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结肠黏膜、腺瘤及腺癌组织蛋白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冀 汪建平 +5 位作者 蔡世荣 彭俊生 黄奕华 何裕隆 骆衍新 胡坤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伴有腺瘤)的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提取的总蛋...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伴有腺瘤)的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分析凝胶图片选择两两间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质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结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066、2986和3289,其中两两间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种蛋白质,包括keratin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从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相关。【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及正常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腺瘤 结肠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的非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KEYNOTE-158Ⅱ期研究的结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华斌(翻译) 邓艳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74-777,共4页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肿瘤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敏感。KEYNOTE-158Ⅱ期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在既往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dMMR/MSI-H非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入...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肿瘤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敏感。KEYNOTE-158Ⅱ期研究评估帕博利珠单抗在既往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dMMR/MSI-H非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入组233例患者(包括27个瘤种),至本次分析数据截止时中位随访时间为13.4个月,客观缓解率为34.3%(95%CI:28.3%~40.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95%CI:2.4~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3.5个月(95%CI:13.5个月~未达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8%(3~5级为14.6%)。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经治MSI-H/dMMR非结直肠癌患者中具有持久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实体瘤 免疫治疗 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缺陷 不限瘤种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犬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寇秋野 管向东 +2 位作者 陈雷 胡文利 欧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犬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狗14只,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治疗组(n=7)。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治疗组另外给予首剂乌司他丁1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犬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狗14只,内毒素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治疗组(n=7)。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治疗组另外给予首剂乌司他丁1万U/kg,然后持续泵入0.1万U/(kg·h),直至12h后实验结束。脓毒症休克模型稳定后记为0h,此后每4小时收集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1)血流动力学指标:休克后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压、右室每搏功指数、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逐渐回落,8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压在第8小时有明显回升(P<0.05),对照组血压无此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苏后两组的心指数均有上升(P<0.05),治疗组表现尤为明显,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搏指数、左室每搏功指数休克后明显下降,但两组均迅速回复到基线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休克后体循环血管指数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逐渐上升,8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犬脓毒症休克模型建立后,氧输送、氧消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尿量明显下降(P<0.05),血乳酸、胃黏膜PHi、胃-动脉-PCO2差上升(P<0.05)。治疗组氧输送、SVO2、尿量、胃黏膜PHi逐渐回升,第8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氧消耗也有增加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血乳酸水平、胃-动脉PCO2差逐渐下降,8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休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组织灌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乌司他丁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下载PDF
胃肠认知与行为指数量表的建立及初测研究
4
作者 张巧丽 丁莉欣 曹建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61-466,共6页
目的建立胃肠认知与行为指数(GCBI)量表并进行临床初测研究,为评估我国居民的胃肠相关认知及行为提供科学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评议等方式形成GCBI初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目的建立胃肠认知与行为指数(GCBI)量表并进行临床初测研究,为评估我国居民的胃肠相关认知及行为提供科学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评议等方式形成GCBI初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和健康体检的323名健康受试者进行GCBI初量表测试。共回收有效量表307份,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其中98名进行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测试,2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这307名健康受试者中的50名进行GCBI初量表重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数,建立正式GCBI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23年3月1日至5月31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FGID组)和40名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GCBI正式量表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Cronbach′sα系数对量表进行效标效度和信度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FGI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GCBI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最终抽取2个因子(包含7个条目)建立GCBI正式量表,因子1和因子2的累积贡献率为84.30%,因子负荷值为0.721~0.9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CBI量表总分、各因子与GIQLI量表的总分、各因子均呈负相关(均P<0.001)。GCBI总量表、因子1、因子2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0.87、0.91,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0.98、0.97、0.99(均P<0.001)。FGID组GCBI总分和因子1、2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7.25,13.25)分比2.00(0.25,3.00)分、5.00(3.25,8.00)分比0.50(0,2.00)分、5.00(3.00,6.00)分比0.50(0,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42、6.82、7.04,均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CBI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测评胃肠相关认知与行为,且有助于诊断FG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胃肠认知 胃肠行为 饮食回避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藤黄酸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OCI-LY-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师宪平 蓝晓莹 +4 位作者 陈鑫 王文文 温创宇 黄美近 刘焕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研究藤黄酸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碘化丙啶(PI)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研究藤黄酸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碘化丙啶(PI)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采用AnnexinⅤ-FTI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Ubs、Bax、HSP90和IκB-α)、凋亡相关蛋白(PARP、pro-caspase-3和caspase-8)及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和STAT5)的变化情况。结果:藤黄酸明显抑制OCI-LY-1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OCI-LY-1细胞呈凋亡趋势;随藤黄酸浓度升高,Ubs、Bax和HSP90表达升高;随藤黄酸浓度升高与作用时间延长,PARP切割、pro-caspase-3、pro-caspase-8、ERK、p-ERK、STAT5及p-STAT5表达下降。结论:藤黄酸抑制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的蛋白酶体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淋巴瘤 藤黄酸 蛋白酶体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JC724的提取及其抗结直肠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邓丽 丁燕 +1 位作者 饶本强 杨俊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标化天然植物中抗癌化合物JC724的提取方法,并观察JC724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OP程序从药食同源食品和抗癌中药处方中提取JC724,用Phytomics QC系统评价提取产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学效应,确定组方中原料比例和提取条件参数,研究J... 目的标化天然植物中抗癌化合物JC724的提取方法,并观察JC724对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OP程序从药食同源食品和抗癌中药处方中提取JC724,用Phytomics QC系统评价提取产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学效应,确定组方中原料比例和提取条件参数,研究JC724对结直肠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结果使用10组不同条件的JC724提取方案,获得了30批次JC724,Phytomics QC系统评价其中一组获得的3批次JC724具有最稳定生物学活性,该组提取方法即为JC724标准化提取方法。96小时内JC724(20mg/ml)、5-Fu(5mg/ml)、5-Fu+JC724(5-Fu:2.5mg/ml,JC724:10mg/ml)对293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3.2%、82.1%、3.9%,JC724对293细胞无抑制作用(P>0.05)。JC724、5-Fu、5-Fu+JC724对三株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HT-29、SW-480均有抑制作用。96小时内JC724、5-Fu、5-Fu+JC724对HCT-116细胞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2.5%、97.0%、10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HT-29细胞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4.2%、91.7%、98.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SW-480细胞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4.3%、98.6%、100%,JC724组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JC724、5-Fu、JC724+5-Fu治疗9天后对结直肠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83.95%、85.60%、92.07%,JC724+5-Fu组与JC724组、5-Fu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JC724组、5-Fu组、JC724+5-Fu组小鼠体重依次是起始体重的106%、104%、73%、86%,后三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hytomics QC系统是质控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的一种理想工具,JC724对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和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 PhytomicsQC 结直肠癌
下载PDF
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饶本强 丁燕 邓丽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JC724与5-Fu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癌效应。本研究观察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晚期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确定JC724治疗晚期肿瘤的剂量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卡培他滨口服...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JC724与5-Fu类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癌效应。本研究观察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晚期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确定JC724治疗晚期肿瘤的剂量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卡培他滨口服化疗的35例晚期结直肠癌、胰腺癌等肿瘤患者,采用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卡培他滨2,500mg/m2,口服,每日2次,共14天,休息7天,21天为一周期;JC724同步口服,剂量为800mg、1,000mg、1,200mg三组,每日2次。评价指标为治疗期间肿瘤体积的变化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结果 35位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3岁,胰腺癌3例,结直肠癌18例,原发性肝癌3例,胆管癌1例,胃癌7例,乳腺癌2例,不明来源肝转移性癌1例,ECOG评分:0~1分30例,2分5例,所有患者共完成132个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平均3.77周期,1~6周期),JC724共服药物134个周期(平均3.83周期,1~6周期)。1,200mg组出现DLT,800mg、1,000mg JC724均未出现DLT,我们将联合用药的JC724最大剂量定在1,000mg,3位患者出现PR,20位患者出现持续8周以上的SD。结论 JC724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等肿瘤患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该方案中,JC724 1,000mg口服,每日2次,1~14天,安全有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中药 JC724 辅助治疗 临床试验研究
下载PDF
藤黄酸诱导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凋亡及增殖抑制的分子学机制
8
作者 师宪平 蓝晓莹 +3 位作者 李雅楠 温创宇 黄美近 刘焕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Namalv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探讨藤黄酸治疗Burkitt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剂量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0.25、0.5、0...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Namalv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探讨藤黄酸治疗Burkitt淋巴瘤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不同剂量藤黄酸处理细胞,采用MTS法对淋巴瘤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及增殖抑制测定;0.25、0.5、0.75μmol/L藤黄酸分别处理细胞24 h,0.75μmol/L藤黄酸分别处理细胞6、12、24h后收集细胞,采用AnnexinⅤ-FTIC/PI流式细胞术检测藤黄酸剂量依赖性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剂量与时间依赖的变化情况。【结果】藤黄酸明显抑制Namalva细胞的增殖,诱导Namalva细胞发生凋亡。随藤黄酸浓度升高与作用时间延长,细胞中PARP,caspase 8出现切割,Bax表达上调,Pro-caspase 3,Pro-caspase 9,Bcl-2表达下调。增殖通路蛋白STAT5、p-STAT5、ERK、p-ERK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藤黄酸通过影响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Namalv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JAKs/STATs、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抑制Burkitt淋巴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 藤黄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NS-032诱导弥漫性大B淋巴瘤OCI-LY-19细胞株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师宪平 蓝晓莹 +3 位作者 温创宇 陈鑫 刘焕亮 黄美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研究SNS-032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OCI-LY-19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S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NS-032对OCI-LY-19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单染法观察SNS-032对OCI-LY-19细胞诱导死亡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 目的:研究SNS-032对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OCI-LY-19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S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NS-032对OCI-LY-19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I单染法观察SNS-032对OCI-LY-19细胞诱导死亡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SNS-032对OCI-LY-19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NS-032明显抑制OCI-LY-19细胞活力,半数抑制浓度为0.358μmol/L;随SNS-032作用时间延长与浓度升高,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SNS-032可以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地引起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切割,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caspase-9前体(procaspase-9)、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与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的表达下降,而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明显增加;与细胞增殖相关的蛋白丝/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5(STAT5)、磷酸化STAT5(p-STAT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表达下降,而ERK总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SNS-032能抑制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株OCI-LY-19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相关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激活了caspase级联反应,同时抑制了与细胞增殖相关的JAKs/STATs、MEK/ER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032 弥漫性大B淋巴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肠道疾病与菌群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子誉 左涛 兰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732-739,共8页
肠道菌群通过其代谢物、分泌物或细胞成分参与调节宿主代谢和免疫,并保护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环境、营养、生活习惯改变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原因均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肠道菌群亦成为极具潜... 肠道菌群通过其代谢物、分泌物或细胞成分参与调节宿主代谢和免疫,并保护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环境、营养、生活习惯改变以及抗生素滥用等原因均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结构和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与此同时,肠道菌群亦成为极具潜力的疾病治疗手段。本文将对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与菌群的关系以及基于肠道菌群治疗该类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肠道菌群在未来疾病预防和干预中的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态 胃肠道疾病 治疗 粪便微生物移植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细胞中Atg13基因的过表达与化疗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永波 邓丽 +1 位作者 郭怡辉 李艳萍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间歇刺激法构建对阿霉素耐受的MDA-MB-231 TNBC细胞株(命名为MDA-MB-231/Dox),并采用药物敏感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TUNEL染色)对耐药细胞株MDA-MB-231/Dox的耐药...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间歇刺激法构建对阿霉素耐受的MDA-MB-231 TNBC细胞株(命名为MDA-MB-231/Dox),并采用药物敏感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TUNEL染色)对耐药细胞株MDA-MB-231/Dox的耐药表型进行鉴定;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敏感细胞MDA-MB-231和耐药细胞MDA-MB-231/Dox中的自噬相关蛋白LC3A、LC3B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内的LC3B荧光斑点数;脂质体转染重组干扰质粒sh-Atg13至耐药细胞MDA-MB-231/Dox中,并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转细胞(命名为MDA-MB-231/Dox+sh-Atg13),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稳转细胞MDA-MB-231/Dox+sh-Atg13及空载体对照细胞MDA-MB-231/Dox+control plasmid中的Atg13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的自噬水平(自噬相关蛋白LC3A、LC3B的表达量及LC3B荧光斑点数)及各组细胞对Dox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对Dox耐药的TNBC细胞株MDA-MB-231/Dox,并且发现耐药细胞中的基础自噬水平显著高于亲本细胞MDA-MB-231(P<0.05)。重组干扰质粒sh-Atg13抑制Atg13基因表达后,使得耐药细胞MDA-MB-231/Dox中的自噬体标志分子LC3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耐药细胞对Dox的药物敏感性增加(IC50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TNBC细胞MDA-MB-231中,Atg13参与了细胞对Dox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自噬 Atg13 化疗耐药
下载PDF
XL413通过抑制DNA复制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倩 胡蓉 袁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ell division cycle 7,CDC7)的药物XL413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多个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XL413处理72 h,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ell division cycle 7,CDC7)的药物XL413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多个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XL413处理72 h,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XL413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再生能力;RNA-seq检测XL413对细胞转录组的影响;q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DNA解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MCM)复合体成员MCM2的磷酸化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XL413处理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集落形成能力均下降(P=0.0015);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比例增高(P=0.0006);在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上,XL413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标志B细胞淋巴瘤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基因(BCL2 associated X,BAX)的比值下降(P=0.0087);在蛋白水平上,XL413抑制DNA解旋相关蛋白MCM2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DNA复制,同时促进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高。结论:XL413可以通过降低DNA解旋相关蛋白MCM2的磷酸化阻碍DNA的复制,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该研究为XL413未来用于结直肠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413 结直肠癌细胞 半抑制浓度 DNA复制 凋亡
下载PDF
胃肠激素在睾丸生殖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康 张祎静 +2 位作者 邹和德 刘寒飞 赵家有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20-125,132,共7页
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道中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组小分子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肽类,故又称胃肠肽,广泛分布于体内各器官。它不仅可局部调节胃肠道自身活动,还可发挥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生育因子、类性激素等多种作用,广泛调... 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道中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组小分子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肽类,故又称胃肠肽,广泛分布于体内各器官。它不仅可局部调节胃肠道自身活动,还可发挥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生育因子、类性激素等多种作用,广泛调控全身代谢活动,与肿瘤、免疫与炎症、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激素 睾丸 生殖障碍性疾病 睾肠生殖轴
原文传递
1例新型FGA基因纯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家系分析
14
作者 杨敏 钟硕贤 +6 位作者 林荣万 蒙火凤 谭会柳 谭碧玉 陈淑琴 刘焕亮 郑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个由Aα链,Bβ链和γ链3对多肽链组成的,由29个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0^(3)的糖蛋白。3条肽链分别由FIB α链(FGA)、FIBβ链(FGB)和FIBγ链(FGG)3个同源基因编码^([1])。遗传性FIB缺陷症(CFD... 纤维蛋白原(FIB)是一个由Aα链,Bβ链和γ链3对多肽链组成的,由29个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0^(3)的糖蛋白。3条肽链分别由FIB α链(FGA)、FIBβ链(FGB)和FIBγ链(FGG)3个同源基因编码^([1])。遗传性FIB缺陷症(CFD)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Ⅰ型为FIB数量减少,包括低纤维蛋白血症和无纤维蛋白血症;Ⅱ型则为患者血浆中FIB数量正常或减少,但活性水平不成比例的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纤维蛋白缺陷症 家系分析 纤维蛋白原 基因突变
下载PDF
RANTES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韦丽丽 谭会柳 +4 位作者 张瀞丹 李伟倩 贾会真 杨湘玲 刘焕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1期4-1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及筛选出的高表达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因子微阵列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细胞因子表达谱;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及筛选出的高表达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因子微阵列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细胞因子表达谱;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筛选出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高表达细胞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和经过筛选获得的细胞因子: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在鉴别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诊断性能。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和Graph Pad Prism 8.0进行统计分析,验证CEA、CA125、CA199和RANTES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者之间差异表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计算Youden指数来确定RANTES水平的最佳临界值,以鉴别结直肠癌患者。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血清/血浆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果进行拟合。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健康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血浆RANTES显著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NT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91~0.901);RANTES和CEA联合检测AUC为0.891(95%CI:0.854~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54和0.803。结论RANTES对结直肠癌有诊断价值,RANTES联合CEA检测较单独检测CEA有更高的结直肠癌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结直肠癌 细胞因子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组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和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孟鸿 《癌症》 CAS 2023年第7期319-351,共33页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生理变化,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关。因此,应该在微生物组的背景下研究许多癌症类别和治疗方案。由于宏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可用性,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物种特征、宿主遗传变化和代谢谱的分析变得...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生理变化,并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有关。因此,应该在微生物组的背景下研究许多癌症类别和治疗方案。由于宏基因组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的可用性,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物种特征、宿主遗传变化和代谢谱的分析变得可行,促进了关于肿瘤发生过程中微生物群组成、分类学改变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指数级知识增益。然而,肠道微生物群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未表征的宿主–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仍然是我们推进对微生物群–癌症相互作用理解的挑战。这些相互作用体现在信号传递、代谢、免疫、肿瘤发展、遗传不稳定性以及对癌症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癌症发展之间关联的研究/分子机制,从而为可用于癌症诊断、治疗或预防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生物标志物 化疗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肠道微生物组 免疫疗法 微生物群 益生菌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放疗造成手术切缘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钟清华 吴培煌 +7 位作者 秦启元 邝颖仪 马腾辉 王怀明 朱亚西 陈代词 汪建平 王磊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7-514,共8页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新辅助放疗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入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FOWARC研究的病例,均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保肛手术、术前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手术切缘标本完整的23例患者作为直肠炎组;以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标本切缘长度进行匹配,在同期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但无放射性直肠炎者及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中各选择23例患者,作为无直肠炎组和化疗组.计算黏膜下层微血管数和狭窄血管比例,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血供;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综合评估吻合口近、远端组织放射性损伤程度.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x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与化疗组相比,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M(QR)]减少[近切缘:25.5(19.6)比50.0(25.0),Z=3.915,P=0.000;远切缘:20.5(17.5)比49.0(28.0),Z=3.558,P=0.000],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9.5%(23.8%)比0,Z=3.993,P=0.000;远切缘:11.5%(37.3%)比0(2.0%),Z=2.893,P=0.004],病理评分升高[近切缘:4.0(2.0)比1.0(2.0),Z=6.123,P=0.000;远切缘:5.0(3.0)比2.0(1.0),Z=4.849,P=0.000].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患者中,直肠炎组手术近、远切缘的微血管计数较无直肠炎组减少[近切缘:19.0(23.0)比30.4(38.0),Z=2.845,P=0.004;远切缘:19.0(13.0)比30.0(29.1),Z=2.022,P=0.043],狭窄血管比例增高[近切缘:23.0%(40.0%)比0(11.0%),Z=3.248,P=0.001;远切缘:27.0%(45.0%)比3.0%(19.0%),Z=2.164,P=0.030].化疗组、无直肠炎组和直肠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8.7%(2/23)、30.4%(7/23)和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8,P=0.007).结论 直肠癌术前放疗对手术近、远切缘造成明显的放射性损伤;其中影像学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者,微血管损伤较无放射性直肠炎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射疗法 病理学 放射性损伤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转移性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君孝 王晨亮 +4 位作者 黄美近 傅新晖 卢碧燕 邓艳红 刘焕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做基因检测的207例消化道肿瘤... 目的: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做基因检测的20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中56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肿瘤进展时间及化疗疗效进行观察并记录,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20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GT1A1*28位点野生型TA6/6有164例(79.2%),杂合突变型TA6/7有41例(19.8%),纯合突变型TA7/7有2例(1.0%);UGT1A1*6位点野生型G/G有154例(74.4%),杂合突变型G/A有51例(24.6%),纯合突变型A/A有2例(1.0%)。在5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6位点突变型(G/A和A/A)可以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38.9%vs 7.9%,P<0.0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61.1%vs 29.0%,P<0.05)的风险;*28位点突变型(6/7和7/7)可以增加发生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33.3%vs 2.1%,P<0.05)的风险;肿瘤进展时间和化疗疗效在*28和*6位点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6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UGT1A1*28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结直肠肿瘤 基因 UGT1A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调控Rac1b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孜欢 冯杏芝 +2 位作者 方乐堃 黄丹丹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 目的:探讨MALAT1调控Rac1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手术切除后30 min内于-80℃保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ALAT1和Rac1b mRNA的表达;RNA干扰沉默结直肠癌细胞MALAT1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ac1b和上皮间质化标志物的表达,Ed U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ALAT1低表达后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ALAT1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干扰MALAT1表达后,Rac1b的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加快,且上皮间质化标志物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升高。干扰MALAT1的表达可明显促进结直肠癌侵袭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MALAT1低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并且这一相关性是通过调控Rac1b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Rac1b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细胞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祖立 康亮 +5 位作者 黄美近 王磊 彭俊生 向军 兰平 汪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0-172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和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亚硫酸盐修饰测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脾酪氨酸激酶的甲基化状态以及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研究启动子区域CpG岛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和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亚硫酸盐修饰测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脾酪氨酸激酶的甲基化状态以及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研究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与启动子活性的关系;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处理脾酪氨酸激酶甲基化失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内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情况。结果:(1)23个结直肠癌细胞中,9个细胞启动子发生甲基化而失去蛋白质表达;其余则正常表达,甲基化发生率为39.2%;(2)9个甲基化的细胞中,7个存在微卫星不稳定;而14个未发生甲基化的细胞中,仅有4个存在微卫星不稳定。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3)脾酪氨酸激酶启动子全长和未甲基化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分别是甲基化组的4.5和4.7倍;5-Aza-CdR可恢复甲基化启动子的活性;(4)5-Aza-CdR可去甲基化而使脾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新表达,而且具有时间依从性。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中,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导致Syk基因丧失表达,5-Aza-CdR可以去甲基化而恢复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甲基化 脾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