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表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毅 钟锡均 +7 位作者 郭乐东 甘先华 黎艳明 张坤洪 李召青 梁远楠 辛凤坪 张卫强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对西江流域肇庆市三叉顶自然保护区典型样地调查,对比分析了林地(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林)、农用地(果园、稻田、旱地)与邻近荒地的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林地(20.71... 通过对西江流域肇庆市三叉顶自然保护区典型样地调查,对比分析了林地(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林)、农用地(果园、稻田、旱地)与邻近荒地的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林地(20.71±5.24 g.kg-1)>农用地(13.50±6.05 g.kg-1)>荒地(12.87±4.20 g.kg-1)。林地比农用地、荒地表土有机碳含量分别高出53.35%和60.83%。林地表土有机碳含量极显著高于农用地和荒地,而农用地和荒地间则无显著差异。表土有机碳密度差异极显著,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林地(3.09±0.88 kg.m-2)>荒地(2.99±0.93 kg.m-2)>农用地(2.28±1.01 kg.m-2)。(2)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叶林3种林分类型的表土有机碳含量、密度的大小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竹林>马尾松林;在有机碳含量方面,针阔混交林与马尾松林有显著差异;针阔混交林、竹林均与荒地有显著差异,而马尾松林与荒地则无显著差异。在有机碳密度方面,针阔混交林与马尾松林有显著差异。(3)3种农用地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果园>稻田>旱地,果园与旱地之间有显著差异,旱地有机碳含量比果园低41.91%,旱地与水稻田之间无显著差异,三者与荒地均无显著差异。有机碳密度顺序有所变化,大小顺序为果园>旱地>稻田,三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旱地、水稻田均与荒地有显著差异。(4)土壤氮水平、电导率对林地、农用地土壤碳固定有正效应,而容重则有负效应;而受施肥和耕作等因素影响,农用地的表土有机碳含量还与石砾含量显著负相关;荒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则仅与容重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表层土壤 有机碳含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下载PDF
西江流域桉树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汇功能经济价值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乐东 周毅 +7 位作者 钟锡均 黎艳明 甘先华 张坤洪 李召青 梁远楠 辛凤坪 张卫强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8-13,共6页
对广东省西江流域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开展研究,分析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周期及人工经营对生态系统的乔木、林下植物、凋落物和土壤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并对桉树碳汇能力及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1年生桉树林土... 对广东省西江流域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开展研究,分析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周期及人工经营对生态系统的乔木、林下植物、凋落物和土壤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并对桉树碳汇能力及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1年生桉树林土壤0~25 cm和25~50 cm层有机碳密度分别为68.69 t.hm-2和40.85 t.hm-2,3年生分别为69.84 t.hm-2和40.18 t.hm-2,同一土层不同林龄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极显著降低的趋势。(2)1年生桉树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07.33 t.hm-2,空间分配序列为土壤层(95.94 t.hm-2,89.39%)>地表凋落物层(4.52 t.hm-2,4.21%)>乔木层(3.84 t.hm-2,3.58%)>林下植被层(3.03 t.hm-2,2.82%);3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128.72 t.hm-2,空间分配序列为土壤层(99.28 t.hm-2,77.13%)>乔木层(23.38 t.hm-2,18.16%)>地表凋落物层(3.62 t.hm-2,2.81%)>林下植被层(2.44 t.hm-2,1.90%),二者均是土壤层贡献率最大。(3)1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总价值为45 728.26元/hm2,固定CO2的经济效益可达到167 822.141元/hm2。3年生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总价值55 601.65元/hm2,固定CO2的经济效益可达到204 058.0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流域 桉树人工林 碳储量 碳汇 经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