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末端脑钠肽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洪军 张立志 黑君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20期3005-3007,共3页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包括8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9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分析两组患者血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结果 88...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诊呼吸困难患者,包括8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9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分析两组患者血氨基末端脑钠肽水平.结果 8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为(2986.51±556.32)pg/ml,显著高于9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233.69±62.18)pg/mk LVEF为(0.42±0.26)%,显著低于9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0.63±0.15)%.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随心功能分级上升而上升.结论 氨基末端脑钠肽检测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诊断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 急诊呼吸困难 诊断
下载PDF
急诊内科60例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32-32,共1页
内科急诊,由于发病突然,病情一般较危重,各种辅助检验不可能随时出结果,发生误诊在所难免。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三年来的内科急诊对首次误诊患者60例,分析其发生原因,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诊内科 误诊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治疗40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治疗的措施及方法。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给予静脉注射甘露醇控制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生命指标。结果 37例安全入院,3例死亡。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时有效的急诊是改善预后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诊断 高血压 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台元名 王晓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826-827,共2页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氨氯...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时间为两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血脂改善情况明显,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经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 高血压 高脂血症 疗效
下载PDF
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帮林 匡冬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4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胶囊.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变化...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奥心血康胶囊.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9.09%(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3.42±0.11)次/周,(4.18±0.1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1±0.35)次/周,(6.99±0.25)d](P<0.05).治疗后两组射血分数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射血分数(0.78±0.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6±0.20)(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心血康 苯磺酸氨氯地平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氯沙坦应用于肾实质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台元名 王晓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6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氯沙坦应用于肾实质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卡维地...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氯沙坦应用于肾实质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卡维地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DBP、24 h尿蛋白、血肌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24 h尿蛋白、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55%(41/55),观察组为90.91%(50/5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82%(12/55),观察组为14.55%(8/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氯沙坦应用于肾实质高血压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尿蛋白以及改善肾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氯沙坦 肾实质高血压 疗效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台元名 王晓平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808-809,共2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者的LDL-C、HDL-C、TG、TC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冠心病 高血脂 疗效
下载PDF
心律平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同寿 逢淑英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70-370,共1页
我院自1991年2月~1994年2月,用心律平治疗16例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肾脏损害
下载PDF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阚晓晴 张喜芹 +1 位作者 韩秀萍 李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8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8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EORTCQLQ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运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 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跟踪式护理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晶 张晔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按照人院日期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常规护理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按照人院日期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常规护理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跟踪护理组患者治疗后水平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护理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脏康复功能,建议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康复结局
下载PDF
灯盏细辛对中年急性脑血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伟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0期3234-3236,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中年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中年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30ml/d),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d),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中年急性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中年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静脉滴注灯盏细辛(30ml/d),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d),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中年 急性脑血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胃内灌注和导泻交替进行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晶 吴淑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6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究胃内灌注和导泻交替进行及其护理在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胃内灌注... 目的探究胃内灌注和导泻交替进行及其护理在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胃内灌注和导泻交替进行及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时间、CHE(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中间综合征的例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道清洁时间为(11.7±3.2)h,CHE恢复时间为(4.1±1.5)d,阿托品化时间(48.7±12.7)min,首次排便时间(17.4±3.5)h,住院时间为(6.3±3.2)d;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时间为(16.8±4.1)h,CHE恢复时间为(5.3±2.4)d,阿托品化时间(65.6±14.5)min,首次排便时间(39.9±5.7)h,住院时间为(9.5±4.4)d;研究组患者肠道清洁时间、CHE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中间综合征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χ^2=4.043,P〈0.05)。结论胃内灌注和导泻交替进行及其护理在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灌注 导泻交替 护理 有机磷中毒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丽丽 许洪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2期3460-346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至2016年3月入院并且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肺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于治疗前后...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至2016年3月入院并且诊断为大肠埃希菌肺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于治疗前后检测体温、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痰培养、胸CT及CPIS,将其作为观察指标.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疗法,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予血必净、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抗菌治疗;均连续治疗7d.比较每组治疗第7天相关指标,并在患者出院时记录住院天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体温(T)、白细胞总数(WBC)、降钙素原(PCT)、CPIS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T、WBC、PCT、CP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较高,住院天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能有效抑制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大肠埃希菌肺炎
下载PDF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云勇 秦妍妍 薛凯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9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 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82例,对所有患者的hs-CRP水平进行测定,比较BPH患...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 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82例,对所有患者的hs-CRP水平进行测定,比较BPH患者以及PCa和患者hs-CRP水平的差异,以及hs-CRP升高和正常水平患者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hs-CRP、总PSA(tPSA)、PSA密度(PSAD)、前列腺体积(PV)以及年龄等因素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影响作分析.结果 穿刺术后患者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 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82例,PCa患者中hs-CRP的水平为3.24(1.23~9.85) mg/L,BPH患者中hs-CRP的水平为1.25 (0.56~2.77) 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5,P<0.05).Hs-CRP>3 mg/L患者穿刺阳性率为56%,hs-CRP正常水平患者9阳性率为32.9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1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tPSA、TPV以及年龄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因素,且hs-CRP的OR值相比于tPSA以及PV和年龄较高.结论 当hs-CRP水平升高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升高,hs-CRP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前列腺穿刺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预防及跌倒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伟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1期3358-3360,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跌倒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管理,包括排查跌倒风险、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控制、其他并发症风险管理。记录...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跌倒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管理,包括排查跌倒风险、吸入性肺炎的风险控制、其他并发症风险管理。记录跌倒、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更低,住院时间[(21.30±9.52)d]更短,跌倒率(1.67%)更低(P均〈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跌倒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脑卒中 跌倒 并发症
下载PDF
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护理体会
16
作者 陈秀杰 《青岛医药卫生》 2007年第4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穿刺治疗 CT定位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护理 抢救时机 开颅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洪军 张立志 黑君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6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将其分别置于冰毯机以及常温床上,使其肛温保持在(33.5±1.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将其分别置于冰毯机以及常温床上,使其肛温保持在(33.5±1.0)℃以及(37.0±0.5)℃,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水平进行检测,在入院后第1天以及第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梗死面积测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梗死面积以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5 d以及30 d两组大面积梗死患者数量以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是亚低温组改善情况更明显,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IL-6以及s ICAM-1水平均呈递减的趋势,且在发病不同时间点亚低温组的IL-6以及s 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IL-6以及s ICAM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改善面积,提高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脑梗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洪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095-3097,共3页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的心脏骤停的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进行抢救;2012...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的心脏骤停的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进行抢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进行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后收缩压、SpO2及心率分别为(95.2±10.4) mmHg、(93.1±8.2)%、(89.6±5.7)次/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6.7)mmHg、(78.7±5.5)%、(70.8±5.2)次/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6、8.246、9.625,均P<0.05);两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分别为7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42、10.15,均P<0.05)。心肺复苏后5 min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68、0.922、0.747,均P>0.05);15 min、30 min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984、4.673、4.685、9.647、8.356、5.534,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较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自主循环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抢救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机 心搏骤停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颖 张宁 刘衍霖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1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依达拉奉(Eda)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ACI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Eda治疗... 目的观察并探讨依达拉奉(Eda)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ACI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Ed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GM1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NIHSS量表及BI指数进行评价,并评估两组综合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得分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得分和BI得分分别为(8.5±3.2)分和(48.3±8.7)分,对照组为(12.4±5.6)分和(42.5±7.4)分,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8%(45/48),对照组为91.7%(44/48),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为4.2%(2/4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a联合GM1治疗能明显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脑梗死 急性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治疗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台元名 王宝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20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EI)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STMEI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9例,治疗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心...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MEI)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STMEI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9例,治疗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2.6%,15/119)显著低于对照组(25.2%,15/119),治疗组呼吸困难发生率(15.1%,18/119)高于对照组(5.O%,6/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后可降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