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管理能力评估
1
作者 吴炳方 刘健 +3 位作者 张林秀 于秀波 李发东 李晓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5-1001,共7页
通过对比分析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评估非洲生态系统研究和监测能力及差距,提出构建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的框架与方案,形成洲际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及监测网络布局设计;并通过建立典型监测站,作为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网的示范和培训基地... 通过对比分析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评估非洲生态系统研究和监测能力及差距,提出构建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的框架与方案,形成洲际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及监测网络布局设计;并通过建立典型监测站,作为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网的示范和培训基地,为非洲提供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的示范,为提升非洲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示范 培训
下载PDF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视角下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国勤 付超 +1 位作者 徐湘博 张林秀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3期25-28,共4页
本文在回顾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应用实践与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EbA南南合作的经验与启示,提出把握新机遇强化Eb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建议加强国内EbA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整合,为EbA南南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丰富EbA南南合作形式,支持气... 本文在回顾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应用实践与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EbA南南合作的经验与启示,提出把握新机遇强化Eb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建议加强国内EbA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整合,为EbA南南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丰富EbA南南合作形式,支持气候变化适应领域谈判;强化多边合作机制,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 气候变化 南南合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沿革、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湘博 徐融 +4 位作者 张林秀 胡潇方 李晓阳 薛颖昊 徐志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12,共12页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概念和政策实践的发展轨迹,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差异,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系统性建议。研究发现:1)虽然我国生...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概念和政策实践的发展轨迹,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差异,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系统性建议。研究发现:1)虽然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集“概念-研究-实践-政策”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2)近30年,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场的研究热度呈指数上升趋势,但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文献数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下降;3)从研究主题看,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全球研究相比,均共同关注了“气候变化”和“生态风险”等议题,而国内期刊上的文献更多关注“生态农场”“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具体政策实施对象;4)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在定量判定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措施之间及其与粮食产量之间作用关系、农场规模化与农场绩效表现关系、生态农业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效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推动我国生态农场建设过程中应该:1)重视生态农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2)加强生态农场建设的政策顶层设计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3)注重生态农场建设的品牌建设和宣传,以提高公众对生态农场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政策演进 可持续性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2
4
作者 于贵瑞 杨萌 +2 位作者 付超 王秋凤 陈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1-787,共17页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当前全球资源环境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是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对过去20年间的几个国际大型生态系统管理行动...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当前全球资源环境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是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对过去20年间的几个国际大型生态系统管理行动计划跟踪分析方法,从生态系统管理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及应用研究的视角,对生态系统管理概念及其应用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回顾了生态系统管理科学概念及应用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概念的内涵及其再定义,归纳了生态系统管理社会实践及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其次,明确了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科技使命及基本任务,梳理了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主要研究领域,概括了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及知识体系,明确了生态系统管理行动的关键环节、管理方案的基本要素与管理途径。最后,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讨论了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重点研究空间尺度和对象系统,提出了全球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沿科学问题,整合生态学研究思维及宏生态系统途径,以期为中国的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管理 可持续发展 理论基础 应用实践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青少年环境意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隆正霞 田健池 +2 位作者 杨金花 张林秀 孙彦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4期5-8,共4页
研究采取问卷法测量了中国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哲学意识、环境思想意识和环境伦理意识四个维度)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四个维度差异显著。(2)环境意识及其四个维度与青少年的性别、学段、居住... 研究采取问卷法测量了中国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哲学意识、环境思想意识和环境伦理意识四个维度)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四个维度差异显著。(2)环境意识及其四个维度与青少年的性别、学段、居住地存在交互作用。(3)青少年的性别或学段(小学/中学)或居住地(城/乡)不同,环境意识的特征有所不同。研究明晰了不同群体青少年的环境意识特征,可为青少年环境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意识 问卷法 青少年
下载PDF
产权对投资的双刃剑效应——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张同龙 黄晓雯 张林秀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8,共17页
借助一套长时段的农户和地块数据,本文利用地块的“生命周期”进行生存分析测度失地风险,发现中国农地产权总体上处于低风险水平。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风险仅对农户单独投资存在微弱的负效应,对农户和外部资源的共同投资存在显著... 借助一套长时段的农户和地块数据,本文利用地块的“生命周期”进行生存分析测度失地风险,发现中国农地产权总体上处于低风险水平。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风险仅对农户单独投资存在微弱的负效应,对农户和外部资源的共同投资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划分投资项目后发现,失地风险的负效应源于有机肥等私人投资,而其正效应则由灌溉和土壤改良等公共投资主导。本文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土地制度下,产权不稳定暗含了集体产权更强,也促使了对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的公共投资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失地风险 集体产权 投资
下载PDF
减排固碳目标纳入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湘博 李静 +4 位作者 薛颖昊 孙明星 牛坤玉 金书秦 张林秀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91-2101,共11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农业减排固碳目标与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归纳、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梳理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框架、农业减排固碳措施研究进展,刻画...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农业减排固碳目标与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归纳、政策文本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梳理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框架、农业减排固碳措施研究进展,刻画了1978年以来我国与农业减排固碳相关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定性评价了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农业减排固碳目标之间的协同关系,并且以黑土区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模拟了不同农业减排固碳与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协同情景下的农业减排固碳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农业减排固碳目标与大部分现行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是协同推进的,但在水稻种植、畜禽养殖、秸秆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存在无作用甚至负协同的目标;通过政策目标调整,在不同的农业减排固碳技术组合情景下,黑土区能够促进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固碳的脱耦,最终实现减排与固碳的双赢。基于此,提出了重视农业减排固碳在促进“双碳”目标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将农业减排固碳、促进“双碳”目标纳入政策目标,并理顺二者政策目标关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政策 温室气体 固碳
下载PDF
提倡综合途径:“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介绍(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林秀 刘健 付超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27-231,共5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6年年底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气候、生态与生计"(CEL)旗舰计划(2016–2025年),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气候目标,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并改善人口生计。该计划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支持的一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6年年底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气候、生态与生计"(CEL)旗舰计划(2016–2025年),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气候目标,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并改善人口生计。该计划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支持的一项促进长期南南合作的重要行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牵头实施。本文介绍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和国际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的CEL计划概念框架和实施战略。CEL计划的概念框架主要包括:1)把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生计的协同作用作为最优先工作领域;2)鼓励跨部门、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促进跨学科研究,争取在学科边界上取得突破;3)主要通过南南合作开展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技术示范以及科学与政策衔接等活动;4)对脆弱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产生深远影响。CEL计划将通过一系列相关项目和行动来实施,具体来讲,主要采取以下战略:1)在初期阶段关注于亚洲、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关键地区的旱地、山地、河流流域以及海岸带等脆弱生态系统,下一阶段再扩展到其他一些关注地区;2)十年期间分成三阶段实施,分别为启动(2016–2018年)、发展(2019–2022年)、提升(2022–2025年);3)建立广泛的伙伴网络,吸取全球相关知识、技能和其他资源。目前,UNEP-IEMP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特别是在非洲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了20多个项目及行动,为CEL计划第一阶段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态与生计”(CEL) 综合途径 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南合作
原文传递
东非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生计耦合及可持续管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超 白云丽 +2 位作者 张林秀 王帅 严雪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加强对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生计影响的耦合研究,有助于增强它们在未来十多年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总体贡献。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国科学院、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4年联合发起的"东非自然保护地可持续管... 加强对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生计影响的耦合研究,有助于增强它们在未来十多年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总体贡献。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国科学院、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4年联合发起的"东非自然保护地可持续管理研究"项目。本文对东非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并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该联合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和主要任务。结果表明,东非国家在上个世纪大大提高了自然保护地的覆盖面积,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保护地管理体系。近年来,这些保护地的重点任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向了减少贫困和支持生计。但在保护地内外发生的许多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产生长远影响,也对保护地支持其周边居民的生计和减少贫困的能力造成威胁。从现有状况来看,很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帮助东非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了解如何实现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双赢的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该联合项目旨在加强对东非保护地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理解,收集整理那些将保护目标和当地居民生计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的保护地管理方法,并试图将研究成果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各方共同分享。迄今项目在数据收集、科研人员交流访问和案例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未来一年将系统总结东非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成败得失,面向全球各界进行交流。中国正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可以补充并借鉴非洲国家的自然保护地管理知识和经验。该项联合研究行动推动了中国与非洲在自然保护地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保护 生计 耦合 东非
原文传递
通过中非合作推动在非洲实施“气候、生态与生计”综合途径(英文)
10
作者 王国勤 付超 +4 位作者 刘健 张林秀 Ayub M.O.Oduor Dagne Mojo Mulubrhan Baleheg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对于非洲大陆来说,"气候、生态与生计"(CEL)综合途径是通过整合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对多个机构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在非洲开...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对于非洲大陆来说,"气候、生态与生计"(CEL)综合途径是通过整合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对多个机构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在非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非洲在实施CEL综合途径方面的需求及机会,提出了未来在中非合作框架下如何推动实施CEL途径的看法。主要结论是,非洲是实施CEL途径的重点地区之一;UNEP-IEMP已经开展了几项重大行动,为在非洲实施CEL途径打下了基础;但应在中国和非洲现有的合作机构、网络和项目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未来关于CEL综合途径的中非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态与生计(CEL)” 综合途径 可持续发展 中非合作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11
作者 孙彦 陈雪峰 +6 位作者 龚园超 田健池 纪泽宇 李杨 郭红燕 韩锦 张林秀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7-1211,共15页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是其参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先决因素。追踪并监测公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变化教育、大众传媒宣传沟通、气候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论述气候变化与公众...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是其参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先决因素。追踪并监测公众的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变化教育、大众传媒宣传沟通、气候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论述气候变化与公众心理反应的相互影响,梳理影响气候变化心理的多维度因素,从气候变化心理对气候治理实践价值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心理学、气候相关学科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气候变化心理的关注和应用,助力全民参与的气候适应型社会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心理学 心理健康 减缓与适应 气候政策
原文传递
从中国视角看埃塞俄比亚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英文)
12
作者 李发东 冷佩芳 +9 位作者 张秋英 宋帅 乔云峰 古丛珂 张倩 吴良 Mulubrhan Balehegn Dagne Mojo 朱农 赵昕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37-249,共13页
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特别是在2016年受饥饿影响的人口数量出现增长之后。由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引起的饥饿现象在埃塞俄比亚反复发生并且伴随的持续时间很长,这一直困扰着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而不同于埃... 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特别是在2016年受饥饿影响的人口数量出现增长之后。由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引起的饥饿现象在埃塞俄比亚反复发生并且伴随的持续时间很长,这一直困扰着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而不同于埃塞俄比亚,虽然在上个世纪同样面临着饥饿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却成功地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国家粮食的自给自足。在两个国家不同的环境与社会政治的背景下,通过两个国家异同的对比为埃塞俄比亚的发展与粮食自给自足的早日实现提供重要的教训和见解。介绍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向粮食安全的目标迈进的历程,量化两国农业生产的差距所在。我们发现埃塞俄比亚的粮食生产受着干旱、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以及贫穷的严重阻碍。根据以上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中国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相应的响应措施,并结合埃塞俄比亚当前国内的状况来指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 埃塞俄比亚 中国 自给自足
原文传递
基于AHP_熵权法的孟印缅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75
13
作者 刘媛媛 王绍强 +5 位作者 王小博 江东 N H Ravindranath Atiq Rahman Nyo Mar Htwe Tartirose Vijitpan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92-1906,共15页
孟印缅三国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自然条件制约,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将会带来重大影响。开展孟印缅地区的洪水风险评估可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技支撑... 孟印缅三国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因自然条件制约,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将会带来重大影响。开展孟印缅地区的洪水风险评估可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技支撑。利用1980—2016年的降水数据,结合河网、数字高程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选取雨季降雨量、暴雨天数、高程、坡度、河网密度、植被覆盖度、土壤可蚀性、人口密度、地均GDP和土地利用1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AHP_熵权法对孟印缅地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孟印缅地区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05%和28.76%,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恒河平原、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和缅甸南部。受自然、人口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孟加拉国是孟印缅三国中洪水风险最高的国家,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0.61%和65.87%。层次分析法和AHP_熵权法结果间的比较表明,后者比前者识别出更大范围的洪水高风险区。本研究为中国开展周边国家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推进国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AHP_熵权法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幸福感与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敏 王帅 +2 位作者 张莹 张林秀 孙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目前关于幸福感的文献,多以研究产生幸福感的前置因素为主,但是对幸福感的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幸福感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炊事能源消费的微观数据调查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幸福... [目的]目前关于幸福感的文献,多以研究产生幸福感的前置因素为主,但是对幸福感的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幸福感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炊事能源消费的微观数据调查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因素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农村居民绿色炊事能源消费背后的驱动因素,以期对农村绿色能源消费引导政策提供指导。[方法]该文基于2016年CFPS的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并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对个人幸福感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进行赋权分析,重点分析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1)农村居民的主观、客观幸福感在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客观幸福感对男性组和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而主观幸福感只对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3)幸福感对农村居民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观幸福感只对东北地区的农村居民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4)年龄小的女性群体更容易实施绿色炊事消费行为。[结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的提升对于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炊事能源 主观幸福感 客观幸福感 变异系数赋权
原文传递
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全生命周期作物种植碳排放——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湘博 李畅 +1 位作者 郭建兵 张林秀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58,共19页
本文基于中国5省100村795户农户的农业生产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量,探讨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为334.12千克... 本文基于中国5省100村795户农户的农业生产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量,探讨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为334.1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亩,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能促进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降低,但土地转入规模扩大会对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产生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业依赖性越低,土地转入规模对土地经营规模减碳效应的抑制就越弱;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和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群体中;从是否支付土地租金来看,支付土地租金的农户群体,其土地转入规模对作物种植碳排放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从不同作物种类来看,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和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水稻种植上。机制分析表明,土地转入规模扩大主要通过增加化肥投入和促进种植结构主粮化抑制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进一步重视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但要关注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引导科学施肥与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并将作物种植碳减排的政策重点放在小规模经营农户群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转入规模 土地经营规模 生命周期评价法 作物种植碳排放 农户
原文传递
通过绿色长城倡议在萨赫勒地区防治荒漠化并改善当地生计:以塞内加尔为例(英文)
16
作者 Salif Diop Aliou Guisse +10 位作者 Claude Sene Birane Cisse Ndeye Rokhaya Diop Sokhna Die Ka Amady Gnagna Cisse Saly Sambou Ousmane Ndiaye Adandé Belarmain Fandohan 付超 王国勤 王永东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绿色长城倡议的总目标是采取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可靠实践以及加强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产转化系统来防止荒漠扩张,同时通过多用途活动平台来保证当地社区民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描述的相关活动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提供财富;(2)加强获... 绿色长城倡议的总目标是采取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可靠实践以及加强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产转化系统来防止荒漠扩张,同时通过多用途活动平台来保证当地社区民众的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描述的相关活动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提供财富;(2)加强获取基本社会服务;(3)实现向绿色经济的转变,为建设乡村生产中心创造良好条件;(4)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减少贫困和提高粮食安全;(5)增强当地人口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本研究利用的信息来自塞内加尔实施绿色长城倡议相关的众多出版物和文档,包括科学论文、学位论文、会议纪要和报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长城倡议 防止荒漠扩张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生计 萨赫勒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