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舍勒对胡塞尔弗莱堡伦理学的影响 |
乌尔里希.梅勒
曾云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2
|
胡塞尔论改造——科学与社会性之交融视域中的伦理学 |
汉斯·莱纳·塞普
宋文良(译)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0 |
|
3
|
胡塞尔的人格伦理学 |
乌尔里希·梅勒
陈联营
曾云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
2013 |
1
|
|
4
|
兴趣·特殊意指·自我朝向:胡塞尔注意力论题域的发展 |
陆梓超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
2015 |
1
|
|
5
|
《逻辑研究》中的遗失章节——胡塞尔论洛采的逻辑法则之形式与现实意义 |
罗松涛(译)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胡塞尔的范畴直观概念 |
迪特·洛玛尔
张任之(译)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
2020 |
0 |
|
7
|
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 |
陈波
赵震
李晽
|
《哲学分析》
|
2013 |
2
|
|
8
|
作为方向与无限的时间——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的现象学解构 |
彭洋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9 |
3
|
|
9
|
后期海德格尔与孔子思想的异同——基于《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的视角 |
杨栋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早期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论“理论-实践”关系 |
杨栋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家乡世界,他乡世界,唯一世界 |
克劳斯·黑尔德
彭洋(译)
|
《德国哲学》
|
2021 |
0 |
|
12
|
近些年法国哲学中的争论热点 |
莫伟民
游淙祺
邵奇慧(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算术基本规律》序言 |
G.弗雷格
刘靖贤(译)
李啉(校)
薄谋(校)
|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论身体意识的独特意向性 |
刘子轩
|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
2023 |
0 |
|
15
|
渴望安全:人类学角度的发现 |
汉斯—赫尔穆特·甘德
王嘉新(译)
|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
2015 |
0 |
|
16
|
居间、对话与均衡 |
汉斯·莱纳·塞普
王明宇(译)
|
《外国哲学》
|
2020 |
0 |
|
17
|
伦理学与解释学 |
窦绪凯(译)
|
《伦理学术》
|
2018 |
0 |
|
18
|
论“向死存在”面临的伦理学困境 |
彭洋
|
《伦理学术》
|
2018 |
0 |
|
19
|
海德格尔与“政治事务” |
克劳斯·黑尔德
彭洋(译)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