氧饱和度(SPO 2)高于其他3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其他3组(P<0.05);第1、3、7天D组心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红景天、氨茶碱、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安全可靠,对于空运急进高原官兵,能够起到减轻AMS和机体应激,提升部队作训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急性高原反应 红景天 氨茶碱 地塞米松 血氧饱和度 血压
下载PDF
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颖 蔡俊雅 郭晶晶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单号40例为对照组,双号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单号40例为对照组,双号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陪护的压力性损伤照顾知识、照顾行为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陪护压力性损伤照顾知识、照顾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定期翻身、保持清洁、受压部位保护的执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模式的集束化护理能提高长期卧床患者陪护的照顾能力,预防压力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集束化护理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预防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纪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5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供应室自2020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在实施前(2019年1—12月)、实施后(2020年1—12月)分别抽取18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实施优...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供应室自2020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在实施前(2019年1—12月)、实施后(2020年1—12月)分别抽取180件手术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器械清洁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并统计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洁合格率(99.44%)、消毒合格率(98.33%)、包装合格率(98.89%)均显著高于实施前(94.44%,93.33%,92.78%);实施优质护理后,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器械供应情况的满意度为98.75%,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回收、灭菌、包装、消毒、发放等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同时还可使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供应情况更加满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手术器械管理 清洗 消毒 包装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不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磊 祖华 孙新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胸三角肌入路与劈三角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01-2020-12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骨科择期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胸三角肌入路与劈三角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01-2020-12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骨科择期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胸三角肌入路组和劈三角肌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2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和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个月以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每组40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劈三角肌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胸三角肌入路组,手术及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胸三角肌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劈三角肌入路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胸三角肌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三角肌入路比较,劈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胸三角肌入路 劈三角肌入路
下载PDF
温阳通督针法联合羌活胜湿汤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文合 席玉洁 何浩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法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CSR风寒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羌活胜...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法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CSR风寒痹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患者均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治疗,观察组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联合温阳通督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状况,使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程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活动度,测定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内皮素-1(ET-1)、P物质(SP)水平。评价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总有效率8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JOA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颈椎JOA评分、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通督针法联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内服与牵引治疗CSR风寒痹阻证能更有效地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传导,从而增加颈椎曲度与活动度,改善颈椎功能,加快症状缓解,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痹阻证 温阳通督针法 羌活胜湿汤 颈椎曲度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下载PDF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春艳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9期2404-2406,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246件,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123)和循证组(n=123),常规组予以...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246件,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123)和循证组(n=123),常规组予以常规管理,循证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器械管理质量、器械不良事件、器械供应满意度、科室满意度。结果:循证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物品发送合格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7、9.827、5.607,P<0.05);循证组清洗质量评分、灭菌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957、56.387、83.312,P<0.05);循证组器械不良事件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0.05);循证组器械供应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9,P<0.05);循证组科室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58,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器械管理质量,降低器械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同时还可促进器械供应满意度与科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下载PDF
超前镇痛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蕾 孙舒辉 +1 位作者 张嫚嫚 陈啸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3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62例给予超前镇痛模式,...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清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3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62例给予超前镇痛模式,对比术后镇痛效果、血清疼痛介质水平、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 h、4 h、8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疼痛介质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32.8%;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为1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相较于传统镇痛,镇痛效果显著,对术后患者疼痛介质水平及术后肺部感染率有明显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超前镇痛模式 镇痛效果 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GDF-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广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19-20,23,共3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TGF-β1、GDF-15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TGF-β1水平均升高,WMSI、GDF-15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调节生长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硫酸氢氯吡格雷 冠心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术中不同保温方案对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麻醉复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心双 张嫚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术中不同保温方案对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棉被覆盖加输注常温液体进行被动保温... 目的研究术中不同保温方案对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棉被覆盖加输注常温液体进行被动保温,观察组给予医用升温毯和输注保温液体进行主动保温。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稳定、麻醉复苏、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术中30 min、术后即刻,观察组肛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P>0.05;术后即刻,两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升温毯和输注保温液体的主动保温方案应用于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可通过维持体温稳定来促进麻醉复苏、降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保温 全麻腹腔镜直肠癌术 麻醉复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DNTP在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蕾 孙舒辉 +2 位作者 凤旭东 陈啸 张嫚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0期3147-3149,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DNTP)在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穿刺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93例拟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法(DNTP)在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穿刺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93例拟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传统组(46例)和超声组(47例)。传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64±1.12)岁;超声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57±1.21)岁。传统组给予触摸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超声组给予超声引导下DNTP。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情况、穿刺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超声组首次置管成功率、5 min内总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2.98%(39/47)、97.87%(46/47),均高于传统组63.04%(29/46)、82.61%(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34±1.03)min、(2.05±0.46)次、(1.23±0.42)分,均低于传统组(8.15±1.21)min、(4.31±0.52)次、(2.67±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组后壁穿刺率为4.26%(2/47),低于传统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穿刺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穿刺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穿刺前后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DNTP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患儿进行干预,通过促使穿刺置管通道的快速建立,调节血流动力学水平,调控穿刺情况,改善穿刺质量,降低穿刺口渗血、血肿等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针尖定位法 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穿刺质量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颖 李强 刘颖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收治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开封医疗区收治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分、睡眠障碍改善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睡眠障碍改善率及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睡眠障碍 系统化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鑫 鲁向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1期48-48,55,共2页
目的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护理前后睡眠相关参数评分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护理前后睡眠相关参数评分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方式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防止出现不良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 老年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脑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蕾 孙舒辉 +1 位作者 张嫚嫚 陈啸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深度对其脑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124例,按照麻醉深度不同进行分组,浅度麻醉组62例,深度麻醉组6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 目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深度对其脑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124例,按照麻醉深度不同进行分组,浅度麻醉组62例,深度麻醉组62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结束后(T3)及手术1 h(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功能、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T1、T2、T3及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者T1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者T2、T3、T4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MMSE评分比较,P<0.05。结论深度麻醉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应激反应,保护患者脑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腹腔镜手术 脑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多模式保温方案应用于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心双 张嫚嫚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多模式保温方案对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被褥常规保温方案,研究组给予多模式... 目的研究多模式保温方案对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复苏质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被褥常规保温方案,研究组给予多模式保温策略。观察两组患者直肠温度、麻醉复苏质量、凝血功能、术后寒战程度。结果术中30 min、术中120 min、术后30min研究组直肠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寒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保温方案应用于老年全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通过保持体温稳定来促进麻醉复苏、改善凝血功能及术后寒战,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保温方案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复苏质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联合ERAS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胡心双 张嫚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ERAS干预,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ERAS干预,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消化运动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ROS、MDA水平均下降,SOD、GSH-Px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下降、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联合ERAS干预能显著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消化运动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免疫营养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