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林林 张建 樊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一般情况及存在的营养风险。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住院患者2936例,进行登记,排除住院时间不足1天、两腺类疾病、疝气静脉曲张... 目的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一般情况及存在的营养风险。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调查东营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住院患者2936例,进行登记,排除住院时间不足1天、两腺类疾病、疝气静脉曲张等其他类疾病、年龄<18岁者、严重胸腹水无法称量体重者及不愿参加研究的病例,共准入患者1364例。嘱患者于第二日清晨空腹、免鞋、着病号服量身高、体重,并运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患者进行风险筛查。结果在1364例准入患者中,患病年龄为(50.40±15.827)岁,BMI为(20.622±2.7597)kg/m2,其中胃肠类患病年龄为(50.87±18.274)岁,肝胆类患病年龄为(57.53±15.362)岁。胃肠类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1.2%,肝胆类疾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6.1%,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外科有一定量的住院病人存在营养风险,特别是胃肠外科病人营养风险较高(31.2%),且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书领 由法平 袁庆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9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9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乳房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两组均给予三黄粉外敷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乳房外观满意度评分、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程度评分、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年龄、乳腺炎病程、发病部位、肿块大小、局部皮肤性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乳腺外观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NRS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液白细胞计数、炎症因子水平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联合三黄粉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安全有效,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乳房外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乳腺闭合冲洗引流术 三黄粉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令海 袁庆忠 +3 位作者 纪永利 卜庆敖 崔涛 徐付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观察对象,RFA治疗前行CEUS确定肿瘤的性质、数目和大小,治疗后1个月内和随访10个月后行CEUS与增强CT对比疗效评价。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观察对象,RFA治疗前行CEUS确定肿瘤的性质、数目和大小,治疗后1个月内和随访10个月后行CEUS与增强CT对比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CEUS复查,20个消融病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4个边缘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肿瘤残留,增强区经增强CT及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肿瘤残留,当即补充RFA治疗;1个CEUS图像模糊,未能作出诊断。随访10个月,1个消融病灶有残留复发,4例患者行CEUS发现新生病灶11个,直径0.6-3.8 cm,其中2例4个直径〈1.0 cm的病灶增强CT未能发现。结论:CEUS可以在RFA治疗前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治疗后判断RFA疗效,是一种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下载PDF
TACE联合RFA序贯DC-CIK治疗小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国政 张军 +2 位作者 袁庆忠 徐教邦 王立明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7期48-50,共3页
射频消融术(RFA)、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DC-CIK治疗等非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手段。RFA及TACE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C-CIK治疗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TACE联合RFA术后序贯DC-CIK治疗可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 射频消融术(RFA)、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DC-CIK治疗等非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手段。RFA及TACE直接杀伤肿瘤细胞,DC-CIK治疗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TACE联合RFA术后序贯DC-CIK治疗可取长补短,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远期疗效。本文主要对DC-CIK治疗、TACE、RFA治疗现状及联合治疗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DC-CIK 治疗 小肝癌
下载PDF
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建 王鹏 +2 位作者 潘国政 王黎明 王宏光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完成的29例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6~70岁,27例为肝脏恶性肿...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完成的29例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46~70岁,27例为肝脏恶性肿瘤,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全程暴露肝中静脉,手术时间在171±41min。术中失血量在135±114ml,无术中大出血、气体栓塞、中转开腹等,术后无出血、二次手术等并发症,仅1例出现胆漏,延迟拔管引流治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结论Glisson蒂横断尾背侧入路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左半肝切除术 尾背侧入路 Glisson蒂横断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全胃切除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迪文 陈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8-113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肿瘤 全胃切除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组织细胞肉瘤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国政 徐教邦 袁庆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0-222,共3页
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其发病隐匿,无特异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且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广泛扩散。目前对HS的诊断多依据其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多见的形态学表现及至少表达CD68、... 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其发病隐匿,无特异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且进展迅速,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广泛扩散。目前对HS的诊断多依据其核仁显著,核分裂象多见的形态学表现及至少表达CD68、CD163、溶菌酶中一种的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手术切除、放、化疗是HS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统一的治疗方案,且预后较差。本研究主要是针对HS的病理研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肉瘤 诊断 病理学表现
下载PDF
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凯 马恒 +33 位作者 李世宽 靖昌庆 陈强谱 亓健 宋希林 程序瑞 惠希增 孙国瑞 杨明宇 孙少川 张洪军 陈雨节 张彦波 王爱亮 于刚 孙艺铸 裴昌增 李鹏 卜广波 张钦增 杨富海 崔刚 曹风俊 牛俊波 栾学荣 刘世君 吕其安 齐宏 高洪波 王东升 刘伟峰 王敬华 江军伟 刘云建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部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34家大中型医院普外科5376例住院患者,用改良版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结... 目的调查山东省部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34家大中型医院普外科5376例住院患者,用改良版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获取4843例(90%)的BMI值,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64%和17.64%,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支持率为84.0%,非必须的支持率为11.4%。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比率为3.81:1。肠内营养管饲与口服之比为1.61:1,肠外营养全和一和单一输注比例为1.55:1。结论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发生率不高,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 袁庆忠 +2 位作者 潘国政 郝龙 由法平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施行射频辅助肝切除术的20例肝癌病人,其中12例为切缘射频治疗后行肝切除,8例为切肝后肝断面射频治疗,肿瘤平均直径为(4.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施行射频辅助肝切除术的20例肝癌病人,其中12例为切缘射频治疗后行肝切除,8例为切肝后肝断面射频治疗,肿瘤平均直径为(4.7±2.7)cm。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射频辅助肝切除术,射频治疗时间为(24.4±15.3)分钟,术中出血(130.7±22.5)ml,术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5例出现肝内新发病灶,1例切缘复发,2例出现门脉癌栓,2例发生肺转移。结论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作为肝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符合现代无血切肝的理念,具有术中出血少、切缘复发率低的优势,是一种有临床价值的切肝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射频消融 肝脏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超声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鹏 王宏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超声(LUS)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方法通过一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经不同Trocar进入LUS行肝脏扫查并采集图像。结果LUS探头通过轴向旋转扫查肝脏获得几个标准切面:(1)通过剑突下Trocar扫查右肝蒂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 目的介绍腹腔镜超声(LUS)肝内管道结构的辨识。方法通过一例腹腔镜肝切除术,经不同Trocar进入LUS行肝脏扫查并采集图像。结果LUS探头通过轴向旋转扫查肝脏获得几个标准切面:(1)通过剑突下Trocar扫查右肝蒂及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右肝蒂分为AT、PP,再分为P5、P8与P6、P7;V5d、V6、V8d、AFV相继汇入肝右静脉,V4、V5v、V8v则汇入肝中静脉;(2)通过右侧肋缘下Trocar扫查左肝蒂及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分别追踪左肝蒂分为P2、P3、P4以及V2、V3汇入肝左静脉,进一步扫查肝中静脉长轴、下腔静脉。结论LUS肝脏扫查的"标准切面"有助于肝内管道结构的正确辨识。外科医生必须自己掌握LUS扫查肝脏的基本功,通过深入学习并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发挥LUS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超声 腹腔镜肝切除 术中超声
下载PDF
射频消融技术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张建 袁庆忠 +3 位作者 潘国政 丁鹏鹏 薛庆泽 朱瑞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射频辅助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10例病人,先在腹腔镜下行切缘射频,然后边射频边切肝,逐步切除病灶。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射频辅助腹腔镜下肝切...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射频辅助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10例病人,先在腹腔镜下行切缘射频,然后边射频边切肝,逐步切除病灶。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射频辅助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射频治疗时间为(26±10)min,术中出血(60±22)ml,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有切缘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术作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切缘的处理手段,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可能降低术后切缘癌残留及复发的概率,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 肝肿瘤 射频
下载PDF
DC-CIK细胞治疗联合TACE及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泉成 潘国政 +4 位作者 李国强 袁庆忠 徐教邦 孔阳 王立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237-2242,共6页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小肝癌(small hepatic carcinoma,SHCC)的临床效果及免疫状态变化.方法:2008-03/2012-03本院...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小肝癌(small hepatic carcinoma,SHCC)的临床效果及免疫状态变化.方法:2008-03/2012-03本院收治SHCC患者85例,纳入对象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联合RFA治疗.其中研究组41例,术后7 d均完成6次DC-CIK细胞治疗,每次回输细胞>1×1010,检测患者在DC-CIK治疗前后外周血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T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对照组44例,未行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结果:对照组A组治疗前vs治疗后AFP均值为494.5 mg/L±51.3 mg/L vs 226.5 mg/L±39.4 mg/L,P<0.05;研究组B组治疗前vs治疗后AFP均值为486.4 mg/L±54.8 mg/L vs 168.7mg/L±49.5 mg/L,P<0.01.B组ALT、AST治疗前vs治疗后为66 U/L±6.3 U/L、68 U/L±7.7 U/L vs 31 U/L±5.9 U/L、45 U/L±3.7 U/L,P<0.05;对照组为67 U/L±7.4 U/L、63 U/L±4.5 U/L vs 65 U/L±6.2 U/L、61 U/L±5.2 U/L,P>0.05.治疗后6 mo影像学检查B组vs A组有效率分别为87.80%vs 79.54%,P<0.05.B组vs 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1%,71.6%,68.3%vs 90.9%,65.9%,59.1%,P<0.05.B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16+CD56+和CD4+/CD8+细胞比值均上升(P<0.05),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序贯TACE联合RFA治疗可改善SHCC患者术后肝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降低肿瘤复发,延长SHCC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DC-CIK细胞治疗
下载PDF
胆管癌60例分析
13
作者 牟东坡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46-5447,共2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60例胆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进行总结。结果:根治性切除术28例,姑息性手术12例,胆道内支架植入术13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联合经动脉内灌注化疗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2.5%,术后胆漏4例、胆管感染...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60例胆管癌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进行总结。结果:根治性切除术28例,姑息性手术12例,胆道内支架植入术13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联合经动脉内灌注化疗7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2.5%,术后胆漏4例、胆管感染5例;随访38例,总体生存时间(10.5±7.9)个月。结论:综合性治疗是提高胆管癌预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全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二氧化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立宏 卜庆敖 万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评价全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二氧化碳作为灌注气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氧化碳组(30例)和空气组(30例),分别以二氧化碳和空气作为灌注气体,于麻醉复苏后及术后3、... 目的:评价全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二氧化碳作为灌注气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氧化碳组(30例)和空气组(30例),分别以二氧化碳和空气作为灌注气体,于麻醉复苏后及术后3、6、24 h采用直观模拟评分(VAS)对腹胀、腹痛程度进行评分,术后1 h拍摄腹部平片进行气量评分,并记录术前、术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术后3、24 h血清淀粉酶。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ERCP,二氧化碳组腹痛、腹胀评分和腹部气量评分显著低于空气组(P<0.05),手术时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术后3、24 h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二氧化碳作为灌注气体在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ERCP 二氧化碳 空气
下载PDF
富硒壳聚糖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林林 张建 +2 位作者 卢艳丽 孙青 汤海涛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富硒壳聚糖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术后进行化疗的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化疗方案一致,干预组从患者手术后开始至化疗周期结束前全程给予富硒壳聚糖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照组全程不给... 目的探讨富硒壳聚糖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术后进行化疗的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化疗方案一致,干预组从患者手术后开始至化疗周期结束前全程给予富硒壳聚糖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照组全程不给予富硒壳聚糖口服营养补充剂,第6周期,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化疗后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CD4及CD4/CD8明显升高且CD4、CD4/CD8与SOD呈正相关;CD4、CD8与GSH-Px呈正相关。结论长期服用富硒壳聚糖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抗氧化水平及T细胞亚群水平,且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壳聚糖 乳腺癌 化疗 抗氧化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先恒 王书领 +4 位作者 李晓梅 由法平 潘国政 郭宗英 袁庆忠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初次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手术组24例与射频消融组34例。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开腹肝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初次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手术组24例与射频消融组34例。再次手术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开腹肝癌切除术,射频消融组行腹腔镜联合超声肝癌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再次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再次治疗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预后。结果再次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初次切除至复发时间、肝功能分级、复发肿瘤数目、位置、大小、血清检测项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再次手术组治疗时间为(160.0±46.7)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1±2.3)d,射频消融组分别为(61.3±32.4)min和(4.6±1.6)d;与再次手术组比较,射频消融组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再次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24),射频消融组为5.9%(2/34),射频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再次手术组(P<0.05)。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再次手术组分别为95.8%、62.9%、31.4%,射频消融组分别为91.2%、57.1%、33.9%。再次手术组、射频消融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5、40.4个月,无瘤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6、34.1个月,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5%、88.0%;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40%、54.00%;两组以上生存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再次手术切除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 再次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
下载PDF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国政 由法平 +2 位作者 王帅 卜庆敖 袁庆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组(A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每分钟尿量、出血量;术...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44例,随机分成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组(A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每分钟尿量、出血量;术后第1天红细胞比容(HCT)、肌酐(CR)、尿素氮(BUN);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补液量、每分钟尿量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HCT、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中,基于每搏输出量的变异度(SVV)的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术中补液合理,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比传统液体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老年患者 腹部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坏疽性胆囊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8
作者 杨辰欣 王蕾蕾 +2 位作者 潘国政 由法平 袁庆忠 《现代医学》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数据库中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危... 目的: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数据库中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涉及11个危险因素,总样本量为4207。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炎症反应[OR=23.99,95%CI(12.46,46.19)]、合并冠心病[OR=21.50,95%CI(6.08,76.06)]、胆囊壁增厚[OR=17.31,95%CI(8.64,34.70)]、发热[OR=8.64,95%CI(4.60,16.21)]、年龄[OR=7.89,95%CI(6.99,8.78)]、白细胞计数[OR=5.73,95%CI(5.45,6.02)]、合并糖尿病[OR=5.35,95%CI(4.10,6.98)]、总胆红素[OR=3.73,95%CI(2.33,5.99)]、谷丙转氨酶[OR=2.96,95%CI(1.96,4.48)]、男性[OR=2.52,95%CI(2.00,3.17)]是发生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P<0.05),合并胆囊结石[OR=0.12,95%CI(0.07,0.23)]是发生坏疽性胆囊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男性,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合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为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性胆囊炎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泽 高俊茹 +34 位作者 宋莉 王培戈 任建安 吴秀文 罗苏明 曾庆军 翁延宏 徐新建 袁庆忠 赵杰 廖南生 麦威 王峰 曹辉 王仕琛 韩刚 王道荣 王浩 张军 张浩 张东明 廖卫顺 赵万文 李为 崔鹏 陈鑫 张海洋 杨涛 王烈 郜永顺 李江 吴建军 周伟 吕泽坚 方健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3-1050,共8页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急诊腹部手术(EAS)患者术后最易发生的感染性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大多SSI可以提前预防,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了解中国EAS后SSI发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急诊腹部手术(EAS)患者术后最易发生的感染性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大多SSI可以提前预防,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了解中国EAS后SSI发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19年5月1日至6月7日期间全国33家医院进行EAS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围手术期有关资料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ICU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30 d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S后SS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0例EAS患者,年龄(47.9±18.3)岁,男性占56.5%(373/660),术后发生SSI者占7.4%(49/660)。SSI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率为32.7%(16/49)]。发生SSI的患者较未发生SSI患者的中位年龄更大(56岁比46岁,U=19973.5,P<0.001),男性[71.4%(35/49)比56.1%(343/611),χ2=4.334,P=0.037]和糖尿病[14.3%(7/49)比5.1%(31/611),χ2=5.498,P=0.015]患者占比较高,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中位数:122.0 g/L比143.5 g/L,U=11471.5,P=0.006)和白蛋白水平(中位数:35.5 g/L比40.8 g/L,U=9452.0,P<0.001)偏低,血糖偏高(中位数:6.9 mmol/L比6.0 mmol/L,U=17754.5,P<0.001),合并梗阻者[32.7%(16/49)比9.2%(56/611),χ2=25.749,P<0.001]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为3~4级者[42.9%(21/49)比13.9%(85/611),χ2=25.563,P<0.001]以及手术风险高者[49.0%(24/49)比7.0%(43/611),χ2=105.301,P<0.001]居多,手术方式以开腹者为主[81.6%(40/49)比35.7%(218/611),χ2=40.232,P<0.001],手术时间较长(中位数:150 min比75 min,U=25183.5,P<0.001);从临床结局来看,SSI组患者ICU入住率[51.0%(25/49)比19.5%(119/611),χ2=26.461,P<0.001]和住院费用(中位数:4.4万元比1.5万元,U=24660.0,P<0.001)增加,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0 d比5 d,U=23100.0,P<0.001)和ICU入住时间(中位数:0 d比0 d,U=19541.5,P<0.001)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3.253,95%CI:1.178~8.985,P=0.023)、结直肠手术(OR=9.156,95%CI:3.655~22.937,P<0.001)及手术时间较长(OR=15.912,95%CI:6.858~36.916,P<0.001)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288,95%CI:0.119~0.694,P=0.006)是SS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对拟行EAS的患者,应关注中老年患者与结直肠手术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SSI的发生率,减轻患者和医疗机构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腹部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纳米碳示踪剂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成怀福 黄世玉 +3 位作者 崔涛 姚琦 杨立媛 徐教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47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9例,女38...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47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9例,女38例;年龄为(65±9)岁。患者均行经腹部食管裂孔腹腔镜辅助AEG根治术。147例患者中,61例术前未注射纳米碳示踪剂,设为对照组;86例术前注射纳米碳示踪剂,设为试验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第10组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腹部食管裂孔腹腔镜辅助AEG根治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1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站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淋巴结黑染率为57.937%(1365/2356),第1站淋巴结、第2站淋巴结黑染率分别为77.989%(1024/1313)、43.691%(232/531),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淋巴结黑染率分别为56.855%(423/744)和58.437%(942/1612)。147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9.091%(815/4269),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573%(242/1303)和19.319%(573/2966);Siewert Ⅱ型AEG患者第1、2、3、4sa/4sb、7、8a、11p组淋巴结转移率均>10%,第4d、5、6、9、10、11d、12a组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均<10%;Siewert Ⅲ型AEG患者第1、2、3、4sa/4sb、7、8a、10、11p组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均>10%,第4d、5、6、9、11d、12a组淋巴结转移率均<1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10组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术前应用纳米碳示踪剂不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Siewert Ⅲ型AEG应注重第2站淋巴结清扫。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是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 纳米碳示踪剂 完整系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