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预应力固井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平保 孙荣华 张建国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容易出现井口上移、冒汽等问题,提出降低应力集中、保护完井管柱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技术,优选配套热采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热采套管头、专用套管等固井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稠油区... 针对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容易出现井口上移、冒汽等问题,提出降低应力集中、保护完井管柱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技术,优选配套热采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热采套管头、专用套管等固井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稠油区块热采井发生套管变形、错断、井口上移、井口冒汽等现象的出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井口上移 预应力固井 固井配套工具
下载PDF
成岩作用的定量表征与成岩储集相研究——以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_(3jf))下段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伟 窦齐丰 +2 位作者 黄述旺 彭仕宓 王韶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9-403,共5页
采用定量计算方法 ,表征了科尔沁油田交 2断块区九佛堂组 ( J3 jf)下段三类主要成岩作用 ,评价了各类成岩作用强度 .根据储层成岩、岩相发育特征及地下流体的不同性质 ,总结出了该区三类成岩储集相类型 :杂基支撑强压实细 -粉砂岩相 ,... 采用定量计算方法 ,表征了科尔沁油田交 2断块区九佛堂组 ( J3 jf)下段三类主要成岩作用 ,评价了各类成岩作用强度 .根据储层成岩、岩相发育特征及地下流体的不同性质 ,总结出了该区三类成岩储集相类型 :杂基支撑强压实细 -粉砂岩相 ,碳酸盐强胶结砂岩相及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科尔沁油田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成岩储集相 孔隙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鑫 詹艳 +2 位作者 赵国泽 王立凤 王继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在横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的查甘池—银川—五湖洞约200 km长的东西向剖面上,进行了67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探测.使用"远参考道"和Robust技术处理数据.分析了各测点视电阻率、阻抗相位、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方位角、磁... 在横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的查甘池—银川—五湖洞约200 km长的东西向剖面上,进行了67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探测.使用"远参考道"和Robust技术处理数据.分析了各测点视电阻率、阻抗相位、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方位角、磁实感应矢量等参数,采用NLCG二维反演方法对TE和TM两种模式的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得到的二维电性结构表明,沿剖面查汗断裂带、贺兰山东缘断裂带和黄河断裂带是明显较大型电性边界,为超壳断裂带,而三关口断裂带深部延深不大.沿剖面阿拉善地块、贺兰山褶皱带、银川断陷盆地和鄂尔多斯地块具有明显不同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阿拉善地块内部除浅表电阻率较低外,以下到深度约50 km都表现为高电阻特性.贺兰山褶皱带电性结构复杂,电阻率高低相间.银川盆地具有上宽下窄最深达约8 km低阻层,具有断陷盆地特征.鄂尔多斯地块具有低-高-低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成层性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电性结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
下载PDF
营口-潍坊断裂带对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的形成及构造分段的控制作用--来自物理模拟实验和断层几何学特征的证据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忠祥 任凤楼 +1 位作者 宋国奇 漆家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8-250,共13页
辽东湾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受营口—潍坊断裂带控制。其东支的两条分支断层大体沿其次级构造单元辽东湾东部凸起的两侧延伸。本文应用大量地震测线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分析,结合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认为辽东湾坳陷东部凸... 辽东湾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受营口—潍坊断裂带控制。其东支的两条分支断层大体沿其次级构造单元辽东湾东部凸起的两侧延伸。本文应用大量地震测线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分析,结合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认为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是在先期存在的低凸起的基础上,在渐新世东营组沉积期因营口—潍坊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形成的。以Lz205测线和Lz185测线之间为界可分为类似的两段,各自经历了一个自南而北的右旋走滑伸展—剪切走滑—右旋走滑挤压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由北东向的基底断裂与由之派生的新生代内的北北东内断裂间的关系造成,在两者的交汇点(如Lz151)或走向发生转折处(如Lz255)右旋走滑作用发生变换,其南侧拉张下沉,正断层发育,表现为右旋走滑伸展,北侧则挤压隆升,表现为右旋走滑挤压。南、北两侧相反的力学性质是走滑活动派生的局部差异应力场造成的。构造物理模拟试验证实了右旋走滑伸展—剪切走滑—右旋走滑挤压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走滑 营口-潍坊断裂带 构造分段 物理模拟 断层几何学 辽东湾坳陷东部凸起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部重力异常地质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加山 隋志强 刘成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非常复杂,要对其做出合理地质解释,不仅需要精细分离重力异常,而且需要与其他资料结合。从重力正演模拟出发,分析了可能产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以及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响应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垂向二阶导数及其... 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非常复杂,要对其做出合理地质解释,不仅需要精细分离重力异常,而且需要与其他资料结合。从重力正演模拟出发,分析了可能产生重力异常的地质因素,以及不同地质体的重力响应形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垂向二阶导数及其他信息增强技术,有效提取东营凹陷南部地区局部重力异常,结合地震、钻井资料,进行了地质成因推断分析,认为影响该区重力局部正异常的地质因素主要是古潜山(包括断块山和残丘山)、盖层构造以及其他如陡坡带砂砾岩体等,古潜山的分布多受大断裂控制,平面上成带连片分布;而区域重力异常则反映了该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应用效果表明,在地震成熟勘探区,高精度重力不仅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地质目标,而且与地震相结合,在诸如深层构造、潜山、有规模的隐蔽性断裂等目标的落实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正演模拟 重力局部正异常 构造 地质成因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胜利探区地震采集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成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4,共8页
胜利油田自1958年开始实施地震数据采集以来,采集技术从二维、常规三维发展到目前的高精度三维。按照勘探目标、地震仪器和采集方法等,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单次覆盖采集阶段(1958—1972年)、多次覆盖采集阶段(1973—1984年)和... 胜利油田自1958年开始实施地震数据采集以来,采集技术从二维、常规三维发展到目前的高精度三维。按照勘探目标、地震仪器和采集方法等,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可分为单次覆盖采集阶段(1958—1972年)、多次覆盖采集阶段(1973—1984年)和高分辨率采集阶段(1985年以后);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可分为探索阶段(1966—1984年)、发展阶段(1985—1992年)、大规模应用阶段(1993—1999年)和高分辨率(二次)采集阶段(2000年以后)。地震采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油田储量的快速增长,对地下地质情况的认识也由简单构造、复杂断块构造向复杂隐蔽性油气藏逐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石油储量 胜利探区
下载PDF
水文地质旋回在临清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5,共3页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出现明显变化;古近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表明该区地下水与渗入水的淡化作用有关。根据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概念,将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出6个水文地质旋回,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分析表明,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地层沉积前或沉积后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生成、运聚无影响,中生代的水文地质旋回和中生代与古近纪之间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的保存不利,新近纪是油气成藏的最好时期,钻井证实该期利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矿化度 渗入水 沉积特征 临清地区
下载PDF
起伏地表叠前逆时偏移理论及GPU加速技术 被引量:45
8
作者 刘红伟 刘洪 +3 位作者 李博 王鑫 佟小龙 刘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83-1892,共10页
从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叠前逆时偏移是解决地表起伏大并且地下构造复杂这种双复杂结构地区成像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给出了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叠前逆时偏移的实现过程,针对有限差分方法处理起伏地表自由边界条件的复杂性,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自... 从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叠前逆时偏移是解决地表起伏大并且地下构造复杂这种双复杂结构地区成像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给出了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叠前逆时偏移的实现过程,针对有限差分方法处理起伏地表自由边界条件的复杂性,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自由边界条件,避免了大量的逻辑判断,在此基础上,采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将算法加速,比传统的CPU计算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文中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计算,并与起伏地表直接进行单程波叠前偏移方法做比较,结果表明:起伏地表叠前逆时偏移有效突破了成像倾角限制,对起伏地表浅层构造以及地下高陡构造成像效果显著提高.关于逆时偏移成像噪音去除以及存储量等问题,笔者已有文章介绍,本文将不再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自由边界 叠前逆时偏移 GPU加速
下载PDF
太古宇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以鲁西-济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鹏飞 刘惠民 +3 位作者 曹忠祥 田美荣 唐东 马士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9-1298,共10页
随着我国东部各大含油气盆地相继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太古宇潜山作为一种重要的接替类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明确太古宇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风化壳储层评价标准为目的,笔者通过对鲁西地区太古宇露头的大量观测与济阳坳... 随着我国东部各大含油气盆地相继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太古宇潜山作为一种重要的接替类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明确太古宇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风化壳储层评价标准为目的,笔者通过对鲁西地区太古宇露头的大量观测与济阳坳陷覆盖区典型太古宇潜山的解剖,采用露头区与覆盖区对比分析的思路,对太古宇潜山风化壳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太古宇潜山风化壳储层主要存在两种发育模式,分别为残丘型和断层滑脱型;风化壳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主要包括3个,分别为潜山岩石矿物组成、潜山断裂发育程度和风化改造程度;通过对主控因素分别进行级别定义和相互匹配,建立了济阳坳陷太古宇风化壳储层的三端元评价标准。将太古宇风化壳储层划分为三大类,其中Ⅰ类储集性能最好,Ⅱ类次之,Ⅲ类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储层 太古宇 鲁西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家林 吴朝东 +4 位作者 朱文 李壮 吴峻 陈榕 王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60,共1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以及原型盆地性质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依据沉积环境分析、地层对比以及沉积演化研究,结合火成岩年代学、大地构造学等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二叠纪—三叠纪多期次的伸展—挤压环...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以及原型盆地性质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依据沉积环境分析、地层对比以及沉积演化研究,结合火成岩年代学、大地构造学等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二叠纪—三叠纪多期次的伸展—挤压环境转换及沉积盆地性质转变。晚石炭世,准南西段处于北天山洋壳向伊犁地体俯冲的末期,沉积环境以滨浅海为主,为残留洋盆地;准南东段以半深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发育典型的双峰式火成岩,显示为陆内的伸展环境。早二叠世,准南以滨浅海相细粒碎屑岩沉积为主,发育同沉积断裂和伸展垮塌变形构造,表现为陆内裂陷盆地的特征。中二叠世,准南仍以滨浅海相为主,但其沉积速率明显加快,沉积厚度变大,整体上表现为以热力沉降为主的坳陷盆地。晚二叠世,北天山和博格达地区普遍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上二叠统泉子街组和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之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环境发生突变,均显示北天山快速冲断隆升,表明该时期准南为陆内压陷盆地。早三叠世,准南快速冲断结束,该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以发育滨浅湖相细粒沉积物为主,表现为弱挤压的陆内压陷盆地的特征。中晚三叠世,由于持续湖侵,沉积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北天山被削高补低,准南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进入统一的内陆湖泊演化阶段,整体上以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沉积为主,表现出陆内坳陷盆地的特征。综合上述原型盆地性质和沉积环境分析,可将准南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二叠世为北天山挤压冲断阶段,早三叠世为弱挤压压陷和削高补低阶段,中晚三叠世为稳定拗陷和准平原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沉积环境 原型盆地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成斋 王成礼 +3 位作者 王鑫 李伟 张升平 李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57,67,共3页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 地震数据体中非正常地震道的识别一直是由人工进行分析的,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识别和评价非正常地震道已经成为地震采集质量监控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震道时窗能量特征和数据分数维的研究,提出了初至前是否起跳、极性反转、最大振幅异常、平均振幅异常、工业干扰道和主频异常等6种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方法和整体采集质量区域分布属性的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济阳坳陷纯化地区三维地震数据非正常地震道的自动识别和评价应用,提高了评价质量和工作效率,避免了一些人为感觉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展示了非正常地震道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了地震采集数据由人工定性主观评价向自动定量客观评价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非正常地震道 自动识别 评价
下载PDF
地层伤害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冀登武 蓝强 +1 位作者 李公让 张敬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8-102,118,共5页
地层伤害包括细颗粒和有机/无机沉积物的运移、沉积和固定,细颗粒在孔隙表面引起的不同问题可以描述成多相流体流经多孔介质时孔喉处的堵塞、解堵、聚集和界面颗粒的传递过程,这些行为包含了不同的力学、化学和热传递过程。综述了引起... 地层伤害包括细颗粒和有机/无机沉积物的运移、沉积和固定,细颗粒在孔隙表面引起的不同问题可以描述成多相流体流经多孔介质时孔喉处的堵塞、解堵、聚集和界面颗粒的传递过程,这些行为包含了不同的力学、化学和热传递过程。综述了引起储层伤害的不同颗粒运移过程的现象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力学、化学和热力学过程对颗粒行为的影响。给出的模型可用来解释注水效率降低、颗粒的地层伤害、钻井液侵入的地层伤害、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的地层伤害以及沥青沉淀、出砂和砾石堵塞伤害等现象,并为储层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伤害 数学建模 影响因素 颗粒运移 多孔介质 孔喉尺寸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冶里—亮甲山组层状储层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春华 王亚琳 杨贵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2-365,共4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为一套厚层白云岩,其中发育大量的溶蚀孔洞,在裂缝沟通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利用渗透—回流模式,探讨了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在白云岩化作用的基础上...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主要为一套厚层白云岩,其中发育大量的溶蚀孔洞,在裂缝沟通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利用渗透—回流模式,探讨了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的成因机制,认为在白云岩化作用的基础上,早奥陶世末期的怀远运动导致研究区发生区域性隆升,形成风化壳型溶蚀孔洞,但这些孔洞是无效的储集空间;经过后期断裂作用的改造,地层中产生大量的裂缝将其沟通,才能使白云岩成为有效储层;断层的发育又沟通了大气降水和湖水,对储层进行二次溶蚀改造。因此,该区断裂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形成和发育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储层 储层成因 控制因素 冶里-亮甲山组 奥陶系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型的地震处理技术保幅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军 吕小伟 王立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9,114,共4页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 目前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评价方面,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资料由于受到噪声和地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难以进行定量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正演模型的振幅曲线统计法、残差法、AVO属性分析法和振幅比法等4种保幅性评价方法,即利用正演数据,在影响因素比较单一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保幅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正演数据的变化,对几何扩散补偿、预测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进行了评价。速度场精度对几何扩散补偿处理的相对保幅性有较大影响,采用准确的速度是提高处理保幅性的基础。预测反褶积虽然能提高分辨率,但相对保幅性较差,实际资料处理时应结合井资料进行细致的参数分析,提高处理的相对保幅性。对于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处理,参与运算的炮数越多,处理结果的相对保幅性越好,实际资料处理时,应该利用尽可能多的数据进行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型 相对保幅性 残差法 振幅曲线 反褶积 振幅补偿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六中东区克下组油藏井间连通性动态反演及地质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平 赵昌垒 +3 位作者 李顺明 王新征 陈欢庆 许晓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六中东区油藏井间连通性测试成本高、研究周期长的问题,以油井产液量和水井注水量等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方法定量反演油水井连通系数,并通过示踪剂资料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克下组油藏油水井存在... 针对准噶尔盆地六中东区油藏井间连通性测试成本高、研究周期长的问题,以油井产液量和水井注水量等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方法定量反演油水井连通系数,并通过示踪剂资料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克下组油藏油水井存在单井突进、单线连通、单向连通和多向连通4种连通样式,连通性主要受构型要素、断层、储层物性和储层改造措施等地质因素控制。其中扇根开发层系S74和S73小层以单井突进、单线连通为主,主要受储层物性控制;扇中开发层系S72和S71小层以单线连通和单向连通为主,主要受构型单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多元线性回归 连通样式 单井突进 单向连通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地震相分析在济阳拗陷孔店组沉积相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军 姜素华 +4 位作者 李三忠 宋传会 赵斐宇 钱余欣 赵永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43,共7页
以地震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反射界面的顶底接触关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振幅、频率、连续性等7个参数,对济阳拗陷古近系孔店组层序的3个亚层序的地震相进行了精细划分。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前积地震... 以地震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反射界面的顶底接触关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振幅、频率、连续性等7个参数,对济阳拗陷古近系孔店组层序的3个亚层序的地震相进行了精细划分。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在研究区共识别出前积地震相、发散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地震相、波形地震相、充填地震相、丘状地震相、透镜地震相、杂乱地震相等8类典型的地震相,并将地震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与钻井及区域构造背景相结合,经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冲积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深湖—半深湖、滨浅湖、河流—洪泛平原等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济阳拗陷 孔店组 层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35
17
作者 周天琪 吴朝东 +8 位作者 袁波 史忠奎 王家林 朱文 周彦希 姜晰 赵进雍 王军 马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8,共14页
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2 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具有同源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重矿物指数(ZTR)、沉积环境特征、古流向、U-Pb锆石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探... 应用随机森林分类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2 418个样品的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具有同源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重矿物指数(ZTR)、沉积环境特征、古流向、U-Pb锆石年龄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探究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不同构造单元的物源体系演化特征。研究区侏罗系主要存在北天山、中天山、扎伊尔山、博格达山以及卡拉麦里山5个物源区,其中早侏罗世以北天山—中天山、卡拉麦里山以及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中侏罗世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物源。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主要存在西部、中部及东部3个汇水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早侏罗世物源主要来自北天山及扎伊尔山,而中—晚侏罗世均以扎伊尔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早侏罗世主物源区逐渐由北天山后退至中天山,西山窑组主物源区又重新从中天山回至北天山,头屯河组以及齐古组沉积时期均以北天山为主物源区。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早侏罗世—西山窑组沉积时期主要物源来自卡拉麦里山以及中天山,少量来自北天山;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开始隆升并提供少量物源,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博格达山隆升为主物源区,少量物源来自中天山;随博格达山进一步隆升,齐古组沉积时期中天山物源供给受阻,物源主要来自博格达山以及北天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源-汇系统 物源 重矿物组合 层次聚类-随机森林分类
下载PDF
多参数表征储层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静 韩晨 +2 位作者 周汉国 郭建春 范作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火成岩岩石种类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精确表征火成岩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利用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特征等多种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Hsh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岩性... 火成岩岩石种类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精确表征火成岩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利用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特征等多种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Hsh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岩性是火成岩储层物性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凝灰岩和安山岩的渗透率、孔隙率较大,裂缝发育,为有利的储层岩性,其次是玄武岩;多参数综合分析法可以较准确地识别岩石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火成岩 岩性 储层物性 交会图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段原油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伟 宋国奇 王建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112-113,共4页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丁家屋子与八面河构造带之间的鞍部,新发现了王146区块沙四段油气藏。该油气藏埋深为1462.9~1748.5m,但原油物性表现为高密度、高粘度和低凝固点的特征,为典型的深层稠油油藏,对其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仍不清楚,缺乏对...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丁家屋子与八面河构造带之间的鞍部,新发现了王146区块沙四段油气藏。该油气藏埋深为1462.9~1748.5m,但原油物性表现为高密度、高粘度和低凝固点的特征,为典型的深层稠油油藏,对其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仍不清楚,缺乏对深层稠油油气藏形成机理的研究。基于单井原油物性资料及其标志性化合物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于沙四段烃源岩,油气自生油洼陷向外运移过程中即开始发生降解作用;依据原油降解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存在2条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一条主要沿丁家屋子构造带走向运移,另一条主要沿八面河构造带走向运移。其中油气沿丁家屋子构造带走向运移过程中的降解作用最为强烈,从而导致王146区块深层稠油油气藏的形成,因此沿着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区域仍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原油物性 沙四段 丁家屋子构造带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2,36,共4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藏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根据录井、测井及取心资料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发育典型的辫状河扇沉积,并具有砂砾岩体较为发育的特点。研究区辫状河扇砂体呈宽阔的席状展布,沉积构造以...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藏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根据录井、测井及取心资料分析,认为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发育典型的辫状河扇沉积,并具有砂砾岩体较为发育的特点。研究区辫状河扇砂体呈宽阔的席状展布,沉积构造以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为主;可划分为辫状河扇近端、中部和远端3种亚相,其中近端亚相和中部亚相发育广泛的辫状河道沉积,中部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河道砂坝和河道间3种沉积微相。由于辫状河道改道频繁、极不稳定,导致各沉积微相之间分异不明显,辫状河道与河道砂坝叠置出现;在层序韵律上具有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特征,测井曲线上表现为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负异常。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储层为来自西南和西北方向的辫状河道砂体,单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叠加连片,与构造相互配置,可形成大范围分布的复杂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沙湾组 辫状河扇 沉积特征 车排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